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上巳出遊

字數:4964   加入書籤

A+A-




    “賣蘭花,上好的春蘭花。”

    “公子,買支蘭花吧,蘭草辟邪。”

    ……

    辰時,西湖風光正好。

    眼望北路湖畔,滿目繁華景象,一行行綠柳飄細枝,&nbp;&nbp;十裏湖岸盡是遊人,喧鬧吵嚷至瑞石山。

    道路上車水馬龍,小商小販沿岸擺攤,幾個賣花的小娘子穿行於人群,叫賣手中蘭花。

    今日是三月初三,上巳日。

    上巳乃陽春佳節,自古便有‘上巳祓禊,水濱踏青’習俗。

    此節通常與清明相伴,&nbp;&nbp;故有‘清明上巳’之並稱。

    今年雙節相連,上巳之後便是清明。

    因此西湖香會早開一日,吸引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各地遊人來西湖,更添佳節喧鬧氣氛。

    秦子墨攜書童、隨從二人從吉慶寺出來,便被人群人聲包裹,東西兩望熱鬧看不到盡頭。

    他轉顧南邊西湖,見舟船眾多,卻尋不見青花舫。

    原本停泊在湖心畔的青花舫,不知去了何處。

    “昨夜荀仙家遣人托夢,告訴我‘世才先生今日來西湖,屆時相見’。”

    “今日這麽多人,青花舫又不知所蹤,我如何得見先生?”

    書童聽公子自語,接話說“公子尋不見先生,難道先生尋見公子?今日如此熱鬧,何不快哉遊賞一番,興許有緣相遇先生。”

    秦子墨聞言,&nbp;&nbp;撫掌道“不錯。先生乃真儒奇士,說來見必定相見,&nbp;&nbp;我何故庸人自擾?”

    “走,去前邊看看!”

    “我聽見有人賣蘭花,上巳豈能不佩簪花?”

    說著,秦公子領著書童、隨從信步入人群。

    他們身後一裏處,一架朱紅馬車緩緩行駛而來。

    車內坐著李通判、劉世才翁婿二人,劉平和通判府下人、車夫並坐車頭。

    車尾後跟著一輛花車,裏麵是李憐雲與庶母吳氏,即李通判今年正月所納的妾室吳玉蓮。

    吳氏玉蓮比憐雲還小三歲,自入通判府為妾,安分守己,每日讀書,和誰都不爭,對待下人也很有禮,丫鬟們都喜歡她。

    今日劉彥攜帶家人上巳出遊,早到西子城,先拜訪嶽翁,又見了玉蓮,稱呼一聲‘安人’。

    【安人】是對婦人的尊稱,&nbp;&nbp;六品官吏以上的妾室皆可稱呼【安人】。

    吳玉蓮乃嶽翁之妾,&nbp;&nbp;劉彥不好稱‘丈母外姑’,&nbp;&nbp;稱‘安人’較為合理,也不失禮敬。

    吳氏玉蓮也不敢直呼其名字,加上自身仰慕君子,見麵稱他【奉義】,自稱用【奴家】。

    花車內,玉蓮微笑與憐雲攀談詩書,問“奉義近來可有詩詞佳作?”

    憐雲答說“郎君很少作詩詞,這一月多是研磨經意、丹青、與家人訓詁授字。”

    玉蓮聽了又問“奉義如何做學問?”

    憐雲說“有時‘入書’,有時‘問經’,有時‘入夢’……”

    “心齋、觀想也能養學,但郎君正心之後,已不再用‘入書觀想法’了,都是‘問經養學’‘入夢讀書’。”

    玉蓮眼眸詫然,這四種讀書之法,她皆不曾聽聞過,以為奉義做學問也隻是‘看’。

    憐雲觀她神色,笑道“這都是真儒養學之法,尋常凡士做不到。”

    “你若有求學之心,我可引你入青花舫,在花舫與眾女一同研經。隔三差五去一次,爹爹應該準許。”

    吳氏玉蓮尚不知青花舫是什麽去處,向她請教。

    憐雲便略說一二,談起花舫眾女和舫主。

    聊不多時,馬車停住。

    丫鬟素兒、月兒撩簾趴窗告知她們“老爺、相公下車了。前麵人多,車不好過,……”

    二女各拉下帷帽輕紗,結伴下車。

    前麵車頭處,翁婿二人並肩望人景笑談,說著‘祓禊之禮’。

    【祓禊】源自巫祭,通常都在上巳舉行,當日人們在水邊戒浴,以除不祥,乃古之‘除惡之祭’。

    儒教傳承此禮祭,將【祓禊】收入禮法,更名曰【祓除畔浴】。

    《論語》裏便有記載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今日杭州官學要在西湖西路舉行‘祓除畔浴’。

    此時西路靈隱寺、冷泉亭處,聚集數百眾的州學儒子、生員、讀書人。

    ‘祓除祭禮’由兩位官學教授主持,李通判今來西湖,便是受邀觀禮。

    除他之外,其他州府官吏也來此參加這場‘上巳禮祭’。

    唐知州、蘇司理、高司戶、譚常兩位教授皆在冷泉亭中。

    亭外眾儒生、學子相互招呼,見禮寒暄,喧嘩不已。

    其中能看到華明淵、賀之洲等人身影,秦子墨與書童也混在裏麵。

    “今日上巳祓禊,奉義可來?”

    “奉義住在臨安,除非官家邀請……”

    “明淵、之州與奉義相交甚好,不如問問他們。”

    人群中,三位儒生攀談著去找華明淵。

    秦子墨耳聞,邁步跟在他們身後。

    一棵柳樹下,眾人見麵行禮。

    華明淵聽他們問世才兄,笑說“不瞞諸兄,我也不知奉義來不來,我和之州已有月餘未見他。”

    “其因,就在奉義高堂新喪,未滿百日。”

    “但七七之數已滿,今日可以出門。卻不知會不會來。”

    “原來如此……”

    眾人不再多問,轉問他們‘近來有何佳作’。

    秦子墨一旁聽講,華明淵見他氣度不俗,禮持詢問“未知這位仁兄尊姓表字?”

    子墨揖禮回答所問,自稱“小生金陵秦子墨。”

    周圍之人都有些意外,不想今日儒子中有一位外鄉人,紛紛與他攀談。

    沒多久,涼亭東邊揚起一眾見禮聲,眾儒子齊聲禮見‘通判大人’。

    華明淵、賀之洲觀望,喜見奉義君子,笑與他們道“世才兄來也!”

    秦子墨及周圍儒生抖擻精神,跟著伴望東邊。

    看到州府眾官、兩位教授出涼亭相迎通判,同時與一位白衣文士做禮數。

    那白衣士氣若長風,形如青山,偉岸之象使人仰止,猶如白鶴飛入麻雀群。

    秦子墨眼目爍爍,不自覺的走過去,尋著高山而往,直到眾官身前駐足。

    唐知州等官吏好奇分顧他,劉彥亦轉眸相視,認出此士乃媚娘長兄,秦家大公子。

    秦子墨仰慕數息後,端正揖禮拜道“學生秦風,見過世才先生。”

    此一禮,壓下眾人說話之聲。

    周圍兩三百儒子熄聲,眼目同望他禮敬之人,方知是奉義君子劉世才。

    一霎時,人人心潮澎湃,原本退去的潮聲,翻湧起更大的潮浪。

    眾人一個接一個的目發敬慕,麵朝劉彥揖禮,齊呼【奉義】名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