章二十一逆河考察
字數:3542 加入書籤
5-2820:05:003538來的這個時代的河水口,天水明顯有二色。淡渾黃的河水把老遠湛藍海水染成灰黃。陸地邊是一望無際的蒹葭,當然也可以說是蘆葦。這個季節綠色的葉子成一道布幔,把整個河口這一帶圍住。白色的水鳥在蘆葦從和天海間來回奔忙,當然更高處都是一行行北歸的大雁天鵝之類,遠行的鳥兒在這裏稍作停留休息。在河口邊的泥灘上有人光腳把衣裳撩起高高係在腰間,在用簡單的木片挑揀蟶子、牡蠣、海虹等等貝類。
身後的柳條框放在木片滑板上,係在腰間隨主人一起移動。白白的遮羞布被泥水濺得灰黃斑駁。“陳船長,我們喝酒正好要點小菜,不如讓人去換些海物下酒。”“諾,那刀使要多少下酒?”陳析回道。“都換了來吧,分給船工一起吃。”刀回勢大方一把。
“隻是這類東西要在清水裏養著才能吃,否則全是泥沙,硶嘴硌得慌。”陳析解釋著。這類海鮮和魚蝦截然不同,要先養幹淨才行。“王二,你帶人乘後麵的小舟去和那趕海人換海貨,刀使都要了,不過機靈點,不要吃虧。把麵粉和錢都帶上,看哪個合算換哪個。”陳析船長發下話,讓自己的接班人王二去跑差,同時也是給機會讓王二能露露臉,先混個臉熟,等有機會給提升一把。
王二帶人從貨艙裏搬了二袋1石的鷹嘴豆和玉米混合麵粉,也向楊康要了1貫錢,帶了四個奴隸船工一起到小船上。小船也就是最早在穀裏做的那批船,後來由越商楊康賣給山越,山越叛亂後,又給楊晨毓搞回來。這次遠行,楊晨毓為了安全,在這個大沙船後係上兩條,以防不測。
王二解開竹索,命令奴隸搖櫓過去,兩人一對,倆奴隸一對赤腳對麵而立,各執櫓柄一段,相錯一尺多點,在櫓上各自係上一條棕繩,還繞在手上一圈,棕繩係在船板上,然後再調整位置,開始搖櫓。倆人配合無間,一人向前,一人後仰,互相牽製,省力省工。在四人兩對櫓搖動下,船很快遠離了沙船。王二怎赤腳站在船頭上,雙手持長竹竿,竹竿前有鐵鉤,類似於戈,但更加彎。忽而在左側一竿子插到底,人幾乎倒在船上,但身子在向後走,又起身後回轉右側繼續撐船。有櫓的船在配合好的人手上很快就可以到岸了。“停。”王二大喊一聲,隨著船順著波濤要靠岸一刹那,王二把竹竿狠狠插在泥灘裏,很快竹竿沒入一半以上。船也借力,擱在岸上,王二扔下一個石錠,石錠有鐵鏈和船上的木架連著。王二脫了褲子跳下船,雙腳全部陷在泥裏,艱難行進著。“老哥,框裏海味可換不。”老遠就向趕海的人嚷嚷。“換啊,怎麽會不換呢?自家也吃不了啊。”趕海人中一個老頭回著。“大家攏過來,把海貨放一起給這位小哥估估價。”齊魯大地在商業方麵也是蠻有意思的,出了老孔家不言商的儒聖,但老百姓似乎更加願意種種田,空閑時做些小買賣來貼補家用。並不受國家輕商政策的影響,照樣撈魚、煮鹽來換取各地財貨流通於齊地。看著滿滿三框泥螺、蟶子、海螺、海虹、梭子蟹、七星蟹還有瀨尿蝦等等,甚至還有被海潮衝入淺水塘裏的明蝦,“這樣吧,一起拿去的話,算500錢吧。”“這個啊,要兩石多糧食了,是不是太貴了。”王二盤算是否用糧食換。“要不我給你糧食可好?”“好啊,要是你有糧食的話,就換糧食吧,說好細糧2石,不能再少了。”老頭一口斷下價格。“那老哥過來看看我船上的糧食可好?”王二再次詢問下。老頭隨著王二上了船,看了看,捧了一把麵粉聞一聞,又舔了下,“這個是什麽糧食,我一輩子也沒見過。”“這是我虞越出的鷹嘴豆和玉米粉,可作餅食。而且是不帶殼的,那樣算下來你要合算好多。”王二看來也是一個奸商的料,豆子和玉米哪來的穀殼?“那好吧,就這兩袋換吧。”老頭不放心把兩袋都用手試試分量。“你們把爬犁牽過來,小牛,你再去折些蘆葦來。”很快在幾個小年輕幫忙下,海鮮給倒到船上,然後在爬犁的木板上鋪了幾層蘆葦,一行趕海人拉著麵粉離開了。
很快王二用力撐船,四個奴隸也下船推,很快船又下水了。隻不久小船又回到沙船邊上,係好棕繩後,王二讓大船上再下幾個奴隸,把海鮮分揀下,主要是有泥的裝在框裏直接在混混的海水裏清洗,再浸入清水裏。
“陳船長,一共換去兩袋麵粉。”王二向陳析匯報著。“唔,也行,反正這個麵粉也便宜。大王給我們的價格是150錢一石,也好。”陳析在計算虧不虧。北代正常年歲糧食是很便宜的,不過成本和市價又是兩回事。市價的話,這麽好的精糧沒有300-350錢拿不下來。陳析也沒有商人覺悟,覺得虞越的糧食便宜得基本和中原的粗糧一個價了,換點好吃的也沒什麽不好。
沙船繼續牽著兩條小船向上逆行,還好有東風幫忙,否則逆流上的話,船奴們有得苦了。河口進出的船隻還互相打招呼。由於陳析的船是考察的沙船做的,有水密隔艙,有五帆能逆風逆水而行,有升降舵,保留船櫓,使得船速也比其它船隻快好多,缺點是穩定性不好,隻能做地比較寬,當然內河裏沒什麽事的。在晚上靠在河水北岸的樂陵國一邊,在河邊有個村子。大家也就向村民們借宿了。畢竟這麽些天下來,還是陸地上睡得舒服。村子還不錯,都是蘆葦糊泥牆,房頂是木梁上架木架鋪蘆葦,在蘆葦上再鋪柴草。房間裏是木板地板,要拖鞋進的。這個和虞越最新在首府句章裏新造的房子很不同,句章房子都是石頭做的牆,地板也是空心石條地。這個主要還是放火,連虞越王府屋頂也是片石的。由於是河水下遊,房內比較潮。刀回勢住在本村一何性大戶人家,房子是和其它人家一般的,隻是家裏還養馬、牛等大牲畜,大概是自家田地比較多。“何老,你家田地也是靠近在這裏麽?”刀回勢現在開始摸底了。“是啊,我家也是到這裏不過2代,主要是老家田地由族長占了,隻能來這裏蘆葦蕩裏開田地活命。平時還下海捕魚作魚鯗賣到州府換些牲畜農具和布匹。這裏的田地瘠薄,幾乎是吃不飽,還好有魚貨來換取不足。”平時大概老頭難得有人來聽其光榮家世,講起來更加賣力,刀回勢也不打斷,“我老父來這裏時,到處是灘塗,地裏灑下種子隻能出草。到我小時候還是吃不飽,當然後來雨水多了,引河水漫灌幾十年,才能一畝地打1石糧食。”何老唏噓不已,“我老父心眼活絡,咬牙用換魚貨十來年的積存換回小牛、小馬,還有養羊、養豬,才翻身的。開始時人和牲畜吃得一樣啊,有時候為了不餓著牲畜,給牲畜吃粗糧,人吃蘆葦根才熬過來的。”老頭挺光榮的。“老丈,你家真是開天辟地之力啊!”刀回勢拍拍小馬匹。順便詢問下馬、牛的價格。
“我們這裏馬、牛不算貴的,也就耕馬8千錢,耕牛4000錢,羊300錢,豬6百錢。現在耕馬價格比我老父換回時便宜一半,主要是遼西胡人現在也有南下來賣牲畜的。”老頭對農產品價格了然於胸。“老頭子,還不快讓客人吃飯啊。”何老頭的婆娘訓斥著老頭。齊魯之地規矩大,女人不上台麵。所以一人一個小矮幾,各盛了吃食也不多哆嗦,吃講起來。男人吃好,女人去廚房吃。飯間無語,吃著海蝦和淡菜,刀回勢遐想著,大王最喜歡吃肥嫩的淡菜,隻是白煮,味道已是極美,但刀回勢沒有大王楊晨毓的耐心,一個一個把一小撮肺葉拔掉再吃,而是全吞下。在詢問好牲畜價格後,又問了鐵、青銅、麻布等價格,老頭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尤其是是麻,才一斤十錢。看來要幫老板多多采購才是,尤其是奴隸,青壯還是蠻貴的在1萬-2萬5之間。小孩子便宜,和豬一個價,600錢一個男孩,女孩子和羊一個價錢300錢一個,難怪要叫兩腳羊。其實算算也是一樣的,把小孩養到成年,平均算十年吧,那糧食就要消耗掉100石左右,畢竟發育階段小孩子比成年人更吃得多,就糧食要2.5萬錢,算女孩子十年80石的話,也要1.8萬錢了。還要十年穿衣,再說了也不能光吃糧食不吃葷腥,再差,下水、魚鮮還是要的,整個算下來十年起碼要3.5萬錢。萬一死了還投資仍水裏了。刀回勢在離別時得到的指示是,人越多越好,那麽算下來買小孩子還是合算的,畢竟虞越多餘糧食正好喂這些兩腳羊。“哦,這裏還有邊軍搞來的胡人,男人才5000錢、女子3000錢。胡人言語不同,買來不能派大用場,還不能幹力氣活,所以也沒人要。”何老補充到。確實,一個一生放羊放牛的胡人奴隸,怎麽會幹農活呢,大家不要,價錢低也是對的。相談一直繼續到深夜。刀回勢把中原的情況算是初步摸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