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初生牛犢
字數:3916 加入書籤
秦時對皇帝的評價感到非常無奈。
這老皇帝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什麽話都說得出口。
如果他真的無所事事的話,這老皇帝恐怕早就沒命活在這世上了。
不過這種想法,秦時隻敢在心中想一想。對皇帝的逼迫,一時之間他居然想不出什麽合適的搪塞借口。
然而就在秦時躊躇無措時,劉素卻開口說話了:“啟稟聖上,小女見靖王殿下與他府上的妾室情深意重,如膠似漆。如今小女如若強行與靖王殿下成婚,豈不是陷小女於奪人所愛的境地?”
皇帝聽到這話,有些意外。
他自然知道秦時與雲瑤的關係,但沒有想到,這種事情劉素都一清二楚了。
他不禁朝秦時投去責怪的目光,所以看向劉素,一臉大家長一般的態度,說道:“依你看,如何做更好?”
“小女自幼在父母身邊長大,雖說靖王殿下若真有妾室,也在情理之中,但小女希望自己的夫君隻愛小女一人,否則小女寧願不嫁。”
此話一出,秦時都驚呆了。這不就是明目張膽地拒絕自己嗎?這小妮子年紀不大,卻還敢拒絕皇家,隻能用“初生牛犢不怕虎”來形容了。
然而更令他意外的是,皇帝居然沒有說劉素一句不是。
隻見皇帝捋了捋胡須,忽然笑了起來:“年輕人有這樣純真的想法,也不是壞事。”
劉素行禮道:“謝聖上。”
皇帝眯了眯眼睛,反問道:“你謝朕什麽?”
“這……聖上,您這不是同意了讓我成為靖王府僅有的王妃嗎?”劉素歪著腦袋,一臉疑惑。
這下輪到秦時愣住了。
自己還什麽都沒說呢,劉素就默認了自己一定會為了她拋棄妾室?
這也未免太不將自己這個靖王放在眼裏了!
但他沒有想到,皇帝此刻居然開懷大笑起來,直言道:“劉素啊,朕看你可不僅僅是年輕人,更是童言無忌啊!”
劉素一臉茫然:“聖上,難道……難道我說的有什麽不對的嗎?”
“那倒沒有,隻不過,這妾室是靖王親自選的,還得看靖王的意思。靖王啊,你看看,你如果要成婚的話,就要將你拿妾室休了,你會如何做?”
秦時剛準備開口,忽然福至心靈。
這種話說出口,不適得罪西南大將軍,就是得罪丞相大人。不論最後結果如何,自己恐怕都會和朝廷重臣產生隔閡。
想到這裏,他將準備說出口的話收了回頭。
同時,他也對眼前的皇帝生出了更多疑惑來。
難道到了這個時候,皇帝還不信任自己,以至於要給自己作出這樣的考驗嗎?
秦時怎麽都想不明白皇帝的用意,但他還是決定扭過去頭,勸說劉素先行離開。
劉素原本信心滿滿準備等待答案,這個時候卻被勸說離開,自然覺得疑惑萬分。
隻可惜,皇宮之中,規矩眾多。就算劉素不懂得宮中禮節,但在皇帝麵前需要謹言慎行,她還是知道的。
所以她瞟了眼秦時,終究還是謝恩離開。
等人走之後,秦時才鼓起勇氣,在皇帝麵前表明真實感情。
“父皇,兒臣實在不明白,您如此一出,是什麽意思?難道父皇不擔心,兒臣因此與朝堂上重臣接下仇怨,今後隻會讓兒子更加難做。”
皇帝見秦時等人走之後才這麽說,心中對秦時的穩重也評價更高了些。麵對秦時的問題,他並沒有正麵回答,反倒是範文起來:“那你覺得該如何?”
“這……”秦時原本想要說這一次選秀就不應該舉辦,但很快反應過來,這一次活動也是他自己欣然同意的。如果現在反悔,豈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猶豫片刻後,秦時說道:“兒臣不可能放棄瑤兒,但這王妃,也不可能讓如此心胸狹窄之人做。瑤兒畢竟也是丞相大人明麵上的義女,如果瑤兒被針對了,丞相大人必然不滿。”
皇帝笑著點頭,並不評價。
秦時則接著說道:“兒臣願意給這些被兒臣選中的女子拒絕的機會。興許,這劉大將軍的女兒,對兒臣並不屬意。”
“你是希望劉素拒絕你?你則保持曖昧狀態,不接受,不拒絕?”皇帝挑了挑眉,直接戳破了秦時的打算。
秦時點了點頭:“是。如此,到時劉大將軍對兒臣也不會有異議。”
“為了權衡這些權臣的心思,你倒是想得很多啊。”皇帝平靜道:“但你有沒有想過,此時的皇家顏麵如何?作為皇室男子,難道是這樣一個被眾多女子拒絕泰然處之,沉湎於男女私情卻無半分擔當的人嗎?”
被皇帝這樣嘲諷,秦時頓時愣住了。
看著皇帝對自己搖頭歎息,且如此直白地表達不滿,秦時心中,竟是隱隱生出愧疚感。
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不知不覺間,他開始認可皇帝的觀點,也真的將自己當作繼承人對待。
沉默片刻,秦時說道:“讓我回去好好想想。”
“是的,你該回去好好想想。”皇帝擺了擺手,“時候不早了,朕乏了,你退下吧。”
從禦書房出來的秦時,逐漸意識到,皇帝讓自己選擇的,何止是女人。
那是文臣和武將的勢力啊!
但一個國家,文臣和武將怎麽能分開呢?
秦時怎麽都想不透,皇帝讓自己原則的原因。
但他也頭腦足夠清醒,當情感跳脫出僅思考女人這種局限性之後,他豁然開朗。
他好歹是已經北征過兩次的靖王,且之前還因為守衛皇帝,京城和北方的軍事力量,實際上都已經在他麾下了。
至於原本前往沿海地區的部隊,如今秦浩然已經被皇帝治罪,群龍無首,想要授予囊下也不困難。所以如今皇帝讓西南大將軍的女兒前來,原來是這個意思!
他對軍事力量的掌控,隻剩下西南邊陲不在手中了。
但如果自己選擇了劉素,放棄雲瑤,也就代表著放棄京城的文官勢力。
雖然槍杆子裏麵出政權,但如果京城文官不支持自己,那幾支筆杆子想要在京城中造謠生事,讓自己不得安生,也並不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