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太子恐怖如斯

字數:5115   加入書籤

A+A-




    想當年……

    大隋王朝的皇帝,指揮過的最後一場戰役,便是高麗遠征東瀛。

    那一次的戰事,第一戰發兵十萬,結果被打得丟盔卸甲。

    皇帝一怒之下,又發兵二十萬,並且讓大隋水師與東瀛海發起了海戰。

    這一戰贏了嗎?

    準確來說,是贏了,也沒贏。

    雖然是付出了大量的金錢和人員傷亡,把東瀛人趕到了海邊,可東瀛人也不服氣。

    東瀛幕府,豐城家族準備再次發兵與大隋死磕。

    哪曾想,發兵前夕,幕府將軍死翹翹了!

    就此,豐城家族被一直野心勃勃的德川家族取代,而高麗戰事也落下了帷幕。

    因為東瀛忙著內部奪權去了!

    大隋此戰導致國庫空虛,可楊家的先祖,依然沒有停歇。

    因為……

    大隋內部駐守疆外的將軍,開始造反。

    一開始因為高麗戰事為重,皇帝沒理會,直到東瀛內亂後,皇帝把高麗的重兵抽回了國,把內亂給擺平。

    而後……

    這位楊家的先皇,徹底躺平,開始擺爛。

    曆史學家也說過,大隋後期的沒落,導致韃靼吞並了半壁江山,皆是這位皇帝的鍋!

    就因為他發動了這幾次戰役,生生把大隋的國庫給打空了嘛。

    楊雲父親的前任,可不就是因為拿不出錢來,導致沒法打仗嗎?

    這也是為何……

    楊雲這行為,現在幾乎跟他祖先沒什麽區別。

    剛打完東瀛,這邊又要搞高麗,身後的皇家第一師團,還在平叛南方總兵。

    如此窮兵黷武,大隋還撐得住嗎?

    哪怕就是他有商稅和皇家第一商的財力做支持,但火器現代化的戰爭,對於金錢就是個無底洞!

    這如何扛得住?

    所以為什麽,這些大臣反對楊雲繼續打高麗的戰役,他們也可能是忠臣!

    實在不想,把大隋國內給打爛了。

    對此,楊雲隻是表示……

    毛毛雨啦!

    沒錢打仗,咱們借錢打仗就是了。

    所以,太子殿下即可讓曹歡傳令皇家銀行,開發“戰爭劵”。

    也就是所謂的“國債!”

    可以說,又是破天荒的,跨時代傑作。

    嘛意思呢?

    你們存銀行的利息,年利率大概是百分之2點幾左右,可若是買了戰爭劵,年利率能達到3點幾,甚至4點幾的利潤。

    也就是說……

    老百姓你把錢借給太子,太子去發動戰爭,而你借的錢,可以說依然在銀行,但我們付給你高額利息。

    這樣一來,楊雲就有錢了,老百姓也得到了充足的利益。

    這玩意兒可是一把雙刃劍!

    短時間內,可以把錢弄回來,但彼端也明顯,那就是拿著老百姓的錢去打仗,若是前方戰爭失利,國家可就是完犢子了!

    可惜,那是不可能的。

    楊雲現在的模式是,老百姓的存款,誕生了大量利息。

    民間開始富有!

    而他有了錢,大量購買軍工,軍工企業飛速發展。

    但軍工企業可不像國外,是被那些寡頭掌握的。

    這產業就是楊雲的啊!

    那有了大量的武器,楊雲能武裝士兵,士兵前線就能給他搶來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土地在南方,打敗了各大總兵就有,人口在高麗,奪下了高麗,扶持一個自己的傀儡政府,他能從高麗人口上獲利。

    怎麽看都是穩賺不賠!

    但是……

    前提是,戰爭一定要贏。

    當然,這也是廢話,前線士兵你保證了武器和物資的充足,士氣和指揮在跟上,他怎麽可能輸?

    相反的,楊雲最關心的問題,還是傷亡!

    老實說,他是真怕皇家士兵在攻打的過程中,損失慘重。

    這些寶貝疙瘩,楊雲為了提高士兵的戰鬥力,薪水是全世界第一份,戰死後的賠償金,也是世界獨一份。

    以前的大隋士兵沒戰鬥力,怕死,是因為朝廷拖餉,死了自己還沒賠償。

    這樣誰願意玩命?

    但太子不一樣,工資給了你大頭,爾戰爭死去,汝妻兒老小,吾養之。

    沒有後顧之憂,他們當然士氣旺盛,戰鬥力彪悍了。

    可一旦要死,楊雲就得掏大把銀子。

    他們的模式像不像某後世的漂亮國?

    現在知道漂亮國為何喜歡打仗了吧?

    刺激軍工,拉動民間鋼需,讓資金流動得更快,國家自然富有。

    當然,打仗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讓老百姓、商人們,越來越多的開始進入物流這個行業了。

    高麗要打仗,軍需物資要運送過去,光靠皇家海軍是做不到的,民間也組織了商船運輸。

    南方也一樣,要保證皇家第一師團,百姓陸上也紛紛開始加入。

    好家夥!

    當年先皇因為沒錢,拆撤了全國驛站,導致一個叫吳雲的人大起義。

    他恐怕做夢都沒想到,有一天,全國老百姓會自發的去搞驛站。

    因為……

    這裏麵是有油水撈的啊!

    物流發達,交通便利後,會導致什麽好處呢?

    那就是各地和朝廷的聯係,會更加緊密,農民起義這個在過去朝代,層出不窮的事情,基本上會被杜絕了。

    一則,要想富,先修路。

    百姓富有了,他們吃飽了撐得去造反嗎?

    二則,哪怕遇到一些野心家,掌控權利的哥們想造反。

    你試一試?

    幾乎朝廷的兵馬是朝發夕至,你這可能剛有造反的想法,有人一舉報,朝廷那邊馬上就會知道。

    你還沒起兵呢,朝廷就派人抓你去喝茶了。

    朝中的文武畢竟是古人,思維停留在這個年代的局限性,他們看不到外麵民間的發展,自然不知道楊雲這個太子做的事情了。

    直到兩個月後,皇家第二師團發來的戰報顯示,他們已經打到漢江了。

    楊雲在地圖上一展開,大家看了後,直接倒抽了一口涼氣。

    高麗的國土,一半已經拿下來了。

    這竟然……

    隻用了區區兩個月。

    這……這你媽怎麽做到的?

    當年曆史上,最鼎盛的王朝大唐,三征高句麗,花了多久?

    再在前麵的一個朝代,短命王朝,曆經兩代人,也是因為遠征高句麗。

    接過戰陣輸了,導致國內民間起義不斷。

    但在太子這裏,怎麽會如此這般?(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