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柳暗又花明

字數:4546   加入書籤

A+A-




                      錨定十三年,又有《尚書》、《詩》、《禮》等古籍麵世,天下讀書人對於那段遺失的曆史愈發向往。
    錨定十五年,皇帝病重。欲再求仙丹續命,遂發軍隊十餘萬,四處發掘古墓,尋找仙丹痕跡。
    朝臣雖多有微辭,但也沒有大規模上書反對。
    可惜的是,仙丹難尋。即使發掘的古墓多達上百,也沒能得見其痕跡。
    年末,皇帝抱憾而終。臨終前傳位於琅琊王。
    至此,李凡終於再次暗中掌控了天下。
    而在李凡的影響下,天下訪古尋墓之風愈盛。
    錨定十七年,一山間獵戶,因尋得一方古墓,搏得太師歡心,得封列候。此後,天下人對於訪古一事更加熱衷與瘋狂。無論多麽偏僻的山林裏,都能看到成群結隊的訪古者。
    時間流轉,來到錨定二十三年。
    李凡立於太師府中,看著數年來官方與民間不斷訪古得到的線索匯總。
    在此之前,此世隻有三千年的史書記載,共計二十三朝。
    而隨著一座座古墓被發掘,之前遺失的曆史也逐漸被補全。
    這二十三朝之前,還有十六朝,可追溯到約六七千年前。
    而能夠找到的最早的那個朝代,名叫啟。
    “六七千年,差不多能和大遷徙時代對上了。”李凡暗道。
    隨即,他開始命令手下,著重發掘啟朝的古墓。
    更懸賞天下,凡能找到啟朝古墓者,一律封侯。
    消息一出,天下人紛紛奔走相告。
    無數年輕人結伴踏上訪古之路。
    再怎麽塵封的曆史,也經不住全天下之人如此熱烈的發掘尋找。
    錨定二十五年,啟朝第一任皇帝,伊行之墓終於被找到。
    李凡聞訊,率領心腹親至現場,封鎖周邊。
    十幾年來,大玄朝挖掘古墓的技術飛速發展,總結出了一套極為有效的開墓方案。
    縱使此界第一位皇帝之墓規模龐大,有無數機關,但在訪古營眾人的努力下,不過一月有餘,一條通往主墓室的通道便被鑿通。
    一切障礙被清除後,李凡在眾人的簇擁下,進入了古墓內部。
    主墓道連綿數百米,兩側牆壁皆繪滿栩栩如生的壁畫。雖過去了幾千年,依然清晰可見。
    李凡緩緩踱步,一路將這些壁畫看過去。
    壁畫分為了幾大部分。
    第一部分,畫中主人翁,也就是啟朝第一位皇帝伊行,坐於山巔。渺渺白雲之上,有數道仙人蹤影,似乎在對他說些什麽。
    第二部分,代表災厄的黑暗降臨。代表鮮血的紅色灑滿大地。在伊行的帶領下,幸存下來的人們乘坐著一艘又一艘大船模樣的工具,飛過浩瀚雲海,遭遇了無數凶險之後,來到了一處廣袤的平原。自此,人們在此處安下了家。
    第三部分,伊行在眾人的支持下,自立為皇帝,建立了啟朝。
    第四部分,則是伊行執政期間發生的種種瑣事。
    ……
    壁畫看完,李凡也就來到了主墓室處。
    墓室空間高四五十米,長寬有數千米。墓頂似乎仿造星辰布局,鑲嵌成千上萬顆夜明珠。
    墓室內則是仿造某處山門布局,一處處山頭林立,淹沒在雲海之中。
    這雲海不知如何生成,隻固定在墓室裏,不會四處飄動。數千年過去,也沒有消散。
    各個山頭有看不見的道路相連,眾人一路走來,皆是嘖嘖稱奇,讚歎不已。
    “果然是仙家手段。”李凡心中暗道。
    在最高處的山峰處,是一間簡陋的草屋,屋外的良田已經荒廢。
    眾人走進才發覺,那草屋的茅草居然是用數不盡的細細金絲纏繞而成。
    顯然,這間草屋,就是伊行的棺槨了。
    在李凡的示意下,眾人先行打開了草屋的大門。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屋內居然沒有伊行的遺骸。
    隻有一個木製的牌位,靜靜地矗立在裏麵。
    牌位上寫著幾個金色大字“太衍宗外門弟子伊行之墓”。
    除此之外,再無它物。
    “看來此人雖然加入了這個叫做太衍宗的宗門,但始終隻是個外門弟子,沒能踏上仙途。最終還是被修仙者們放逐到了此地。”
    “他死前還念念不忘自己的宗門,不以皇帝而始終以太衍宗外門弟子的身份自居。”
    “隻是按照寇洪之前的說法,天下宗門應該在大遷徙時代之前的大劫中盡數消散了才是。現在看來,這其中應當另有隱情。”
    李凡心中不斷思索。
    “這伊行應當是受太衍宗修仙者的囑托,負責此界大遷徙之事。就是不知,此番能不能找到當初遷徙用的飛舟呢。”
    主墓室搜尋無果,李凡遂命令訪古營挖掘周邊,試圖從周圍的陪墓中找到線索。
    數日之後,一個壞消息傳來,讓李凡感到無比的憤怒與無奈。
    原來,訪古營眾人於周邊一處陪葬墓室的陪葬品清單中,找到了有關飛舟字樣的記錄。可惜的是,這處墓室居然早早的被盜了。
    而根據破壞痕跡來看,被盜也是千年以前的事了。
    “又是如此,又是如此!每每讓我看到了希望,卻又終是鏡花水月般不可得!”
    李凡十分罕見地大發雷霆,砸壞了數件身邊物品。
    身邊之人紛紛噤若寒蟬。
    過了許久,李凡才平複了自己複雜的心緒。
    他依然還命令訪古營四處發掘古墓,尋找仙舟可能存在的痕跡,自己卻回到了玄京城中,儼然是對此不報什麽希望了。
    如此又過了十年,時間來到了錨定三十五年,事情卻是出現了轉機。
    這一日,李凡收到急報。
    “發現仙人之墓?”李凡有些愕然,隨後大喜,仔細詢問。
    原來,這些年來,雖然李凡有些意興闌珊,但民間對訪古之事的熱情卻絲毫沒有衰退。大玄土地上,無數古墓被挖。
    而隨著那些大型古墓被挖掘殆盡,人們開始把眼光轉向那些先前無人問津的小型古墓。
    在數日之前,一夥年輕人在挖掘一處不起眼的墓地時,突然被莫名的力量所傷,死傷慘重。
    存活下來的人立馬將此事報告給了官方。
    要知道,大玄訪古數十年,縱有死傷,也基本都是機關傷人。還沒開墓就遭遇如此詭異之事,還是頭一遭。
    訪古營不敢懈怠,連夜派人查探。
    雖有眾多極具經驗的老手與全副武裝的士兵聯手,亦不能撼動此小墓分毫。
    眾人又驚又喜,連忙將此事報告給李凡。
    李凡聞訊而至,在動用了仙凡瘴之後,終於將圍繞在墓周圍的無名力量破壞。
    進入墓裏,一眾陪葬品中,一隻小小的木船,赫然在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