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1章 治水之法

字數:4603   加入書籤

A+A-


    如此這般強盛的大契皇朝,想要捏死一個安南小國,豈不是像捏死一隻螞蟻那麽簡單?
    若不是大契對自己手下留情了,恐怕今天就沒有什麽永樂公坐在這裏下棋了。
    甚至整個安南王室都會被鏟除。
    自己之前還想著和大契一較高下,現在看來就不是個笑話?
    簡直就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此時古始天的心中就隻有感激之情了。
    方景對古始天來說,那叫以禮相待,從未有過半分的苛責。
    對安南國的舊臣更是以才德用人,也從來都沒有過半點的歧視之意。
    現在安南國歸附了大契朝廷,成為了大契的安南州,那裏的百姓也沒有過一次叛亂。
    這或許就是民心所向吧。
    如今的古始天在燕京城中,生活過的還是很滋潤的。
    隻是唯獨有一點讓他受不了,那就是方景每次召見他的時候,都要和他探討如何亡國的。
    古始天心中明白,方景乃是千古聖君。
    他也是很感慨,大契皇朝能有這樣一位明君實乃幸事。
    如此功勳卓著的帝王,居然還經常向一個亡國之君請教亡國的教訓,這不就是在時刻的提醒自己,要戒驕戒躁嘛!
    《仙木奇緣》
    這是何等的精神?
    雖然古始天覺得方景是在勉勵自己,但他還是比較痛苦。
    那是因為要經常回憶起自己難堪的過往。
    更讓古始天難以接受的是,方景那糟糕到極致的棋藝,還有那種強烈的好勝心。
    明明都是臭棋簍子,咋就非得沒事就拽著自己下棋呢?
    關鍵是輸了還不能走,贏了也要繼續下。
    要說這古始天剛剛到大契的那會兒,棋藝這方麵確實是不咋地。
    但作為一個合格的亡國君,氣質這塊絕對是不能丟掉的。
    他當時每日都閑來無事,也就天天在府中研究棋譜,現在不敢說到已經到了國手的地步,但一般的國手也是贏不了他的。
    隻可惜了,方景依舊是從前的那個臭棋簍子。
    為了能給方景贏,還不能讓他發現自己在讓子,古始天每次下棋的時候都是較勁了腦汁。
    既不能讓陛下輸,還不能讓他贏的那麽簡單。
    這就很考驗古始天的棋藝和演技了。
    現如今春節休沐還沒過,居然又要召見自己入宮?
    古始天也不知道,自己得到了這份聖眷,到底是個好事還是壞事。
    剛一見到古始天走進大殿,方景就激動的說道:“來來來,永樂公,與朕再下兩盤。”
    古始天勉強的擠出了一點笑容,陪著方景對坐了下來。
    看方景今天的心情,還是很不錯的。
    這段時間朝廷休了春節,文武百官也都忙著和家人團聚,自然是沒誰弄出什麽幺蛾子的。
    各方前線也都進入到了對峙期,總算是有了一些安寧日子。
    手中銜著棋子,方景問道:“永樂公啊,你之前在安南國時,國庫中的銀兩緊張嗎?”
    不出意外的話,出意外了!
    古始天的心中咯噔一聲。
    果然又?叒叕開始了!
    每次召見自己來下棋的時候,陛下總是會詳細的問到當年自己做國君的事情。
    不過,古始天想著人在屋簷下也不得不低頭。
    自己不過是被束縛在燕京城中的質子,萬萬不可端著架子才是。
    畢竟人家以禮相待,又吃好喝好沒有半點羞辱的。
    想到這,古始天笑著說道:“回陛下的話,罪臣當年在安南之時,經常會出現國庫空虛之象。”
    “記得當時為了向吉蔑動兵,罪臣自己也是縮衣節食,但饒是如此國庫依舊空虛。”
    聽到這話,方景臉上瞬間掛起了愁容。
    “永樂公啊,我大契朝廷如今四方征戰,北有遼地狄戎,西有古波斯人,南方更是艦隊出海。”
    “可不知為何,我大契國庫依舊充盈,朕現在都不知道該如何花銷才是了。”
    一聽這話,古始天愣住了。
    這也太裝13了吧!
    炫耀是不是?
    故意的吧!
    方景見古始天的臉上一會青一會紅的,便繼續說道:“永樂公,你可否教教朕,該當如何才能將國庫給揮霍一空呢?”
    這話一出,古始天更是在心中罵娘了。
    大契國庫中的銀子怎麽花,您老人家犯得著來問我?
    再者說了,我就是個亡國君,你找我說個什麽勁?
    算了算了!
    古始天歎了口氣,繼續勉強的掛著笑說道:“罪臣記得,當時除了征戰之外,花銷最大的就是治理河道了。”
    “安南水道密集,時有災情發生,每次賑災之時都會耗費大量因子,所以每年都會拿出銀子修繕河堤,防患於未然。”
    “但這河道一年不治便有隱患,所以修繕的費用也是極高的。”
    方景眼前一亮。
    對啊!
    朕怎麽就沒想到呢?
    大契境內一共有兩條河流,揚子江與懸河!
    懸河乃是北方之母親河,揚子江則是南方之母親河。
    除了這兩條河流之外,岷嶺境內還有粵江。
    除此之外更是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河流分支。
    而這其中,揚子江與懸河更是經常發生水災。
    每次出現災情的事情,都有著無數的百姓流離失所。
    在前朝時期,大規模的水災就發生了不下五次之多!
    每次災情到來,都會讓臨近的幾個州郡生靈塗炭,饑民百萬!
    幹!
    一定要幹!
    說幹就幹!
    方景詢問道:“這治水,很費錢?”
    要說這安南也算是在熱帶地區了,每年的降雨量是很大的。
    一條滄瀾江,從大契流入安南,就讓安南每年都頭疼不已。
    完全是因為這滄瀾江連年漲水,而且水道之寬,不好治理。
    所以,這古始天也算是個響當當的治水鼻祖了。
    古始天說道:“這治水共有兩種法子,所耗費的錢財也是不同。”
    “一種是沿著水道修建堤壩,這種自然是用錢較少的法子。”
    “並不需要大動幹戈,隻需要將原有的水壩加高,如此一來雨季之時漲水就不怕了。”
    “這種法子簡單,每年水澇臨近時隻需派人巡防,在有必要的地方加固或是提高便是。”
    “但這種法子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