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安漢公憂慮國事 漢朝廷舉行合祭

字數:4477   加入書籤

A+A-


    1

    其實,劉良也沒有料想到,他對孩子們所說的預言,居然會那麽快,就變成了現實。

    轉眼之間,就到了元始四年(公元5年)的十二月,臨近年終臘月,祭祀祖宗神靈的日子。

    此時的安漢公王莽,緊張而又忙碌,他的權力地位,如日中天,更加牢固。

    2

    太傅府裏,安漢公王莽,正心情輕鬆愉快地,批閱著大臣們的奏章,處理著朝廷的公務。

    想到過去的一年,諸事還算順利,臘月大祭將至,新的一年,又將到來,王莽的心情,既有些興奮,也有些凝重起來。

    王莽有時也覺得,獨自代替太皇太後和小皇帝,批閱大臣奏章,處理朝廷公務,十分煩惱,令人疲憊。

    但不久,王莽以苦為樂,越來越發現,權力是個好東西,體會到了其中的諸多樂趣。

    勵精圖治,中興漢室,做一個像周公那樣的大賢,實現青史留名,名垂千古的理想,一直縈繞在太傅王莽的心裏,成為了王莽強大的精神動力。

    當政幾年來,朝廷內外,麵臨的挑戰,是如此之多,但朝廷上下的諸事,還是朝著王莽的意願和設計,順利發展,安漢公王莽,更加躊躇滿誌。

    想到這些成就,王莽也有些自鳴得意起來,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然而,這一絲喜悅,並沒有能夠,在王莽的臉上停留多久。心中一直沒有消除的那一種隱憂,又重新湧上了王莽的心頭。

    “天帝神靈,似乎已經厭棄了漢室,近年來的天災人禍不斷,讓朝廷處於疲於奔命之境。

    自成帝,哀帝以來的朝政,荒誕怪異,令人揪心。”王莽默默思忖道。

    “劉家那幾個荒誕昏庸的君王,讓吾大漢朝廷,衰敗不堪,令人痛心。吾怎麽才能夠,重新挽回,聖靈祖先的眷顧,重整大漢朝廷呢?”

    王莽沉思起來,“莫不是吾大漢君臣,對祖先神靈不夠恭敬虔誠,才招來神靈的唾棄嗎?”

    想到這些,王莽更加憂心忡忡起來。

    3

    默默思索了半晌,王莽終於打定自己的主意,對侍中王邑說道:

    “王邑啊:

    吾打算立即上報,太皇太後和皇帝陛下,舉行合祭皇族祖先的儀式,祈求祖宗神靈的護佑,以保佑吾大漢朝廷宏圖偉業的完成。侍中大人以為如何呢?”

    王邑是一個唯唯諾諾的人,急忙讚同道:

    “宰衡大人言之有理!”

    王莽是一個有些性急的人,想到這個主意,他就立即行動了起來,馬上向太皇太後上書,提出建議。

    沒有意外,王莽的建議,迅速得到了太皇太後和小皇帝劉衎的批準,王莽很是滿意。

    4

    元始五年(公元5年)正月,莊嚴肅穆,規模十分宏大的合祭儀式開始了。

    合祭儀式,由宰衡、安漢公王莽,親自主持。太皇太後王政君和小皇帝劉衎,在竣工不久的明堂裏,對劉氏皇族的遠近祖先,舉行了盛大隆重的合祭。

    朝廷受封的二十八位諸侯王,那時也都接受朝廷的征召,前來助祭,列侯們也應邀,出席合祭典禮。

    就連居住在南陽郡的舂陵侯劉敞、安眾侯劉崇、複陽侯劉豹等小鄉侯,也奉旨參加了這次助祭。

    祭祀的列侯,總計達到了一百二十人。皇家子弟,總計共有九百餘人,也列席參加了合祭儀式。

    莊嚴隆重的典禮,進行得一切順利,沒有出現一點紕漏,太皇太後王政君,對大司馬王莽的安排策劃,十分滿意,更加信任王莽的能力和才幹。

    5

    儀式結束,王莽一手攙扶著太皇太後,一手牽著小皇帝劉衎,一直走到明堂的寶座旁,然後站立在兩位陛下的旁邊侍候。

    侏儒弄臣胡寶寶,緊跟在太皇太後的身後待命。小黃門肉墩,則侍候著小皇帝劉衎。

    年邁但精神矍鑠的太皇太後王政君,稍稍歇息了一會,精神就重新振作了起來,開始與太傅王莽,悄悄地聊著什麽事情。

    小皇帝劉衎(劉箕子),挺直自己的腰板,在寶座上正襟危坐,聽著兩位長輩,悄悄談論。

    寶座下的大廳裏,文武百官,諸侯王,列侯等,按照各自的班次,畢恭畢敬地站著。

    禦史大夫,統領著禦史們,用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視著群臣的一舉一動。

    6

    太皇太後王政君,見大臣,侯王們已經就位,就向小皇帝劉衎,點了一下頭。

    小皇帝劉衎的腰板,挺得更直了。

    胡寶寶急忙從太皇太後的手裏,取下懿旨,遞給小皇帝劉衎。

    小皇帝劉衎,拿著褒獎功臣勳舊的懿旨,聲音清脆地親自朗誦了起來道:

    “諸位公卿,請聆聽太皇太後陛下懿旨:

    多年來,皇天不佑,我大漢朝廷,命途多舛,一直不順,天災人禍不斷,朝廷甚為憂慮。

    如今,合祭皇族祖先神靈的典禮,圓滿完成,諸事順利,這都是皇帝陛下,指揮有方,安漢公大人運籌得當的結果,哀家十分欣慰。

    哀家與皇帝陛下都相信,通過此次合祭盛典,一定能夠重新喚回,祖宗神靈對大漢朝廷的庇護。

    國泰民安,天下太平,黎民百姓安居樂業的盛景,一定會再次降臨聖朝。

    為了祝賀典禮的順利完成,根據德高望重的安漢公大人的提議,特頒旨增加,參加助祭的諸侯封地戶數,並賜封皇家子弟爵位。

    參加此次盛典的各位侯王:

    你們盡忠職守,拱衛皇室,恭敬虔誠,依賴你們的協助,諸事順心。

    為了獎勵你們的功績,哀家與皇帝陛下、安漢公諸三公四輔大人商議,決定賞賜你們,金銀和絲織品等物品;

    諸位公卿大臣:

    稍後,朝廷還將根據不同的情況,依例提高,各級官吏的俸祿,各有差別地任命,大臣們的子孫任職,以體現朝廷,對諸位臣民的關心愛護。

    希望各位王侯,以及王公大臣,都能夠恪盡職守,各司其職,全心全意地報效大漢朝廷,安撫萬民,共創偉業,以告慰祖宗神靈。此詔!”

    7

    “感謝兩位陛下和安漢公大人的宏恩!臣等一定盡忠職守,忠心耿耿,報效大恩!”

    群臣異口同聲地發誓道。

    褒獎助祭臣民的旨意,下達以後,受到恩賜的王侯將相,王公大臣,無不對太皇太後、小皇帝和安漢公感恩戴德,感激涕零。

    他們異口同聲地大聲讚美道:

    “感謝太皇太後,皇帝陛下和安漢公的恩典和賞賜。臣等一定盡忠職守,報效宏恩!”

    站在兩位陛下身邊的安漢公王莽,聽見諸侯大臣的這一片讚美之聲,心裏十分愜意。

    安漢公王莽,臉露笑容,越發虔誠。

    安漢公王莽的聲望和威信,更加盛大,恩德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