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流民司東禮(第一更,求訂閱)

字數:5165   加入書籤

A+A-




    英國人會不會選擇和平重要嗎?

    當然很重要,但是更為重要的是什麽?

    是實力,隻有實力才能讓對方妥協。也隻有實力才會讓他們選擇和平!

    他們選擇和平並不是因為他們是一群和平主義者,而是因為戰爭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選擇和平。

    如果換成了“條約清”那種貨色,別說是什麽妥協了,和平啦。人家巴不得你主動找點事兒,&nbp;&nbp;然後和你簽點條約、讓你賠些銀子,割塊地呢。

    沒有實力的話,一切都不過是空談而已。歸根結底,到最後還是要靠實力來說話。

    在時光邁進1867年之後,南華仍然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的發展,盡管因為對智利的吞並導致了南美西語區對南華的普遍抵觸,&nbp;&nbp;甚至在英國人的策動下,&nbp;&nbp;西語區各國掀起了對南華貨物的抵製運動。

    但抵製洋貨嘛,也就是一陣風而已,&nbp;&nbp;包括棉布等廉價的南華工業消費品在抵製風波之後,仍在源源不斷的進入南美各國,並一點點的擴大著在市場上的份額,究其原因無他——便宜!

    便宜就是王道。對於拉丁美洲的那些普通人來說,他們可不在乎什麽智利有沒有亡國,外國人的事和他們有什麽關係。

    隻要南華的東西足夠便宜,在蜂巢之後他們肯定還是會選擇南華貨。

    生活嘛,不丟人。

    而支撐起南華廉價工業品是什麽呢?

    當然是來自大洋彼岸華夏的廉價勞動力!

    與曆史上不同,1867年的大清國,並沒有進入所謂的“同治中興”,三年前曾剃頭四路出擊,兵臨天京城下一,非但沒能占領天京,&nbp;&nbp;平定長毛,反麵在天京城下損兵折將,&nbp;&nbp;湘水懶以稱雄的水師幾乎盡毀的長毛的鐵甲艦之下,從此之後,大清國的局勢就如黃河之水似的,一泄不可收拾。

    湘軍水師盡毀之後,先是安徽江北的陳英王與江南的李英王順利會師,隨後江北、江南等清兵退敗,天國水師一路逆襲至九江,西路兵鋒直指江西,北路直指黃河。

    眼見著天國雄師再現鹹豐年間兵逼京師的威風,幸虧李中堂的淮軍的崛起,才勉強把太平軍擋在了黃河南岸,自此之後,雖然已經激戰兩年,但雙方的戰線已經基本穩定。控製著江蘇、浙江、安徽以及江西的天國與清軍隔著黃河、淮河相望。一條河隔離了兩個世界。一邊是辮子,一邊是長毛……其實,兩邊都是饑餓。

    饑餓!

    即便是曠日持久的戰爭奪去了數以千百萬人的性命,無論是曾經繁華無比的皖南,還是人口眾多的皖北,到處都是焚戮一空的市井村落,各地百姓十不存一,雖然有大量的土地閑置以至拋荒,&nbp;&nbp;為外來移民所占據,但戰亂中又那有什麽樂土。

    長滿荒地的官道上,&nbp;&nbp;一隊衣衫破舊的流民,漫無目的走動著,在這些移民中,穿著件破舊長袍的司東禮,看起來很顯眼,讀過幾年私熟的他,勉強算是半個讀書人。這身破舊的長袍成了他和其他人最大的區別,當然也是這身衣服讓他成為這些人的主心骨,畢竟,讀書人嘛,懂的東西多。

    “東禮哥,天下真的有你說的那個地方嗎?”

    他身邊的司東川問道,他們都是從一個村子裏走出來的堂兄弟,離開了家鄉後,他們就到處飄蕩著,想要尋找一塊無人的閑地,然後定居下來。

    不過在半路上,司東禮看到了貼在牆上的告示。

    “離開這片貧窮之地,到南華來吧!這裏遍地的沃土,在那些土地、房屋成為你們的土地,你們房屋,這裏既沒有戰爭,也沒有兵禍,更沒有苛捐雜稅,當然也沒有當地人欺淩,隻要你們奉公守法,官府就會保護你們不受任何人侵害!”

    破舊的告示上是同治四年張貼的,至於告示上提到的地方,他也不知道在那。

    但是他卻聽說過南華。

    南華在那?

    司東禮並不知道,但他卻聽人說過那個地方,聽說那個地方不僅有金子,而且還有許多無主之地,最重要的是,那裏沒有戰火,沒有兵災。

    在兵荒馬亂的時候,那樣的地方就是傳說中的世外桃源啊。

    “就是啊,東禮哥,這天底下那有告示說的那種地方,天下那麽大,有啥地方不打仗的?”

    “天下這麽大,總有一些地方不打仗!”

    司東禮說道。

    “這兵荒馬亂的世道,即便是咱們找到了一個落腳的地方,又能怎麽樣,指不定這邊剛種上兩天的地,還沒等有收成,碰著兵啦、匪啦什麽的,性命就丟了,這世道……”

    搖了搖頭,司東禮說道。

    “不能光想著不挨餓,還要想活命,要是天底下真有那樣的世外桃源,就是多走幾天的路,又能咋樣?”

    也沒多走幾天,不過隻是兩天後,他們一行人就到了西淝河邊的一個小集子,在市集的圍圩外,隻是說道著要去南華,就有船家熱情的邀請他們上了船。

    “不要錢,不要錢,等把你們送到了地方,那邊自然有人給咱錢……”

    船家樂嗬嗬的說道。

    對於船家來說,在過去的幾年裏,他們早就習慣了做這樣的買賣,隻要順道把人帶到地方,那邊就有招工處的人給銀子。

    十月裏的西淝河有點兒陰冷,揚著滿是補丁的帆船緩緩的駛出河口駛進了淮河,撐著撐行竿的船夫,不時的看著岸邊,河岸邊的蘆葦蕩隨風搖晃著,岸上靜悄悄的沒有絲毫的動靜。

    “船老大,咱們啥時候到地方。”

    幫忙撐船的司東禮問道。

    “還得好幾天呢,不過咱們進了淮河也就快了,一路順著淮河往東,等到了舊黃河口,到了那邊就有招工處的東家,隻要你們驗過了身體,就能上船,上了船,就算是踏上南華的門了。”

    船老大看了一眼司東禮,長歎口氣,

    “雖然老話說人離鄉賤,可現如今兵荒馬亂的,離了鄉總能活下來吧,哎,這亂世啊,也不知道啥時候是個頭!”

    亂世之人不如狗,這一路上,市集上人肉都是當成肉來賣,一斤也就幾文錢。至於人肉是哪裏來的,不用想也知道。要是有人落了單或者死在路邊上,那就很有可能淪為肉案子上的肉菜或者淪為流民的口中之食。

    抿了抿嘴,司東禮沒說話,隻是朝著遠處遠遠的看了一眼,然後又歎了口氣。

    在這個亂世之中,隻要能有個地方,能吃上飯,能安安生生的過完這一輩子,娶個妻生個子,傳宗接代的,別的還能圖個啥?

    其實,人活一輩子,為的不就是這些嗎?

    活著,在亂世之中,能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奢望……

    幾天後,船就過了洪澤湖到了舊河口,所謂的舊河口十幾年前還是淮河和黃河交匯處,其實這個舊河口打從百多年前,黃河河道變成了地上河。這裏也就成了所謂的“舊河口”,船隻在這裏經閘口進入黃河。

    不過打從十幾年前黃河北岸決口後,黃河就奪大清河入海。曾經的黃河也就變成了廢河。雖是廢河道,可河道裏仍然可以走船,吃水不深的內河船可以從這裏直接入海。

    這也是南華會把招工站設立於此地的原因,畢竟,在這個時代,河運是內陸最便捷的運輸方式。

    下船後,司東禮一行幾十人被船東引著到了一個懸掛著“南華勞工招募站”的地方,在檢查了一番後,就被引進了屋子裏。

    在進屋子之前,負責人好生安撫道。

    “你們現在這裏等上兩天,等人夠了就發船,大家放心,隻要到了這個地方,肯定餓不著大夥的,咱們這地方管吃……”

    不用別的什麽大道理,隻要這一句話也就足夠了。

    管吃而且還管飽,對於這些流民來說,他們還有什麽其他的奢求呢?

    當然,這也讓他們對未來的日子充滿了期望。

    昨天晚上躺在床上,司東禮的眼裏充滿了希望。幾個月以來這是他第一次睡在床上。也是他第一次踏踏實實的吃上一頓飽飯。在此之前,這樣的日子也就是在夢裏頭夢到過。

    “哥,這地方似乎不錯。”

    堂弟也在一旁說道著。

    “不但管吃還管住,這樣的日子要是一直能過下去,那該有多好。”

    “嗯,”

    司東禮隨口應了一句,但並沒有說話。隻是在心裏頭盤算著。

    南華…南華到底是什麽模樣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