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章 第一次交鋒
字數:5421 加入書籤
A+A-
五百多騎,直接向著莊老六等人發起了衝鋒。
馬蹄掠過地麵,帶起大片的塵土,仿佛平地詐現的一股邪風,又似一群黑壓壓的過境蝗蟲,所到之處一片狼藉。
穀令君站在城樓之上,看著城下發生的一切,逐漸陷入了沉思。
城外大片樹林都被砍伐一空,城牆之外一裏範圍,視野可謂是非常開闊。
這是為了方便監視敵人,同時也是為了充分發揮陷阱的作用。
給蠻子一個開闊的衝鋒場地,讓更多的騎兵落入事先布置好的陷阱之內。
這樣的布置,有利有弊。
從戰術角度上講,的確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可達到傷敵最大化。
但若是站在整個戰役的角度去看,永山衛如此布置,無疑是幫助東夷大軍加快了攻城步伐。
比如被他們砍伐的樹林,同樣也可以起到阻滯騎兵衝鋒的作用。
即便對方可以砍伐樹木,人工開辟戰場,那不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嘛。
當然,設置拒馬樁,布置壕溝陷阱同樣得有大量木料,再加上時間緊迫,沒辦法去更遠的地方伐木,就地取材,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自從中原地區出現國家以來,發生的所有大規模戰爭全部算在內,從未有過與大兵團騎兵作戰的先例。
其主要原因,在於中原地區百姓,都是以農耕為主,並不善於放牧。
東夷各部一直被中原人視為茹毛飲血的野人。說白了,就是一直看不起人家,輕視人家。
即便有了穀令君這個穿越者的加入,但是一個人對於一個國家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他謄抄的《韜略 戰騎》,之所以能夠引起永山衛一眾軍頭的重視,那是大家常年與蠻子馬匪打交道的原固,軍頭們都了解騎兵的強大。
可這本書若是放到東南戰場,到了那些正在與大梁、南嶽、大召對戰的將領手中,可能最多被當成奇文共欣賞。
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中原四國,包括與東夷接壤的大褚在內,從來未曾將東夷各部視作真正的強敵。
萬古裏荒原上,真正能夠令四國忌憚的,隻有當年的風家,如今的大鳳部落罷了。
殊不知,人類文明都是在平行發展之中。沒道理你中原人就可以越來越強,人家東夷人就要原地踏步。
其實反觀前世曆史,漢人在中國大地上,與西北各個少數民族之間的爭鬥,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他們人數不如漢人多,卻可以與漢人政權勢均力敵,甚至一度幾次入侵中原,更有甚之,還在漢人的中原大地上,建立過兩個龐大的帝國。
靠的是什麽?
能征善戰的強大騎兵固然是其中之一,可是更主要的是漢人的自大與自負造成的。
這個世界的中原四國,與穀令君前世學習的曆史高度重疊。
或許,東以蠻人的入侵,對於這個世界的褚人而言,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
這場戰爭,注定會驚醒自大的褚人,讓他們更加發憤圖強。
但前提是,必須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如果東夷的鐵騎,如他們計劃那般,借水路直入大褚中原腹地,與三國聯軍裏應外合……
屆時褚人也就沒有必要奮發圖強了,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大褚這個國家將不複存在!
城下,衝鋒的蠻子騎兵,馬上就要進入陷阱的位置。
莊老六帶著九名罵陣的軍卒,也已經回到城下,正在攀爬繩梯。
永山縣守軍與東夷蠻兵第一次正麵交鋒,即將拉開序幕。
沒有鋪墊,沒有花哨,沒有任何可能出現的意外。
蠻人數百騎兵以摧枯拉朽般的氣勢,直接衝入了壕溝陷阱之中。
前一刻氣勢磅礴如山呼海嘯,下一刻卻如過年下的餃子一般,‘噗通噗通’全都掉入了坑中。
場麵瞬間變得混亂不堪。
發起衝鋒的數百東夷騎兵,采用的是平行陣列衝刺,幾乎是轉瞬之間,至少有近三百騎掉入了壕溝陷阱之內。
這不僅要歸功於永山縣的軍民,提前砍伐樹木,替蠻人開辟了衝鋒場地。
同時,也要感謝東夷各部軍隊的組織架構。
蠻人騎兵,通常為十八人為一小隊,七個小隊設一個百夫長,十個百夫長之上會設立一個千夫長,十個千夫長之上在設立一個萬夫長。
萬夫長,算是東夷蠻子軍隊編製中最大的軍事主官了。再往上,就需要一個部落的酋長直接管理了。
蠻人多以悍勇之士為尊,能夠在軍隊之中擔任職務的蠻人,其戰鬥力和悍勇程度,絕對是他所在部隊之中的最強之人。
蠻人的將領大都會一馬當先衝在陣列最前,其麾下騎兵則緊跟其後。
這很好,很帶感,能夠充分激發一個部隊的勇敢和信念。
但是問題也就出在這裏,首領有勇無謀隻知道一味衝鋒,麾下愚忠,隻知道盲目跟從。
完事就是現在這個結果。
好幾個百夫長帶著自己麾下勇士,毫不畏懼的直接掉入陷阱之內。
要知道,壕溝之內不是淤泥,也沒有柔軟的茅草,裏麵是密密麻麻被削尖的木刺!
最後掉進陷阱的還好,有了自己的族人墊底,保住小命問題不大。
可第一波掉下去的蠻子就慘了,許多人好不容易躲過了尖銳的木刺,還沒來得及感謝天神保佑,下一刻就被自己的同族砸個正著。沒被木刺紮死,也得被戰馬和同族給砸死!
瞬間,永山縣城下亂作了一團。
哀嚎聲,叫罵聲以及戰馬的嘶鳴聲匯集在一起,完美詮釋了戰爭殘酷的畫麵。同時,也極大的振奮了永山衛守軍的氣勢。
蠻人與永山衛守軍的第一次交鋒,永山衛大獲全勝。
隻用了兩句髒話,便換來了對方數百傷亡!
這樣的招數,隻能用一次。
褚人看不起蠻人,沒有研究過對抗騎兵大兵團作戰的方法。
東夷蠻子何嚐不是第一次攻打褚人的城池呢?
大家都是第一次,都沒有經驗,這也是東夷騎兵一個照麵,就吃了一記悶虧的原因所在。
兩方人馬,相互之間都不太了解。但是永山衛裏麵卻有一個穿越者穀令君。
如果穀令君隻是一個普通軍卒,壓根沒辦法左右戰局。
然而他卻是一名參將,並且還是能夠左右整個永山衛大營的參將!
認知上的差距,讓永山衛在與東夷鐵騎的第一次正麵交鋒之中,占盡了優勢。
“賢弟大才!這壕溝威力竟然恐怖如斯!”
宋江激動的一拳砸在城牆上。他從軍多年,原來的校尉官職,可是實打實的用軍功換回來的。
年輕時與蠻子的馬匪廝殺,也是稀鬆平常之事。
褚人多以步卒為主,與蠻子馬匪廝殺,每次都會有所傷亡。換句話說,宋江之前獲得的軍功,無一不是用自己,和自己麾下軍卒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今天,宋江第一次親眼見到了一個奇跡。
隻用了兩句髒話,便能夠讓敵人損失數百人,這事他要不是親眼所見,那是想都不敢想!
“哥哥謬讚了,這種招數隻能用一次,可惜了,隻傷了對方數百騎……”
實話實說,穀令君對眼前的戰果並不滿意。
縱觀整個戰局,這數百騎兵的傷亡,對於那攻城的數萬大軍來說,隻是九牛一毛。
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
然而,自己和永山縣軍民們辛苦一天布置的陷阱,卻整個暴露了!
穀令君雖然不滿意,卻並沒有太多遺憾。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下一刻會發生什麽,那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
莊老六他們十個人,罵兩句髒話,就能換來對方數百傷亡,已是殊為不易。
人家就算不予理會,沒人出營,你不也是一點辦法沒有嗎?
見好就收的道理,穀令君還是懂的。
馬蹄掠過地麵,帶起大片的塵土,仿佛平地詐現的一股邪風,又似一群黑壓壓的過境蝗蟲,所到之處一片狼藉。
穀令君站在城樓之上,看著城下發生的一切,逐漸陷入了沉思。
城外大片樹林都被砍伐一空,城牆之外一裏範圍,視野可謂是非常開闊。
這是為了方便監視敵人,同時也是為了充分發揮陷阱的作用。
給蠻子一個開闊的衝鋒場地,讓更多的騎兵落入事先布置好的陷阱之內。
這樣的布置,有利有弊。
從戰術角度上講,的確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可達到傷敵最大化。
但若是站在整個戰役的角度去看,永山衛如此布置,無疑是幫助東夷大軍加快了攻城步伐。
比如被他們砍伐的樹林,同樣也可以起到阻滯騎兵衝鋒的作用。
即便對方可以砍伐樹木,人工開辟戰場,那不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嘛。
當然,設置拒馬樁,布置壕溝陷阱同樣得有大量木料,再加上時間緊迫,沒辦法去更遠的地方伐木,就地取材,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自從中原地區出現國家以來,發生的所有大規模戰爭全部算在內,從未有過與大兵團騎兵作戰的先例。
其主要原因,在於中原地區百姓,都是以農耕為主,並不善於放牧。
東夷各部一直被中原人視為茹毛飲血的野人。說白了,就是一直看不起人家,輕視人家。
即便有了穀令君這個穿越者的加入,但是一個人對於一個國家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他謄抄的《韜略 戰騎》,之所以能夠引起永山衛一眾軍頭的重視,那是大家常年與蠻子馬匪打交道的原固,軍頭們都了解騎兵的強大。
可這本書若是放到東南戰場,到了那些正在與大梁、南嶽、大召對戰的將領手中,可能最多被當成奇文共欣賞。
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中原四國,包括與東夷接壤的大褚在內,從來未曾將東夷各部視作真正的強敵。
萬古裏荒原上,真正能夠令四國忌憚的,隻有當年的風家,如今的大鳳部落罷了。
殊不知,人類文明都是在平行發展之中。沒道理你中原人就可以越來越強,人家東夷人就要原地踏步。
其實反觀前世曆史,漢人在中國大地上,與西北各個少數民族之間的爭鬥,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他們人數不如漢人多,卻可以與漢人政權勢均力敵,甚至一度幾次入侵中原,更有甚之,還在漢人的中原大地上,建立過兩個龐大的帝國。
靠的是什麽?
能征善戰的強大騎兵固然是其中之一,可是更主要的是漢人的自大與自負造成的。
這個世界的中原四國,與穀令君前世學習的曆史高度重疊。
或許,東以蠻人的入侵,對於這個世界的褚人而言,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
這場戰爭,注定會驚醒自大的褚人,讓他們更加發憤圖強。
但前提是,必須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如果東夷的鐵騎,如他們計劃那般,借水路直入大褚中原腹地,與三國聯軍裏應外合……
屆時褚人也就沒有必要奮發圖強了,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大褚這個國家將不複存在!
城下,衝鋒的蠻子騎兵,馬上就要進入陷阱的位置。
莊老六帶著九名罵陣的軍卒,也已經回到城下,正在攀爬繩梯。
永山縣守軍與東夷蠻兵第一次正麵交鋒,即將拉開序幕。
沒有鋪墊,沒有花哨,沒有任何可能出現的意外。
蠻人數百騎兵以摧枯拉朽般的氣勢,直接衝入了壕溝陷阱之中。
前一刻氣勢磅礴如山呼海嘯,下一刻卻如過年下的餃子一般,‘噗通噗通’全都掉入了坑中。
場麵瞬間變得混亂不堪。
發起衝鋒的數百東夷騎兵,采用的是平行陣列衝刺,幾乎是轉瞬之間,至少有近三百騎掉入了壕溝陷阱之內。
這不僅要歸功於永山縣的軍民,提前砍伐樹木,替蠻人開辟了衝鋒場地。
同時,也要感謝東夷各部軍隊的組織架構。
蠻人騎兵,通常為十八人為一小隊,七個小隊設一個百夫長,十個百夫長之上會設立一個千夫長,十個千夫長之上在設立一個萬夫長。
萬夫長,算是東夷蠻子軍隊編製中最大的軍事主官了。再往上,就需要一個部落的酋長直接管理了。
蠻人多以悍勇之士為尊,能夠在軍隊之中擔任職務的蠻人,其戰鬥力和悍勇程度,絕對是他所在部隊之中的最強之人。
蠻人的將領大都會一馬當先衝在陣列最前,其麾下騎兵則緊跟其後。
這很好,很帶感,能夠充分激發一個部隊的勇敢和信念。
但是問題也就出在這裏,首領有勇無謀隻知道一味衝鋒,麾下愚忠,隻知道盲目跟從。
完事就是現在這個結果。
好幾個百夫長帶著自己麾下勇士,毫不畏懼的直接掉入陷阱之內。
要知道,壕溝之內不是淤泥,也沒有柔軟的茅草,裏麵是密密麻麻被削尖的木刺!
最後掉進陷阱的還好,有了自己的族人墊底,保住小命問題不大。
可第一波掉下去的蠻子就慘了,許多人好不容易躲過了尖銳的木刺,還沒來得及感謝天神保佑,下一刻就被自己的同族砸個正著。沒被木刺紮死,也得被戰馬和同族給砸死!
瞬間,永山縣城下亂作了一團。
哀嚎聲,叫罵聲以及戰馬的嘶鳴聲匯集在一起,完美詮釋了戰爭殘酷的畫麵。同時,也極大的振奮了永山衛守軍的氣勢。
蠻人與永山衛守軍的第一次交鋒,永山衛大獲全勝。
隻用了兩句髒話,便換來了對方數百傷亡!
這樣的招數,隻能用一次。
褚人看不起蠻人,沒有研究過對抗騎兵大兵團作戰的方法。
東夷蠻子何嚐不是第一次攻打褚人的城池呢?
大家都是第一次,都沒有經驗,這也是東夷騎兵一個照麵,就吃了一記悶虧的原因所在。
兩方人馬,相互之間都不太了解。但是永山衛裏麵卻有一個穿越者穀令君。
如果穀令君隻是一個普通軍卒,壓根沒辦法左右戰局。
然而他卻是一名參將,並且還是能夠左右整個永山衛大營的參將!
認知上的差距,讓永山衛在與東夷鐵騎的第一次正麵交鋒之中,占盡了優勢。
“賢弟大才!這壕溝威力竟然恐怖如斯!”
宋江激動的一拳砸在城牆上。他從軍多年,原來的校尉官職,可是實打實的用軍功換回來的。
年輕時與蠻子的馬匪廝殺,也是稀鬆平常之事。
褚人多以步卒為主,與蠻子馬匪廝殺,每次都會有所傷亡。換句話說,宋江之前獲得的軍功,無一不是用自己,和自己麾下軍卒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今天,宋江第一次親眼見到了一個奇跡。
隻用了兩句髒話,便能夠讓敵人損失數百人,這事他要不是親眼所見,那是想都不敢想!
“哥哥謬讚了,這種招數隻能用一次,可惜了,隻傷了對方數百騎……”
實話實說,穀令君對眼前的戰果並不滿意。
縱觀整個戰局,這數百騎兵的傷亡,對於那攻城的數萬大軍來說,隻是九牛一毛。
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
然而,自己和永山縣軍民們辛苦一天布置的陷阱,卻整個暴露了!
穀令君雖然不滿意,卻並沒有太多遺憾。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下一刻會發生什麽,那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
莊老六他們十個人,罵兩句髒話,就能換來對方數百傷亡,已是殊為不易。
人家就算不予理會,沒人出營,你不也是一點辦法沒有嗎?
見好就收的道理,穀令君還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