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暴露
字數:3747 加入書籤
“父皇,還是先回宮中再說
城樓上的歡快氣氛在布禮漫沙的憤慨中變得如同寒冬,宮牆外的百姓們還在津津樂道的討論著“麒麟”的事情。
無數人依舊朝著宮牆之上遙拜,似乎聖君瑞獸,昭示著盛世來臨。
在皇帝的提醒下,太上皇終於收起了冰冷的眼神。禦極數十年的老龍,先是誇獎了布禮漫沙的忠貞,讚揚了滿刺加國對天朝的忠誠。
隨後太上皇滿臉笑容的向宮牆之下的百姓們揮手,震天的萬歲之聲讓他的心情有所好轉。當大典的流程又要回到宮內的時候,太上皇冷漠的對皇帝說道:“把那頭畜牲宰了,送到甄家去!”
繁瑣的大典剛剛結束,林樞就跟隨皇帝來到了龍首宮中。
-進龍首宮正殿,端坐正位的太上皇就問道:“林卿,朕聽聞你博聞強記,涉獵之廣冠絕群臣,你告訴朕,這甄家送來的‘麒麟’到底是真是假?”
林樞心中吐槽一句:您老人家都把它宰了,能是真的嗎?
不過吐槽歸吐槽,林樞還是恭敬的回道:“臣隻在史書與起居注中看到過,前明永樂朝卻有番國榜葛刺貢麒麟於天朝。至於是真是假,臣不敢妄下結論!”
“哼!”
太上皇冷哼一聲,永樂朝的事他當然一清二楚。自打甄家上書找到瑞獸麒麟,他就翻遍史書,林樞所講之事,他從頭到尾都看了好幾遍。
可今日終於還是打了臉,他隻覺得自己被最親近的人捅了一刀,心中的怒火怎麽壓都壓不下去。
戴權輕手輕腳的走了進來:“聖人,皇爺,太貴妃和甄大人正跪在殿外請罪!”
“啪!”
瓷器的碎片飛濺四周,林樞偷偷看到,皇帝的眼角抽動了一下。
“內宮婦人瞎摻合什麽,讓她回去。把甄應嘉帶上來!”
此時的甄應嘉哪裏還有清晨時誌得意滿的樣子,官袍上沾滿了塵土,發髻散亂,一點都看不出“江南王”的貴氣。
“聖人,臣真的不知道這麒麟是假的,它和明史太宗本紀中描述的一模一樣,臣真的不知道這是假的啊!”
在滿刺加國使臣憤慨的說出“麒麟”是假的後,甄應嘉連反駁的勇氣都沒有。
這位布禮漫使臣已經連接擔任朝貢使二十多年,往來大楚多次。他的遊記被中原王朝不少人熟讀,在朝中更是有不少的朋友。
滿剌加國與琉球王國可以說是大楚各屬國的楷模,聖太上皇、聖皇可不是光太嘴上叫一叫。隆盛朝時,倭國的使臣因為對太上皇不敬,就是被這位布禮漫帶人堵在四方館狠狠揍了一頓。
個以遊曆萬裏,忠貞天朝而聞名朝野的使臣,一個靠著裙帶關係登上高位的貴戚,哪怕太上皇再是寵信甄家,也知道該信誰的話。
太上皇起身就踹了甄應嘉一腳:“愚不可及!你的腦子裏是漿糊嗎?你見過每日隻吃草的聖獸嗎?你見過脖子那麽長的麒麟嗎?”
看著趴在地上不斷磕頭請罪的甄應嘉,太上皇冷哼一聲:“滾回家去,不準府門半步!”
等甄應嘉退出正殿之後,太上皇突然冷漠的打量著林樞:“林樞,你可知罪?”
突如其來的問罪,讓林樞心中一驚。他表麵平靜的跪下回道:“臣不知身犯何罪,還請聖人明言!”
“你真當朕不知道這‘麒麟’是怎麽來的?泉州的番商,與甄家的交易朕一清二楚。朕不在乎麒麟的真假,原本順著永樂皇帝的說法,朕認下這個麒麟,也算是給本朝添一抹光彩。可你竟然敢算計甄家,算計朕!”
太上皇龍威之下,林樞如墜冰窖。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怎麽太上皇會查出是自己所為?隻聽太上皇繼續說道:“你算計的很完美,但你的心卻不夠狠。那幾名番商出海後遇到風暴,被人救了,救他們的,是朕的人。如此婦人之仁,難成大器!”
太上皇的最後一句話給了此時的林樞一絲希望,他恭敬的叩首請罪:“既然聖人已經知道了,臣無話可說,請聖人降罪!”
“嗬嗬,降罪?欺君之罪,林家阿貓阿狗一兩隻,夠朕砍的嗎?”
太上皇冷笑一聲,踢了林樞一腳:“起來,朕有話問你!”
林樞起身後,後背已經被冷汗打濕。他還是小瞧古人,等穩坐龍椅數十年的人,果真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
“朕問你,今日聖君之言,可是真心?”
“臣用林家列祖列宗發誓,句句出自真心!”林樞鄭重的起誓。
這還真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三皇五帝至今,能做到外王內聖的能有幾個?
光是三征大漠,打得北虜數十年不敢南下就已經可以說是明君了。
看著林樞滿臉認真的樣子,太上皇像是釋然,又有些寂寥。他歎了一聲:“恭維之詞,聽聽也就罷了。
“此話句句真心,臣不敢妄語!”林樞躬身再拜:“上馬殺敵,下馬治世。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帝王,古往今來,寥寥無幾,聖人當為天可汗!”
“朕就當價說的是真話吧!”
太上皇回坐後,目光深邃的看著林樞。隻聽他說:“今日若不是你那句外王內聖讓朕有所觸動,這會你的腦袋已經搬家了!你是皇帝親點的文魁,大楚的祥瑞。朕就先把你的腦袋記在你的脖子上!”
林樞連忙拜倒在地:“罪臣多謝聖人寬宥!”
等林樞走出龍首宮正殿的時候,整個人都快虛脫了,今日的遭遇讓他渾身發冷。
他還是過於自信了,哪怕他有兩世的記憶,哪怕他計劃的近乎天衣無縫。但比起玩了一輩子陰謀陽謀的帝王,他與稚童毫無區別。
林樞恭敬的站在殿外看了看天上的炎炎烈日,心中滿是後怕。
夏守忠走過來小聲說道:“陛下讓林學士在殿外候著
“看明白了嗎?你選的人還是太過稚嫩。想讓他來輔佐承哥兒,就不能升遷過快。揠苗助長一下,弄不好會折了這棵好苗子。”
此時的太上皇沒有一絲的憤怒,反而一臉的戲謔。
旁邊的皇帝則是恭敬如同學生,他一臉的佩服:“父親目光如炬,兒子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不過有一點兒子有些不明白,假麒麟之事終究會擾了父親的大壽之喜,為何不早早處置此事,反而非要在大典安排人把這事捅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