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漢朝廷探尋死因 皇太後隱匿真情
字數:5192 加入書籤
1
正當盛年的大漢皇帝劉驁,突然毫無征兆地駕崩仙逝,文武大臣們心裏,都十分清楚地意識到,事態十分嚴重,這件事情影響非常深遠。
聽到大司馬王莽的指示以後,大臣們哪敢怠慢。大臣們各司其職,急忙派人下去,仔細探訪查問,很快就發現了皇帝駕崩的真相。
2
“大司馬大人,趙昭儀已經畏罪飲鴆,自殺而死。請問大司馬大人,後事如何處置?”
大司馬屬吏王毅,急急忙忙地走進司馬府,向大司馬王莽稟告說道。
“怎麽?趙昭儀已經畏罪飲鴆了嗎?宮裏的人都幹什麽去了?為什麽沒有嚴加防範呢?”
聽到對皇帝(劉驁)之死,負有直接責任的妃嬪趙昭儀(趙飛燕之妹趙合德),不願意麵對朝廷官吏的審訊,自殺身亡,王莽大為震驚,急忙問屬吏王毅道。
“是的,趙昭儀已經畏罪飲鴆。奴仆們懾於皇後娘娘的威嚴,誰敢過問此事呢?大司馬大人。
請問大司馬大人,事已至此,請問後事,究竟應該如何處置為好呢?”
大司馬屬吏王毅,再次向王莽請示道。
“社稷穩定事大。哪怕趙昭儀已經畏罪自殺,也絕不應該放棄,追蹤皇帝駕崩的真相。
著令司隸校尉,務必盡忠職守,徹查先帝死因。”王莽臉色不悅,吩咐王毅道。
“謹遵大司馬大人的訓示。屬下立即下去吩咐安排。”大司馬屬吏王毅,急匆匆地走了下去。
不久,司隸校尉解光,關於成帝之死的調查結果,就出來了。
司隸校尉解光的這份調查報告一出來,立即在大漢朝廷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大司馬王莽不敢怠慢,很快就將司隸校尉解光的這份調查報告,上奏到了皇太後(王政君)那裏。
皇太後(王政君)下旨,命令司隸校尉解光,親自前往長樂宮,向皇太後秘密稟報。
司隸校尉,是大漢王朝專門糾察京師百官,與負責近畿治安狀況的官員。
司隸校尉的權力很大,就連皇親國戚、諸侯親王等,也要受司隸校尉的監察,忌憚三分。
3
司隸校尉解光奉旨以後,急忙進宮,秘密將皇帝駕崩的內幕情況,匯報給了皇太後。
司隸校尉解光向皇太後(王政君)上奏說道:
“太後陛下:
先帝仙逝成聖,榮登天界,臣等哀痛至極。望太後陛下節哀,為社稷保重身體。
據臣詳查得知,先帝駕崩一事,皇後娘娘與昭儀娘娘姊妹倆,難辭其咎。
臣仔細探查審問,還發現了宮中許多許多的隱情。
先帝與許美人、中宮史曹宮等妃嬪,都曾育有子嗣。但均因趙氏姐妹嫉妒成性,撒野使潑,惡意殘害,而讓皇帝子嗣,死於非命。
許美人與中宮史曹宮等妃嬪,也受盡屈辱迫害,遺恨終生,留下千古奇冤。
皇帝陛下、皇子們的仙逝,都與皇後與昭儀姊妹密切相關。
如今,臣已經調查完畢,證據確鑿,事實清楚,請求太後陛下嚴懲。”
4
皇太後(王政君),見到司隸校尉解光的奏章,聽到司隸校尉解光的奏報,得知皇帝、皇子皆死於趙氏姐妹之手,哀傷、憤怒、怨恨,頓時湧上心頭。
“兩個禍國的狐媚子,怎麽敢禍害皇帝,絕了皇帝後嗣呢?真是罪不可赦,萬死不足於贖罪。”
皇太後(王政君)勃然大怒,沒有多做思考,當即下旨道:
“宣太後懿旨:
著令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等三公大臣,專門負責,徹查此事,務必弄個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大司馬王莽,大司徒孔光,大司空等三公大臣接旨,立即前去調查,處理此事。
一時,朝中流言紛紛,人心激蕩。皇後趙飛燕及其趙氏家族黨羽,人心恐懼,惶惶不可終日。
5
皇太後(王政君)雖在深宮,也很快得知了朝廷大臣和皇親國戚的議論。
眼見眾說紛紜,流言四起,皇太後王政君突然猶豫了起來,覺得倉促徹查兒子劉驁的死因,似乎有些不妥。
“趙氏姐妹,施媚固寵,害死了皇帝陛下。皇孫之死,國統絕嗣,她們姊妹也難辭其咎。
如果不依法嚴辦皇後與昭儀姊妹,怎麽能夠對得起死去的驁兒和皇孫呢?”
太皇太後對趙氏姐妹既痛恨,又哀痛,內心憂慮不安起來,“然而,陛下之死,事關重大,不僅僅是一件皇家私事啊!如果朝廷深究此事,會不會讓驁兒這個皇帝的私生活,暴露於天下呢?
會不會有傷驁兒這個皇帝的光輝形象,招惹群臣吏民的非議恥笑,損傷皇家威嚴,引起朝廷政局的動蕩不安呢?”
皇太後(王政君)想到此事的結局,最終有了後顧之憂,不得不猶豫不決起來。
皇太後(王政君)一直認真思考了好些日子,也一直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是否應該立即公開處置皇後趙飛燕、趙合德姐妹。
6
郎官耿育,聰明乖巧,文采飛揚,善於諂媚,一直深得皇後趙飛燕、趙合德姐妹等上層人士的寵信。
“如今,陛下駕崩,皇後娘娘陷入絕境。我耿育飽受趙家恩寵,怎麽能夠置身事外,不知恩圖報呢?
如今,皇太後(王政君)陛下,對調查皇帝死因這件事,一直態度曖昧,久拖不決。
顯而易見,皇太後陛下心裏,一定有很多很多顧慮,不願意暴露先帝的隱私。”
耿育既然了解了皇太後(王政君)的心理,看見案件調查不甚緊急,就想借機為趙皇後(趙飛燕)說情,報答趙家的恩德。
於是,耿育緊急上疏皇太後(王政君),為趙皇後(趙飛燕)說情。
在奏章裏,耿育表達了自己對調查皇帝的死因的擔心和憂慮,並向皇太後王政君提出建議道:
“皇太後陛下:
臣私下以為,調查陛下駕崩的原因,必然會複校省內,暴露陛下的私情。
如果朝廷執意這樣做,臣私下擔心,恐怕會誣汙先帝傾惑的過錯,成結寵妾妒媚之誅,甚失賢聖明見之明,逆負先帝憂國之意。
最終朝廷這樣做的話,就會使謗議上及山陵,下流後世,遠聞百蠻,近布海內,有傷先帝的英名啊!
臣私下以為,朝廷如此小題大做,追究先帝死因,恐非先帝托後之意,請皇太後陛下三思!”
7
皇太後(王政君)閱罷郎官耿育的上書,深以為然,對弄臣胡寶寶說道:
“寶寶啊,耿愛卿的這一番話,著實猜透了朕的心思。
先帝駕崩此事,事關重大,不得不慎之又慎,以免誤傷驁兒的英明啊!
寶寶以為,此事如何處置為好呢?”
皇太後王政君,征詢侏儒弄臣胡寶寶的意見道。
胡寶寶立即直起身子,稱頌王政君道:“皇太後陛下英明!寶寶以為,還是暫緩處置此事甚好,以免傷害先帝的一世英名!”
胡寶寶見皇太後(王政君)的內心充滿矛盾,思前想後也難以完善地處置,立即讚同道。
見胡寶寶也讚同暫時擱置此事,王政君主意終於打定。
皇太後(王政君)權衡再三,隻得重新下旨,命令王莽等三公大臣說道:
“寶寶啊,傳朕懿旨:
皇帝突然駕崩,蹊蹺難明,是非莫辯。這是一件關係社稷安危和皇帝聲譽的大事,必須慎之又慎,以免另生枝節,危害社稷。
在事實沒有完全調查清楚以前,暫緩處理此事,以免傷害皇帝的在天之靈。”
胡寶寶急忙出宮,去通知大司馬王莽、宰相孔光、禦史大夫何武等三公大臣。
大司馬王莽等三公大臣,巴不得皇太後王政君如此處理,隻好將此事暫時擱置不提。
皇後趙飛燕及其趙氏家族,終於死裏逃生,躲過了一次大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