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半夜推磨
字數:6367 加入書籤
A+A-
“妖道已來過?幾人?”
“據荀仙家所查有兩人,乃陰神出竅……”
二更過半,楊萬山剛回衙門便被陸侯請至書房。
聽說了‘妖道探府’,他眼眸明亮,斂袖坐下,與兄對燭而談。
“世才推測無漏!妖道果然中計。”
“我以為,這兩人便是南鄉那兩個‘抱嬰道人’,他們藏匿之地就在南鄉!”
說著萬山精神震鑠,又問內兄“荀舫主去有幾時?可有驚動妖道?”
陸侯道“荀仙家去有一炷香了。仙家靈心縝密,我料妖道不知身被跟蹤。”
“哦?她如何縝密?內兄又如何得知她走有一炷香?”
“荀舫主走時,與內兄說了?那豈不是慢了妖道?如何追趕得上?”
萬山滋生幾點疑問,一股腦的全倒出來追問。
陸侯含笑與他明言解惑,說“荀仙家感知妖道入廂房,先是不動聲色,讓環兒借故倒洗腳水帶她出廂房,入書房告我,而後讓環兒上茅房。”
“她便在茅房汙穢之地脫身。”
“那處穢氣重,可遮掩鬼神氣,妖道不會察覺。”
“仙家離開時,在地上留字為記號。”
“一炷香前我讓環兒去看,見留下‘我去也’三個字。”
“好個鬼仙舫主!”
楊萬山聽罷誇讚道“她心計卻不比世才少,不知幾時能回來。”
“萬山公子過譽了,比起世才之聰明,我不過是小有心計而已。”
一聲清澈話音門外傳入。
陸、楊陡然望房門,見荀舫主穿門進來,各都起身禮見。
舫主打斷禮數說“我來是告知官家,那兩個妖道確都藏匿於南鄉賣豆腐的餘家,並且隻有二人,無人接應他們的。”
“今夜你們該睡則睡,他們中了世才之計,已是籠中之鳥。”
“稍後我回劉府,與世才去趟南鄉,看他們磨豆腐,看罷再來與官家相商,……”
“屆時請出你倆夢魂,商議捉拿之事。”
“我走了。”
話落隱退,不多說一字。
萬山空張口也沒問上話,與內兄笑道“這仙家著實賞識世才,我看他們情義非常。”
陸侯抬手示意他不可談論此事,揭過話題說“今夜你我且等,有仙家相助捉拿,加上世才運籌帷幄,二妖道確成籠中之鳥。”
楊萬山點頭出書房,與兄仰望烏雲掩月。
……
南城月下,劉府後院。
劉彥與舫主也步出書房,交談著飄上虛空畫舫,於成業、書玉子船上見禮。
阿九、萱兒眾女門前仰望,目送畫舫向東飛遁。
“金風未動蟬先覺,暗算無常死不知。”
“二人行蹤敗露,被公子妙計圍困,便再難逃脫了。”
萱兒眼出異彩,說出此話。
眾女笑逐顏開,交口稱讚‘公子料事如神’。
阿九說“也仗舫主道境高強,使二妖道無法‘蟬覺’,換做是我和書玉子、於成業辦此事,怕會被妖道發現……”
萱兒回眸笑道“所以公子才等我家主公來到用計。主公和公子聯手,便是鬼仙也要安伏。”
沈玉娘插言“大事大人做,小事小人做,各有各的差事。九妹莫忘了公子所差。”
“如何能忘?”
阿九轉身回書房。
少時她拉開書房門,隻手端著小碗出來,裏麵盛的是小人國萬擔精米。
米粒似磨碎的麵粉,閃爍著精氣毫光。
見她領路去正房,玉娘和青花舫四女跟隨其後,穿入房門縮小身形,走入劉氏夢鄉。
今夜她們的差事,就是侍奉老夫人品嚐‘小人國穀米’。
而這時,畫舫飛抵臨安東鄉。
來此是為了接請於太公,同去南鄉觀看‘妖道磨豆腐’。
“老師、舫主少待,弟子去請家父。”
說話於成業飄下畫舫,書玉子跟著他走進一家籬笆院。
“慕白兄也在?”
成業進到屋內,驚訝發現周慕白夢魂在此,與家尊並坐香案兩旁,家姐匡娘立於父旁。
周生見大舅回家,拱手禮見。
成業略還一禮,無空和他寒暄,走到父親前“老師和荀仙家在家外等爹爹,邀爹爹同去南鄉。”
於太公心竅一明,起身舍了女兒女婿,出門交代一聲“你倆可告知成業,時日自行商定。”
周生、匡娘各都領喏。
於成業好奇看一眼,跟著父親見老師交差。
等畫舫南行,他和書玉子回到屋內。
從家姐口中得知‘爹爹已許周郎與我婚配……’
成業顯笑,明白‘慕白夢魂為何在此’,道賀說“恭喜兩位終成眷侶。”
書玉子笑顏拱手“自古佳人配才子,周兄與大姐門當戶對,這樁婚事結的好。何日成婚辦禮?小弟當來道賀。”
周生還禮謝人情。
匡娘道“不如一同商議。我欲擇個良辰,最好是先生得閑的時候。”
於成業會意姐姐意圖,坐下思說“老師近來不得閑,姐姐與周兄婚事已定,成婚不必急於一時。”
“就暫定下月,適時我與老師稟明。”
“老師若來,我便告知姐姐,那時周兄親書一封請帖,登門拜府遞上。”
“這般不失你倆禮數。”
周慕白見大舅思慮周到,點頭記下,好奇問道“世才兄深夜造訪,所為何事?”
於成業閉口緘言,匡娘手扶情郎肩頭,伸出一隻搖擺,示意他不要問此事。
慕白見此壓下好奇心,改口請教起‘成業拜師後都學什麽’、‘如何方能得明光入心竅’。
於成業笑與書玉子對視,說“老師暫不教授我們學問,讓我們自行修讀經書。得‘文光之法’在於通達道理,無有固定方法,因人而異。”
“實難告知周兄。”
書玉子接道“我們尚未拜入門內,眼下隻算門外弟子。”
“連兩位都不得拜入門下,看來我是無望了。”
周慕白感歎說此言。
他今夜獲匡娘點撥,欲拜師劉奉義,卻不想連大舅這等仙家都未能入門內。
匡娘不忍見郎君灰心,說道“我弟和書兄弟乃異類,先生需一番慎重才會收入膝下。”
“周郎已有聰明在心,這便勝過萬千愚生。”
“如何就不能拜入劉門?”
“世上無難事,隻要心誠專一,再難亦能辦成。”
“周郎若信我,今後仔細讀書,隻要你肯下苦功,奴家哪怕去府上竊書,也要助你成材。
成業、書玉子紛笑,周慕白非常動容,朝匡娘深施一禮“娘子情義如山,小生當不負期望。”
匡娘把手笑道“那我倆可說定了。其實我家就有真學,現存在先生府上。等他參詳透了,會哺育小弟。”
“郎君亦可偷學。”
“哦?”
慕白隨即向娘子、大舅請教‘於氏真學奇書’。
……
南鄉,月下虛空。
劉世才、荀舫主、於太公並立畫舫船頭,窺看下方十丈餘家院,觀賞一男一女兩陰神半夜推磨磨豆。
劉彥說“此二人倒是好手藝。要是正經幹此營生,杭州之內難逢敵手。實在可惜。”
舫主道“這兩人皆陰神附體境界,此等境地不足為慮,我一人便可捉拿。”
“世才真若看中其手藝,不如我用雷法鎖了他們真靈,叫他們此生此世磨豆腐,如何?”
於太公拂須而笑。
劉彥認真思慮,說“以罰代殺是仁者之道,但他們所犯之事,傷害了天理。”
“我仁義能容,天理不能容。”
“好,這般才是真君子、大丈夫。凡事皆仁,便是婦人之仁!”
說著,荀舫主即問“何時動手誅滅二賊?”
劉彥思道“官家處決死刑犯,都是在午時揮刀。就明日午時對他們行刑,大姐、太公拿住後,我寫表文上表蒼天,殺他們一個‘天道昭彰’。”
二仙明了他意思,相視點頭,畫舫北轉回城。
下方拉磨的女子突然停下,莫名看一眼虛空星夜。
她仿佛聽見什麽,使她心慌不已,但又轉瞬即逝。
師兄伴看道“已過子時,今夜將豆腐磨好,早起煮漿水加入輔藥,做好豆腐再送去縣衙。師妹已對楊氏種了迷心術,不怕她不聽從。”
女子被他攪亂思量,再難找回刹那靈覺,推磨說“隻求快些完功,否則‘種法之事’敗露,我倆便前功盡棄。”
……
“據荀仙家所查有兩人,乃陰神出竅……”
二更過半,楊萬山剛回衙門便被陸侯請至書房。
聽說了‘妖道探府’,他眼眸明亮,斂袖坐下,與兄對燭而談。
“世才推測無漏!妖道果然中計。”
“我以為,這兩人便是南鄉那兩個‘抱嬰道人’,他們藏匿之地就在南鄉!”
說著萬山精神震鑠,又問內兄“荀舫主去有幾時?可有驚動妖道?”
陸侯道“荀仙家去有一炷香了。仙家靈心縝密,我料妖道不知身被跟蹤。”
“哦?她如何縝密?內兄又如何得知她走有一炷香?”
“荀舫主走時,與內兄說了?那豈不是慢了妖道?如何追趕得上?”
萬山滋生幾點疑問,一股腦的全倒出來追問。
陸侯含笑與他明言解惑,說“荀仙家感知妖道入廂房,先是不動聲色,讓環兒借故倒洗腳水帶她出廂房,入書房告我,而後讓環兒上茅房。”
“她便在茅房汙穢之地脫身。”
“那處穢氣重,可遮掩鬼神氣,妖道不會察覺。”
“仙家離開時,在地上留字為記號。”
“一炷香前我讓環兒去看,見留下‘我去也’三個字。”
“好個鬼仙舫主!”
楊萬山聽罷誇讚道“她心計卻不比世才少,不知幾時能回來。”
“萬山公子過譽了,比起世才之聰明,我不過是小有心計而已。”
一聲清澈話音門外傳入。
陸、楊陡然望房門,見荀舫主穿門進來,各都起身禮見。
舫主打斷禮數說“我來是告知官家,那兩個妖道確都藏匿於南鄉賣豆腐的餘家,並且隻有二人,無人接應他們的。”
“今夜你們該睡則睡,他們中了世才之計,已是籠中之鳥。”
“稍後我回劉府,與世才去趟南鄉,看他們磨豆腐,看罷再來與官家相商,……”
“屆時請出你倆夢魂,商議捉拿之事。”
“我走了。”
話落隱退,不多說一字。
萬山空張口也沒問上話,與內兄笑道“這仙家著實賞識世才,我看他們情義非常。”
陸侯抬手示意他不可談論此事,揭過話題說“今夜你我且等,有仙家相助捉拿,加上世才運籌帷幄,二妖道確成籠中之鳥。”
楊萬山點頭出書房,與兄仰望烏雲掩月。
……
南城月下,劉府後院。
劉彥與舫主也步出書房,交談著飄上虛空畫舫,於成業、書玉子船上見禮。
阿九、萱兒眾女門前仰望,目送畫舫向東飛遁。
“金風未動蟬先覺,暗算無常死不知。”
“二人行蹤敗露,被公子妙計圍困,便再難逃脫了。”
萱兒眼出異彩,說出此話。
眾女笑逐顏開,交口稱讚‘公子料事如神’。
阿九說“也仗舫主道境高強,使二妖道無法‘蟬覺’,換做是我和書玉子、於成業辦此事,怕會被妖道發現……”
萱兒回眸笑道“所以公子才等我家主公來到用計。主公和公子聯手,便是鬼仙也要安伏。”
沈玉娘插言“大事大人做,小事小人做,各有各的差事。九妹莫忘了公子所差。”
“如何能忘?”
阿九轉身回書房。
少時她拉開書房門,隻手端著小碗出來,裏麵盛的是小人國萬擔精米。
米粒似磨碎的麵粉,閃爍著精氣毫光。
見她領路去正房,玉娘和青花舫四女跟隨其後,穿入房門縮小身形,走入劉氏夢鄉。
今夜她們的差事,就是侍奉老夫人品嚐‘小人國穀米’。
而這時,畫舫飛抵臨安東鄉。
來此是為了接請於太公,同去南鄉觀看‘妖道磨豆腐’。
“老師、舫主少待,弟子去請家父。”
說話於成業飄下畫舫,書玉子跟著他走進一家籬笆院。
“慕白兄也在?”
成業進到屋內,驚訝發現周慕白夢魂在此,與家尊並坐香案兩旁,家姐匡娘立於父旁。
周生見大舅回家,拱手禮見。
成業略還一禮,無空和他寒暄,走到父親前“老師和荀仙家在家外等爹爹,邀爹爹同去南鄉。”
於太公心竅一明,起身舍了女兒女婿,出門交代一聲“你倆可告知成業,時日自行商定。”
周生、匡娘各都領喏。
於成業好奇看一眼,跟著父親見老師交差。
等畫舫南行,他和書玉子回到屋內。
從家姐口中得知‘爹爹已許周郎與我婚配……’
成業顯笑,明白‘慕白夢魂為何在此’,道賀說“恭喜兩位終成眷侶。”
書玉子笑顏拱手“自古佳人配才子,周兄與大姐門當戶對,這樁婚事結的好。何日成婚辦禮?小弟當來道賀。”
周生還禮謝人情。
匡娘道“不如一同商議。我欲擇個良辰,最好是先生得閑的時候。”
於成業會意姐姐意圖,坐下思說“老師近來不得閑,姐姐與周兄婚事已定,成婚不必急於一時。”
“就暫定下月,適時我與老師稟明。”
“老師若來,我便告知姐姐,那時周兄親書一封請帖,登門拜府遞上。”
“這般不失你倆禮數。”
周慕白見大舅思慮周到,點頭記下,好奇問道“世才兄深夜造訪,所為何事?”
於成業閉口緘言,匡娘手扶情郎肩頭,伸出一隻搖擺,示意他不要問此事。
慕白見此壓下好奇心,改口請教起‘成業拜師後都學什麽’、‘如何方能得明光入心竅’。
於成業笑與書玉子對視,說“老師暫不教授我們學問,讓我們自行修讀經書。得‘文光之法’在於通達道理,無有固定方法,因人而異。”
“實難告知周兄。”
書玉子接道“我們尚未拜入門內,眼下隻算門外弟子。”
“連兩位都不得拜入門下,看來我是無望了。”
周慕白感歎說此言。
他今夜獲匡娘點撥,欲拜師劉奉義,卻不想連大舅這等仙家都未能入門內。
匡娘不忍見郎君灰心,說道“我弟和書兄弟乃異類,先生需一番慎重才會收入膝下。”
“周郎已有聰明在心,這便勝過萬千愚生。”
“如何就不能拜入劉門?”
“世上無難事,隻要心誠專一,再難亦能辦成。”
“周郎若信我,今後仔細讀書,隻要你肯下苦功,奴家哪怕去府上竊書,也要助你成材。
成業、書玉子紛笑,周慕白非常動容,朝匡娘深施一禮“娘子情義如山,小生當不負期望。”
匡娘把手笑道“那我倆可說定了。其實我家就有真學,現存在先生府上。等他參詳透了,會哺育小弟。”
“郎君亦可偷學。”
“哦?”
慕白隨即向娘子、大舅請教‘於氏真學奇書’。
……
南鄉,月下虛空。
劉世才、荀舫主、於太公並立畫舫船頭,窺看下方十丈餘家院,觀賞一男一女兩陰神半夜推磨磨豆。
劉彥說“此二人倒是好手藝。要是正經幹此營生,杭州之內難逢敵手。實在可惜。”
舫主道“這兩人皆陰神附體境界,此等境地不足為慮,我一人便可捉拿。”
“世才真若看中其手藝,不如我用雷法鎖了他們真靈,叫他們此生此世磨豆腐,如何?”
於太公拂須而笑。
劉彥認真思慮,說“以罰代殺是仁者之道,但他們所犯之事,傷害了天理。”
“我仁義能容,天理不能容。”
“好,這般才是真君子、大丈夫。凡事皆仁,便是婦人之仁!”
說著,荀舫主即問“何時動手誅滅二賊?”
劉彥思道“官家處決死刑犯,都是在午時揮刀。就明日午時對他們行刑,大姐、太公拿住後,我寫表文上表蒼天,殺他們一個‘天道昭彰’。”
二仙明了他意思,相視點頭,畫舫北轉回城。
下方拉磨的女子突然停下,莫名看一眼虛空星夜。
她仿佛聽見什麽,使她心慌不已,但又轉瞬即逝。
師兄伴看道“已過子時,今夜將豆腐磨好,早起煮漿水加入輔藥,做好豆腐再送去縣衙。師妹已對楊氏種了迷心術,不怕她不聽從。”
女子被他攪亂思量,再難找回刹那靈覺,推磨說“隻求快些完功,否則‘種法之事’敗露,我倆便前功盡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