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意茫然更始進京 正國典劉秀演禮

字數:5133   加入書籤

A+A-


    1

    向更始帝行禮拜見完畢,破虜大將軍、武信侯劉秀,肅立殿下,心中一直狐疑不定,擔心不已。

    劉秀一邊默默地注視著更始帝,心存戒備,一邊仔細聆聽著更始帝的旨意,恭敬萬分。

    其時,群臣濟濟一堂,有說有笑,表情十分輕鬆。更始帝也十分愜意,神情安詳,朝堂上並沒有,劍拔弩張,神神秘秘的氣氛。

    劉秀見了,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2

    見劉秀行禮完畢,更始帝庚即開口說話道:

    “破虜大將軍愛卿,辛苦你了。新婚快樂嗎?”

    更始帝抱歉地對劉秀笑了笑,關心地問道,“愛卿正當新婚燕爾,兩情融融之時。朕突然下旨,邀請愛卿,入朝議事,打擾了愛卿的休息計劃,朕感到非常抱歉,很是過意不去。

    如今,各路漢軍大捷,想必愛卿定有耳聞。

    定國上公大人,已經收複了東京,正在整修宮闕,清理先祖之陵,等待朕與文武百官,一同進京,祭祀先祖之陵,感謝列祖列宗神靈的護佑。

    宛城行宮,城池堅固,寶物豐饒,雖然十分美好,但不是王氣所在,並非最佳的定都之地。

    朕與文武大臣商議還都之策,大臣將領,都無異議,朕決定安都洛陽,定鼎中原。

    可是,漢庭禮儀、典章製度,已經被王莽僭臣,徹底毀壞,荒廢已久。

    廷尉愛卿,特別推薦,破虜大將軍,言說愛卿,對漢庭禮儀、典章製度,很有心得。

    所以,朕不恥下問,打擾愛卿休假,特別召見愛卿,詢問一下漢庭禮儀、典章製度問題。

    以免到時進京,漢朝廷君臣,成禮之時,亂了方寸規矩,得罪祖宗神靈,成為前朝勳舊遺老,庶民百姓,儒生士大夫的笑柄,貽笑大方,損傷大漢威儀,朝廷威信。”

    聽到更始帝言說,原來是想請教漢庭的禮儀規矩、典章製度,劉秀心裏,是一陣輕鬆。

    漢庭的禮儀規矩、典章製度,是劉秀本行,一向熟記於心。

    劉秀庚即對著更始帝,以及朝中的文武大臣,興致勃勃、有條不紊地談了起來道:

    “稟告陛下:

    所謂時異則事異,與時俱進,乃是治國要訣,各朝各代的典禮製度,也在時時更新變化之中。

    我漢庭曆朝曆代的典禮製度,其實名目繁多,一言難盡。微臣也隻能說,是略知一二,知道一些大概而已。

    雖經僭臣王莽對朝廷禮儀典章製度的篡改、毀壞、拋棄,但總的原則性的大的典章製度,實際上皆是大同小異,隻是存在一些細節上的不同,其實無傷大雅。

    現在,微臣盡自己心中所記禮儀典章,一一給陛下說出來,以備陛下谘詢參考。

    朝廷大典,禮儀繁多。重大典禮,有合朔,朝會,郊祀,宗廟,登極等等,禮儀典章,及其詳盡完備。而這些重大典禮之中,禮儀也有很大不同,不可混淆。

    典禮以隆重典雅,輝煌富麗,盡顯皇家尊嚴為原則。微臣現在,就根據自己所知,為陛下一一道之,請陛下垂聽!”

    3

    聽著破虜大將軍劉秀的細細講解、剖析,更始帝(劉玄)心裏,卻是一頭迷霧,不知所以。

    為了掩飾自己對禮儀典章製度一竅不通的窘迫,更始帝隻有不住地點頭稱是。

    更始帝(劉玄)一邊聽著,一邊暗自慶幸道:

    “哎呀,幸好當初,朕接受大司徒大人劉賜大哥的意見,沒有殺掉劉秀啊!

    不然,漢庭遷都洛陽、長安,朝中文武百官,居然無人知道,漢家的禮儀典章製度,文武大臣,像草寇一樣進京。豈不是讓別人非議,我朝中無人,成為了天下人的笑柄嗎?

    朕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大漢皇帝,連應知的禮儀典章規矩,也一點不知曉,豈不是成為了文武大臣、內臣宮女的笑柄了嗎?”

    劉秀專揀大節要領,一氣嗬成地為君臣講完。

    更始帝(劉玄)和殿下的文武大臣,綠林豪傑居多,大多是目不識丁的大老粗。

    豪傑們喜歡真刀真槍、明火執仗的打鬥爭奪,對這些繁文縟節、有板有眼、規規矩矩的東西,根本就不感興趣,早就已經聽得,不知所以,昏昏欲睡了。

    4

    見劉秀講完,更始帝(劉玄)靜思了一會,終於醒過神來。

    更始帝清了清自己的喉嚨,咳嗽了一聲,驚動了群臣眾將,然後發布旨令道:

    “哎,咳咳!愛卿講得很好!

    現在,朕下旨特封,破虜大將軍、武信侯劉秀,為司隸校尉(首都衛戍司令),隨侍朕的身邊,以備朕的谘詢。

    遷都事宜,最終決定之後,著令司隸校尉、武信侯劉秀,立即先去東都洛陽,整修宮殿,重新修整,皇家祖陵,以及朝廷三公九卿諸大臣的衙署和駐地。

    請司隸校尉、武信侯大人,依照故漢的禮儀典章製度,迅速組建司隸校尉(首都衛戍司令)府,設立官職,選備僚屬,著即上任,並用正式公文,通知司隸校尉府所屬郡縣,立即執行,做好遷都洛陽的準備。欽此!”

    更始帝的旨意,宣布完畢,玄漢文武大臣,對遷都洛陽,都沒有異議,皆三呼“萬歲”,輕鬆而散。

    5

    眼見丈夫劉秀,眉頭舒展,腳步輕盈,神情舒暢地平安歸來,麗華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了地。

    麗華親自上前,為自己親愛的夫君,脫去了身上的朝服,並端來了洗臉的熱水。

    梳洗完畢,夫妻二人,親親熱熱,水乳交融一般地依偎在一起,靜靜地坐了一會,就閑聊了起來。

    聽到劉秀講完,更始帝召見的詳細經過,麗華緊張的心情,終於開朗了一些,祝賀劉秀道:

    “恭喜夫君,榮升司隸校尉。天生我材必有用,夫君終於可以,大展宏圖了。”

    “如今,國家草創,事務繁多,天下還未太平,百姓還未安撫,榮升司隸校尉,這究竟是福是禍,還不知道呢?有什麽值得慶賀的呢?”

    劉秀淡淡地對妻子麗華回答道,似乎心中沒有一絲喜悅。

    “夫君也不宜如此,憂心忡忡、憂鬱不安啊!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

    夫君先到東都洛陽,上任司隸校尉再說。夫君不是庸庸碌碌,胸無大誌的人。

    說不定某一天,夫君轉運,有了貴人相助,就否極泰來,飛龍在天,平步青雲了呢!”

    陰麗華微笑著,安慰夫君劉秀道。

    “麗華啊,我劉秀到不希望,什麽平步青雲,龍騰萬裏。隻要我與麗華妹子,能夠平平安安,白頭到老,兒孫滿堂就行了。

    到時候,能夠有孝子賢孫,圍繞在我們夫妻倆的身前盡孝,劉秀就餘願足也!

    麗華啊,我們不談這些了,你為我撫琴一曲吧!”聽了妻子的勸說,劉秀心情舒暢了許多,對妻子麗華說道

    “謹遵夫君之命!讓小女子,為文叔君高歌一曲,以慰君心。”

    陰麗華恢複了少女時期的天真,十分調皮地對劉秀說道。劉秀被麗華逗得微笑了起來,恢複了久違的笑意。

    過了一會,麗華置酒彈曲,祝賀夫君,為劉秀助興彈奏起來,消解丈夫心中的愁緒。

    6

    然而,麗華的深情撫慰,卻依然難以徹底消除,劉秀心中的悲傷,隱憂和鬱悶。

    麗華心裏最清楚,新婚燕爾的日子裏,夫妻兩人的枕邊,為什麽會有丈夫,偷偷流下的那麽多的眼淚。

    雖然與丈夫新婚不久,但麗華十分清楚丈夫的苦衷,明白丈夫心裏深深的擔憂,和夫君對死去的伯升大哥的那份,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思念、內疚之情。

    陰麗華隻有常常默默地,站在那塊平時被嚴嚴實實地遮蓋了起來,隻有自己與丈夫兩人,知道的大哥伯升的靈位前,默默地為夫君祝福,焚香祈禱。

    陰麗華常常默默地祈禱著,自言自語道:

    “但願伯升大哥的在天之靈,能夠保佑我們一家,老老小小,平平安安。

    保佑我的夫君,逢凶化吉,一切順利。

    保佑文叔哥,逢難呈祥,躲過奸佞之徒的嫉恨和陷害,最終龍騰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