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天下皆知

字數:5051   加入書籤

A+A-




    大儒文位,在大唐已經是非常稀有的物種了。

    除了聖廟十二位守護者,就隻有幾個聖人世家或許有大儒。

    所以能到大儒,就不知是多少人的夢想了。

    但蘇木不止想成為大儒,他還有更大的野心!

    大儒之上不是還有亞聖和聖人嗎?

    這文人要是沒點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麽區別呢?

    “既然各位先賢都拒絕了,那晚生肯定也不能答應。”蘇木說道。

    屈原愣道:“為什麽?”

    “大儒您有所不知,剛剛您欣賞的董仲舒和王羲之,一人為大儒,另一人為亞聖!”蘇木說道。

    “哈哈!”

    屈原一手負在身後,一手輕撫著白須,“不錯,蘇木,我期待你下次再進入書山,到時候希望你能帶給我更大的驚喜!”

    “亞聖山和聖人山,以你秀才文位,是無法登上去的,等下次進入書山的時候,你會直接登上亞聖山的,現在你可以離開書山了。”

    說罷,他咂摸一下嘴,不死心道:“這心樹,你當真沒想法?”

    蘇木婉拒,“晚生告辭了。”

    “唉…”

    屈原歎氣。

    他這心樹,凝聚了他在文道上的全部心血,現在他真想找個人,繼承心樹,不至於讓他在文道上徹底消失。

    隻可惜,能進入大儒山的,不需要他的心樹。

    而需要心樹的文人,又沒資格進入大儒山。

    所以千年了,他的心樹依舊沒人要。

    屈原表示很心酸。

    “雖然保留了你在書山的記憶,但關於書山的事情,不允許到處說,否則書山同樣會降下懲罰,收回你在書山的獎勵。”屈原警告道。

    其實,這警告是可有可無。

    因為書山對每個人的考驗都不一樣,就如達士山第二層那裏,蘇木運氣很好,是良品文心木人石心,並且通過了它的考驗。

    至於其他人,肯定就是其他文心,而且聽後麵那神秘聲音說,除了他之外,其餘人都沒能通過文心的考驗。

    真可惜啊,要是能通過的話,不僅能進入書山下一層,更能獲得一顆文心。

    “晚生知道…”

    蘇木剛開口說完,屈原就不耐煩地一揮手,將他送出了大儒山。

    “也不知道,你下次來的時候,能否進入聖人山,真期待呢。”

    幽幽一歎,屈原便和那顆參天的心樹同時消失不見。

    …

    蘇木一陣天旋地轉,等睜開眼的時候,才發現他已經在聖廟中醒來。

    文廟中,隻剩下沈良等進士。

    蘇木看了他們一眼,又立刻閉上眼睛,心思沉浸在文宮中,

    此刻的文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文宮頂上虛空中,不再是四顆星星,而是七顆。

    其中有兩顆為如鴕鳥般大小,應該就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沁園春?雪》了。

    這兩首詩無論意境和用詞,都堪稱完美。

    而剩下五顆星,就分別是《破陣子》、《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石壕吏》,還有兩首,則是蘇木在書山寫的《前出塞九首》和《石灰吟》。

    七顆星星,在虛無之中綻放著幽幽的光芒,看起來十分飄渺神秘。

    而文宮中,蘇木的雕像身上,現在穿著秀才服,在心口位置,還有一顆不斷跳動的文心。

    這顆文心,大概就是木人石心。

    還有雕像頭頂上的文氣,原本秀才文氣三寸,舉人六寸。

    但是現在蘇木雕像頭上的文氣威力,差不多有一尺高。

    要知道貢士文氣也才一尺二罷了,而他現在不過是秀才,就有一尺,這其中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就是說現在他寫一首戰詞,威力比舉人還大,就比貢士差一點罷了。

    難怪說,無數文人為了文心頭破血流,為之瘋狂。

    一顆良品文心,竟然讓他的文氣暴漲了幾倍。

    不知道要是再有一顆文膽,那該如何?

    文心、文膽、文魂,這麽一整套,不知能否以秀才文位,與貢士相抗衡!

    這次進入書山,讓蘇木收獲頗豐,現在他的文位雖是秀才,但哪怕是碰到舉人,亦不懼!

    從文宮退出來,蘇木又睜開眼。

    幾十位進士都直勾勾的盯著他,但卻不敢開口,唯恐驚擾。

    直到蘇木率先開口,“各位大人,為何這麽盯著學生?”

    眾進士這才往後一退,而後沈良說道:“蘇木,你登上了哪層山?”

    蘇木微笑道:“登上了第六層的大儒山!”

    “好!”

    沈良情不自禁拍掌大笑。

    不止是他,楊琛等進士也拍手叫好。

    大儒山,已經破了孔家第五層的記錄。

    這要是傳出去,黔州文道,不知會有多風光。

    與此同時,大唐全國六百多個州的文廟中,突然有個渾厚的聲音炸響。

    “黔州學子蘇木,不畏艱險,勇於攀登,賡續前行, 奮楫爭先,終到書山第六層大儒山,居此次登書山之首,望諸位學子以蘇木為楷模,書山有路,向聖有心,壯哉人族!”

    沈良等人雖然已經聽到蘇木親口承認,但遠不如這個聲音讓人激動。

    因為這個聲音,乃是文廟守護者之一莫春秋!

    大儒之一!

    哪怕蘇木親身經曆過,也不如他一句話頂用。

    不止是他,大唐六百多個州,也都聽到了這句話。

    黔州蘇木!

    這個名字,已經成功被所有文人記在心裏。

    而在文廟中響起那句話之後,蘇木文宮中地板上的紋路,突然延長了許多。

    “黔州自秦朝設立到如此,已有千年,然而文道卻無任何建樹,今日…天佑黔州!”

    “自從大唐建立以來,隻有一人登上書山第五層,都說文道衰敗,但是誰能想到,大唐的文道,最後還得靠我黔州學子來挽救!”

    沈良、楊琛等人大笑著,笑聲裏充滿了揚眉吐氣。

    江南府文道在十府中倒數,而黔州,在大唐六百五十六州之中,同樣是倒數!

    如今大唐文道一蹶不振,許多文人都致力於複興文道,所以才有什麽“十大秀才”、“十大舉人”、“十大貢士”之類的排名。

    要擱在以前文道昌盛之時,怎麽會有這些排名?

    那時候,都是以“才子”為排名。

    現在人人都想複興文道,而書山,被稱為“文人聖地”,誰都想登上書山,受天下文人敬仰。

    曾經,聖人世家孔家子弟登上了書山第五層,名聲便響徹天下。

    被稱為最有希望複興文道之人。

    那蘇木現在登上書山第六層算什麽?

    一定能複興文道之人?

    沈良他們不清楚其中的意義是什麽,但他們卻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蘇木的文名,天下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