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全部封王巧安排

字數:4238   加入書籤

A+A-


                      皇帝陛下自然是知曉宋炳忠的用意,便沒好氣地瞪他。

    將難題扔給朕,你真是好臣子,膽肥了吧?

    宋炳忠也不懼皇帝陛下這幅生氣的樣子,回瞪著他,意思是,咱們倆都是元清的爹,我負責將他養大,你負責給他清掃障礙絆腳石,這有什麽不對?

    咋地,你想想擎現成的兒子孝敬,一點不付出啊?世上哪有那好事兒啊?

    這兩個人,一君一臣,你瞪我,我瞪你,誰也不服誰。

    看得高明德在一旁十分地好笑。

    最後,還是皇帝陛下先軟了下來,不但賜封了宋元清為安親王,而且還賜給他了一柄天子尚方寶劍,上可打皇室宗親,下可打忤逆臣子,嗯……這下宋元清賺大發了。

    不僅如此,皇帝陛下還傳旨,督造安親王府,待安親王府建成之後,令安親王與清秀縣主擇吉日,在安親王府拜堂成親。

    宋炳忠和高明德至此,才都暗自鬆了口氣。

    皇帝陛下這麽一來,可謂是用心良苦,慈父情懷啊。

    你順義伯府的老夫人不是想讓宋元清給你衝喜成親嗎?那皇帝陛下就安排他在自己的府邸成親拜堂,你個伯府的老夫人算得了什麽呢?

    而且這麽安排,外人也不敢說出宋元清不孝順的字眼來。

    人家宋元清現在是安親王了,你順義伯府的老夫人再讓他給你衝喜?你腦袋長多了,還是膽子長肥了?

    再一個,皇帝陛下不是明確地說明了嗎?

    安親王之所以是安親王,是因為他在他的封地永安縣那嘎達鼓搗出了糧食新品種,是一畝地能產出十幾二十多擔的高產糧食。

    十幾二十擔的產量是什麽概念?那是足足能養活半個縣城人口的高產哪,你們說,宋元清和清秀縣主的這份這功績大不大?

    簡直是無人能比啊!

    國之根本就是糧食!

    試問放眼整個大銘朝,你們誰能這般有心,為國為民培育出這麽高產量的糧食來?

    所以,封蘇金秀為清秀縣主,封宋元清為安親王,一點都不為過。

    高明德當即就給皇帝陛下道賀,並且還有意無意地笑著說道,“安親王爺和清秀縣主培育出新糧食,不但陛下您高興,就是三皇子殿下也極為有心了。

    嗬嗬嗬……前幾天老奴還聽說,三皇子殿下還派了邱公公去了永安縣,一路同行的還有禮部侍郎寇大人的幕僚陳紹。

    兩個人想要清秀縣主識大體,能將名下的香皂作坊交給三皇子殿下行辦,嗬嗬嗬……三皇子殿下這也是憂民憂國啊。”

    眼藥……就這麽給三皇子殿下上上了。

    皇帝陛下聲色不動,笑道,“是啊,朕的這幾個兒子都大了,懂得為君分憂了。嗯……不錯,不錯,朕有這樣的懂事的兒子,甚是欣慰。

    那個……既然三皇子如此懂事,也想為朕分憂,朕豈又不成全之理?那就傳旨吧,三皇子秦明至純至孝,有為君分憂之意,實在可嘉。

    封為吳王,賜封地蒼淮州,再賜金珍玉米糧種五袋,三日後就藩,在蒼淮州大力推廣金珍玉米,解蒼淮州百姓之困頓,欽此。”

    聖旨一下,三皇子殿下就成了蒼淮州的藩王,並且還要去那裏推廣玉米的種植。

    因為玉米是黃色的,皇帝陛下便親自給它取了個名字,叫“金珍玉米。”意思是黃色如珍寶一樣的糧食。

    為了避免部必要的口舌之爭,皇帝同時還封了其他兒子。

    大兒子是太子,先於宋元清出生的,乃是魏家女皇後所生。

    說到皇帝陛下這幾個兒子,不得不再提一句,當初宋元清的母親是皇帝陛下的原配,按說,是應該先生孩子。

    可是,直到皇帝陛下秦朗登基了,陳筱暘也沒能生個孩子出來,倒是後進宮的魏家女生下了庶長子,還有長公主,以及四皇子。

    陳筱暘是後來才好不容易懷了身孕,生下宋元清的。

    也正是宋元清的出生,加快了太後和順義伯府老夫人伸出毒手害人的速度,清理了陳筱暘和宋元清,給魏家女騰地方。

    就這樣,魏家女在陳筱暘薨了之後,被太後娘娘強勢給扶正了,從此,大皇子秦耀,四皇子秦光,以及長公主秦瑩成了嫡出。

    魏家從此飛黃騰達,一撅而起,成了大銘朝當仁不讓位高權重的皇親國戚。

    秦耀是太子,這個不用封了。

    二皇子秦升,是德妃娘娘周淑娘所生,被封為齊王,藩地盛南州。

    三皇子秦明,便是吳王了,封地蒼淮州。

    四皇子秦光,封為殷王,封地陵西州。

    五皇子秦直,封為燕王,封地淩南州。

    六皇子秦林,封為荊王,封地荊北州。

    最小的皇子是七皇子秦淮,因為才七歲,就封為懷王,封地江南州。

    這麽一封下來,堵住了許多人的悠悠之口。

    而且,這些被封了王的皇子們,除了懷王秦淮的封地是富澤之地,其餘的幾個,都是在幾近荒涼之所。

    但是,唯一被皇帝趕出京城就藩的,隻有李賢妃生的兒子,三皇子吳王殿下。

    宋炳忠對皇帝陛下的家事兒,裝聾作啞,站在一旁當隱形人。

    高明德則一一記下之後,便去中書省宣布皇帝決定去了,以便翌日中書省那邊正式下聖旨。

    “行了,你進宮這麽長時間了,朕不管你飯,趕緊滾蛋吧。”皇帝陛下見宋炳忠還站在原地沒有走的意思,就不耐煩地揮手趕人。

    宋炳忠一躬身,恭敬地應了一聲,“是,臣……這就告退。隻是……惠陽公主的陪嫁……元清他是不是應該全部繼承?還請陛下明示?”

    養母的陪嫁自然是該給養子,宋炳忠卻不想跟順義伯府老夫人當麵剛,便請皇帝陛下出手。

    反正,宋元清是他宋炳忠的兒子,也是你皇帝陛下的兒子,所以嘛,這嫁妝你兒子得了,你當爹還能不高興?

    另外,不但惠陽公主的陪嫁是宋元清的,就是被追封為文德聖賢天賜皇後陳筱暘遺留下來的陪嫁,也都是他的。

    這麽多好東西給宋元清留作老婆本兒,誰人比肩?

    皇帝陛下沒好氣地又瞪宋炳忠,“惠陽的嫁妝單子不是一式三份嗎?那就按照嫁妝單子歸攏東西,都送到皇家宗室交由宗親王保管,咱們不操這個心了。”

    “臣……遵旨。”目的達到,宋炳忠這回是應答的痛快幹脆。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