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使團進京
字數:3557 加入書籤
自冬獵回來後,楚寧幾乎沒有過空閑,從冬日一直忙到開春,才終於得了幾分喘息。
郝楠、秦禹幾人經過這幾個月的鍛煉,越發進入狀態。盡管累一些,每每進入流雲殿中,卻還是神采奕奕。
楚寧會帶著他們將每一日要修補的古物都用表格列出來,直接貼在醒目之處,於是,他們便都能清楚知道隔日要修什麽。每日下值,每每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去,然而一想到次日觸摸到的又是一件讓眾人為之驚歎的珍寶,他們便又頓時感覺充滿鬥誌。
尤其楚寧的教授總是落在實處,從不誇誇其談,即便是這樣忙碌的日子,楚寧也必然會每日抽出一點時間,指導他們一些還不懂的地方,或是教授他們新的功課。
別人拜師是偶爾頓悟,他們卻日日都有一籮筐的收獲。尤其像秦禹和郝楠這樣有著多年修複經驗的,在楚寧的教導下,修複的流程愈發規範,才深知自己以前走了多少彎路。
若是能把這些方法流傳給更多的人,那大周的修複技藝……
放在以前,秦禹絕對不會有這樣大方的想法。試問,誰人不是將自己的手藝捂得緊緊的,生怕別人窺探一二。就連修補文物時,也幾乎是將在場的人全部都清空了才會動手。
直到遇見楚寧……
他們才知道,原來,這世上居然真的有人並不把自己的才能當成私物,反而恨不得一股腦地傾囊相授。修補每一件物品也都毫不顧忌旁邊圍了多少人,隻要不打擾她修補,隨便眾人將屋子圍滿也無所謂。
這種大方隨意的作風他們起初難免震驚,然後逐漸習慣,最後深深折服。
秦禹想,付大人說得對,師父她是真的熱愛修補文物,也是真的替這些珍寶心疼,所以在拚盡全力地想要再一次賦予這些東西生命,讓它們重新活過來。
這才是真正的匠心。
因此,經過這幾個月,他們也逐漸改了想法。正如師父所說,修複需要傳承,不若如此,大周的修補一行遲早衰敗。總是要有人先邁出一步,楚寧卻已帶著他們邁出了好幾步。
雖然辛苦,卻也很是滿足,流雲殿裏每日鬥誌滿滿。想來最悲淒的,大概隻有旁側繪製文物的那個角落。
聶畫師和塗畫師早已經一臉麻木,楚寧明明說大半個月後會鬆快一些,他們卻覺得還是望不到盡頭似的。
流雲殿太大了,裏頭的珍藏可謂傾數朝之力,各種品類皆有。他們也是有聽聞過這類的出展盛會,其他國無不是合舉國之勢,召數位能人一同修補,而楚大人一個,帶著五位剛學不久的弟子,便幾乎橫掃了國庫裏現有的物什。從壁畫到石雕,從磚瓦陶器到紡織……反正從第一天進殿跟到現在,就沒有她不能涉獵的種類。
這,還是人嗎?
苦了他們的手和老腰,幾月下來,淒淒慘慘。要不是貼出這張老臉,讓聖上又派了兩人過來,他們恐怕遲早得交代在這。
自此之後,宮中畫師一聽到“楚寧”二字,可謂聞風喪膽,恨不得把自己縮進洞中躲藏起來!
……
春意盎然,京都城裏今日好一番熱鬧,隻因越國的使臣於午後便會入京。
國帖數月前便已發出,越國派了他們的兩位大臣應邀而來,承安帝依製,讓禮部尚書周藺和柳振一道去城門迎接。
原本平平靜靜地去,柳振卻剛見麵不久就揣了一肚子火氣。
越國人表麵上並不失禮數,但骨子裏的傲慢自得實在讓人很不舒爽,新仇舊怨加在一起,當下若不是礙於兩國顏麵,恐怕早就罩了麻袋,扔到小巷子裏去悶揍一頓!
周藺此人,簡直是含著《禮經》出生,素來就不大會吵架,柳振便承擔了回懟的絕對主力,表麵笑嘻嘻,實則講的每一句話也都夾槍帶棒,隻管反諷回去。
打嘴仗嘛,這些年其它見沒見長不知道,嘴上功夫他反正是磨練得不錯。況且這是大周的國土,到了他們的地盤還敢如此囂張,嗬,倒想得美!
於是,和周藺兩人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也算是完成了迎接使臣入京的任務。
進宮回稟,承安帝拍掌稱好。果然,這種口水仗的活派柳卿去準沒錯,不狠狠打壓一番他們的氣餡,還以為這是幾年前呢。
柳振思忖,“聖上,臣看著,越國此番恐怕是有備而來。”
武力上兩國不相上下,倒沒有什麽過多的戰場紛爭,大家都是偶爾打打邊境小國,得閑了收拾幾個不聽話的小弟,然後各管各國,不大幹擾。
唯一有矛盾的,便是越國和夏國常年以文禮之邦而稱,對大周素來鄙夷。不少越國人覺得大周乃野蠻之地,沒什麽值得遊學賞玩的,言語中多是不喜。
事實上,大周確實也未有拿得出手的盛會舉辦,即便是燕陵展這樣從南梁時期就流傳下來的盛事,也逐年沒落,眾人談起,就更是唏噓不已。
所以往年柳振和周藺出使越國和夏國時,著實也未有底氣,隻能生生受對方嘲諷。好在有周藺攔著,好生相勸,否則柳振這暴脾氣,弄不好會想出什麽鬼主意來回擊。
今日算是粗淺地扳回一局,柳振細細觀察中發現,越國隨行的使團裏,有幾個人盡管偽裝身份,還是能一眼看出並非常人,所以他才說,越國必然有備而來。
且,如果他沒猜錯,就是衝著楚寧來的。
接到國帖後,略一調查,大周朝有個修補厲害的女子一事,便能輕鬆獲知。越國在這一行,出眾者甚多,想必是派了不少厲害的修補師來同他們打擂台呢。
承安帝不怕,“讓他們盡管來,屆時別哭著回去就是。”
柳振提前請旨,“聖上,使團離京那日,派臣去送吧。”
承安帝大手一揮,特別囑咐,“別弄得太難看就行。”他落筆將最後一本折子批閱完,舒展一番筋骨,問道,“楚寧那邊也算結束了吧。”
“臣昨日才去看過,快了。”
難得有空閑,承安帝興致勃勃,“他們近日在修什麽?”
“回聖上,是那頂晶玉流蘇冠,想來今日就能完成。”
“走走,看看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