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雒陽蠻風:
字數:8201 加入書籤
2010-5-918:14:096433雒陽城門處,人馬分列,等著接受檢查。進出雒陽都需要通行證,進去要敲圖章,城門小吏記錄後,收取入城費一個錢。這個是雒陽城市管理費,免得乞丐什麽混進來。在吳越城市進出是不收錢的,但是需要關防和護照。雒陽這裏用的是通行證,辦證在鄉間裏正那,正式登記打上鋼印是在縣衙,然後就可以憑這個進出雒陽。那些非近處郡縣的,都可以在城門處辦理,憑有效關防和護照辦理。
大北國的戶籍管理太混亂,殺了人,遠走他鄉就可以免了罪責。關公當年殺人,遠走他鄉,徐庶也是,還有N多人就這麽遠走,就可避罪,這個是吳越太上王不能接受的。
你殺了人,現在製度下,在故鄉就拿不到護照和關防,那麽各地城池、軍堡、關隘就不得通過。甚至是大的渡口也需要檢查。這種做法是管束百姓,是嚴厲些,但是也保障了大部分百姓的利益。盜賊很難竄逃。
一個大兵橫下長槍,“剃頭的,過來。”“軍爺,您這是?我那通行證是辦了一年的,隨時可以出入,並不須繳納費用。”剃頭匠所說的是年證,和臨時證不同,那些小販什麽都是辦理年證,一年100錢辦理費用,在一個年度內,隨時免費無限次出入雒陽城。而雒陽城內居民則收取50錢一年的管理費辦理年證,可以免費無限次出入,要是拒絕支付這個費用,等著被驅趕出去吧。
“軍爺,您看這是我本人的證,沒有外借啊。這個是征費完的鋼印。”“廢話啥,剃頭一次幾個錢。”“修額頭修發,五個錢,剃光頭、短發,十個錢,修麵五個錢。洗頭,長發二十錢、短發十個錢。”剃頭所說的洗頭最貴,是因為洗頭長發的------------340話,剃頭匠很麻煩,要費肥皂皂角香料熱水不說,人工也要搭進好多。吳越商社賣到雒陽的肥皂很貴,比吃飽一頓都費錢,大家也隻能偶爾用用。
“肥皂我有,洗頭幾個錢?”“那就算五個錢好了。”剃頭匠不想得罪人,但是也不敢不收錢。商戶主動不收錢是行賄罪,處罰流放一千裏。那個可是吳越一裏,不是大北一裏。一千裏流放就要去洞庭彭蠡了。
當然反過來,勒索威逼人家不收錢就是勒索罪,處罰加倍,流放2千裏起。現在雒陽當兵待遇還好,犯不著正卒不做去做邊疆屯卒戍卒。
“好,剃短發,用這個肥皂幫我洗。”守門的士兵借機留下剃頭匠,畢竟輪休時剃頭也不算違規。一手拿出一把銅錢數了下,啪得拍在剃頭挑子上,“數數,十五個大北新錢,仔細看好嘍。”吳越太上王和皇帝討論經濟問題時,給出的一個政策就是,借著南洋的銅礦開采,銅並不缺乏,市場上的銅錢也不能叫他們加入流通。所以預定三年時間廢止以前一切銅錢,隻準用大北新錢和吳越製錢。這個做法其實就是讓一部分多餘的流通貨幣變成死錢,讓市場恢複活力。讓大北四百來年積攢的五銖徹底廢掉,然後以新錢一統天下市場。因為有個很簡單的經濟原因,南洋諸島用奴隸開采銅錫的成本隻有鑄錢麵值的一半不到。除去運輸和環節費用,這般搞一次,就能賺2成淨利左右。何樂而不為呢?吳越太上王指點下,吳越大王也是黑心起來。吳越大王虞彘也發布吳越新製錢也將跟隨大北新錢發布,舊錢限時上繳稅收或者置換,三年後,舊錢不再流通。吳越新錢更加黑,十文銅幣用銅鑄造,一文、半文、一厘全部用鐵鑄造。小額貨幣用鐵錢也有利於市場流通,每年爛掉的鐵錢,就是屬於國家的收入。因為它們再也不會置換回來。吳越新錢加入了大額貨幣發行量,一貫麵值的銀幣和十貫麵值的銀幣。黃金隻做十兩、五兩、一兩金錠,市場隨行就市。
“軍爺,您請坐,那說好,不再變,短發,剃短發。”剃頭匠怕有些人剃了短發又反悔,來回說了好幾次。
“囉嗦什麽,短發,老子沒那麽娘們。”遠處酒樓等人的公孫康苦著臉指著他們,“士卒當街髡首削發,學那蠻夷樣子,唉,我須甲衣冠何在,父母何在?”“少爺,這個,怕老夫子的話不頂用哇!”“怎麽說?”邊上有幾個客人吃著豬頭肉就糟燒,耳朵支起,聽得話來。有好事者站立起來拱手,“這位公子請了,這孔聖人還真的不頂用。”公孫康更加疑惑起來,怎麽邊上也有人這麽說?
“公子,那3千多篇的虞家尚書被吳越太上王刊印大發天下以來,我等總算知道上古禮儀。上古時期,長短發各隨自己意願,並沒有身體發膚授之父母不可輕易毀傷之說。這虞家尚書的推廣以來,太上王事事以上古聖王事塞責,別人也無話可說。孔聖人說的是自家禮儀,和上古聖王住持下的禮儀大大不同。所以大家也無話可說,也接受這短發髡首。”“這賊模樣,難看的緊!”“是啊!難看啊!太上王說,個人喜歡,自己作主。”說完捋了下鬢發,“咱這好看,就是天熱比較難辦,天天洗頭,花費不小哇。”說完一臉自傲,畢竟天熱天天洗頭是很有錢的標誌哦。而且在雒陽城現在洗頭是實指用肥皂洗頭,按摩,一般收入的平民,舍不得這麽花費,往往用草木灰和皂角洗。
公孫康也咋吧出味來,這廝意思是說自己有錢啊,可有錢吃啥豬頭肉呢!窮鬼!在一個封疆大吏孩子眼中,這奴隸隻能是窮鬼。
“快看,快看,香車來了!”“香車?”客人看向公孫康,一臉鄙夷,“香車嘛,就是吳越太上王封的前會吳王,現在將要封的鮮卑利亞王,劉子都,小名寄奴。據說平定南洋婆羅洲叛亂時,曾吃人心千付,一天一顆少女之心。無心就睡不著覺。”“這個,匪夷所思。”公孫康不信,怎麽可能?
“咱也不知道,聽說的,可能不準。但是誰又說得準呢,無風不起浪呢。”邊上另外一桌幾個客人嚷起來,“賊北子,吃人肉罷了,軍中食斷,殺了野人烤來吃罷了,事急從權爾!”公孫康一行看向那邊,有髡首有短發,也有束發,看來是吳越人,不想自尋煩惱,遂不理睬。隻是叫隨身的家臣給叫些菜式茶水。
現在吳越推廣喝茶,有好幾種,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當然還有茶葉磨成粉的原始吃法,也有用紅茶和黑棗枸杞人參等燉煮的甜茶,也有芝麻用豬油炒熟後,放入各種新鮮草藥葉子和蜜餞豬肉幹,用鹽水煮。當然這年代,茶水沒那麽講究,各種吃法都有。而大北朝時代大家都很能接受,這泡茶、茶葉粉、煮茶葉湯水等等都有人吃。
公孫康為了養身,用的是紅茶煮鬆針、黑棗、人參和枸杞紅花,另外還放一點點鬆花粉和柿子糖霜。
家臣武將們沒那麽吃,隻是泡的綠茶。小廝先上四樣蜜餞和四樣幹果,一碟子薩其馬。反正吳越大王穿越來,點心拷貝的不少。大北雒陽也有流傳來,何況這種有背景的酒家。
小菜不多,一份鹿頸叉燒、蝦子扒海參、時蔬枸杞嫩芽、紅燒肉豆腐、油炸臭豆腐、酸梅蜂蜜汁醃牛蒡,豬腰清湯。這豬腰子湯是汆的,所以並沒什麽配料,隻是上好榨菜做陪,其它隻有點鹽和胡椒粉,這豬腰子本來公孫康是看不上的,但是有家臣說,現在大北雒陽流行吃豬腰子,那個對身體有好處。何況最近不得已收了幾個小丫頭,火邪得很,非常想要,但是腎水不足,心有餘而力不足。這腰子湯最是補腎水。
衛演自己先取一份,沒有讓酒家的小妹分菜,而是自己吃過後再給公孫康一份。公孫康也習慣這種家臣先幫著試毒再自己吃。
“公子,這酒家不大,倒是做得有滋有味。”“比我家裏還好麽?”公孫康不滿起來。
衛演隻注意吃,沒注意公孫康的臉色,“這還真可以,不必家裏那些廚子差。”其實衛演說的也是事實,家裏廚子隻是以日常為主,而酒家要吸引別人吃飯喝酒,自然不能差了。再說吳越太上王雖然不怎麽奢侈,但是各種吃法還是讓大臣們知道,也給有心人從宮中得到新的做法。其實吳越太上王也有意為之,讓廚子大嘴巴。大北外麵的飲食還簡單得很,吳越太上王本來也是極其簡單的,但是實在也受不了大北的飲食烹調方法。倒不是東西不好,而是做菜還是煮為主,這湯喝多了,也煩。
“鹿脯甜而不膩,微酸開胃。”這鹿脖子叉燒是店家改良,主要還是試試看能不能推廣。而衛演隻當這叉燒為鹿脯。鹿肉烹調最主要的問題是膻味,羊的膻味是可以通過蘿卜或者紅棗降下去。吳越的辦法比較狠,要殺了吃的羊全部閹割,閹割後的羊肉沒有什麽膻味。這鹿肉的味道也有很多人受不了,但是鮮美確實為諸肉之冠。這吳越也是人工飼養麅子、麋鹿、梅花鹿,所以也摸索出來閹割一部分公鹿來降低膻味的辦法,當然實際上那股味道隻是少了些,還是有一點點的。要徹底去除,隻有用南方的葛根來配。北方的葛根效果稍微差些,自然這南北物資交流也大了起來。
公孫康不悅歸不悅,但是心有不服,還是夾了塊肉送入口中,鮮、甜、香、酸、鹹,這味道怎麽做到的?奇了怪了,這鹿咱也吃很多次了,第一次吃到一點膻味沒有,隻有美味的鹿肉,暗自奇怪。其它家臣也紛紛夾了自己份子品嚐起來,確實美啊!尤其是香味,這肉香絕對不是鹿肉所該有的。
“奇怪吧,這鹿肉怎麽這種味道,還蠻好吃的。”“我看還是豬肉。”有人不服。
有個家臣呼喚起樓麵伺候的小廝,“店家,這肉是鹿麽?”“客官,您也是第一次來本店吧。咱這東家開的店麵小,但是鹿肉伺候起來還是很有一套的。這個是梅花鹿,絕對兩年的鹿脖子叉燒。遠近有名,就算天天伺候皇帝紫金殿的侍人、天天巡城的執金吾,都來本店要這美味呢。”執金吾是舊稱,雒陽尉現在被稱為執金吾不過是大家習慣使然。
“那這肉食為何沒有鹿肉的味道呢?”家臣的話說出公孫康的心裏想法,這鹿肉從小吃慣,哪能這個味道呢。
“東家密製,咱一個小廝能知道麽!要是咱也知道,還不去開個小店,那也發財啊。”小廝也是想知道啊,這東家親自做的,別人都不知道怎麽回事。
“這也白問了!”家臣心下不滿,但是犯不著和個小廝較勁,沒在意。
邊上那桌有說起來,“這簡單嘛,來自吳越的閹鹿肉,外加南葛根罷了。最多加些香料狗肉。”北人吃狗肉是常事,所以用狗肉調製香味是慣做的。
“快看,快看,前麵來了吳越精兵!”“什麽是吳越精兵。”有客人不懂。
“那個是吳越太上王那外甥,咱們皇帝的遠方兄弟,寄奴是也。寄奴平定南洋婆羅洲,這次帶了親兵入雒,說是皇帝召喚他,據說是準備向河北袁紹和遼東公孫開刀的。”公孫康火氣騰的上來,開刀,向偶們家?
“這小公子,怕隻是知道遛狗騎馬的主,能有甚本事叫板河北袁紹和遼東公孫?”衛演是套話來著,假裝不屑,看誰能答。
吳越太上王不禁言,所以說話的就膽大,下麵人亂說話,也沒什麽管束。隻要不違法,這個輿論還是很自由的。
“那吳越精兵是寄奴招募的勇士,全部能負重日夜行吳越2百裏,全部是殺過人見過血的百戰之士。他們不能適應安逸生活,所以就應募為吳越精兵,精兵人數不過千人不到,一人三四馬,可連續騎馬十幾日,能開強弓,能百步穿楊,能騎射,搏虎勇士數十人。”“搏虎勇士是真的搏虎?”“真的搏虎,他們都是殺過猛虎的勇士,在吳越殺過猛虎的稱為搏虎勇士,他們是短兵殺虎,不是遠射!”一個家夥如打了雞血一般,更加起勁。這言論自由後,愛說話的就多了去,大部分人其實還是很有表現欲望的。
“這猛虎活在吳越也真倒黴!”公孫康想起什麽,不由思索起來。
“也是啊,吳越農牧並舉,這猛虎傷家畜,所以這專門殺虎的職業也應運而生,不過吳越太上王說過什麽生態平衡雲雲,不準設陷阱、毒藥、弓射、狗咬等等。要殺虎可以,長短兵殺虎是唯一被準許的!”“這吳越太上王可真不夠仁義的,這人能有多少可以搏虎的呢?”公孫康跳將起來,看來要好好向諸位介紹下遼東的仁義。
“嗬嗬,這也是吳越太上王的辦法,他就是要猛士出,所以故意的吧。”有人用另外的思路解釋。
也是啊,這能搏虎的一定名聲顯郡縣,郡縣官員不能隱私,必須上報,那些猛士一定被吳越政府招募了去,也算一種辦法吧。
“長柄長刀、角弓,皮靴、鏈甲,真是猛士啊!”畢竟大北國現在長兵還是主力,這些勇士沒幾個長兵,大部分都是長柄長刀,其實這種刀就是的長柄斬馬刀。這殺虎最好用的是鋼叉和斬馬刀,長矛也有,山裏攜帶並不方便。
“髡首、散發的都有,這幫是什麽人啊!”“吳越精兵是招募士,並不是義務兵丁,所以沒規定發型,隻要自己喜歡就行。你們看,一人數騎啊!”這些募兵士,大部分都是給配了雙馬,這雙馬是吳越政府出資,這些勇士還嫌少,還外買肥馬數匹,這些家夥就是殺人狂,不在乎財產,而是希望能合法殺人爾。“真有錢。”即使是公孫康也讚歎這些家夥,錢多啊。一人數馬,還都是肥馬。
這馬的好壞對於數馬騎士來說,並不太重要,隻要能馱載自家即可,隻要馬肥可熬得了長途即可。現代賽馬和古代作戰選馬是很大不同,這遠距離作戰和封建主選馬也是極大不同。這寄奴要準備北征,自然需要能走長途的肥馬,而不是肌肉型大馬。肌肉型大馬忍受不得長途吃喝不足,沒有膘可掉,隻能累死。肥馬的好處是隻要飲水充足,暫時吃不足,還不會累死。
所以古代軍人有肥馬類彘的說法,就是要遠征,馬要養到肥豬一般,否則這個馬役使不了多少時間。
現在勇士沒騎馬,而是牽馬一路走進城來。看樣子是去城外遛馬一圈回來。沒有說笑,沒有東張西望,每個人的眼神都怪怪的。其實按照說法就是一幫神經病而已。一幫作戰後有戰爭後遺症的可憐戰士。不過這個年代人力很值錢,所以精神病們都給招募起來,畢竟他們殺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當然也不全是精神病,有些隻是受不了和平生活罷了。有些是殺人殺出癮來。這號人隻能往境外引,這個也是皇帝和太上王一致看法。不要禍亂國內即可,殺人狂們在域外怎麽亂都行,反正也是為大北爭麵子。
吳越軍隊偶爾還有修行天道的修士,修士比較好認,手持金剛杵。這個是吳越征戰南洋以來,引進的一種法器兼武器。南洋各地都是信奉濕竺教,金------------341剛杵很流行。不過這種原始濕竺教金剛杵和兒戊佛教的不同。吳越金剛杵大都用的材料,是用“金、銀、赤銅、镔鐵、錫”等五色金屬合和而成。尖頭處外飾鱷、蟒、犀、兕、象、虎、豹、獅子和野牛,手柄處有銅質小骷髏頭做裝飾。其實這玩意最主要作用就是砸和刺,大北朝時期,濕竺各邦國作戰將軍用金剛杵的很多,說明這個武器還是很有市場的。唐僧就是拿個武器取經的主,其實這金剛杵就是因為在戰場威力大,殺人多,才被引了做法器的。
很多修士的金剛杵還有鈴鐺和銅環,說是收魂鈴,便於殺死人後,搖響後收魂之用。修士配劍裝樣子,手中的金剛杵才是主戰武器。當然還有個標誌就是108粒琥珀念珠掛於胸前。吳越太上王知道這宗教總要搞些東東出來,以後人家也會搞,不如自己先搞。108粒琥珀珠子刻了108位神,說是諸神傍身之意。當然修士還有個標誌就是,人人都帶各色香料粉末,這個也是吳越開始流行的鼻煙。自大野吾郎通羊河來,煙草等羊河作物也被引進。不過羊河人的吸煙和嚼煙被吳越太上王選擇性不準。而是大力推廣鼻煙,用上等煙草粉末摻和精油、中藥和香料的鼻煙迅速成為大家常用奢侈消費品。這吸煙影響了不吸煙的人,這嚼煙會讓一口味道,這玩意宮中女人也學會,濕吻時一股煙葉味是吳越太上王厭惡的。鼻煙正好兩樣副作用都沒,所以被大力推廣。
反正這煙草要禁止還不如引導。其實吳越宮中出品的上等鼻煙中還特意加入來自羊河的古柯葉,這一小片種植於句章王宮內的古柯樹,才是最上等鼻煙最重要原料。
這修士就一手持金剛杵,一手拿了個銅質的管狀罐子,塞入鼻中,輕輕一旋,猛吸一口,再換一個鼻子。吸鼻煙,最煩的就是要拿出來吸,這個管狀罐子和鼻孔一樣大小,兩寸長短,有機關,轉一次,往上提供一小撮鼻煙,正好一次用量,方便的很。要是沒這個機巧玩意,遲早還是吸煙要占上風。
隔了老遠,飯店內幾個不相幹的人有忍不住拿出自己鼻煙罐子,也開始吸食起來。“真爽,就是太貴。”一兩銀子半兩鼻煙,這個是最上等的貨色,摻了古柯葉粉末的鼻煙不是其他雜牌能比的。現在吳越最便宜的已經可以一兩銀子買一斤鼻煙了,那種非常粗糙,沒有發酵、沒有香料、隻有劣質煙草葉子粉末,就算有香料和精油也是最差的。
“公子您也試試。”這吸煙的也好,吸食鼻煙的也罷,都喜歡給別人分享,非得把不吸煙的拖下水才罷休。
“阿嚏!”連續第五個了,公孫康有些尷尬,這麽打噴嚏很不禮貌。不過大家都很有愛看著他,“公子就是這樣,舒爽吧。這噴嚏打出來才爽到骨頭呢。”獻煙者沾沾自喜道。
“舒服是舒服,這玩意哪有賣?”“公子不嫌棄的話,哥哥分點給你。”說完拿張紙,從一個小玉壺內倒出小半兩,當然這個家夥也不是什麽貴人,還指望著公孫康的還禮。
公孫康不知價錢,疑惑了,不知道該怎樣還禮才對。衛演遞上一個小玉件,“公子,這是您隨身帶的小貔貅。”公孫康順勢塞給那個給鼻煙的家夥,“真是不好意思,出來沒帶什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