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日月同輝
字數:4939 加入書籤
一句善意的提醒,結果在別人聽來卻是瞧不起。
蘇木不太想打擊這些人的信心,不過陳晉這話一說出口,那些文人的表情都有些變了。
文人之間,本就是誰都不服誰,剛剛他們起哄,就是想讓蘇木寫首詩出來,然後趁機打擊一下,為自己找回點麵子。
要是沒陳晉在旁邊挑撥離間,或許他們隻會覺得可惜,沒有其他想法。
結果陳晉這麽一說,文人們的想法就變了。
蘇木不寫詩,就是瞧不起他們啊!
“你們這不是為難人,詩詞歌賦都需要經過沉澱,哪能說寫就寫,之前蘇公子在萬卷書屋的時候,留下了一首煉字詩,而且還是才華橫溢級別的煉字詩,要不就把那首詩…!”
這時候,察覺到氣氛有些不對勁的許宏站出來打圓場,結果他話還沒說完,陳晉就直接打斷了他。
“許秀才,你想為他開脫也得找個好理由吧,才華橫溢的詩?就憑他?”
“你…”
許弘還要反駁,陳晉繼續冷笑道:“許秀才,你還是府試案首,但是這幾十年,卻連首妙筆生花的詩都沒作出來,現在最好的一首,僅僅也是文思泉湧罷了。”
“連你這樣沉澱了幾十年的讀書人,連妙筆生花都寫不出,就更別提才華橫溢了,就蘇木這個二十多歲的讀書人,他可能寫的出來嗎?”
許弘嘴笨,哪裏比得上陳晉口齒伶俐,急得他臉紅脖子粗,蘇木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了,便開口道:“陳晉,你真要我作詩?”
陳晉冷笑,“對,我們都想見識一下,被沈大人誇讚的才子,到底有多厲害!”
蘇木瞥了他一眼,笑著道:“詩呢,我不知道該寫什麽…”
“哈哈…什麽才子,虛有其表嘛!”陳晉狂笑起來。
蘇木搖搖頭,說道:“你急什麽,我話還沒說完呢。”
“詩我不知道作什麽,不過卻有一首詞。”
陳晉眼角抽了抽,看到蘇木臉上那自信的笑容,心裏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不過他又不相信蘇木真能寫出什麽好詩詞出來,於是便冷冷一笑,“那我們就拭目以待了!”
蘇木撣了撣衣衫的塵土,然後雙手背在身後,頭四十五度仰起,目光逐漸深沉。
往前踏了兩步,蘇木才沉聲念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第一句,就讓所有人情不自禁安靜下來。
一瞬間,他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輪彎月,而在彎月上麵,一人正飲酒作詩,豪放不羈。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在他念詞的時候,淩雲樓上空突然飄來許多由文氣凝聚而成的黑色雲朵,之前本來平靜的文氣突然洶湧澎湃起來,就像暴風來臨之前的烏雲翻滾。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咻…
一抹亮光破開烏雲,然後越來越亮,隨即竟然形成了一輪彎彎的月亮。
外麵的人更是驚呆了。
現在明明是正午時分,天上卻莫名其妙出現一輪彎月。
而除了這突然出現的月亮,天上還有太陽高掛。
太陽與月亮都如此顯眼的出現在眾人眼中,日月同輝!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淩雲樓內,當蘇木念完這最後一句,天上“轟”的一聲悶雷炸響,嚇得淩雲樓中的眾人渾身一顫。
緊接著有人想到了什麽,便跑到窗邊,抬頭一看。
“我的天,天生異象,這是…這是才華橫溢?”
“什麽?”
他的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幾十位秀才紛紛跑到窗邊,觀看外麵的景象。
“日月同輝,日月同輝啊!”
有人激動大叫起來。
陳晉臉色煞白,然後瘋了一樣跑到窗邊,當看到天上那一大片烏雲,以及烏雲中的月亮時,他當場就傻眼了。
一輪輝月,敢於太陽比光亮!
這是何等文氣,才能做到的事情。
和蘇木相比,他們這點才華,就如米粒之光。
米粒之光,豈能與皓月爭光輝!
捕快見他們這麽激動,便緊了緊手中的詩詞。
沈良吩咐過,要是蘇木作詩,就將詩詞記錄下來,然後回去交給他。
捕快沒有文位,不清楚詩詞的好壞,但見這些文人如此失態,就覺得蘇木一定是寫了首不得了的詩。
猶豫了一下,他就拿著詩,悄然往外麵走去。
就在這時。
轟!
外麵雷聲轟鳴,而天上彎月的光芒卻愈發閃耀,甚至連太陽都有所不及。
在月光的照耀下,烏雲漸漸消散,轉眼間就天上就隻剩下月亮和太陽爭輝。
而陽光和月光相輝映,讓整個黔州更加明亮。
“嗯?”
剛回刺史府不久的沈良突然有些疑惑的望著天空,不知道為何,他感覺天空好像更亮了。
嗡…
剛回到書房,沈良就發現官印竟然在微微顫動著。
“怎麽會?”
沈良皺眉,將手放在官印上,慢慢閉上眼睛,沒一會兒,他突然瞪大眼睛,驚駭道:“這是…才華橫溢異象?”
“誰又作出才華橫溢的詩了!”
沈良立刻起身,走到刺史府外麵,開啟法眼。
然後,他就看到在正東方向,天上文氣凝而不散。
“這個方向,是淩雲樓,那肯定是那些文人作出才華橫溢的詩詞了。”
沈良呼了口氣,心中有些高興。
才華橫溢級別的詩詞,哪怕是整個江南府,也沒多少文人能寫出來。
這種詩,應該可以寫進《聖報》了吧?
沈良暗忖,每州每個月都能上報三部作品,可以是詩詞歌賦,也可以是文章。
隻要寫的夠好,就有機會在《聖報》上發表。
幾十年前,因為武將之風盛行,民間百姓都尚武輕文,導致文廟在民間的影響力越來越低。
十二文廟一看情況不對,於是罕見聯合起來,決定共同製作一份刊物,發往整個大唐。
《聖報》,便應運而生。
聖報由十二文廟共同製作,並且在朝堂的支持下,迅速就成為了大唐最有影響力的刊物。
而現在,除了聖廟以及聖人家族的人外,其他人想要登上這刊物,就必須得有推薦。
隻有州以上的官府,才有資格向聖廟推薦刊登的作品。
每個州,每個月隻有三個名額,而且還不一定能通過審核。
畢竟這作品審核,是十二文廟一起,隻要其中有一個文廟不同意,那就無法刊登。
一份聖報,大概就相當於現在的雜誌,可以刊登近百個文學作品。
但是大唐有六百多個州,然後每個州推薦三個名額,還有府衙有十個名額,那所有州府加起來,怎麽著也得有兩千個文學作品。
要從兩千多個作品中,挑選出近百個作品,可想而知這其中的競爭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