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皇帝的判斷

字數:3920   加入書籤

A+A-


    至於方睿,他全身是傷,自然狀態也好不到哪裏去。

    等回到營地,方睿已經渾身高熱、昏迷不醒了。

    秦時讓人將方睿帶回營地,好好休息,而自己則來不及休息,讓人安撫好三趾獵鷹之後,便直接去麵見了皇帝。

    與此同時,皇帝的情報網絡足夠發達,此刻已經聽聞外麵事情,聽到秦時的求見,不禁挑了挑眉。

    距離案發已經有三天,過去就三天來,秦時對於查案的進展杳無音訊,他雖然聽聞軍中出現了不少事端,但秦時從來沒有出現過。

    所以就算不用密探來報,他也能夠猜出這事端和秦時脫不了關係,估計其實是為了找出真凶,才鬧出這麽多事的。

    因此現在秦時出現,恐怕原因隻有一個。

    他已經找到真凶了。

    想到這裏,皇帝不禁微笑起來。

    雖然他對秦時有諸多不滿,但如今秦時被剝奪兵權之後,還能夠又這樣出色的辦事能力,他還是非常滿意的。

    所以他微笑著讓太監將秦時從外邊帶了進來。

    營長內,站在皇帝一旁的則是秦浩然。

    聽到秦時要進來,秦浩然則試探性地問道:“父皇,您和皇兄有事情要商議是嗎?不如兒臣就先告退?”

    皇帝卻擺了擺手,阻止道:“你不用退下,你皇兄跟我說的事和你也有。”

    “父皇,難道是……”

    “沒錯,就是你的‘難道是……’,我猜你皇兄已經將案子探明了,這件事情你皇兄怎麽做的?你也好好學學,所以還是留下吧。”

    “是,父皇。”秦浩然恭恭敬敬地回答,此刻站在一邊,乖巧得就像個人偶一樣。

    很快秦時便跟隨著傳達命令的小太監進來。

    當他進門看到秦昊然的時候,有一絲意外。

    但看皇帝習以為常的樣子,似乎也並沒有讓秦浩然出去的意思,秦時一時間有些猶豫。很快,他想到秦昊然和自己一樣,在這起案件中蒙受不白之冤,也算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了,所以便決定說出實情。

    隻不過還沒等他開口,皇帝卻先發話了。

    “時兒,你已經查出真相了是嗎?”

    聽到這話,秦時有一絲意外,但隨即風輕雲淡地行李說道:“父皇英明。”

    “來吧,把你找到的事實真相全部告訴朕。”

    秦時回答道:“兒臣已經找到三趾獵鷹,所以祭奠一事不會被耽誤,而這一次案件,兒臣認為幕後主使這是二弟——秦涵。”

    秦時說出這話的時候,其實內心是忐忑不安的。

    因為他和秦涵積怨已久,即使自己的勢力受到皇帝的削弱,兩人曾經的過節都是無法抹去的。此刻說是秦時做的,也不免讓皇帝懷疑自己是挾私報複。

    但當他用餘光看著皇帝的表情,隻見對方麵色如常,似乎並不感到意外。

    “你認為是你二弟做的,證據以及原因何在?”

    秦時不緊不慢地說道:“這一次負責營地守衛和安全的人員,兩者兼顧的負責人隻有我二弟。而偷走獵鷹的赫爾沁族人能夠混進來,也是因為守衛不明的緣故。能夠方人進來,其他人都沒有這個權限,自然無法這麽簡單,但如果是主要負責人,那就不一樣了。更何況獵鷹守衛是本身個性警惕的赫爾沁人,其他人要想做到,更是難上加難。”

    “除此之外呢?”皇帝一臉鼓勵的表情。

    “本次儀式……父皇,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您將會舉行獵鷹的放飛儀式。而傳說中獵鷹回到誰的身邊,誰便是天選之子如今。雖然以我的身份來講不合適,但事實便是這一次祭奠涉及到儲位之爭。假如二弟懷著這樣的心思想要爭權奪利,利用這次獵鷹時間,不僅可以打擊我,他自己也可以暗地裏進行訓練,甚至最終在儀式上達到證明自己是天選之子的目的,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那你是怎麽找到這三趾獵鷹的?”

    聽到這樣的問話,秦時如實稟報自己的事情經過,同時也將之前在案發現場撿到的玉佩拿出。

    “這枚玉佩是在獵鷹原本失蹤的營帳中撿到的,上麵雕刻的龍紋顯然是皇族樣式,這東西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二弟的。”

    皇帝將玉佩從秦時的手中拿過來,仔細看了看,隨後居然笑著說道:“這的確是你二弟常用的紋飾。”

    秦時聽到這話,終於長長舒了口氣。

    “如果證據確鑿、動機明確,這件事情是二弟做的,應該沒錯。”

    “但你怎麽證明不是你誣陷你二弟呢?”忽然皇帝話鋒一轉,目光死死地盯著秦時的眼睛,如此說道。

    秦時愣了半晌,沒有想到皇帝會突然發難。

    皇帝繼續說道:“當時你二弟可是有不在場證明的。沒有不在場證明隻有你和你五弟……”

    “但我和五弟都可以證明彼此的清白,既然五弟也在這裏,想必父皇也相信武帝所言,不是嗎?”

    說著,他的目光看向秦浩然。

    果然,秦浩然也配合地點了點頭。

    “二弟當時不在宴會上,對嗎?父皇,請你仔細想想,如果二弟到底在什麽地方,您根本沒有注意,為他作證的人,也有可能被收買啊。”

    “所以你是想要僅憑這麽一枚玉佩以及自己之前了解到的故事,就判定你二弟就是幕後主使嗎?”皇帝並沒有正麵回答秦時的問題,反而挑眉看著秦時。

    這一句話,讓秦時有些琢磨不透,皇帝是什麽意思?

    他是支持還是反對?

    其實此刻的秦時非常清楚,無論真相是什麽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皇帝想要相信什麽。

    而此刻的皇帝故意挑自己的刺,在秦時眼中,多半就是不想要治秦涵的罪。

    在這個時代,真相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至高無上者的態度。

    至於真相,隻要上位者不想麵對,那麽真相就不可能存在。

    秦時隻想好好活下去,擺脫罪名。

    所以這一次,秦時頭一次委屈自己向強勢的權力屈服。

    他朝皇帝行禮說道:“但憑父皇決定。不論父皇是什麽樣的抉擇,兒臣都沒有異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