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元九正寢
字數:5570 加入書籤
正月初九,謂之元九,乃玉皇誕,各大道廟皆辦‘玉皇會’‘朝天齋醮’。
依著臨安習俗,這日要在家中設祭供奉‘玉皇爺’,需備香蠟、五穀、齋碗、及椒柏酒。
禮祭後便要出門登高、祈福避災,或是拜廟,或是爬山。
今早臨安南城門大開,剛過辰時就有眾多百姓出南門,去東山登高、拜城隍廟。
另有不少人乘船去東湖登山拜廟。
朝陽下,東湖百船渡客,湖魚躍水。
南城外,道路喧鬧,百姓扶老攜幼。
幾裏外城隍山廟香火騰騰,東山穀門口亦有百姓給親人燒紙錢。
山穀北脊上,兩條青白大蛇順坡遊身,沙沙入草叢至穀底,鑽進人字洞穴。
進洞三丈深,見處處開鑿痕跡,洞道修成方正,左右洞壁有燈槽。
下到底部時,有兩扇二丈高石門豎立敞開著,裏麵洞室五丈方圓,四壁點陰燈。
室中有個巨石棺,下麵台基三丈,東西南北雕刻有【升仙畫】【兒孫圖】【福祿圖】【功德圖】以及最底部護棺法咒。
洞室穹頂中間繪有頂畫,畫中精細描繪一座府邸園景,亭台樓閣、假山水榭,玉閣庭廊一應俱全。
頂畫東邊水榭園內,一眾美貌佳人、小娘子聚首,似能看到她們交談說話。
青白二蛇仰頭觀看,額上冒出靈煙蛇魂,顯化芊娘、小山姿容。
彼時頂畫湧出大股香火氣,眾女齊出畫境,飄落在石棺台基上。
為首者乃荀娘子、高二姐,左右是萱兒弦月、沈玉娘小月兒,其他分布台下。
白蛇小山、青蛇芊娘遊身上前見禮。
荀娘子飄下台階,玉手托起白蛇下頸,說:“你這妹妹卻比那邊姐姐身肥。”
白蛇頭上,小山魂兒羞笑,洞室其他眾女各有笑顏。
高二走到貂兒身旁,觀二女蛇身:“你們有緣拜入老夫人陰邸,蒙受蔭庇,當恪盡職守,守好墓穴。”
“今後以此為家,不可輕易出墓室。”
“是。”
二蛇額上,小山芊娘齊領喏。
初四那日,她們走後,劉彥與母一番商討,決定結下緣法,招二靈蛇守墓,入東山陰邸。
次日貂兒又遣阿香、琴玉去金華府東陽縣打聽。
從坊間得知‘二蛇殺惡霸和高’之事,其中諸多都與芊娘、小山所述一致。
貂兒這才放心,當夜招她們來家,入老夫人夢境認主。
劉氏點她們為貼身丫鬟,陪墓伴寢。
後,青白二蛇又入劉彥詩夢,拜見相公、娘子,得賜文光美酒,明靈心竅,喜不自勝。
初六至初八,她們跟著青花舫眾女修陰邸。
今早墓室完工後,貂兒讓二女遷蛇身先入墓守室,免得一些走獸占洞為巢。
高二訓教後,貂兒說:“墓室左右有盤龍床,我設有聚氣法符,你二人盤踞可以煉蛇身神魂。”
“過些時日,我傳授你們《地藏太陰煉形之法》。”
“憑此法,你倆就能長居墓室不出,存精氣不失。”
“好了,再傳授‘鉛汞之術’,助你們養內丹。”
青白二蛇福至心靈,叩謝荀娘子恩賜。
“甘露不潤無根草,妙法隻渡有緣人。”
“既入我家,即是有緣,萬莫自棄。”
“老夫人靈柩搬來之前,你們自尋山中野味飽食,補補蛇身氣血。”
說著,貂兒率眾出墓室、洞穴。
二女領喏,蛇身躍上盤龍床棲息,神魂脫身跟著相送。
洞外,晨光明媚。
南城劉府後院,老夫人領兒郎、兒妾、一眾家人祭拜‘玉皇爺’,誠心禱告上帝。
禮畢,天上陡落一道靈光,點在劉氏額頭印堂。
恍惚有靈明話音入耳,告知她【汝命隕午時正刻】。
刹那交感消失,劉氏望天合手一拜。
家人們麵麵相覷猜想,阿九、憐雲上前伴她左右。
劉氏含笑顧首,對兒郎道:“天官降兆與我了。”
劉彥文光入目,打量娘親眉心,看到一點淡淡金印,似與神道印記相似,問母道:“吉時是何時辰?天官還有何言?”
“乃午時正刻,後沒再多言了。”
劉氏此刻毫無畏死之心,反而覺得心中歡暢,有種莫名的喜悅高興。
劉彥轉顧娘子、阿九,問:“看到了嗎?”
憐雲、阿九各視老夫人印堂金光神印,笑顏點頭。
劉氏不知他們說什麽,好奇問:“為娘麵上有髒?”
“不如母親自己照鏡看看,”
憐雲鬆開老夫人手臂,回南房拿來一麵手鏡。
此境乃西湖香會所得靈物,能照見鬼神。
劉氏持鏡照麵,眼眸驚訝張大,轉頭環顧憐雲、阿九、讀書郎,後再照手中寒銅。
隻見鏡中容貌煥發光彩,眉宇間靈印閃動,掩映生出高貴福德之相。
此時劉氏也明白幾分,舒展心氣與兒笑道:“都仗我兒功德,為娘才有此報。”
劉彥抬眼看天說:“今日母親喜得上天恩賜,孩兒亦感到高興。午時尚早,不如我陪母親城外登高如何?”
“好,今日我家一起登高!”
劉氏笑顧一圈家人,遞還憐雲手鏡,再拜供桌玉皇爺。bu
這時荀娘子、高二姐落院顯身,一眼掃見老夫人眉心印記,相視而笑看向劉郎。
見郎君不言,貂兒也不問,對老夫人說:“陸知縣領夫人、帶小公子來拜府,快到家門外了。”
“快去迎接。”
劉氏轉對平兒吩咐,問道:“小公子尚未滿月,何故就抱來?”
阿九回說:“是公子把事提前告知官家,請陸夫人、小公子今日來府,若等滿月再來,就不吉利了。”
劉氏深感兒郎孝心,點頭誇讚:“我兒思慮周全。”
片刻,陸侯帶夫人楊氏、丫鬟環兒進院。
楊氏懷抱嬰孩欠身一禮。
老夫人親自把扶,看著繈褓中的小公子,問:“乳名叫什麽。”
楊氏同官家相視說:“起名寶兒,今日來請奉義給他添個正名。”
一時眾目皆看劉彥。
他走近一步,看著香睡的寶兒思量,分顧陸侯說:“令郎麵如玉,靈氣非常,不如就叫【靈玉】。”
“靈玉?陸靈玉……”
兩家人口中各念琢磨。
彼時小公子睜開眼睛,目光清透與劉郎對視,嘴角揚起微笑來,就像見到親近之人。
眾人見此一幕,逐笑顏開,分看這一大一小。
陸侯作揖禮謝君子賜名,對繈褓之子道:“你以後就叫‘靈玉’,此乃助你出世之恩公,且記住!”
其子似能聽懂,笑容更顯。
老夫人越看越喜歡,請著楊氏、小公子進屋敘話。
劉彥則與陸子洵入書房談母親之事。
巳時,陸侯一家拜別,劉彥一家出城登高,擁抱乾坤風光。
天近晌午才回府。
一進家門,劉氏便感到精神困乏,但心思卻明亮,告知兒郎世才:“娘困了,要去睡會兒。今日好生歡暢,我無憾矣。”
劉彥點頭扶著母親正房就寢,家人全都守在門口,個個眼目含淚。
約過半盞茶,劉彥眼紅出正房,立於門前道:“母親安寢了,你等各自回房,日暮前不可擾寢。”
“今日閉門謝客。”
“是——”
平兒、福伯、眾丫鬟忍泣低頭散去。
貂兒、憐雲、二姐、阿九、玉娘跟隨劉彥進書房,商議報喪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