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荊州之戰(下)
字數:3422 加入書籤
夷陵城頭的激戰持續了很長的時間,劉璋大軍是晌午到達,現在也已經快要到了傍晚時分。
巢車和架雲梯被石頭砸的也隻剩下了六部,先後都靠上了城牆,巢車頂端站台上,懸掛著的巨大木板直直落下,搭上城頭之上,形成一道空中橋梁。
站在巢車上的士兵們揮舞戰刀長矛,洶湧衝向城頭,他們的身後,正源源不斷湧現出依靠著樓梯爬上來的冀州大軍。
城內的守軍用巨石把登雲梯已經悉數擊毀,但這些巨石對付巢車卻有些束手無策一般。
巢車的木身用生牛皮包裹,可以不懼火箭,用巨石無法擊毀,隻能祈求砸向木輪,讓它傾斜倒塌。
剩餘的所有巢車都緊靠城牆,城頭上形成了六條通道,無數的冀州軍沿著通道,蜂擁殺上城頭。
淩操命令弓箭手瘋狂射箭,剛剛衝上來的冀州將士被箭雨覆蓋,倒在了地上,後麵的將士們依舊無所畏懼,踩著同胞的屍體繼續向前。
城頭上現在密密麻麻地全是人,淩操看弓箭已經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拿出自己的長戟,大聲喊道:“將士們,守住城頭,把敵軍趕出去!”
他率領城中僅剩的八千守軍奮勇撲上,在城頭與劉璋的軍隊展開了激烈的血刃戰,刀光劍影,屍骨累累,血染城頭。
淩操不愧是江東老一輩的將領,被二十幾名冀州士兵包圍,他毫不畏懼,手中的那杆長戟在空中翻飛,有如神出鬼沒一般,連連刺穿十幾人的咽喉,剛剛上到城頭的冀州士兵看到他如此勇猛,心生膽怯,都嚇得大吼,轉頭逃去。
這時,一名親衛大聲喊道:“將軍,身後有人偷襲!”
淩操眼角餘光一掃而過,背後隻有一名身高足有八尺的敵軍軍官,他手執戰刀,邁著強勁的步伐,靈活地竄到他身後的城垛上,轉身猛地向他撲來,揮刀直直劈向他的後頸,這一刀如果劈實了的話,他可就真的見了閻王。
淩操大喝一聲,手中長戟轉動,如同閃電般向後刺去,戟尖從背後偷襲者的下顎刺入,把他的頭顱整個刺穿,滴血的戟尖從天靈蓋透出。
他將屍體猛地揮甩出去,砸翻了前進中的五六名冀州士兵,再次大吼一聲,殺進了巢車上的敵群之中,儼如虎如羊群,又如殺神再世,巢車上的士兵們被殺得哭喊連天,慘叫聲響成一片,在他的腳下已經伏屍累累,血肉橫飛,其餘士兵被他殺氣所懾,嚇得連滾帶爬逃下了巢車。
這時,城中的幾十名守軍用鐵鉤繩勾住了巢車,從側麵奮力拉拽,巢車開始傾斜,漸漸失去重心,轟然倒塌!
荊州守軍終於找到了對付巢車的辦法,一時間士氣高漲,所有人如法炮製,先集中兵力壓製住巢車中敵軍,再用鐵鉤長從側麵拉拽,巢車接二連三地傾翻。
遠處船隻上劉璋看到這樣的景象一片慌亂,城中僅僅隻有一萬人的守軍,他們出動了兩萬將士還是拿不下,怎麽能不生氣!
他給張任下令,讓他全力攻城,務必在天黑之前一定要把夷陵城給攻打下來。
張任接到命令後,命令大軍拿出攻城木,準備強攻城門。
淩操看到城下的益州軍換了戰術,命令城下的士兵死守住大門,不能讓他們攻破。
忽然,從江麵上射來一波波的箭雨,城下的益州將士們反應不及,都去見了閻王。
江麵上鼓聲大作,淩操聽到後十分興奮,太史慈的援軍終於到了。
劉璋看到江麵上太史慈的船隻,知道是大勢已去,隻能選擇鳴金收兵。
“當!當!當!”的撤軍鍾聲響起,冀州大軍終於如潮水般地撤下。淩操不放過這個痛打落水狗的機會,讓將士們繼續放箭,城下走得慢的士兵自然就永遠地留在了此處。
等到所有人都撤回到船上後,劉璋便下令返程,太史慈可不給他這個機會,打完了就想走,哪有那麽容易。
他現在兵械充足,反觀劉璋大軍經過此戰已經是什麽都沒有了,一波波的箭雨射到船上,船上的將士們剛剛經曆過一場大戰,現在再打一場,對他們來說有心無力呀。
劉璋可不管這些將士的死活,命令船隻快點行進,那些落後的船隻可就完全地被他拋棄。
後方船隻一直被追擊著,船上的箭矢也越來越多,船速也漸漸慢了下來。太史慈命令將士把船靠過去,讓手下的江東軍上船搜刮一番,見到益州軍,不必手下留情,直接處死。
夷陵城中,經過了一個下午的鏖戰,城頭上死屍累累,城下也全都是將士們的屍體。
交戰雙方都死傷慘重,夷陵守軍傷亡近乎五千人,劉璋的益州軍也傷亡一萬餘人,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死在了巨石之下。
“卑職張任初戰不利,損失慘重,特向主公請罪!”
劉璋的船隻已經逃出了太史慈的追擊範圍,在大船上,張任赤裸著上身,跪在了劉璋的麵前。
劉璋此刻麵色沉如水,心中一片憤怒,本以為用兩萬人,準備充分的情況下能夠把夷陵城給打下來,誰知道首戰失利,手底下還損失了將近一萬餘人的性命。
要不是為了擺脫洛陽城的嫌疑,用得著冒這麽大的險嗎?
親自前來督戰也沒有什麽用,手下人連個漂亮仗都打不出來,真是可惡。
劉璋現在恨曹操,也恨孫策,本來什麽事情都與他無關,結果偏偏出了一個洛陽城事件,讓他如此受挫。
等等,這個洛陽城事件不會是孫策搞出來的吧!對,一定是他,為了陷害我,讓我損失了一萬多將士,他提早布置好了局,就是為了等我上鉤。
荀彧現在也回去了,現在也沒法跟曹操說明此事,還是等張鬆回來再繼續商量對策吧。
劉璋如此想道,命令大軍趕緊回城,這次的事情他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他要好好謀劃一下。
荀彧和張鬆二人到了南鄉郡,曹仁已經在此地等候多時,見到荀彧平安歸來,曹仁也是鬆了一口氣,看到張鬆,又心生疑惑,問荀彧此人是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