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學堂門前好熱鬧
字數:3770 加入書籤
這頓飯,娘幾個吃的倒也不急。
有些事,急是急不來的,必須要穩穩當當的。
“娘,兒子想在今年下場試一試,您看可行?”蘇恒說得很隨意,並不是那種勢在必得的張狂, 語氣跟說餓了就要吃飯一樣平淡。
蘇金秀勉強抑製住了被食物卡嗓子的嗆咳聲,瞪著那雙猶如少女般的杏眼,隻問了一句,“你這個年紀……合適下場?”
就不怕樹大招風,天才的翅膀,被迎麵撲來的颶風給折斷了?
早慧是好事兒,可也是傷害自己的利器,一個操作不好, 恐怕就落得個傷仲永的下場。
再一個,蘇金秀擔心他前期讀書過猛,後期就懈怠驕傲起來,可不大是好事兒。
而且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縣試考試是在春季的二三月份,那時候,永安縣的氣候還很寒冷,這一次就考五六場,就小虎子這年紀,怕是頂不下來,熬不住。
蘇恒道,“娘,今日反擊那學堂先生,恐怕名聲就隨風傳向四方了,您兒子想低調,怕是也不能成。
所以,這次事情了了, 我就準備來年的童生試。如果能僥幸考得過,那您兒子也是給您爭臉,等於是給您錦上添花。
可萬一要是考不過,那也沒什麽。畢竟您兒子來年才八歲嘛,這點的年紀,考不過很正常,不會有人說什麽不是來的,您說呢?”
蘇金秀見蘇恒說得頭頭是道,語氣平和,心態也很淡然,就放心了很多,“既然如此,就說明你心裏有成算,娘不會幹涉你的決定,。
隻是有一點,娘可要告訴你,你給我記住了,做人呢,要勝不驕,敗不餒, 能扛得起責任,也能當得起躺平的鹹魚。所以, 你想去試試,就大膽地去。”
“是,娘,兒子記住您的話了。”蘇恒很鄭重地應著,“兒子知道,縣試要考八股文,詩經,策論,律論等等……想來是極難的。
但是,您兒子想要下場去試試,那多少的,肯定也是有一點點把握。兒子不敢把話說得太滿,更不敢說得多漂亮。
但是,不去試試,兒子又怎麽能知道,我這半斤八兩到底是怎麽個樣呢?娘,今日事了,我就要閉關苦讀了。”
蘇金秀聽到苦讀兩個字,差點沒把嘴裏的飯噴出去,“兒子,你還小,修為不到火候,苦讀這兩個字,貼你身上,不大合適。
你呀,趕緊好好吃飯,別鬧幺蛾子,做個正常給人它也香啊。那些驚世駭俗的事情,你可以有想法,但是別為難自己應充好漢。來,乖,吃飯飯哈。”
被娘親這一頓調侃,蘇恒小臉都黑了,“娘,寢不言,食不語,您吃飯,吃飯。”
話不投機半句多,咱們娘倆還是少說話吧。
蘇金秀翻了蘇恒一個大白眼兒,“嘁……還寢不言,食不語呢?就你啊,不是娘小瞧你,哪一天你嘴巴能閉嚴實了,母豬都能上樹。”
碎嘴子的人,你讓他不說話,這可能嗎?
蘇恒被嘲笑自然是不服氣,可他一聽娘親說自己不可能不說話,就忍著辯解的想法,閉嘴了,任他娘怎麽嘲笑,他就是不吭聲。
朱誌宇在一旁看得直眼饞。
這孩子心裏是極為羨慕小表弟有這樣一樣隨和,開明,又能賺錢,還十分低調的娘親的。
唉……此生有母如此,是在做人最大的幸福之事。
不過,羨慕是羨慕,朱誌宇還是心滿意足的。
不管咋說,姨母對自己和妹妹,不但救了他們,將他們接回自家養育,也是視如己出,極為親近疼愛的。
雖然少了這種隨性的互動感,但是,較之自己親生的爹和那位狠毒的後娘,自己和妹妹簡直就是掉進了福窩窩裏了。
所以,朱誌宇看著表弟和姨母這般隨和地親近,他也是感恩和高興的。
“阿宇啊,你這兩天沒去上學堂,是受了虎子的牽連了,”蘇金秀吃飽了飯,放下筷子對朱誌宇道,“不過,今天事情解決了之後,姨母就請西席來家教授你們吧。”
朱誌宇也吃飽了,放下筷子,坐直身板兒,恭敬地道,“姨母此言差矣,那學堂先生總是帶著歧視的眼神看待我和表弟,即便沒有表弟這出事情,他們也不會讓我們順利地在那學堂讀完書。
姨母,這樣的學堂,我們不去也罷。但是,表弟的先生那般侮辱人,是萬萬不能遷就他的,否則,表弟這品行敗壞的名聲一旦傳出去,勢必會影響他的一生。”
蘇金秀點點頭,“嗯,你能這想,這麽能明辨是非,姨母很高興。所以,這次姨母來,也是要找那學堂先生討公道的。
行了,事兒呢,就是這麽回事,說得再多,也不如去有力有據的反擊他,讓他知道,我的兒子沒有他所說的那麽不堪,而是他瞎了眼睛,爛了舌頭,在那兒胡說八道呢。”
於是,蘇金秀帶著蘇恒,朱誌宇,還有趙傑輝和孟醒,就走出了家門,直奔蘇恒讀書的那座學堂而來。
娘幾個沒走出兩條街,就看見不少人都吵著學堂的方向,便一邊七嘴八舌地議論,一邊奔過去。
石匠蘇蘇淺帶著三個兒子也急衝衝地一邊走,一邊在人群裏尋找著什麽。
當他們看到蘇金秀娘幾個的時候,都急忙奔了過來。
“金秀,怎麽回事?我怎麽聽說今天學堂那邊,小虎子要在那兒跟學堂先生請教辯論?”蘇淺擔心有人迫害小虎子等人,一見麵,不等寒暄,就急忙問道。
蘇金秀道,“淺叔,事情不複雜,但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得清的。您先別急,等一會兒您就看明白了。”
蘇淺見蘇金秀神情淡然,不像是有事兒的樣子,這才稍稍放下心來,點點頭,“小虎子沒事兒就好。”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聚在學堂門前的人越來越多。
尤其是讀書人,今兒個來的可不少,基本上匯集了湘水鎮那些有名望的讀書郎。
其中還有兩位是秀才,一位大約是四十多歲,一位是三十多歲。
這兩個人一聽說安榮學堂門前要舉行辨明大會,他們起早就來了。
“樹材兄,您早來了?”三十幾歲的白臉秀才衝著四十多歲的黃臉秀才抱拳作揖,十分地謙遜恭敬。
黃臉秀才,也就是段樹才也回了個讀書人的禮,笑著道,“靖白兄弟也早啊,愚兄聞之七八歲孩童能做好文章,也是來一睹尊容的。”
“哈哈哈……不錯,不錯。”曲靖白哈哈大笑,“這事兒真乃是千古奇談哪。小弟活了三十多歲,還是頭一次聽說一個小學童,竟然要當眾做文章,哈哈哈……也不知道是他有骨氣,還是……缺心眼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