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兩件事成

字數:6476   加入書籤

A+A-




                      “果真有此事?”

    “真哩掌櫃,此等事我哪裏敢扯謊?”

    “我回來時,官家和劉奉義還在南鄉,掌櫃隻等著看,這兩日官家就張榜說此事。”

    午時三刻,東城酒樓食氣熱騰,食客來一批換一批,絡繹不絕品嚐‘奉義十味豆腐’。

    邵掌櫃怕食材不夠,午前又讓得利夥計下南鄉買豆腐,結果豆腐沒拉回來,隻夥計回來。

    小夥計一見大掌櫃,就說起他在南鄉見聞,講的口幹舌燥,神采飛揚。

    櫃台前,邵掌櫃聽後多有思量,問起官家如何斷案,如何給餘氏、楊七定罪。

    夥計端起茶碗咕嘟幾口,說“豆腐婆遭妖人附身,全記不得這幾日之事。楊七雖說知道,但他不知妖人煉法,因此他兩家沒遭牽連。”

    “官家斷案公道,隻打楊七板子,算小打懲戒。”

    “倒是楊七家的悍婦,惱丈夫為虎作倀,當眾狠打夫家幾拳,打的楊七上下開花,”

    邵掌櫃跟著顯笑,問“餘家今日可還做豆腐?”

    “不做了。”

    夥計說“天雷劈死妖道後,官家在餘家東屋和屋後挖出三具屍,一死嬰,一男屍,一女屍……”

    “聽說那男女便是二妖道屍首。”

    “死嬰是妖道所害嬰孩,就埋在餘家老母房中米缸下麵……”

    “官家火煉三屍時,你猜怎著?”

    “嬰孩和二妖道屍首被火一燒,皆發慘叫,聲音駭人哩!”

    “餘家老母驚嚇昏死過去,多虧劉奉義用筆墨點眉心,把她救活。”

    “餘家人受劉奉義指點,午後帶老娘拜廟進香……”

    “明日還照常做豆腐,掌櫃放心就是。”

    邵掌櫃點點頭,這時聽見外麵馬蹄聲響,轉顧看到沈都頭門前停馬。

    彼此見禮後,沈煉和他說“掌櫃速辦一桌十味豆腐宴,做好送至縣衙,另做五桌肉食宴席,過會兒眾兄弟來吃。”

    “十兩銀子可夠?”

    “使不了,五兩就夠,請都頭回稟官家,小可馬上讓庖夫造辦。”

    邵掌櫃接下十兩銀子,卻找給沈煉六兩。

    見多出一兩銀子,沈煉會意笑道“我並非欺心之人,掌櫃美意在下心領。”

    說著,隻取櫃上大錠五兩銀,上馬回北城縣衙。

    邵掌櫃步出相送,抬眼高看馬上都頭,歎說“奉義身邊都是正直聰明之人。”

    小夥計也心裏欽佩,剛才若換成他,指定就領了好處。

    不多閑敘,邵掌櫃安排夥計去後廚通傳,他自己進到過堂小屋中。

    北城縣衙,沈煉快馬回來時,劉彥、萬山、官家等人正在衙門口作別。

    陸侯本想設宴答謝世才,順帶犒賞公差人馬。

    但劉彥拒了宴請。

    用他話說“陸兄有兩件事更重要,其一告知夫人實情,寬解其心,莫對腹中子心生芥蒂。”

    “其二,寫下二妖道罪狀,遞上知府衙門,不然與人留下話柄。”

    “這兩件事辦完,才算後顧無憂。”

    陸侯聽完這番話,深感用心不如劉世才,知道此乃‘門前與門內’的差距。

    他點頭領下建言,讓萬山代為相送。

    南城路上,楊萬山問“那死嬰與二妖道屍首焚燒時,何故發出慘叫?莫非屍體化妖,成精了?”

    “韓都頭、沈都頭各都試了他們脈搏鼻息,查驗已死。”

    “其實二妖道肉身並沒死。”

    劉彥闊步擺袖,提著公文袋說“舫主和我說,二人之所以把肉身埋在地下,一是避人耳目,二則為了‘辟穀’。”

    “此乃‘地藏之法’,出自《太陰煉身真經》。”

    “其理,大概就是借地陰之氣,封住肉身生氣精氣,使生命達到一種靜止狀態,隻產生極微小的運動,如活死人。”

    “如此可以延長身壽,亦能達到辟穀之效。”

    “隻用尋常之法查驗,難斷其身生死。隻有把封閉肉身的地陰之氣剝取,其身才‘起死回生’。”

    “大火焚燒之下,地陰之氣被陽氣一衝,二人身便感知。雖主身神魂不在,但心知腦知尚存,因此知疼痛而喊叫。”

    楊萬山撫掌解惑,又問那重瞳死嬰“我觀此嬰非同一般,火中睜開重眸哭叫,可憐又可懼。此嬰也還活著?”

    劉彥回顧燒屍場景,搖頭說“那嬰孩與二妖道不同,它是真死,但屍身妖變。”

    “究其原因,就在二妖道之前借野狗胎腹煉此嬰孩。”

    “妖道為煉此嬰,以山穀百姓屍魄填補其胎靈、胎身,那等胎魄勝過尋常人百倍。可比五虎十牛!”

    “所以它死後,胎魄轉邪魄,邪魄得地氣滋長,而使嬰孩屍身妖變。”

    “此物沒有主身胎靈,若不焚毀,早晚會成為妖邪,為禍一方。”

    萬山思量,忽地心神驚悚,道“二妖道煉法,莫非就是把死嬰胎魄,轉移到我姐腹中胎子?”

    劉彥真不知該不該誇他聰明。

    此事他早就想到,也私下問過舫主。

    舫主說“妖道煉法,就是強壯胎子靈魄,而所用胎魄皆取自那死嬰,為保官家不知,便化入豆腐中,使夫人吃下補胎子。”

    原本劉彥不打算告訴他家任何人,但見萬山已經想到,他便直言相告,轉述舫主的話。

    “此事萬山知道就好,莫對你內兄家姐提。”

    “不然他們心存芥蒂,腹中子便又要遭劫。”

    “世間萬物產生都有其因果。”

    “此子第一世乃重瞳子,集合千屍之魄,卻未能存活。”

    “二世轉入你姐胎內,這便是冥冥之中天定。”

    “我料此子必有大作為,將來成就可能在你我之上。”

    萬山點頭消去心中芥蒂,笑說“他可能在我之上,但未必在你之上。我看世才與我外甥也頗有緣法。”

    “不如叫他拜你為師,認你做個亞父如何?”

    劉彥笑顏道“且等降生之後,看看是男是女。前麵已是槐花巷,萬山可回了,回府多寬慰你姐。”

    “還請世才替我答謝兩位仙家。此恩情,我楊陸兩家記下。”

    說著,楊萬山不再多送,反身回縣衙。

    劉府後院,書房。

    荀舫主、於太公比劉彥早回來一炷香,正與狐鼠二生員、阿九、萱兒眾女說‘今日南鄉事’。

    劉彥回家先見過母親,後進到書房,把萬山禮謝之言轉述,拱手做禮數。

    分顧二仙說“姐姐、太公功勞甚大,我家未曾備宴,便答謝兩位一碗湯圓。說來我肚子也餓了,陪兩位同吃一碗。”

    說話吩咐阿九煮湯圓,讓玉娘接取出《湯圓賦》。

    不多時,屋內一書生二仙家,各持一碗湯圓,品嚐慰藉心腹,談笑世才用計。

    千裏之外,洛陽大雪。

    宮中禦書房,天子端坐細讀‘臨安劉奉義回信’。

    小太監端著三碗熱騰騰的湯圓入房,香甜之氣引動左右二臣好奇和食欲。

    大太監接過一碗奉上書桌,未敢出聲攪擾天家讀信。

    趙天家聞見米酒熱氣,落下信看煮好的湯圓,說“果然如君子信中所言,白白胖胖一碗浮圓子。”

    “禦膳房是否照著信中方法煮製?”

    大太監回稟“奴婢親眼看著禦廚熬煮,方法皆照劉奉義所說。”

    “湯中隻加米酒,奴婢偷嘴,在禦膳房品嚐一丸湯圓。”

    “滋味絕美,內藏桂花芬芳,沁人心腑,妙勝詩詞。”

    趙天子食欲上來,端起這碗湯圓先喝湯水,酒香甜意入心,後小口品嚐這千裏送來的桂花湯圓。

    才吃下半個,他便分顧執天、觀天二司卿家說“你們也快品嚐,這湯圓滋味甚好。”

    說著,又問心腹太監‘還剩多少個’,安排禦膳房都煮了,送去後宮與皇後妃子品嚐。

    大太監領喏離去。

    執天司台吃完一個,暗讚“此物著實美味。劉奉義回信又送湯圓,使人意想不到。不知他做的什麽文章?”

    觀天司台另有猜想,暗道“湯圓之中包桂花蜜,好似治國理政之思。莫非他借湯圓,譏諷朝堂那些口蜜腹劍之人?”

    趙天家也在品湯圓思量,心說“湯圓外表不顯奇異,但內中另有乾坤,吃下清香甜美,暖人心腹。此寓意‘仁政’。”

    “劉世才是借湯圓告訴我,施仁政不在表,而在於裏。”

    “表麵仁義非仁義,使天下百姓嚐到甜頭,才是真正仁政。”

    “猶如這湯圓一般。”

    “妙哉,他怕幹涉朝政,就借此物與我闡解仁政。一舉兩得。”

    “若能一直來往書信就好,我身邊缺乏他這樣的君子。”

    君臣三人,一人一個想法。

    誰也沒猜出劉彥回信送湯圓,乃為臨安百姓之真意。

    但劉彥想要的效果已達到,無論禦書房君臣,還是後宮娘娘嬪妃,都喜歡上‘臨安桂花湯圓’。

    【臨安湯圓】之名,也很快傳出天家府邸,流入王孫公卿、士族官宦耳中,悄然傳遍洛陽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