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九江潮會
字數:5525 加入書籤
“劉奉義今夜受邀赴潮會?”
“如兄長所言,此君實為貴人,隻是我商賈之家,如何與他孔孟之家結交?”
“弟此言差矣。君子也要生計,隻要會使銀子,如何不能結交?”
“我觀奉義,非攀附權貴之儒,&nbp;&nbp;亦非恃才傲物之士,他君心正直聰明,待人無貴賤之分。”
“家中孫輩,若是有一人拜入其門下,不也得真學傳承?”
……
嚴州,新安郡,一大宅府邸,&nbp;&nbp;老太公夜夢會見兄長。
其兄不是別人,乃錢塘江府主簿靈官李長青。
這家太公是李主簿胞弟,兩兄弟正談‘結交劉奉義’之事。
得兄長指點,李太公夢魂拂須說:“愚弟記下了,請兄長留一封引薦書,我擇日赴臨安拜會奉義。”
“臨安官家要在東湖辦‘萬商集會’,正好可借此機會一見。”
李主簿點頭道:“我聞奉義與臨安官家交情不淺。官家辦此集會,奉義定是知曉,興許他也會出去。”
“賢弟既然去,那便盡力相幫,顯我家風。”
李太公明悟兄長之言,拱手記下。
李主簿不在夢中多留,說:“新安君在江上等我,我留封書信,你醒來自看。”
說著神靈脫夢,取來筆墨快速寫一封‘引薦書’,精釀言詞,&nbp;&nbp;不過三十餘字。
他走不久,李太公驚醒,呼喚守夜仆童張燈,&nbp;&nbp;到書桌前見兄長李長青留墨。
……
十幾裏外,新安江上,潮水翻湧。
一艘龍船浮在浪頭,一君主攜帶群臣、家眷於船頭賞月。
左右浪潮之上,千軍鎧甲明亮,將士跨坐魚鱗駿馬,等待隨君赴潮會。
李主簿金光遁落船上,禮見大公子新安君,道:“下官家事已辦妥。”
新安君三縷長須,中年儒士之貌,背手點頭問:“劉奉義何等樣人?”
李主簿思量說:“我觀奉義,有富春山水之俊氣,才情甚高。加之其身具孟學,養浩然正氣,君身如山,山氣正大。”
聽他讚言,新安君笑與眾靈官道:“三弟多番讚譽此君,&nbp;&nbp;今夜我當與他結交。升潮。”
江君一聲令下,隻聞沙沙潮水聲響,&nbp;&nbp;左右潮浪翻起幾丈高,&nbp;&nbp;潮頭千軍縱馬,奔出江口在前開道。
與此同時,一艘寶船載著兩湖神人、劉彥、荀娘子、李憐雲,來到海寧州錢塘入海灣口。
明月照大江,見灣水廣大。
江麵潮起潮落,聲如九天隱雷,有靈官站在江上迎候,北岸聚著一眾鬼妖陰魂,似乎在觀潮。
劉彥頗為好奇,他以為今夜會在錢塘縣北江灣見君,不想西湖寶船卻帶他來至海寧州江口。
相君手指大江口道:“此處江灣,才是君府正位所在。今日錢塘祭祀之地,並非江府正位。”
劉彥解了疑惑。
胥君問他:“世才可知今夜‘九江潮會’?”
“學生不知,三郎隻說邀我赴會,共遊錢塘江,聽潮賞月。”
說著,劉彥與胥君請教:“何為‘九江潮會’。”
‘九江潮會’指的是‘九江靈主共潮會見錢塘君’,
其中‘九江’乃指錢塘九段江域支流。
分為:‘蘭溪江’、‘金華江’、‘分水江’、‘浦陽江’、‘曹娥江’、‘淥渚江’、‘富春江’、‘新安江’、以及‘衡江’。
潮會起於千年前。
當時錢塘江水尚未一統,各江支流猶如諸侯國,爭鬥不休,岸上百姓多遭水災。
後有九天玄女下界,尋找九江共主,選中錢塘縣一戶姓許的積善人家,賜龍元丹予一家七口。
七口人服下後化龍入江水,鎮壓九江浪潮。
衡江君不服天命,私放出江底水牢中的白猿,使其大鬧錢塘江。
玄女投劍刺傷白猿後脊,破了此猿玄功,它背劍而逃,不知去向。
衡江君兵敗後,被人曹官黎夢君斬首,其所治江水分為兩段,一段歸錢塘,一段歸湘江。
此後錢塘江每年冬月都辦潮會,九江靈君在潮會之日出水府,如諸侯王覲見天子,奔赴此處江口,潮見錢塘君。
說到此,胥君又提起君家三位公子。
“錢塘家有三子……”
“大公子乃新安君,名淩勝,主江水之源。”
“二公子乃富春君,名淩雲,握三江峽口。”
“三公子許淩煙輔佐君上。”
“今夜潮會,新安君、富春君都要拜父君,他們最喜結交儒家名士,世才不妨結交一番。”
說話,見江上飄起香火,三公子許淩煙攜帶一少年書童上船來,禮見兩位湖君與奉義。
劉彥還禮時,顧看那書童,竟是當日投江的少年,原鬧江三妖身邊仆從。
觀其身乃陰魂之體,顯然已成江中之鬼。
他略微思量,大概明白三郎收留少年在身邊的用意。
三郎指書童道:“此子原是姑蘇人,與我家同姓。”
“我讀先生《見龍吟賦》之末句,發人深省,人若失心即是妖,神若失公神自滅。”
“小生收此子在身邊,乃為時刻警示自身。”
“也想使其悔改,找回所失人心。”
“書童還不拜謝先生?”
少年書童持禮拜奉義,說:“依仗先生賦中提我,我才解脫水災,有緣拜入江府。小人今後定知悔改。”
劉彥微笑稱讚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過去心性受妖物所染,此番追隨正直君子,就要多學三郎聰明正直,莫藏小人之心。”
書童領喏稱是。
三郎道:“家父知先生、湖君到來,叫我接請入府。我大哥、二哥稍後便到,屆時與先生引薦。”
劉彥拱手隨請,跟著兩湖神人落船,下江府見錢塘君。
……
北岸上,眾陰神精怪瞭望各有好奇,不知那船上文士何許人,能使錢塘三郎出江相接。
沒過多會,西南方潮聲大起!
他們眾目齊看,見潮頭上千軍萬馬打頭陣,後方乃九江龍船。
新安君、富春君率眾駕乘香火入江。
半個時辰後,子時。
江水潮水轟鳴,潮浪推出錢塘君家大船,三千金甲將士排隊列陣。
船上錢塘君居首位,九江臣子立身後,劉彥、荀舫主、兩湖神人站一旁。
明月之下,錢潮交織,白浪推雪,好壯觀的江潮人神景致。
北岸一公子神魂說道:“要回潮了。”
他口中回潮,是指‘潮水向源回流’。
期間,錢塘君乘坐潮浪,視察各江水域,若遇見水鬼,便與其解厄。
百姓若遭江中之靈欺壓,亦可鳴冤告狀。
眾陰神正說話,有靈官乘小船抵岸邊,問:“你等可有人要鳴冤?”
北岸陰神鬼妖皆行禮:“我等無冤情。”
靈官點頭欲走,公子神魂叫住問:“船上君子是何人?”
靈官顧看君家寶船,笑說:“君乃臨安劉奉義。”
“原來是他……”
眾陰神都解了疑惑,交頭接耳談起此君。
那公子禮送靈官,望江暗說:“表妹算自己一年之中有大災,我家門第小,蔭庇不了她。”
“劉世才有解瘟之功,又得天子封號,氣運功德甚高。”
“表妹若入他宅地,躲避個一年半載,大災興許就能躲過。”
“隻是我林家與他劉家毫無交集,如何借其蔭庇?”
“表妹向來聰明,回去與她商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