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九通商東洋
字數:4127 加入書籤
6-518:19:004975“大王,我們現在的土地都忙不過來,還去占有那些荒地有什麽用呢?再說那幾個人種地是怕不成的。”虞曲雖然也貪心,但現實是人手不夠啊。“這個啊,我沒考慮周詳,要麽先圈土地吧,今年的牲畜過了伏夏後就可以拿到南方去飼養,不如先作為牧場和林場,等人手夠的話,再派往南方墾殖。還有山林的害獸南進後要聯合起來剿滅一些。尤其是老虎、黑熊、豹子、狼和野豬,否則我們的牧場就給它們養食物了。”楊晨毓還是堅定要立馬南下的策略。建安郡、鄱陽郡、臨川郡、廬陵郡都殘破不已,中原百姓目前還沒有到了要移民南方的生存壓力水平。乘著現在,趕快占地方再說,對付山越各族麽,一律俘虜押解到寧波山陰一線平原來種地,南方河穀地帶給搞成牧場,那樣的話現在就隻剩下兩大缺口,人和錢。人麽可以到中原買來,錢就得想其它辦法了。暫時珍珠還沒有長出來,那個也要等好幾年後了,隻能從貿易上想辦法了。“大哥,我倒是覺得人不是大問題,我家一路南下,看見貧民生活和以前不能相比了,尤其是淮河北岸到黃河間,人丁太多了,總有破產農戶可以搞來。現在青壯價格也從一匹耕馬的1-2萬錢跌倒現在普遍的1萬錢,要是那幾個地方有天災,人價怕要跌穿1萬錢。現在算下來一個人也就20石糧食的樣子,現在總開發田地在1萬平方裏合1000萬畝,每畝產糧食熟田有10石-12石,生田也有4、5石,但是還是熟田為多,總平均下來有8石的樣子,也就是說秋糧下來有一大半約5千萬石的水平,現在過冬糧食才打下來,支撐到秋天,就是敞開肚皮也吃不完啊。況且秋天又有糧食下來,5千萬石糧食下來,放的地方都沒有。我們定的稅收是平民2.5國人3、貴族3.5成、王室4成,8成的土地在王室和貴族手裏,至少有1600萬石糧食歲收,換成奴隸也有80萬人了,當然目前也是換不下那麽多人口的。”劉全這個吳王越當越開心,封印是拿到了,其實也就是在臨海是土地爺,自己的吳國反倒是別人的地盤,不過這個小妾的兒子已經很滿足了。老婆陪嫁來的牲畜今年大爆發生育,弄得最忙時,老婆都接生不斷,睡覺也睡不好。現在總牲畜已經超過奴隸人口了,自家土地也有2萬畝了,順便燒掉一些臨近農田的山頭,撒上牧草種子,牲畜遍野啊。秋糧的5千萬石是高估的,要是磨成麵粉再賣後,有4000萬石不錯了。不過糧太多時不時得考慮其它發展事務了,目前熟田加農肥加澆灌有10石-12石是頂峰了。現代的巴基斯坦、濕竺、豐河種植的鷹嘴豆一年一季畝產是150-200公斤,也合虞越國5-7石的樣子,虞越種兩季,10石應該是頂峰了。這麽說來5000萬石有點懸,估計還不到。不過再過兩年,把現代種植技術都推廣的話,一年有個1億石還是沒有問題的,一億石也就30億公斤,現代的浙江在農田大量被占的情況下也有90億公斤一年,這個推算不算太離譜,盡管吳郡那部分還沒有算進去。不過楊晨毓覺得5000萬石產量還是達不到的,畢竟總人口也就10萬多點,每個人去收割500石糧食,沒有拖拉機是不行的,雖然種滿了田野,多數還是得爛在地裏。要保證糧食豐收成果不爛在地裏,最終還是要人口。起碼有個100萬人,那麽一個人收割50石也就是1500公斤才是現實的。現在看來還是搞錢,買人口才是上策。楊晨毓思索一番後決定還是要在錢和人上做文章。“那麽,吳王劉全南進就托付給你了,南進一定要組織狩獵隊,把南方山裏野人都給弄出來,我這裏一個換一個給你。南方的野人一律換回來到我們新開采的山陰鐵礦去煉鐵和采礦。還有各家貴族們,把以前分得的錢幣和寶石、玉器拿出來,我們以吳越兩國殘破為由換回奴隸。為了防止壓價,這次就不準私人買賣,一律把錢物交到商社,商社出麵換回人口。人口還是由刀回勢去做,多跑幾趟吧。虞柏帶來的散戶船隊也都要參加運人計劃內,我們不怕錢幣珍珠流失,隻要礦和人在我們手裏,捱過發展瓶頸,我們的人口會更加多、財物也會更多。”虞曲似乎想到什麽,“要不我們和北庭聯係下,看能不能買來死囚和罪犯還有戰俘,那樣的話,把那些人閹割後送礦裏去,也不會占用各家種田奴隸份額了。”“好啊,現在不管他了,隻要換回更多的人口才是當務之急。”楊晨毓有點擔心爛在地裏的莊稼變成現實。“要不連建安隔海那個島嶼的土人讓虞柏給弄回來吧。”看來種植園主們永遠是奴隸販子的FANS,對種植園主來說,這個缺人的年代就是缺錢,和錢過不去。隻要有人有地,其它都不急的。
“楊康、郭彧,你們兩人這次去烏國諸島主要也是想辦法弄回人口和黃金,把我們這裏最好的東西都帶去交易吧。這次先做試探,等以後熟了這條航線後,自然讓別人去做,現在辛苦你們了。”楊晨毓在寧波港布置去烏國的任務,一共兩條船,各帶一條小船救生用。沙船和鴨子號一起去烏國交易。現在人口暫時通過徐州大商人糜家來交易。直接出麵怕有問題。對於奴隸選種的問題也提到日程上來,具體各家都有數,和牛馬一個調調。那些高大的關中奴隸特別受歡迎,這個年代身高低於1.8米的都給淘汰了,也就是虞越六尺是起碼標準,這個也是楊晨毓決定的------------25。當然身高也不是全部,腿也必須長,跑步不能差,跳遠跳高也得好,當然也要聰明。回到烏國的問題上,“這次把絲綢、白瓷甕、燒酒、鐵刀、麵粉、魚鬆和肉鬆作為主打產品推銷,這年頭,烏國人還不大會捕魚,海產品還是以沿海撿拾貝殼類為主,大海深處的捕魚來不流行。魚鬆應該賣的掉。換不來黃金就換烏國年輕婦女和小女孩。具體你們看了辦。”楊晨毓一點也不擔心那麽多鐵製品流到烏國。“大王,那個鐵刀朝廷不準外賣啊。再說會不會給反噬呢?”楊康考慮下還是說了自己的想法。“不會的,鐵刀而已,用個十年爛也爛掉一部分了,再說現在鹽鐵是暴利,不賣拿什麽換他們的東西呢?烏國缺鐵,我們滿足他們的需求不是蠻好的。朝廷知道也就睜個眼閉個眼,不會和我們計較的,倒是你負責的鹽要當心,最好還是和各家大族的代表交易,免得有麻煩,自己盡量不要出頭。”楊晨毓解釋下。“那大王,我們為什麽不賣給遼西遼東的異族呢?他們那裏的路也要比烏國好走啊。”楊康有疑惑還是要說的。“楊康,作為商人可以什麽都賣,什麽人都可以賣。但是作為貴族,你應該從貴族和商人兩個立場去分析下利弊。我先引點給你,鐵器為什麽不賣給那裏的人,他們就隻有自認為的好馬和好牛還有羊,這個正是我們以後發展的畜牧業主打產品,怎麽能給競爭對手有利可圖呢?還有要是鐵器流入那裏,我怕北庭要討伐我們了,畢竟我們還是北庭的外藩來者,還是不要去惹怒北庭的好。烏國麽,不說誰也不知道啊。當然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自己想到和我說說,等猜到我的想法了,你就是合格的貴族了。”楊晨毓察看了下搬運的奴隸,大甕裝滿白酒的給裝在船底艙,裝麵粉的白瓷甕裝在上麵,鐵器和絲綢也都給放在最密封的中間隔艙內。肉鬆和魚鬆是用陶缸裝的,放在船尾艙內。看來楊康對這次貿易蠻有信心。最後裝載的是烤幹的給摻了肉末的豆粉麵包,作為主食,麵包至少可以支持好幾天,總比在船上生火做飯安全。在看了曆年來的天氣紀錄後楊康和郭彧各率一條船揚帆出海。在繁忙的寧波港大多數人都在談論著這次南進的政策,每家戶籍給一千畝的份額,大家都急不可耐的要出發遠征,當然這個是籍貫人口才有的權利,和野外沒有納入戶籍和納稅人口是沒有這個資格的。看來暫時的寧波港建設要受影響了,這樣也好,荒地早晚得開發,早開發才有更多餘糧來支持以後的人口遷移計劃。楊晨毓覺得以長江南岸到珠江流域的土地如果可以在江東一線海港和礦產城市聚攏1000萬人口以上,那樣才能真正防範北庭不測,以1千萬農業人口來養活1千萬手工業和商業人口,這樣萬一北庭有事也可以幫忙,最少還能收容絕大多數人們的生命,盡管吳越政策也很殘酷,稅收比北庭高多了,人的自由也不如北庭,還有大部分男人會被閹割掉,但是早作準備的吳越顯然在人口、糧食、礦產、經濟各方麵要比沒有準備各個郡州要幸運多。至少現在還不需要存儲鐵塊和糧食,到事變前5年開始存儲鐵銅等金屬和黃巾事發3年前開始儲存糧食,這個和馬豔麗都商量好了,自從那個皇帝的詔書下來後,楊晨毓摸著官印想起了關羽掛冠的事情,又聯想到這個年代似乎離天下大亂不遠了。對於私自進入吳越兩國而沒有官方的簽證的邪教分子,楊晨毓一律私下斬殺,省的奴隸們造反。現在淮河北岸到黃河地帶快到人口崩潰邊緣了,這個麽要解決也簡單,把現代農業技術帶過去,再一年兩熟,至少可以撐20年沒問題,不過就那幾塊平原地區共有記載戶籍人口4000千萬,以那個時代畝產石半也就是合現在一百來斤的生產水平,一共就200萬不到土地,怎麽養的活啊。何況象長安附近和雒陽附近居然有人口近1000人每平方公裏,就算8成為良田也是一人1.2畝弱,依賴外麵輸送糧食不是長久之計。等某地糧食生產因故減產或絕收,糧食鏈一旦斷裂,那麽人口問題在社會各項問題中率先爆發,那個就是搶糧的暴民了。不過即使把這個種子和技術帶過去也不符合國家利益,那樣的話可能多養個3000萬到5000萬人口,再來個總爆發,那樣死的人更加多。為了平均天下人口,楊晨毓才決定南進開發南方荒野,使得每平方公裏的人口低於50人,最好在20-30人間,中原地區保持80-100人的範圍,那樣國家才不會戰亂頻仍。在調控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上要說奴隸主的貢獻也蠻大的,在秦北以及這個時期前上國成年男人很少矮於1.8米的,大個子很普遍,這樣,養最少的奴隸幹最多的活這個原始出發點也客觀提高人口素質了。當然體形大還有個好處,在征服四邊蠻夷時盡量用少的人來實現戰役目的。對上國的農業,楊晨毓一開始就把水稻當作雜糧對待,少許種點就可以了,種植鷹嘴豆不僅產量高,還節省大量農時,印巴人都是女人伺候田地裏的鷹嘴豆,可見那個需要勞力是及其低的,聯合國統計隻有占水稻生產的十分之一勞力即可出產同樣多的糧食。還有就是實現農牧並舉的目的,鷹嘴豆莖葉都是喂牲畜的好料,比水稻秸稈什麽的好太多,免得農過頭,牲畜太少,等遊牧民族打來連馬都湊不齊。這樣的話,天下糧足、兵多、馬多,防禦絕對沒什麽大問題,有明主的話開拓邊疆也不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