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開封府事
字數:3829 加入書籤
吃飽喝足。
趙晨靠著椅背,用力向後抻了抻筋骨,打了個飽嗝,看著落在眼前的二大碗,一個人足足撐了三碗陽春麵。
隻是看著徐妙錦細嚼慢咽的樣子,吃飽喝足的趙晨,心中暗暗盤算道:“這丫頭陰魂不散的,我得想個辦法快點甩了她。隻是用什麽……”
心中一動,忽然間,趙晨捂著肚子,向著桌子下爬去道:“肚子疼,肚子疼……掌櫃的,如廁在哪裏。”
“客官,後邊就是,出了門就能看見。”
掌櫃的倒是不以為意,畢竟趙晨一口氣吞了三碗陽春麵,急著如廁也是常事。
可坐在一旁,原本還在細嚼慢咽,充滿了飲食文化的徐妙錦,忽然站了起來,三口兩口便吞了下去道:“等著,我陪你一起去!”
趙晨連連擺手道:“我去出恭,你跟我一起?”
徐妙錦也不猶豫,追上趙晨的腳步來到後院,看見那茅廁聳立在院子的角落中,感覺到徐妙錦的腳步就在自己身旁,趙晨暗暗搖頭,眉心沉重的好似要擰出水來。
“不行,想個什麽辦法能……”
不由得,腳步漸漸變得緩慢,心裏不停的思量著,隻是徐妙錦盯得這麽死,想要甩開她,確實不是一件容易事。
而這個時候。
東方二百裏外的金陵城,皇宮內。
朱標坐在椅子上,自從聽了趙晨的鬼話後,朱標的每天生活起居,都被做了更加嚴格的限製。
工作時間,限製在了四個時辰,上午兩個時辰,下午兩個時辰,其中,不包括三日一次朝會的時間。
但作息逐漸規律起來,雖然國事堆積的越來越多,可朱標的壓力也跟著減少,心窩痛的事情也出現了緩解。
此時正是下午批閱奏疏的時間,隻是正看著手裏文書,朱標眉頭緊皺,無法鬆開。
遠處,那個自從朱標的生活變得規律之後,更加夜以繼日,不眠不休的朱元璋,看到兒子對著一份文書,皺眉苦思的時候,不由得心中犯疑,開口詢問道;“可是出了什麽事情?”
“父皇,是開封的知府,送上來的文書。”
朱標歎息一聲道。
“說吧,開封地處黃河南岸,是第三道防禦梯隊,哪裏能出什麽事,不外乎民生罷了。”
朱元璋漫不經心的說道,當年開國之後,選都的問題,擺在他的麵前,需要抉擇,而自古以來,定都南方的,就沒有長久的王朝。
北伐大都的時候,朱元璋也曾親自去過一趟開封,想要在哪裏定都,但由於種種原因,隻是抬了汴梁作北方京城。
明初的三都製度,北都汴梁,中都鳳陽,南都金陵。
“確實是民生的事情,還是關於縣學的問題,有一個百姓,家中的孩子在開封縣學入讀,因為種種原因,死在了縣學院裏。”
“殺人的一方,是……”
朱標欲言又止,隻是因為朱元璋的神情變化,那瞬間升騰起來的殺氣,朱標跟著朱元璋幾十年了,不可能感受不到。
他太清楚,老朱的這副模樣,是要做什麽了。
“繼續說,行凶的人是誰。”
壓著胸中的怒火,朱元璋沉聲追問道。
“是開封布政使,烏豪的獨子。”朱標低聲道,這個烏豪也是他的人,沒錯,他的人,太子黨的鐵杆,士子出身,洪武三年入翰林院,洪武七年在東宮輔佐,洪武十八年外放開封。
最初的時候,他也隻是開封府的知府罷了,隻是明王朝缺人缺的實在是恐怖,又因為爆發了郭恒案,官員死亡數,直線上升,烏豪也跟著順位晉升成為開封布政使,主管一省行政。
“烏豪,什麽時候行凶的。”
朱元璋腦海中思索片刻,沒想到這個人,都已經十多年沒見過了,名字都快記不清楚了。
“洪武二十二年,三月初,自從凶案發生後,開封府一直壓著此事,鬧得周邊百姓,都不敢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到鄉學,縣學入讀。”
“開封府十月初至今,招收的生員數量,全府不足三千一百人……”
朱標心中咯噔一聲,不怪他吃驚,開封還是中原大省河南行省的中心地帶,雖說明王朝的入學很簡陋。
但開國這麽多年,河南,山東等地的入學者,每年都在以飛快的速度增加,這當然和朝廷的優惠政策有關係。
首先家中有三子,必須入學一人,家中五子,必須入學兩人,在學院內,一應吃穿用度,皆是朝廷買單,還給他們發放例錢,雖然不多,但也算持平了家中少個勞動力的問題。
在這個時代,人口就是勞動力,生孩子是賺錢,不是賠錢。
每年在學院事業上的支出,占據了朝廷開支的三層,都快要和軍隊開支持平了。
“洪武二十二年,三月初,現在是什麽時候了?洪武二十二年,十月十五,整整七個月過去了,這文書才送到你手上?”
“是不是,如果不影響他們招生,不影響他們政績,他們就能一直壓著這件事?”
“豈有此理,這麽大的事情,為什麽錦衣衛沒消息?來人,去傳蔣瓛!”
朱元璋怒氣衝衝,為了大興教育,朝廷付出了多少心血,花了多少金銀糧食,就為了讓那被前元摧殘百年的文化,再度興盛起來。
如今出了這麽大的事情,反倒自己這個皇帝,隔了七個月才知道,甚至如果不是因為生員銳減,會直接影響某些人的政績,怕是他們還是要壓著,不往上報。
“文書上說,烏豪已經安撫好了死者家屬,父皇,這件事……”
朱標突然猶豫了一下,隻是回應他的,不是朱元璋的悉心教導,而是惡龍咆哮,手中拿著一本剛剛批複了一半的奏疏,猛地甩了過去,直直的摔在朱標的胸口上。
“今天烏豪做你的人,敢如此做,明天你身邊的其他人,就會成為朝廷上的蛀蟲,他們會和倉鼠一樣,掏空朝廷,掏空百姓。”
“等到哪天,你上了斷頭台,他們跪在新的皇帝麵前,歌功頌德,你才知道怎麽處理他們嗎?”
朱元璋這番話,可謂是殺人誅心。
可事實,好像就是這般。(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