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魯王

字數:4109   加入書籤

A+A-


    正當李恪想出門的時候,卻看見王府門外一對對敲鑼打鼓儀仗正向著王府走了過來。

    李恪隻以為是路過的迎親隊伍,可是當他們停在了王府的門口的時候,李恪才感覺到有些不對勁。

    最後李恪看到的是孫思邈那蒼老的身影。

    “孫神醫你這是要幹什麽?”

    孫思邈恭敬的拱了拱手,然後對麵前的李恪說道:

    “蜀王殿下,希望你能夠收我為徒,我一定認真學習,學好之後懸壺濟世,拯救蒼生。”

    李恪一拍額頭知道這個家夥為什麽要拜自己為師了,是因為自己最後解救長孫皇後的方式。

    原本他們以為隻有解藥才能夠解救長孫皇後,可是誰想到在自己的一頓操作下來,自己竟然輕鬆的就將長孫皇後給解救下來了。

    所以對方以為自己是神醫,李恪此時想要解釋,隻怕已經無法解釋這個問題了。

    對方隻會以為是自己不想教他真正的本事,所以找的借口。

    “孫神醫,我並不是你想要找的那個醫術高超的家夥。”

    果然孫思邈一點不相信的樣子,這就說明了李恪的猜測是無比正確的,對方果然不會相信自己所說的話,反而以為是自己所找的借口。

    李恪正想拒絕,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孫思邈卻掏出了一封聖旨。

    這就意味著孫思邈是拿著聖旨來,讓李恪收自己為徒的。

    如果真的是這個樣子的話,那麽李恪真不好拒絕。

    最後李恪還是答應了,反正在自己的身邊有這樣一個神醫也是一件好事。

    拜師儀式異常的簡單,當孫思邈想要下跪敬茶的時候,但是卻被李恪所阻止。

    畢竟孫思邈一大把年紀了,讓他下跪是一件不合適的事情。

    其實孫思邈想拜李恪為師,還有其他的目的那就是因為他聽到端木蓉是出自藥門的這個消息。

    而且他的一切都是在藥門學到的,孫思邈就想去這個門派看一看,然後學習更多的藥理知識。

    李恪把孫思邈收入了門下之後,就離開了這個地方。

    接下來他要去的第一個地方,是魯王府。

    魯王是李氏一族起義時候的一大功臣,毫不謙虛的說,如果沒有當初的魯王李仁懷的支持的話。

    那麽就沒有今天的大唐,當時的他們缺兵少糧,甚至就連一隻軍隊都沒有完整的裝備。

    最後魯王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的所有家財全部獻出來了,李淵才能夠起兵造反。

    所以李淵對於這個魯王是相當的信任,以至於到最後他們首先得到了世襲罔替的資格。

    可是老子是英雄兒子往往是一個蠢貨這些年魯王李啟明,不知道躺在功勞簿上享受他的榮華富貴,反而是越發的行事乖張。

    去年他竟然安排天下第一樓刺殺一個朝廷大員,而且這個朝廷大員的家人沒有一個逃出升天的。

    這也就說明了這個家夥手段之殘忍,為人之愚蠢。

    他以為這件事情這樣就可以瞞過了朝廷上下嗎?

    要知道有些事情始終是紙包不住火的,而且這件事情一旦暴露的話。

    那麽就不僅僅是一個魯王的問題,而是整個大唐皇室的問題。

    朝堂宗室聯合殺手刺殺朝廷大員,那麽將會是宗室和大臣之前的矛盾。

    宗室曆來抱怨他們的機會都被這些人搶走了,宗室沒有發揮的空間和餘地。

    而在這些大臣的眼裏宗室則是一群躺在功勞簿上好吃懶做的蛀蟲。

    可是當這些家夥開始不擇手段的謀取利益甚至殺害大臣的時候,那麽其他的大臣就會聯合起來一起對付宗室。

    而皇室則是兩麵受氣,原因很簡單,皇室需要大臣為他們辦事,同時還需要宗室的支持。

    所以不管哪一方他們都無法做到各打五十大板這樣的事情。

    這一來的話,這兩個陣營徹底的決裂皇室將會徹底的陷入兩難的境地之中。

    所以李恪必須在這件事情被徹底的揭露之前,想出應對的辦法。

    李恪來到了魯王府,此時的王府大門緊閉,顯然是還沒有開門迎客的打算。

    從這個王府的門風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王府的王爺根本就沒有將自己的形象當成一回事兒。

    又或者是說有什麽不想讓別人看見的東西,所以他們才選擇將大門緊閉。

    不管是哪一種,都讓李恪心中很不舒服,作為王爺就該成為大唐的表率。

    事事以身作則,時時以身作則。

    隻有這個樣子,大唐才不會亂,如果他們都隻顧著貪贓枉法,享受紙醉金迷的話。

    那麽沒有一個人會將整個大唐的法律放在眼中,沒有法律,就沒有規則,沒有規則,自然就會亂套。

    而李恪今天過來沒有別的目的,就是為了給這些家夥立下一套規則,凡是越過規則一步的家夥,那麽別怪他李恪手下不留情。

    李恪用自己的劍狠狠的在大門上敲擊了幾下,很快門出現了一道裂縫,而從裂縫之中伸出了一個腦袋。

    當他看到是蜀王,李恪之後立刻神情變得恭敬了起來。

    要知道他們隻是宗室,而李恪則是皇室這兩者之間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雖然都是皇親貴胄,可是一個是直係親屬,另外一個卻是旁枝。

    兩者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於是麵前的這個家夥沒有平日裏那份高傲的神情,反而是一臉諂媚的笑意,對麵前的李恪說:

    “小的,見過蜀王殿下,蜀王殿下日安。”

    說完之後他就將王府的中門打開,李恪一步踏過中門,正眼都沒有看這個滿臉帶著媚笑的家夥。

    李恪直接了斷地坐在大廳之中,然後對男人諂媚的家夥說道:

    “去把魯王給我叫過來,我有話要對他說。”

    麵前的這個人極其察言觀色,他能夠看的出來,此時此刻李恪的心情並不好。

    所以他不敢有任何的遲疑,他立刻小跑消失在了李恪的麵前。

    大約再過了幾分鍾之後,魯王衣冠不整地出現在了李恪的麵前。

    “魯王真是好興致,睡到這個時候還不起來,看你衣衫不整的樣子,恐怕是春宵一刻值千金了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