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養了三條狗
字數:5195 加入書籤
這就叫……
聖人楊雲來做,壞人鄭家三兄弟來背鍋!
楊雲也從來不是什麽正義之士,你禍害了我的老百姓,我就得非弄死你不可!
一個國家要真是這麽清水,沒有任何黑暗,怕是也長久不了。
鄭家三兄弟有合法執照之後,這韃靼以及英吉利的商船,那可就倒黴了。
韃靼這邊,本來水師就弱雞!
看到大隋開放了海禁,賺到錢了,他們要搞福壽膏,才搞了個商隊。
嚐到了海上貿易的甜頭後,他們還想做強做大,再創輝煌!
然後……
就倒黴催的發現,琉球附近有海盜了!
鄭家三兄弟,是可勁兒的薅他們羊毛,甚至最誇張的時候,他們就像是當年的倭寇一樣,登陸韃靼的土地,直接去搶!搶完就跑。
分給大隋七層,自己拿三成,那也是很嗨皮了!
合法搶劫就這麽爽!背靠大隋,他們可比以前提心吊膽的要爽了。
尤其是英吉利的商船,那更是肥啊!
搶一撥,那是各種的好東西。
英吉利的殖民地天竺國,被長期掠奪,這好東西都送到了他們國內去。
鄭家三兄弟這幫海盜,是讓他們苦不堪言。
隻能派遣使者,求太子殿下剿匪!
太子收了好處,一麵滿口答應,一麵做個樣子。
剿匪?
那是不可能剿匪的!
鄭家三條狗,每次掠奪的財富,七成上繳,那簡直是不太嗨皮!
一來二去,給英吉利搞煩了,威脅太子!你若是不剿你們國內的土匪,那我們可就派大英皇家海軍來了。
楊雲把同樣自家的線形戰艦,在附近海域排開,然後大叫,“你說什麽?我沒聽清楚?你意思是要讓你家的海軍來我大隋的海域嗎?”
英吉利是叫苦不迭!
強盜遇到了強盜啊!
他們在自己國內搞這一套,無所謂,關鍵那邊就是他們本土附近好搞。
關鍵這裏遠隔重洋,太子就是這裏的地頭蛇,你強龍怎麽壓得過?
英吉利是賄賂不好使,恐嚇不好用!
沒辦法,他們隻能武力護航,讓戰船護送商船了。
但對於太子而言,無所謂……
你打吧!打死那些強盜最好,反正又不是我大隋的老百姓。
這還真是一句實話……
大隋的老百姓,現在喝著附近小國的血,一個個肥頭耳旁,誰沒事兒去當海盜啊!
鄭家三兄弟的海盜團隊,要麽是當地的琉球人,要麽就是夷洲的土著人。
剩下的,倭寇啦,周邊那些小國的人。
隨便打!打死跟太子無關。
他隻要躺平收錢就好。
搶了錢,分七成,鄭家三兄弟,為了維持武力,還得向大隋買軍火。
有這麽好的事情嗎?
說完外部環境……
說回國內!
朝廷這邊,最開心的一定是戶部尚書張賀了。
前麵說過,因為楊雲的喪心病狂,每個季度,國庫都是空虛的!
當初同時發起南方戰役和夷洲戰役的時候,那更是把財政打成了赤字!
這可不是吹牛皮啊!
夷洲戰役還好,最難搞的是南方戰役,那是曠日持久,各種物資輸送都是錢。
財政赤字的時候,這大隋的國家是如何運轉的呢?
借錢!
這裏就能看到,楊雲開設銀行的好處了。
發國債,那基本上是向老百姓去借錢,然後來打仗的。
但隨著統一了南方,有讓各番屬國開放了國門,鼓勵民間商人出國開廠,出國貿易後……
國家那收取的稅收,簡直就是幾何的爆發啊!
再加上戰爭賠款和海盜的劫掠,國庫是那富有得一批!
這摳門老頭兒,天天在國庫裏麵,抱著銀子睡覺。
楊雲都怕銀子倒下來,會砸死這個守財奴!
為了把銀子收回來,楊雲終於走上了自己一直在謀劃的道路了……
發行紙幣!
原來弄這玩意兒,老百姓不信任,肯定不行。
但現在,國富民強,再加上銀子不便於攜帶,紙幣的出現,那就是正常了。
不僅楊雲要發行紙幣,還把附近的高麗、東瀛、洪沙瓦底全拉了進來。
這些小國當然不同意,你大隋發行你的紙幣,關我們屁事啊?
何況,你這瓜保熟嗎?
不對!你這紙幣保值嗎?鬼才知道會不會出什麽問題呢?
結果,楊雲表示,給你上個銀本位!
他保證,任何國家,甚至任何人,隻要持有大隋的紙幣,都可以去大隋的皇家銀行兌換到等值的銀子!
這句話別看著很簡單!
但分量很重,沒有足夠的銀子做支撐,那個國家玩得起?
一旦出現擠兌,亦或者貶值,那你就得死翹翹,直接通貨膨脹!
可楊雲無所謂,你隨便取!
咱國內的銀子不夠,咱東瀛殖民地上還有銀礦。
其次,這番屬國都被經濟殖民,老百姓要買大隋商品,你用大隋紙幣,沒毛病吧?
難道做大單生意,你還得推著幾車銀子去不是?
有了太子的銀本位承諾,各國表示接受!
所以……
屬於隋文化圈的小國,都開始使用國際貨幣,隋幣!
大家不知道太子玩什麽,太子卻笑了!
這不要臉的家夥又在效仿漂亮國了,一旦所有國家都用隋幣結算,到時候大隋不用幹活兒,躺著印鈔就可以割韭菜了。
一開始,紙幣不好用!
但有人實驗過,去皇家銀行,真能取出銀子,無論你要多少。
反正大隋有銀子,他們就放心了!
大量的紙幣花了出去,無數的銀子被收回到了大隋的國庫,張賀都快幸福得瘋了!
錢啊!好多好多的錢啊!
之所以能這麽牛皮,還是大隋的商業,天下無敵啊!
這個時期,大隋的絲綢、瓷器、茶葉,對西方各國都是商業逆差。
大量的銀子過來,足夠支撐大隋玩這一套金融係統!
西方的商人來了,一開始也是帶金幣,帶銀子。
可漸漸的發現,大隋的人民都在用紙幣,這玩意兒攜帶方便,而且去大隋以及周邊的小國,他們也都認。
長期做生意的西方商人,最後幹脆就不帶銀子了。
把自己賺來的銀子,存入大隋銀行,然後再換取紙幣,隨身攜帶去進貨,然後把貨販賣到自己國內。
賺了大把銀子,又來……
楊雲玩得花,把國外的銀子,全流到自己國內來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