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天大喜訊
字數:4443 加入書籤
紀用,遼東鎮守太監、朝廷派駐遼東的監軍,雖沒多大建樹,但能一直堅持在前線,絕對算得上有良心的好太監了
這樣的人會被女真人收買?偏偏又趕在這微妙的時刻,怎不讓人起疑?
“何以見得”
“孫大人可好”
魏忠賢話音未落,楊佑和朱由校就先後道,而見老大開口了,楊佑忙明智地閉上了嘴巴
孫承宗好壞,豈是他該問的?
紀用在遼東多年,雖沒權力直接領軍,但肯定知道不少軍事機密,如果這個人真的投敵,那後果將是無法估量的
“回陛下,現在還沒收到孫大人的消息,但錦衣衛已經截獲紀用跟皇太極之間的密信,據密探傳回的消息,紀用賊子企圖跟女真裏應外合,加害孫大人、攻占廣寧”
“紀用是你保舉的,這些年也沒犯什麽錯,怎會突然跟女真有勾結了?”
略一沉吟,朱由校就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老奴該死,可人心隔肚皮,老奴到現在也沒想明白他為何背叛,老奴鬥膽猜測,是不是他有什麽不法之事被孫大人發現了,所以才鋌而走險”
朱由校點點頭,這事不管真假,在沒造成損失之前,必須抓緊處理
“那你打算怎麽辦?”
“老奴在向陛下稟報的同時,已經密令紀用身邊的手下抓人,另外老奴懇請陛下再派一得力之人,前去坐鎮遼東”
“嗯”
聽魏忠賢這麽說,朱由校下意識地掃了眼旁邊的楊佑
楊佑也不傻,那還不明白魏忠賢轉了這麽大圈子,就是想把自己弄走
先前自己跟他說想去大同,不想這貨來個更狠的,直接把自己發配去遼東不過,這不也正是自己希望的嗎
三人各自想著心思,大殿內竟詭異地靜了下去
“報啟奏陛下、九千歲,遼東急報!”
就在這時,金大仲急匆匆的聲音打斷了大殿內的沉寂
“念!”
朱由校和魏忠賢都是半拉文盲,楊佑又沒資格接奏報,所以隻能由金大仲來
“孫大人視察大淩堡,忽遭女真偷襲,孫大人被部下拚死救回,卻身受重傷,大淩堡失守”
不是什麽好消息,金大仲的聲音也是越來越低
“有紀用的消息嗎?”
按魏忠賢的說法,紀用投敵屬最高機密,還不能對外宣揚,所以朱由校問的也比較隱晦
“回九千歲,奏報上沒提”
金大仲又低頭看了眼奏報,然後搖頭道
“陛下,遼東戰事瞬息萬變,耽擱不得,所以老奴打算命李朝欽前去接替紀用”
“楊佑,你去吧!”
不等魏忠賢說完,朱由校忽然毫無征兆地道
不單是魏忠賢,就連楊佑都有些意外,不是說好不外放自己的嗎?這怎麽就變卦了
盡管心中有一萬個願意,臉上卻仍現出一絲難色“陛下,奴才隻會劃拉銀子,別的事、怕是”
“是啊陛下!楊佑雖然能幹,但畢竟太年輕,遼東非比大同,是真正的前線,萬一出現點差錯,後果不堪設想”
楊佑話未說完,魏忠賢也一臉“凝重”地反對起來
朱由校搖搖頭“你們有所不知,孫太傅不止一次來信誇讚楊佑,就連袁可立也來信說,是用了楊佑的法子,才能在遼東壓製住女真,所以朕有理由相信,楊佑若去,一定能做的更好”
“啊”
這回輪到魏忠賢呆愣了,他自以為把皇宮監控的很好,可居然不知道孫承宗和袁可立給朱由校上密奏的事
“陛下,奴才害怕”
“別跟朕裝了,你害怕!還有你怕的嗎?”
朱由校瞪了楊佑一眼道,然後轉向魏忠賢“已經出事,就更等不得了,先以八百裏加急緝捕紀用,同時詔告遼東各地,由楊佑出任新的遼東監軍,並賜楊佑臨機決斷和先斬後奏之權”
“老奴遵旨,老奴這就去辦”
目的已經達到,魏忠賢努力壓製著差點飛起來的眉毛,躬身施禮後轉身,火燎腚似地如飛而去
醞釀了這麽長時間,等的不就是今天嗎?什麽臨機決斷、先斬後奏之權,楊佑也得有命到遼東再說
楊佑卻沒走,因為他感覺出朱由校有話對他說
果然,魏忠賢和金大仲剛出殿門,朱由校就開口了
“其實孫太傅的信早就到了,是朕一直沒告訴你,你知道朕這次為何答應你去嗎?”
“奴才愚昧,請陛下明示!”
楊佑是真不知道朱由校的心思,前世他隻知道朱由校是個木匠皇帝,隻知嬉鬧,寵信客氏和魏忠賢
但幾個月的接觸,卻讓他越來越看不透這個木匠皇帝
不務正業、大智若愚、深藏不露
好像那個詞都不太準確,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這小子極其聰明,手段也非常的高明
“你對裕妃有恩,朕也想培養你,但也正因為如此,大伴才更嫉你,如果再不把你放出去,朕也不知道將來會出什麽事”
說到這頓了一下,才繼續道“你心思活泛,但為人較正直,能一心為朝廷,這點是其他人不具備的,在外麵好好曆練幾年,朕希望你再回朝時,已是一個可以獨當一麵、可以真正替朕分憂的人”
“陛下”
突然之間,楊佑感覺喉嚨好像被什麽東西堵住了
都說伴君如伴虎,楊佑也早有離開之意,可他真沒想過朱由校會這麽看重自己
這番話足以表明朱由校有讓自己取代魏忠賢之意
朱由校輕拍了下楊佑肩膀,溫言道“去跟寶丫頭道個別,不然那丫頭就更恨朕了”
“奴才遵旨、奴才告退!陛下也請保重!”
說到這,楊佑跪倒在地,穿越以來,第一次真心實意地給朱由校磕了個頭
“春吉,替我收拾一下,我要去遼東,家裏就暫時交給你了,通知耿誌,讓他把心腹兄弟都叫上對,還有邢墩和陸先生”
原本也想帶上柳家姐妹的,可想想還是等自己在遼東站穩腳跟在說
什麽!不跑啦??
是!不跑了,起碼暫時是不跑了,因為這次去遼東,不像去大同,再無需提心吊膽,他還要組建一支隻忠於自己的隊伍
組建隊伍當然不是要造反,而是為了自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