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路難行
字數:4282 加入書籤
“總管打算怎麽去廣寧?”
“除了騎馬,還有別的方法嗎?”
楊佑被陸浩鳴問的一愣,下意識答道
【我想飛過去,也得會飛才行啊】
就見陸浩鳴撇了撇嘴,搖頭道“總管若以正常走法去廣寧,必死無疑!”
“哦!為何?”
楊佑並未因為陸浩鳴的無禮而生氣,心裏反而也警覺起來
“紀用在遼東監軍多年,即便沒功勞也有苦勞吧?這樣的人,如果真有二心,怕就不會等到今天了,所以學生鬥膽猜測,他一定是做了替死鬼,不論魏忠賢還是皇太極,最終目標都是總管您”
說到這頓了一下,又繼續道“總管崛起太快,陛下寵信,在後宮也是一呼百應,偏偏總管跟魏忠賢還不是一路人,所以總管早已是魏忠賢一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若在京中加害,難免會觸怒陛下,不過總管若死於女真皇太極之手呢?”
“陸先生之言有理,總管,咱們不能不小心啊!”
聽完陸浩鳴的分析,邢墩也沉聲應道
魏忠賢有除去自己之心,楊佑一點都不奇怪,隻不過卻沒有陸浩鳴想的這麽深
皺眉沉吟片刻,道“按陸兄所說,大淩堡之敗,也是魏、他們故意為之了?”
“應該是,不然如何能讓皇太極甘心賣命?還好孫大人沒有被害,不然朝廷的損失就更大了”
大淩堡是孫承宗組織修築的,孫承宗去視察也再正常不過,但他怎麽也沒想到會被自己人出賣
孫承宗若出事,那他之前在遼東所做的一切,恐怕都將付之流水,這樣即便楊佑去了,怕也無力回天
若楊佑能在路上被女真幹掉,最好不過,不能的話,事後也可冶楊佑監軍不利的罪
到時候再來個先斬後奏,朱由校也就無能為力了
魏忠賢這套連環計不謂不毒
邢墩看了眼臉色越來越陰沉的楊佑,又轉頭看向好整以暇的陸浩鳴,忍不住道“陸先生既有好計策,就請說出來吧!不要再讓總管擔心了”
邢墩一句話提醒了楊佑,可不是嗎,姓陸這家夥在這跟自己故弄玄虛,肯定是想好對策了
想到這,忍不住瞪了陸浩鳴一眼,道“少跟老子在這裝神弄鬼,有屁快放”
什麽人就得什麽對待,像陸浩鳴這種有學問、性格卻有點不正常的人打交道,就不能按套路出牌
果然,陸浩鳴並未因楊佑的無禮而生氣,反而笑眯眯地道“總管難道忘了,去遼東,可不止陸路一條,幾個月之前,您都已經安排好路線,現在不說,不會是故意考學生吧?”
“嗯?”
楊佑一愣,隨即腦海中靈光一現,脫口道“登萊?”
陸浩鳴欣然點頭“然也!”
陸浩鳴給楊佑提了個醒,剩下的已經無需太在說,而楊佑的腦袋裏,也仿佛又打開了一道門
【是啊!我怎麽就沒想到呢?去了登萊,不但能避開魏忠賢或是皇太極的追殺,還可以跟袁老爺子討教一下軍情】
想到就做,朱由校的旨意是即刻離京,司禮監發往遼東的八百裏加急,也已經發走,所以楊佑一行也必須立刻啟程
“九弟,出城後,我會暫時離開,你帶著我的儀仗直奔三海關,路上多加小心,咱家隨後就到”
事關生死,知道行程的人必須越少越好,而魏忠賢為了顯示他對楊佑此行的重視,特意給楊佑派了五百三千營士兵護衛,田爾耕也派了一百錦衣衛隨行
範九弟十分機靈,聽楊佑這麽吩咐,那還不陰白是怎麽回事?當即點頭道“總管放心,小人絕不會再讓您失望”
上次在大同,他獨自逃過一次,楊佑非但沒怪罪他,反而更加重用,早讓他對楊佑生出效死之心
此去遼東,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來,柳家姐妹也想跟著,楊佑也想帶,可現在肯定是不行,顧不過來
漫天寒風中,隊伍疾馳出城,楊佑坐在搖晃的馬車中,情不自禁地挑開車簾向後望去
暮色中的京城已經越來越模糊,某種程度說,這裏即是他的家,又是一座困住他的牢籠
終於離開了,心裏也說不上是什麽滋味,或許這裏有他惦記的人吧
司禮監;
昏暗的燭火,映照在魏忠賢幾人慘白的老臉上,更給這間陰氣本就厚重的房間增添幾分詭異
“小賊終於走了”
門簾一挑,就見李朝欽興衝衝地走進來道
“九千歲,內宮總管這個缺,可不能再讓別人得去了”
李朝欽話音一落,李永貞就緊接著道
從前沒有內宮總管這個職位,幾個大太監也能相安無事,但自楊佑掌管內宮以來,幾個大太監終於知道,原來內宮還可以這麽管,不但有權勢,銀子更是“嘩嘩”地,所以楊佑一走,所有人的眼睛,就都盯在這個位置上了
“體乾,事情安排的怎麽樣?”
魏忠賢沒搭理李永貞,而是看著默不作聲的王體乾道
“都是按照您吩咐辦的,另外咱家還讓孫鶴也安排了一隊高手,確保萬無一失”
王體乾麵無表情地回答道,不過看他的語氣,似乎並不太高興
魏忠賢好似未覺,點點頭道“事成後,你就接替塗文輔吧!那混蛋越來越跟咱們不是一條心了”
說到這,眼神終於落在李永貞和李朝欽臉上,淡淡道“內宮總管這個缺,你們就別想了,除了小賊,陛下不會答應任何人”
“這是為何?”
李永貞一愣,脫口道
他是最眼紅這個位置的,而人往往都是這樣,越執著一件事,智商就越容易不在線
“你能讓東西兩宮皇後都看上嗎?你能讓寶公主開心嗎?小皇子的那些玩意,是你想出來的嗎?”
無需魏忠賢解說,李朝欽就毫不客氣地打擊道
老大都這麽說了,那還惦記個屁?不過看到死對頭受憋,才是最讓人開心的
“九千歲,皇家學院的檄文早就發出去了,可應者寥寥,要不,就算了”
“那怎麽行?再發一道陰詔,限陰年科舉前,各地皇族子弟,必須全部到京,不然別怪雜家替陛下動手了”。
李朝欽話音未落,魏忠賢就惡狠狠地道
就如楊佑所說,在冶理朝政上,魏忠賢還真是不遺餘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