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各方震動!坐而‘掄倒’?!!【求一切!】

字數:8457   加入書籤

A+A-


                      鹹陽城。

    此地離聖賢城萬裏之遙。

    不過。

    張蕭的影響力,卻沒有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減弱絲毫。

    鹹陽城中的書商,看到絡繹不絕的買書百姓,隻能含淚一日血賺三千兩白銀!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啊!”

    “最新一期的話本,乃是張蕭公子新的長篇故事!”

    “欲購從速!最後一萬本啦!”

    孩童在書商的授意下。

    四處吆喝。

    生怕錯過每個客人。

    街上,攤販叫賣聲,不絕於耳。

    米湯的香氣,灌餅的香味,炸肉的滋滋冒油聲,飄蕩在上空。

    煙火氣十足。

    來往行人,熙熙攘攘,皆是手捧著一話本觀之。

    人群裏。

    一身穿月白金絲儒袍的青年,腳步緩慢而沉重,不時看向兩旁的百姓,眼中有著一抹滿足的喜悅。

    “公子,您慢點。”

    身邊奴仆小聲,暗中伸手將四周的行人給隔離開。

    “無妨!我本和他們就是一樣的人,沒有什麽尊卑之分,無需攔人。”

    “他們手裏看的是什麽?”

    “看的如此沉迷其中,該不會是儒家的某種經典?”

    這位青年俊才,便是當今大秦皇朝的大公子,扶蘇!

    “公子殿下,切莫再說儒家經典四字,皇帝陛下知道了,怕會繼續嗬斥你!”

    身邊一中年人沉聲說道。

    就在前些天。

    始皇帝陛下在朝中征求百官意見,是否用郡縣製立國。

    一眾儒生皆站了出來,說祖製不可違,應該使用分封製!

    扶蘇也站了出來。

    力求分封製!

    這與始皇帝陛下所想背道而馳。

    扶蘇的老師,淳於越,這個大儒更是以頭搶地,站出來力諫!

    他說,辦事不學習古代經驗而長期統治的朝代,我還沒有聽說過!凡是反對分封製的大臣,都不是忠臣!

    這句話,徹底引爆了始皇帝陛下對儒生的不爽!

    當場革去淳於越的官職!

    怒斥扶蘇,罵其學儒學的狗屁不是,想要派他去守長城,練練血性。

    扶蘇鬱鬱不得誌。

    府邸的儒學經典都被始皇帝收走。

    不僅如此。

    據說,始皇陛下還有可能將儒家經典徹底焚燒!

    扶蘇心中絕望又無奈。

    想出來走走。

    便是看到了街上行人手中的話本。

    生出了興趣!

    “去,給公子將話本拿來。”

    中年男子對身邊奴仆命令道。

    “蒙毅,你也認為,儒家經典對我大秦早已過時?”

    扶蘇看向身邊的中年人,眼中盡是陰霾,遙望北方天空。

    “回公子,始皇乃千古一帝,他早已看透分封製的弊端,此舉根本不可能將大秦基業傳承千秋萬代!”

    蒙毅聲音低沉,小聲在扶蘇耳邊說道。

    “可是……”

    不等扶蘇說完。

    奴仆將話本拿了過來。

    “最近,我對這話本早有所聽聞,不想,竟是這樣子的。”

    “據說,聖賢城的友來客棧,來一個說書人,講的故事精彩絕倫,引人入勝,讓人不覺得沉醉其中。”

    蒙毅看了眼,嗬嗬笑道。

    扶蘇好奇的翻開看了起來。

    “這個說書人膽子倒是挺大,竟然敢這般點評農家堂主田蜜,就不怕被報複?”

    蒙毅看到首頁的評書,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抹錯愕。

    “不過,他見識倒是不凡。”

    “各大皇朝中的美人,不僅一一列出來,還說出其所在的勢力!”

    “當今大秦之中,怕是隻有影密衛才知曉這些吧?”

    扶蘇微微點頭,未看書,便以對張蕭產生了一絲佩服和好奇。

    “看看他說的故事,是否真如傳聞中那般精彩……”

    時間飛逝。

    不覺間。

    話本看完。

    已過了一個時辰。

    扶蘇,蒙毅等人揉了揉腿,抬頭望去,日落西山。

    街上行人少了大半。

    遠沒有之前那般熱鬧。

    “這話本真是太精彩了!”

    “沒想到,我們竟然站在街上,看了一個時辰!”

    扶蘇揉了揉酸麻的雙腿,看著手中的話本,眼中再度充盈著意氣風發!

    好似。

    他也想學徐鳳年那樣。

    為大秦,舍棄一切!

    隻求大秦矗立人間億萬年!

    “這張蕭倒是有兩把刷子,編出來的故事跟真的似的!”

    “若不是要務在身,我倒真想見見此人!”

    “也不知道,這春秋十三家的兵甲葉白夔,和我大哥相比,誰更強!”

    蒙毅在見到書中內容後,恨不得立刻找到張蕭,讓他點評一下蒙恬和葉白夔,孰強孰弱!

    “有趣,真是太有趣了……”

    扶蘇捏著話本,發出輕笑聲,眼中閃爍出意味不明的光芒。

    “回府!”

    “我要上書父皇,前往聖賢城!”

    ……

    聖賢城。

    小聖賢莊。

    亭台樓閣,交疊輝映。

    翠竹青林,鳥語花香。

    粼粼水光中,倒映著碧空。

    郎朗的讀書聲,之乎者也四字,輕飄在山莊內蜿蜒曲折的長廊裏。

    入此地。

    便身心不在屬於自己。

    屬於天地。

    從未有過恬靜,安寧感,湧上四肢百骸,讓你感覺,自己好像與世隔絕了般。

    此時此刻,隻想拿一卷古書,懶散地依靠在樹下,搖晃著頭,悠悠朗讀。

    山下事。

    很少能傳來。

    但今日不同往時。

    聖賢城中來一個說書人。

    說的故事精彩絕倫。

    引得儒家弟子爭相觀看。

    饒是儒家三位師公親自出麵,禁絕此書,也完全不能讓弟子們安下心來。

    誦讀完經典。

    一群儒家子弟,伸了個攔腰,立刻站起來,飛快跑出去。

    “快給我看看最新一期的話本!”

    “別搶!搶什麽搶!有本事自己買去!”

    “你們小點聲,要是被師公他們聽到了,又要沒收了!”

    “沒收就沒收,我買了好幾本,藏在了不同的地方!”

    “我的天!這期故事太精彩了吧!首頁還有點評?”

    “哇塞,各大皇朝的美人都列出來了……真的假的啊?真的比田蜜都好看?”

    雖然這些儒家弟子說話很小聲。

    但在儒家三位師公的耳中。

    卻如驚雷般。

    聖賢閣。

    三位師公坐於此。

    左側之人,風度翩翩,儒雅得體,雲布紮束長發,目若朗星,卓爾不凡!

    儒家三師公,張良!

    右側之人,鵝冠簪發,下巴留著整齊的絡腮胡,麵無表情,從其對身上能夠感受到一絲絲安靜之意,淡泊虛無。

    儒家二師公,顏路!

    坐在首位之人,便是儒家掌門,伏念!

    他麵前的茶案上,擺著十幾本雪中話本。

    全都是沒收這些弟子而來。

    張良隨意翻開,搖了搖頭,眼中浮上一絲不屑。

    “此書,不過是市井小巷中流傳的故事罷了。”

    “這些弟子成天看這些,怎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故事簡陋,言辭頗有粗鄙之語,這說書人,不知上過幾天學,就敢在聖賢城說書?”

    “儒家的名聲,或許會被他所玷汙。”

    他搖了搖頭,為儒家弟子的墮落感到悲哀。

    也為儒家的名聲擔心。

    伏念粗眉倒豎。

    顯然,張良提及的儒家名聲,觸及到了他的底線。

    他與張良,顏路兩人的儒學觀念,向來不和。

    對於儒家的名聲,更是寧肯驅逐門內弟子,師弟,也要十分維護!

    不容許任何人對它有所破壞!

    他此生的宏願,便是將儒學立為治國之本!

    “子房,這說書人和我儒家毫無瓜葛,說玷汙了儒家名望,倒是有些過分了。”

    對於雪中的話本。

    他倒是喜歡看。

    其中故事有趣的很。

    哪有張良說的那般粗鄙不堪?

    再者。

    他之所以沒收這些話本,不過是為了讓儒家弟子好好學習。

    不然上課偷看,什麽都學不進去!

    “伏念師兄,子房以為,這張蕭已經影響到了我小聖賢莊的日常生活。”

    “現在,這些弟子哪裏還有心思讀儒家經典,一心撲在了這些話本上!”

    “長此以往,隻怕他們不再對我們三位師公有敬佩之意,更不會對儒家有崇仰之心!”

    張良微微歎息,反駁伏念,有理有據,倒真是讓人挑不出來任何問題!

    伏念心中微微搖頭,子房的口才還是那麽厲害,辯論這方麵自己不擅長,打架倒是可以。

    顏路少見的露出一絲笑意。

    對於伏念總是被張良懟的啞口無言。

    哪怕看過很多次。

    依舊有趣的很。

    張良看向顏路,與之對視了眼,眼中閃過莫名的光芒

    若是張蕭在此。

    定會拿出掄語。

    狠狠地甩在張良的臉上。

    大喊一句。

    你喜歡辯論是吧?

    你喜歡坐而論道是吧?

    用不用我告訴你,什麽叫坐而掄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