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臨時搭建的草台班子

字數:3906   加入書籤

A+A-


    國家邦交,交的是什麽?交的是拳頭啊!你拳頭大,你就有道理,一切的一切,包括最早的儒家文化,也是建立在拳頭足夠大的情況下,心平氣和的和其他人講道理。

    講道理如果不聽,那就亮拳頭好了。

    沒有什麽比亮拳頭更能讓一個人願意聽你講道理的了。

    而國家與國家之間,若是亮了拳頭,那就是仇大苦深了!

    走出館驛,趙晨抓著賴鍾的官服,擦了擦手上的血跡道:“真是髒了我的手,以後那些東瀛倭人在大明的街道上要是敢說‘八嘎’這個詞匯,直接砍了。”

    “他們這個民族,就是這樣的,狼子野心,欺軟怕硬,對他越強勢,他們越畏懼你,對他稍顯軟弱,他們就會覺得你們軟弱可欺。”

    “就會奮不顧身的撲上來,想要在你的身上吃下一塊肉來。”

    一邊擦著手上的血跡,一邊對三人教育道,既然來了官府上班,在其位,謀其政,哪怕自己隻是個真正的臨時工。

    但臨時工才好呢,什麽鍋都可以背,大不了辭退罷了,反正也不稀罕這臨時工。

    “大人,您這樣殺了東瀛使臣,會不會引來朝廷上的閑言碎語啊,萬一聖上震怒,那豈不是……”

    賴鍾心中滿是無奈,你嫌髒了手,難道我就不嫌髒了衣服?這可是官服啊。

    奈何,在這裏真的體現了,什麽叫官大一級壓死人,趙晨從六品,他們三人從七品,那是整整大了兩級。

    可這世界上,多少人,一輩子都無法邁過這一個品級,兩個等級。

    從七品官員,都可以在下等縣當縣令了。

    “怕什麽,我在西安的時候……算了,不和你們說了,你們就隻管記著,對待其他國家地區的使臣,要展現大度,也要展現肌肉。”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他們德行不足,就該被修理修理!”

    趙晨麵色平靜,他在西安府,在秦王的麵前,撒潑罵街,給秦王扣了個造反的帽子,都活到了金陵,更何況是殺一個可有可無的東瀛使臣了。

    再則說了,就算宮裏要怪罪,趙晨也有無數的辦法,非但可以脫罪,說不定還有機會把那段血海深仇給一口氣報了。

    東瀛盛產什麽?他們可能什麽都沒有,甚至連銅錢都要從中原運去,但他們有中原最缺最值錢的東西!

    銀礦啊!

    沒有什麽比銀礦更能讓人心動的了。

    “哎,有件事情問你們,禮部有四個員外郎,每個員外郎都是三個助手嗎?”

    自從見到了那個帶著枷鎖腳鐐辦公的大人後,對大明朝的官製,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心理,堂堂京師朝廷六部衙門,人手缺的這麽嚴重?

    禮部都如此,那其他的部門,估計也好不到哪裏去。

    “是啊,這麽多年來,一直都是這樣,我們也是被臨時抽調過來的,之前是負責管其他的事情,肖海在呂文大人的身邊,幫著呂文大人處理縣學,府學的問題。”

    “段金良是在國子監任職的,也是管學府的事情。”

    “我原本就在這裏,不過平時也就是接待一些文書,清閑一點,他們倆可忙的暈頭轉向。”

    賴鍾語氣沉穩道。

    “縣學,府學?這都是禮部來管?”

    趙晨頓了頓,這管理學府的事情,那可是重中之重,怎麽隻分給禮部的一個員外郎來管?

    “那何止是縣學府學,就是私塾,也要我們來管,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中央了,從洪武三年開始,全國境內大興土木,建設學府。”

    “要求五個村莊,必須有兩個私塾,十三個教書先生,下等縣要有兩個縣學,十一名教書先生,愛要是秀才出身。”

    “中等縣要有五個縣學,上等縣要有八個縣學。”

    “下等府要有三個府學,中等府要有五個府學,上等府要有十個府學。”

    “府學的教書先生,還要是舉人出身,這舉人哪有那麽多,一年一次科舉,舉人不過千餘人,三年一次恩科,舉人不足兩千人。”

    “每年考生都有十幾萬人。”

    段金良頭發花白,朝廷的任務很重,那皇帝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放在禮部來管,無論是學府建設,還是師生招募,一切的事情,都是禮部的。

    “靠,這麽嚴苛的嘛。”

    ... ....

    館驛的事情,果不其然,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傳到了皇宮中。

    隻是因為涉及殺人事情,而且殺的還是東瀛倭國使臣團的人,最重要的是,殺人的凶手是朝廷命官。

    第一時間,館驛將此事寫成文書,詳細闡明了事情經過後,急報送入宮內,也不知是那館驛的管事對趙晨的好感,還是純粹對那群東瀛倭人的不喜。

    文書上全然不見一點添油加醋,反倒是把倭人的錯事,說的徹頭徹尾,全篇都是在貶低倭人。

    東宮。

    朱標拿著奏疏在手裏翻了翻,麵色平靜道:“這個家夥,真能胡鬧啊,把倭國的使臣都給殺了?”

    “殿下,卑職倒是覺得,東瀛倭國,撮爾小國罷了,他們幾次三番拒絕朝貢大明,這次來了也鬧出不小的動靜。”

    “聽人說,他們上岸之後,在鬆江府擄掠民女,被鬆江府的百姓圍毆打死了七八人,還是鬆江府的知府出麵,才讓他們安全到了金陵。”

    “錦衣衛的線報說,倭人在館驛裏有罵人的事情發生,趙晨也是總說東瀛倭人的‘八嘎’就是罵人的話。”

    “辱罵朝廷官員,卑職倒是認為趙晨做的不差……”

    蔣瓛之所以第一時間將消息遞給朱標,而不是送給朱元璋,其原因就在一點,因為他看明白了,這趙晨背後有朱標護著,就算老朱怒而殺人,怕是也很難繞過朱標。

    與其讓朱標急急忙忙的思慮救人之法,反倒不如先讓朱標心知肚明。

    當然,更深層次的是蔣瓛在獻投名狀,為自己的以後鋪路。

    “嗯,這件事情,孤知道了,快去報給父皇,在父皇身邊,可不能說趙晨的好話!聽見了嗎?”

    朱標將文書遞給蔣瓛,搖了搖頭,蔣瓛道:“這文書還是由通政司送去的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