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恃寵而驕
字數:4031 加入書籤
想到這種可能性,秦時心中就充滿了憤懣。
如果是真的,那麽自己如此在邊關平民,和金人鬥智鬥勇,到底是為了什麽?
秦時默默捏緊了拳頭,眼神也黯淡下去,原本臉上的笑容收斂起來,整個人都沉默了。
原本在旁邊笑著秦浩然看到秦時這樣的反應,頓時感覺不妙。
難道是自己說錯話了?
雖然心裏擔憂,但他表麵還是沒有表現出來。
他繼續說道:“皇兄,你還有什麽喜歡的?告訴我,都可以幫你弄來。”
秦時冷冷道:“不用了,這些身外之物,我本身就不在意,今天我乏了,先走了。”
宴會才到一半,秦時這一次連表麵功夫都不裝,直接走了。這樣的表現,讓秦浩然有些不知所措。
看著秦時離去的背影,他想起了自己今日離宮前,侍疾的賢妃對自己的囑托。
原本秦浩然母妃離世很早,雖然母家背景深厚,但畢竟一人成長,沒有背景,所以小時候不得皇帝重視。
如今好不容易回到京城,這賢妃和秦浩然是同家,算起輩分,還算是秦浩然的小姨,對他自然照顧不少。
她對秦浩然的囑托沒有別的,隻有勾住皇帝的心意。
秦時的風頭正盛,賢妃在皇帝身邊,自然一清二楚。
她要秦浩然做的,便是更加助長秦時的氣勢,讓他變得目中無人。
皇帝最討厭這樣的存在,就算秦時能文能武,被皇帝厭惡,也不可能繼承大統。
如今秦涵也不在了,他們隻有一個任務,便是弄髒秦時,自己上位。對秦時的捧殺,自然不遺餘力。
所以當秦浩然從宮裏出來,看到秦時的時候,才會如此熱情。
但這一刻,秦浩然深刻地感受到秦時對自己的厭惡和冷漠,心中頗為不快。
他也是龍子龍孫,也是金貴之軀,能夠討好別人已經是屈尊降貴了。如今居然還要因為被人厭棄,自然心中憤懣不平。
秦浩然深吸一口氣,默默告誡自己小不忍則亂大謀,過了好一會兒,才平息了心中燃起的怒火,沒有爆發出來落人口實。
不過,今日秦時讓自己吃苦頭,他自然也不可能讓秦時就這麽簡單離開,不需要付出代價。今日的事情,他特地囑咐自己的小廝,將消息添油加醋之後,在京城傳播開來。
三天之後,秦時才被召見。
而在這一天,上朝也正式開啟。
此時秦時也知道了,皇帝因為生病,居然已經連續一個月沒有上朝了。
秦時站在眾臣隊列的最前麵,看到的皇帝模樣,是最為清楚的。
讓他驚訝的是,皇帝看上去氣色似乎真的差了許多,仿佛一下子老了。
皇帝見到秦時的時候,臉上並沒有笑容,隻是客氣地說了句:“這次和談,靖王辛苦了。”
如此疏遠的說法,讓秦時心中不滿,同時也警鈴大作。他從隊列走出來,客氣地謝恩。
兩人之間,明明在之前的二皇子反叛事件中,已經加深了不少的,但這一刻,秦時感覺自己和皇帝之間,似乎又有了問題。
他並不知道問題在什麽地方,麵對高台上皇帝的問題,也隻能老實一一作答。
皇帝聽完秦時的話,忽然說道:“這一次開互市,朕怎麽不記得,你走之前提過這件事?”
秦時聽到這樣的質疑,不禁皺眉。
難道這樣的結果,皇帝還要表達不滿意麽?
自己沒提,是因為當時自己也沒有想到。但隻要結果滿意,這不就足夠了麽?
雖然心中抱怨皇帝找茬,但他還是恭敬答道:“這是兒臣在邊境和談時談下的條件,的確並非一開始提及的事情。”
“雖然得到和平的結果,除了互市和承諾互助之外,沒有其他代價,朕很滿意。但你這樣擅作主張的做法,朕覺得還是要好好反省。”
秦時聽到這話,頓時愣住了。
和談不就是這樣麽?如果沒有主觀能動性,沒有授權,那皇帝怎麽自己不去?
將在外,還君命有所不受呢?打仗的時候不說自己“擅作主張”,這個時候居然找茬?
秦時心中憤憤不平,以至於皇帝說完這句話的時候,他都沒有第一時間作出反應謝恩。
所以當皇帝看秦時完全沒有反應的時候,顯然非常不快了。他眯了眯眼睛,說道:“怎麽不說話,難道你對朕的看法有所不滿?”
這帽子扣上來,秦時可承受不起!
他趕緊說道:“兒臣不敢,兒臣定當謹記於心。”
“聽說你回京的時候,百姓萬人空巷,慶賀靖王回京。靖王啊,如今你的排場可真不小。可不要恃寵而驕啊!”
此話一出,且不說秦時,就連其他臣子的臉色都變了。
這樣直接地敲打,對秦時的功績沒有獎勵,反而多加挑剔指責,怎麽看都是不妥的。
這皇帝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諸位大臣們不知道,秦時也不曉得。
他隻覺得這一次上朝,自己的身份和冤大頭並無二致。
等他下了朝之後,幾名原本和他走得近的大臣,走上來打了聲招呼,便離開了。
其他人,就像是沒有看到秦時一樣,一副生怕和秦時扯上關係的樣子,紛紛避之不及。
雖然一部分是秦時吩咐過的,畢竟對方如果是自己的人,秦時也不想將自己的勢力範圍全部公之於眾。
但如今自己辛辛苦苦做了這麽多,換來皇帝一句“恃寵而驕”,這些大臣們也都是牆頭草的模樣,著實讓他感到心涼。
就在此時,秦浩然還走了上來,對秦時勾肩搭背,完全沒有禮儀可言。
秦時皺了皺眉,不動聲色地避開對方的肢體動作,問道:“五弟,你這是做什麽?”
“原來皇兄不喜歡這樣啊……”秦浩然看到自己被避開,尷尬地幹笑了一聲,說道:“看著父皇今日指責皇兄,我這不是想來寬慰一下皇兄麽?”
秦時笑了笑,說道:“謝謝五弟,我很好。”
“皇兄,你也別介懷。父皇身子骨不好許久了,興許是這個原因,才脾氣不好。”(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