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終於下令,設行物司
字數:3253 加入書籤
許久不見的大周朝堂 “打嘴仗”又開始了。
承安帝做足了準備,今晨一早就墊飽了肚子。等朝臣們上稟完各處的事務,他才提出這件事,拋給他們去商議。
以付士文、柳振為首的一群人,自然是高聲附和,搬出了“聖上聖明,高瞻遠矚”那套常用的官話。承安帝回以滿意的眼神,但並不急著開口,果然,另一群人很快接過了話題。
“聖上,這恐怕不妥。縱然是前朝,也未有另設一司的道理。如今官員冗雜,給國庫增添了不少負擔,去歲還因為此事商議了許久,好不容易裁撤去幾個衙府,總算各部各司數量可控,現在卻又要再設新司,這不是等同做了無用之功。”
“哪裏是無用之功?”徐平澤站出來反駁道,“去歲裁撤去的都是閑散多餘的衙署,並不做多少實事,反倒整日無所事事又領著銀錢,白白耗著大周的國庫。而將修補一事引入朝堂,是實實在在為國為民的,大周不管對內對外,都正需要這樣一柄劍。”
“柳大人所言差矣,楚寧等人歸屬工部,並不是無名無分,也同樣在為國做事。至於朝廷給的尊榮,聖上對他們已足夠親和,該給的賞賜也沒有落下,何至於再另外獨設一司這麽麻煩。”
“獨設一司自然是為了更規整,方便日後管理。工部以往沒有過修補一行,對這方麵的管製也毫無規章可循。他們晝夜辛勞,為我大周立了不少功勞,聖上明德,對有功之臣不吝讚譽和財帛,也保留了何錦書、江明、寒枝三人以往的官階,對他們而言已是知足。
但是我大周一向是知人善用,聖上也是英明仁厚的明君,將這麽一群人不明不白地一直置於工部,不是長久妥善之法。
現在的確是問題不大,可日後,他們的晉升該怎麽算,和工部屬官們相見,到底該誰向誰行禮,年節上他們又要坐於何處……這些問題模糊不清,誰也不清楚。縱然我工部的屬官和秦禹等人不計較這些,以後相互間隨性見禮,但時日漸久,難道說我大周禮製還能容許有這等不明晰之處存在?”
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展開了一場拉鋸戰。整個大殿從拋出此事開始,就再也沒有安靜過。一方話還沒說完,另一方就著急駁斥回去,直到講得嗓子幾乎冒煙,也還是沒能把對方說服。
承安帝暗暗摸了摸自己肚子,不禁慶幸,幸好他對這班不省心的臣子了解得足夠透徹,就知道這個提議定然要吵翻天,足足用了雙倍的早膳,這才能放任他們撕扯。他悠然地往後靠了靠,靜靜地看他們誰先敗北。
底下約莫是吵累了,有了片刻的安靜,承安帝故作疑惑地抬起頭來,關切道,“誒,怎麽停下不說了?唔,朕知道,愛卿們都有各自的考慮,說的也都在理。隻是時日緊迫,今日必須要有定論。來,繼續繼續,抓緊商議出一套合理的舉措來。”
饑腸轆轆的眾臣子:“……”
外麵日頭愈盛,吵到口幹舌燥,眼冒金星的大臣們有些站不穩了,出於各方利益,還是堅挺著,義正辭嚴地闡述自己的看法。
除去另設新司這件事不提,有人對楚寧涉足外朝極為抗拒,沉了臉色反駁道,“聖上,楚寧畢竟是女子,自古以來,就沒有女子在外朝為官的道理。一旦開了這等先例,我大周朝堂豈非成了亂象,男女同朝,簡直毫無章紀!”
前朝改革女官製,就曾遇到朝臣們強烈的抵製,當年爭執了長達半年之久,才慢慢規整了內宮女官製,為女子為官辟出一片天地。
但也僅限於內宮,外朝之地,女子想要踏足,根本是天方夜譚。
楚寧清楚這個時代對女子的偏見,即使是千年之後的現代,女子在職場上生存尚且會受到不公待遇,更何況是現在的封建王朝。
楚寧其實慶幸,和以往朝代相比,大周對女子已經寬鬆了許多,不是那等隨意磋磨女子的朝代。
況且,要讓她每日和程禦一樣天不亮就摸黑去上朝,她還不樂意呢。這樣剛好,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少了不知道多少麻煩。
承安帝回了他們楚寧根本不打算涉足朝堂的想法,那名官員一噎,被這句話堵得臉色一會青一會黑。他又不敢在禦前失儀,隻能生生憋著。
緊接著又有人提出,在各州府考校修補人才,再送往京都做最後的考核,實在大動幹戈。秋闈在即,應當讓各地官員專心處理科考之事,也讓舉國考生安心備考。這時候弄出一個修補的大考,太影響科考,還是等來年時機成熟了再說。
付士文冷笑一聲,正欲向前,柳振已經搶先開始了一整段不帶喘氣的反駁,把對方說得啞口無言,他才淡淡地一拂衣袖,回了原位。
朝堂爭執進入尾聲,承安帝不動聲色地又坐直了身體,暗忖終於是吵完了。
嗯,柳卿近來的嘴上功夫好似又強勁了不少,如同炮竹一般,一連把幾個臣子都轟得無招架之力。
好啊,也省得他再來浪費唇舌。承安帝以公事公辦的語氣做了一番簡短的總結,安撫了各方人馬,並最終拍板定下了這件事,著德順擬定旨意。
持反對一派的朝臣們也忍不住鬆了一口氣,結束了也好,總算是能下朝了。再扛下去,隻怕自己得直接餓暈在大殿上。
設立新司就設立新司吧,隻要楚寧作為女子之身,不來和他們同朝爭權,其他的好像也就沒那麽難接受了。
於是,當日午時,一道旨意下發吏部——朝廷今日起專設一司,用以修複,名為“行物司”,隸屬工部管轄。官職最高者為行物司“掌令”,官四品,位同工部侍郎,暫無人擔任。
郝楠、秦禹、何錦書、江明四人封五品“掌修史”,有上朝朝議的資格。考慮到他們所做之事特殊,有要事相稟時,再遞折子入朝就是。
至於寒枝和楚寧,依舊份屬內宮。楚寧依然是女官中的最高位,寒枝則次一等。
另外還有一道旨意加急下發各州府——即日選取善修複之人才,一月後送至京都再次擇選。
兩道旨意一出,頓時引起坊間沸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