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針觀心府
字數:7426 加入書籤
劉彥昨夜通讀《青竹雅集》——【耳中人】【眼中人】【李世成】三篇‘身神典故’。
大體對身竅神明有了認知。
聞萬山發問,他一笑道“自然是進去看。”
說著領步入廂房,又對成業吩咐“去把阿九找來。”
“喏。”
狐生領命,駕香火飄飛去潘府二夫人宅院。
廂房內,書玉子給老師搬來椅子。
劉彥斂袖落座床邊,右手一揚,顯露手腕所戴‘銀環’。
楊萬山瞧見好奇,趣問“世才如何佩戴女子鐲子,莫非你兒時災病多,令堂叫你戴這‘銀手鐲’騙鬼驅邪?”
劉彥與他相視一笑,左手劍指凝文光,點在右手‘銀環’上。
書玉子霎時退後,陰體避到丈外。
明淵萬山矚目時,陡然銀環閃亮。
隻見此環自行斷開,似一條白錦飄上虛空,而後嗡鳴繃直,收縮器形,化為‘三寸飛刀形狀’。
飛刀隨他心念牽引,落到兩指之間,鋒利刃口吐著細微風氣,吹得華明淵、楊萬山心懼膽寒。
劉彥夾刀轉臂,兩人都不知覺退身半步,生怕刀刃劃到自己,皮開肉綻。
“萬山再看這是何物?”
“這……”
楊萬山驚奇上前,暗起心竅文光,觀賞問“這就是你所言,防身之物‘上官飛刀’?”
殺狗之前,劉彥曾與他說過‘我有一柄上官飛刀可做防身’,然而當夜有驚無險,飛刀不曾顯鋒芒。
眼下,萬山文光照亮心竅,能窺見飛刀器身一重爍爍正氣,便猜出是君子防身之器。
不用問也知是‘寶物’。
劉彥推給他過目,說“此飛刀,乃儒門劍客煉劍得來。家姐贈與我作為入學之禮。”
“它刀身是水銀煉金,因而可剛可柔,能如意變化器形。”
“稍後我察看潘子逑之心,需借助它。”
楊萬山二指夾飛刀觀賞,打趣問“世才莫不是要刨其心府?”
他知道劉世才不會行此危險之事,一定有獨到妙法,此言乃拋磚引玉。
劉彥看著床上昏睡的潘生,道“此飛刀可與我心念相通,所以我想將其化作銀針,刺探潘子逑心竅。”
“屆時我手持銀針,便可降文光於針尖,點明其心府,直窺其心府心繭。”
“不過,此法為經嚐試,不知是否可行。”
“妙法!”
楊萬山把飛刀遞給明淵過目,看床上潘生說“醫家常用銀針灸穴位,醫治百病,針刺肉中不傷身體。”
“世才此法應和醫家之理,又含儒術之精妙,同時妙用了‘以念觀心之學’,做成此事,便是做成一篇絕妙文章。”
“我與明淵拭目以待!”
“等回去我便寫成文章,題目就叫《劉世才針觀心府之奇妙》。”
“你看如何?”
劉彥見他如此興致,點頭稱讚他的想法。
華明淵歸還上官飛刀,斂袖道“小生願意代替潘子逑,作為世才兄‘針觀心竅’之首人。也請世才看看我心中有何所缺。”
“明淵果有魄力!”
楊萬山抄手誇讚,說“將來此事傳入坊間,必定為佳話。豈能讓此等小人把這‘美名’沾了去?”
“明淵當首人,我願為第二人!”
書玉子旁聽三位君子歡談,出言道“弟子便作為今日佳話之見證。”
“兩位公子豪放,願以性命交給我家老師,如此朋友世間難尋!”
“弟子終於見到書中所言‘君子之交’了。”
“書玉子受教!”
他這兩句誇讚,使得萬山明淵十分受用。
他們敢把心府對劉彥坦露,的確稱得上是‘真心朋友’。
劉彥賞識書玉子一眼,把飛刀入袖,對楊華二人道“兩位如此信我,我自然不能大意馬虎,稍後等我家九娘子過來,讓她在旁指點脈絡穴位。”
“隻有避開穴位要害,才能用針刺探。”
“就請兩位坐下等候醫治,到時可不要緊張。”
楊華相視而笑,各搬圓凳坐在他身後。
不多時,阿九來至這東院正房,身後隨行眾多。
有潘家二夫人王氏與其子、管家書童,以及全府家仆、丫鬟、老媽子。
很快院裏便擠滿二三十眾。
二夫人看阿九進屋回事,拿起一家之母姿態,主事吩咐管家“叫下人排好隊等著,稍後隻聽劉公子問話。”
“誰若是膽敢溜逃離開,給我當場拿住,打他個謀害主人之罪,送到衙門杖斃!”
“喏!”
管家潘弘已知王氏之心,此刻真當她是二夫人,轉顧眾家人,嚴厲道“世才公子乃仙家弟子,通神鬼,知陰陽,明斷是非。”
“今日來府,乃為大公子診病,查大公子失魂之緣由。”
“把你們叫來,是看你等誰有害主之念,隻要沒有此心,就無須害怕。”
“誰敢溜逃,便當他是謀害主人惡仆,決不輕饒!”
“是——”
院中丫鬟仆人們異口同聲,各自心中犯嘀咕。
有些怕偷盜被發現,有些擔心私通被人知,但大多都心中幹淨。
丫鬟燕兒睜著大眼,盯看屋內說話的劉公子等人,不知他等會兒如何問話。
管家訓教完,王氏滿意走入房內,目光落在三位公子身上打量,稍微對比就知哪位是‘恩人公子’。
此時,劉彥正與阿九細語交談,對麵華明淵在解胸襟衣裳,楊萬山在旁相助。
王氏、管家、書童觀看各帶疑惑,卻不敢隨意問話。
劉家主仆說完話。
阿九笑望華明淵道“公子好有膽魄,不枉我家公子另眼相待。”
“一會兒小奴弄香火灸刺你心外竅穴,感到疼痛說一聲,不疼不用說。”
“等辨明要害之後,我公子就能落針避開,不傷君子分毫。”
華明淵坦露胸懷,正坐道“九娘子隻管嚐試,小生一切尊聽。”
阿九不多言,手中化來一掌香火氣,走近其身,朝他心口處按壓。
其掌中香火在她陰力驅使下,凝聚一根根小刺在明淵心口刺探。
華明淵細細感受,有什麽痛、麻、癢都告訴這九娘子。
片刻後,阿九挑了一處無害地方,小拇指凝聚陰力猛地一點,在那處留下個紫色淤印。
轉對劉彥交功道“公子可在印記出落針,隻要不出偏差,就不傷明淵公子。”
劉彥文光入目,點頭右手掏左袖,二指夾著上官飛刀,暗與上官女靈犀相通。
後者領會主人心思,在袖內變化器形。
等他取出飛刀,其形已變成‘銀白光亮一錐子’。
楊萬山含笑盯看,說“此銀針未免太粗了,要細些才好。”
劉彥與其相視,兩指夾著錐尖,撚搓拉扯,拉出一根比頭發還細的針芒,足有七寸長。
肉眼看,就如一根被拉直的蠶絲,很是細亮。
在於成業、書玉子、阿九眼眸中。
這根針芒泛著爍爍光氣,正氣風在一線之間流動,能一針刺傷他們身體。
“此物莫非仙家法寶?”
管家眼眸閃爍思量。
隻是刹那分神,便見針尖刺入華明淵心口紫印處。
劉彥雙目運轉文光,一心二用推針入其心竅,一邊觀察分毫,一邊將心念傳遞至針尖。
數息後,他看到華明淵那顆跳動的心房,能感受心髒勃動生機,氣血運行流轉。
此等直觀感受,比刨心觀看更清楚明了。
劉彥閉目住持心神,再送一點文光至針頭末端,隨之推針入明淵心竅內。
華明淵此前幾乎無感,直到針頭點入心房,他方才有所感知。
感知到的不是刺痛,而是心竅處光明大作!
就好似自己坐在暗室,忽然有一人手持明燈闖入,把他神思和心房一並照亮。
“世才兄一點文光,竟如此光亮,我心竅那幾點微光,與他相比真是不足一提。”
“明淵高看我,亦看低自己。”
劉彥針尖念頭,直接感知他心中所想,說“你感受的光亮是我明燈之光,非一字之光。”
“此時此刻,你我通過此針而靈犀相通,故此你心中之言,我亦能聽到。”
“我之言,你應該也能聽到。”
華明淵心抖擻,窺視玄妙,在心中做禮數道“兄之通達,小生遠不能及,請兄觀治我之心。若見心蟲,還請告我。”
劉彥回一‘好’字,運用司徒心學中的‘此彼見心法’,仔細的觀察其心。
此法出自《君心化龍·內五卷》——【君子見心篇】。
指的是‘以己之心,察他人心’。
此法與【推己及人】不相同。
後者是揣摩他人的心思想法,而【見心法】則如山君所用【觀心術】,乃是直接窺看他人心竅中的奧秘。
劉彥還無法做到這點。
因為他尚未掌控‘心力’,不能‘以心見心’。
不過,眼下他通過飛刀化針直入其心,便可以繞開限製,巧用這門‘見心法’。
隨著他運轉心法,華明淵心竅諸多內在被他所窺見。
包括華明淵所得那幾字文光和他所明悟的經意。
就如神靈窺視凡人心一般清晰可見。
此刻,劉彥真切領會到‘鬼神不欺之理’,明悟一點‘君心藏龍’的道理。
“君心藏龍,不在隱藏心思,而在於變化心思,就如龍變化一般。”
“麵對高於自己的鬼神、仙家、賢達,任何心思都是藏不住的。”
“想要不被其所察知想法,唯有及時改變心思,變化成其他。”
“這就要心智敏銳,時刻處於運動狀態,要做到‘君子不器’,不器則無固形,他人探察已到,便立即感知應對。”
“這才是‘君心藏龍之法’、‘君子藏器之道’。”
劉彥此番感悟,與華明淵隔絕,他根本聽不到。
明淵現在最期盼的是‘君子如何評價我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