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宋使來了

字數:2744   加入書籤

A+A-


    次日一早醒來,趙榛仍恍若夢裏。蔡義昨日的一番話,讓他感覺無意中卷入了一場爭鬥。
    琉球國孤懸大海中,所屬皆島。一百六十多座島嶼中,有人居住的大概有三十六座。琉球國世代奉中國各朝為正朔,甚至後來一直使用中國年號,與中土官方保持著朝貢關係和貿易來往,實際上是中國的附屬藩國。
    距離琉球國最近的國家是日本國。琉球國西北與日本國南端的九州島隔海相望,一葦可渡。兩國一向各守疆界,相安無事。可近年來,日本國內戰事頻發,諸侯爭鬥不休,而九州島的薩摩藩時常尋釁,挑起事端。
    去年,琉球國的一艘漁船因台風漂流至九州島沿岸,被倭人以擅入國境為由扣留,並提出諸般無理要求。雖經多次交涉,最後還是不得不交給對方一筆不菲的贖金後,方才放人放船。今年年初,薩摩藩竟又借口軍備,遣使到琉球國,強令供給糧食和馬匹。
    琉球國國小人寡,軍力薄弱,國主更不想招惹是非,隻得忍氣吞聲,意圖破財免災,遂順從了倭人的意願。誰承想倭人的胃口永難滿足,得寸進尺,進而要求琉球國奉日本國為主,年年朝貢,隨時聽候調遣。
    琉球國主忍無可忍,斷然回絕了倭人的無理要求。倭人氣急敗壞,揚言要派兵蕩平琉球國;並在兩國相鄰的海域擊毀琉球國船隻,射殺船上的漁民。
    國主與眾臣僚商議後,一方麵布兵守禦,另一邊急忙派遣使者到中國,請求援兵。
    特使三月間出發,如今已是將近年尾,還不見回來。國主和相國心急如焚,數算著日子差不多了,便派人日夜在海邊巡訪等候,唯恐錯過。久無音訊,不見人歸。千呼萬盼中,終於等來了趙榛這一行自稱是來自大宋國的人。
    趙榛哭笑不得,這事錯得太離譜了。思忖再三,還是將自己來此的意圖說了出來。自然,趙榛隱去了大宋國皇子的身份。
    蔡義聽著,臉上的神情一點點凝重起來,陰沉的像要下雨。
    經曆了亡國之痛的趙榛,當然知道敵國大兵壓境的滋味。可他想了想,終究將壓在心底的話說了出來:
    “相國大人有所不知,目今中土境內並不太平,金國和大宋的戰事正緊,當是兵荒馬亂的時候,貴國的使者恐怕難以入境。倘即上了岸,也難保不被金人捉了去;想見到官家,更是萬難做到的事。”
    蔡義的身子猛地一震,臉色蠟黃,一隻手不覺抓住了趙榛的胳膊。指甲深深摳進肉裏,趙榛隻覺一陣火燒般的疼痛。
    “實話說吧,眼下大宋國全力抗金,自身都難保,根本無暇、更無力顧及貴國了!”
    蔡義的手慢慢鬆開,卻在不停地抖動著。他的臉色已然蒼白,失望的表情一望而知,密集的汗珠從額頭滾滾而下。好半天,才吐出一句話:“你此番說的......,可......可都是真的?”
    趙榛點點頭。
    蔡義頹然地坐了下去,竹木的椅子發出“咯吱”的響聲。
    天光變得暗淡,窗戶上那一片天空朦朧起來。
    許久,才聽得蔡義發出沉沉的歎息聲。
    趙榛抬頭望去,見蔡義一雙閃亮的眸子正緊緊盯著他。趙榛的心沒來由地跳了起來。
    砰砰!
    砰砰砰!
    蔡義凝重的目光漸漸變得輕鬆,竟而有了一點喜色。他忽的用手一拍腦門,猛然說道:“隻好出此下策了!”隨即,迫不及待地把心中的想法說與趙榛知道。
    原來當今琉球國主寬厚仁和,卻生性軟弱。王叔尚爾對國主之位覬覦已久。他暗地裏早與倭人勾結,妄圖借著倭人的勢力推翻國主,自家取而代之。
    國中自有一些大臣被王叔引誘或收買,主張投降倭人。相國蔡義祖上本來自中國,自小浸潤中土文化,那肯屈從那些野蠻的倭人。一時間臣僚議論紛紛,國主也舉棋不定。
    最後還是蔡義力主陳詞,一邊布置應對倭人武力,一邊急派使臣赴中土求援。王叔才閉了口。
    因之,這大宋國的援兵,確是關乎琉球國一國存亡,非同小可。若然王叔獲知大宋國不能派兵來救,自會鼓動投靠倭人。到那時,琉球國去向何方,將不得而知了。不過,就這情形看,琉球國十有八九要被倭人吞並了去。
    蔡義思來想去,眼下別無他法。不管趙榛等人到底為何而來,都是要冒充一會大宋國的使臣了。
    趙榛沉吟半晌,久久不語。
    蔡義急了,急道:“倭人一向忌憚中國,隻要說是大宋國的使臣來助,他必不敢輕舉妄動!”
    “可我等這個樣子,也不像是使臣啊!”趙榛攤開兩手。
    蔡義臉上笑意燦然:“這個你不必擔心,一切有我!”
    才用過早膳,蔡義已帶人來到天使館驛。在一間密室裏,趙榛等人換好了衣裳。
    衣冠鞋帽,從上到下,竟然都是中土的樣式,一般無二。就連隨從,也都是禁軍的裝扮,麵目與中原人士絕無差異。等趙榛這一行人再走出去,已完全是大宋國使臣的氣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