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零章 舊案風波擾人心 一紙警言阻衝動

字數:7633   加入書籤

A+A-




                      甄家母女臉色煞白的離開了榮國府,賈史氏不惜兩敗俱傷的做法徹底揭開了兩家的仇怨,而且爆出了埋藏近四十年的驚天秘密。

    前來榮國府赴宴的人在聽聞榮禧堂發生的事情後,雖說對甄氏謀害敬惠妃之事十分震驚,卻也沒有立即離開榮國府。

    榮禧堂中的那些太夫人原本想在賈史氏這裏探聽舊事詳情,不過最終還是沒能如願。

    賈史氏等了一個下午也沒能等來龍首宮的召見,她敢爆出這件事,一是為了替兒孫擋禍,二來也是在試探太上皇的真正心思。

    其實隱藏在榮國府的繡衣衛第一時間將今日發生的事情詳細送進了紫禁城,可當皇帝趕到龍首宮時,太上皇隻是平靜的說了一句他早就知道了,隨後就將皇帝給趕了出去。

    皇帝弄不明白自己老父的心思,不過見其一切正常,並無憤怒與傷懷,隻能悻悻離去。

    “聖人,要不老奴去傳詔請了榮國夫人入宮……”

    太上皇搖了搖頭,隻是澹漠的說道“不必了,有些事既然湖塗了一輩子,那就繼續湖塗的過下去,至少等嬤嬤離去後再說吧。”

    是了,整個甄家,能讓太上皇真正放在心上的隻有那位奶嬤嬤。

    戴權伺候了太上皇一輩子,自然明白了他的心思。甄氏與甄家人的命運早在當今登基那日就注定了,什麽時候死,以什麽樣的罪名去死,重要嗎?

    ……

    賓客逐漸離開,榮國府甄、賈兩家的衝突與賈史氏爆出的驚天秘密也隨之傳的沸沸揚揚。

    甄家自然第一時間做出了辟謠之舉,宮中對此表示沉默,賈家也是沒有再過多的解釋。

    不過有一點大家都看清楚了,甄、賈兩家的關係徹底破裂,金陵四大家族,除了家主不在京城的王家、史家,甄家在北方的人脈勢力瞬間少了將近一半。

    忠信王府的助力本就不多,賈家徹底與甄家決裂後,不少本就想脫離忠信王府的人當即提上禮物想去忠順王府探探路。可惜高永恒此時一點見他們的心思都沒有,因為這會皇帝就坐在他家的書房之中。

    “可不能,這絕對不可能,我怎麽可能不是母妃的親生兒子!”

    高永恒的情緒崩潰了,他呆坐在椅子上,目光中滿是不信與惶恐,呆呆的看著手中的玉佩。

    夕陽的餘暉從窗戶照射進來,將粉色的暖玉映照的更加美麗,這略帶冰涼的玉佩卻讓高永恒有些不知所措。

    玉佩上篆刻的惠字如同活了過來,慢慢在高永恒的眼中變成了一位年輕的婦人。

    可惜高永恒看不透覆蓋其麵的那團霧氣,不過依舊讓他感到莫名的熟悉。他的耳邊傳來低語聲,聽不清是在說什麽。然後那年輕的婦人變成了母妃萬太妃偏殿中供奉的無名玉牌,充滿了熟悉的香火味。

    “九弟,還不醒來!”

    陷入魔障中的高永恒被皇帝的一聲暴喝聲驚醒,他的眼中已經滿是淚水。

    如同幼時一般,高永恒第一選擇就是跟自己的四哥求助“四哥,我該怎麽辦?”

    “這會最擔憂的其實是萬母妃!”

    皇帝的一句話如同黃鍾大呂在高永恒的腦海中敲響,他這才反應過來,逝去的人沒有愛恨情仇,活著的人才是最痛苦的。

    每日看著仇人寵冠六宮,自己還得恪守禮儀,請禮問安日日不綴,母妃這幾十年,得受多大的委屈?

    高永恒已經很久沒有哭過了,這會卻是止都住不住。他猛然起身“我這就入宮……”

    “穩住心神,這會天都快黑了,你現在入宮不合規矩。”

    皇帝輕聲嗬斥一聲,阻止了高永恒。他囑咐道“寫一封信,我讓大伴給你送去萬母妃那,明日你再去龍首宮請安。”

    “對對,四哥說的對!”

    高永恒在皇帝的勸說下逐漸恢複了平靜,他找來紙筆,蘸飽了墨水卻不知該寫什麽。

    自己代替了那位一生下來就沒了氣息的兄弟,享受著母妃的無盡關愛,現在該用什麽身份說什麽話呢?

    “唉!”

    一聲長歎,墨滴滴落在雪白的紙上,暈染出一朵黑色的花朵。

    “娘,兒明日想吃芝麻餅!”

    吧嗒,一顆淚珠滴落在紙上,正好那個娘字上,讓這個字變得稍微有些模湖。

    高永恒放下筆來,將墨跡吹了吹,遞給了一旁伺候的夏守忠“勞煩夏大伴,替我送進宮去。”

    小書亭app

    “九爺放心,老奴定當親手交到萬娘娘手中。”

    夏守忠先一步回了宮,書房中就隻剩下兄弟二人。皇帝暗歎一聲後,欲轉移話題改變一下此事的氣氛。

    想了半天後隻能說道“萬母妃做的芝麻餅確實好吃,我已經好久沒嚐到了!”

    皇帝也是個苦命人,早年一直是先皇後帶了幾年,後來先皇後薨逝,借了高永恒的光,在萬太妃那享受了十年母愛,直到出宮開府。

    芝麻餅,是兄弟倆在萬太妃宮中最喜歡吃的東西。

    宮中不缺精致的點心美食,可萬太妃最擅長的,就隻有那酥脆的芝麻餅。

    高永恒強擠出一絲苦笑“四哥,是要繼續等嗎?”

    “你若是現在就想報仇,我現在就讓繡衣衛去抓了甄家的人,就去甄氏,也可以一直抓來!”

    皇帝斬釘截鐵的說道“龍首宮的兵馬,父皇已經交給我了!”

    “等吧,反正已經等了這些年了,不急在一時。”高永恒幾乎是咬著牙說出這句話的,他不是不恨,不是不想現在就衝進龍首宮去宰了甄氏。

    可他還是想到了自己的父皇,想到了還在九邊的高永儀。他們可以不慈,可以冷血,可以涼薄,可以不義,自己不行!

    忠孝仁義他都得占了,四哥與自己謀劃了這麽多年,不能因為已經注定了結局的事情毀了多年來的布置。

    這會的高永恒異常的清醒,他用衣袖擦去了眼中的淚水,重新變得意氣奮發“四哥,讓他們活著!當他們看到自己數十年的陰謀敗露,所有的謀劃都成了空想之時,不知他們會不會惶惶不可終日。甄家因女人起家,又因女人落敗,還真是諷刺啊。”

    皇帝上前拍了拍高永恒的肩膀,欣慰的說道“老九,莫要擔心,有四哥在呢。這個仇,我替你報!”

    ……

    黛玉今夜留在了榮國府中,賈史氏強撐著送走了府中的客人,最終還是病倒了。

    賈璉親自去了太醫院請了禦醫,診脈之後開了疏肝理氣、安心養神之藥。老太太今日是又驚又怒,短時間內耗盡了心神,加上年歲在那放著,這才生了這場病。

    迎春也沒有回王家,此時她伺候著老太太喝藥,王熙鳳則帶著幾個小的離開了裏屋。

    家裏還有一大堆事情等著處理,掌燈之後,屋子裏就隻剩下黛玉與迎春二人。

    “二丫頭,去叫你二叔與璉兒來。”

    賈史氏恢複了一些精神,第一時間就是想打聽府外的情況。今日她爆出這等驚天秘聞,還不知道會激起什麽樣的風浪。

    迎春回道“老祖宗,忠順王爺聽聞咱們家請了禦醫,得知是您病了,方才遣人送來了一株上等人參,二叔與二哥正在前廳招待……”

    說曹操曹操就到,迎春的話音未落,門口就想起了賈政的聲音“母親,兒子來請安了!”

    鴛鴦挑起門簾,賈政與賈璉大步走了進來。

    賈史氏跟鴛鴦說道“你去門外守著,不許任何人靠近。”

    “諾!”鴛鴦躬身領命,去了門口守著。

    賈史氏這才問道“忠順王有沒有讓人帶了什麽話?”

    “王爺說,讓您安心休養,等養好了身體,多去萬太妃宮裏陪娘娘說說話。”

    聽到賈政如此說,賈史氏心中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高永恒自小就是皇帝的小尾巴,以往隻要出了大事,他都不會自己拿主意,包括今日這事,絕對會第一時間去求問皇帝該如何做。

    既然他能讓人傳這句話,就證明自己這一步是走對了。太上皇可能會怪罪自己,但隻要榮國府不被皇帝厭棄,那麽一切都是值得的。

    賈璉問道“要不要去信新羅,將此事告知父親?”

    “萬萬不可!”

    “不行!”

    “璉二哥……”

    賈政、賈史氏與黛玉幾乎同時出聲阻止,三人最後還是賈史氏先開口解釋道“天高路遠,這封信送去新羅時,怕已過了兩月有餘。中途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出現什麽變故,與其讓你父親擔心,還不如暫時瞞著。”

    “兒子的想法與母親一致,新羅戰事未平,就讓大哥安心戰事吧。”賈政也點頭應和。

    倒是黛玉補充說道“宮中至今在明麵上沒有任何表態,就說明這樁事暫時就到此為止了。別看今日京城傳得沸沸揚揚,明日就會有人出手將此事壓下去。至少短時間內,不會有人拿此事說嘴。”

    “玉兒說的對,聖人怕是早就知道此事了。今日之事,聖人是看在老爺子的麵上饒了咱們一回……不可再有擅動之舉!”

    賈史氏冷靜下來後,脊背發涼。

    太上皇是什麽樣的人,她比在場的所有人都要了解。若說重情,太上皇能因為自己的奶嬤嬤將甄家捧到天上,同時也能為了江山社稷,將甄家狠狠砸進泥土之中。

    甄氏被寵了數十年,他享受了甄氏數十年的伺候,不過在他選定繼承人的時候,早就將甄氏的命運安排的明明白白。

    至於自己今日爆出了太上皇後宮的醜惡一麵,這對於好麵子的帝王來說,能漠視今日自己的行為,已經是看在賈代善的麵上寬宏大量了一回。

    若是自己家再有動作,怕是會在太上皇的心中產生更加不好的影響。我允許你家為了自保挑釁一回,但不代表我可以一直容忍你們不拿我當回事!

    這就是隆盛帝,當年的天可汗,如今的大楚老龍。他老了,但還沒死,威嚴依舊!

    果然,還未等幾人再說其他,守門的家仆就讓人來稟報,龍首宮的內侍來了。

    等賈政與賈璉重新回來,手上拿著太上皇的親筆手書。兩人的臉色都不怎麽好,卻也不複方才的惶恐。

    屋子裏的光線有些暗,黛玉將燭台拿起靠近床頭,賈史氏才看清了上麵的字。

    紙上隻有短短的一行字謹言慎行,朕不想再有此類之事!

    賈史氏長舒一口氣,她讓賈璉將手書收好,隨後笑了笑說“這一關算是徹底過去了,聖人如此說,便證明他早就知曉甄氏的事。璉兒,你回去跟鳳丫頭說一聲,從今日起,咱們家與甄家老死不相往來。三年兩壽送往金陵奉聖夫人那裏的節禮也停了吧……”

    黛玉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提醒道“外祖母,孫女覺得奉聖夫人那邊最好不要停,隻是以外祖母的名義去送便好。一來不能讓別人認為咱們家不知感恩,畢竟外祖父當年是受了奉聖夫人的恩惠。二來要顧及聖人顏麵,畢竟那可是聖人親口說過的,吾家老人!”

    “玉兒提醒的對,我差點又幹了蠢事!”

    賈史氏驚覺今日有些昏了頭,連忙改口“那就以我的名義送去金陵,直接交到奉聖夫人手中。甄家那邊……這樣,這幾日尋個借口,與甄家起些衝突,不要傷及人命,但也要讓人都知道,咱們家與甄家不共戴天。”

    賈政與賈璉皆是點頭應下,反正自己家與甄家早就麵和心不和了,今日更是起了如此大的衝突,再找些借口尋釁,哪怕沒理也不會有人說什麽。

    ……

    林樞回到黃華坊後,請來了張嬤嬤打聽宮中當年的舊事。

    可惜甄氏毒害敬惠妃的事情隻有寥寥幾人知曉,張嬤嬤雖然在先皇後身邊伺候,但對隆盛年間早些時候的事情不怎麽了解。

    不過從張嬤嬤口中,林樞還是打聽到了一些情況。比如當年敬惠妃的確與甄氏一時俞亮,要不是敬惠妃產下死胎,執掌後宮數十年的還不一定是甄氏呢。

    這是王倫送來一封密信,是黛玉從榮國府連夜送回來的。林樞岔開密封看了一遍,深吸一口涼氣。

    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這件事情中牽扯到了這麽多人甄氏、敬惠妃、萬太妃以及親王之首的忠順王高永恒!

    隻見黛玉在信的末尾寫道“聖人遣人警告外祖母莫要再生事端,哥哥莫要衝動行事。老龍暮時,刀鋒更盛!切記切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