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五月變化
字數:4588 加入書籤
五月江南,恰逢梅雨時節。
早起煙雨霏霏,雨露連珠。
劉彥站在正房屋簷下,仰麵看著天上群燕飛旋起舞,心思外浮虛空。
家外的小巷,牆角青苔厚如毯,雨水沿著溝渠涓涓流入河道。
堤岸上綠柳成蔭,水邊蹲著七八個浣洗衣裙的女子,其中有劉府四丫鬟桃花、素兒、月兒、虎兒。
沿著河道西望,遠處民居、人物、景致猶如一幅濃墨山水畫,青煙細雨顯靈秀。
西城河邊南畔,一座白牆府宅半開門,其內燕語鶯聲,小娘子眾多。
內院回字廊下,一個個娘子並排而坐,笑顏歡談做刺繡。
看她們,年歲小的隻有十一二,大的不過二十四,姿色上佳,都是俏貌好容顏。
環顧一查,共有三十一人,十八個為鬼女,十三個為狐女。
這群鬼狐皆為劉家繡娘。
回廊正中廂房內,又見四女圍著一張大桌敘話,各是憐雲、阿九、裘四娘、藍彩衣。
她們拿著絹繡小樣交談。
憐雲道:“繡坊開辦已有月餘。眾娘子繡工見長,所刺絹繡我看可以了。”
“不如明日拿到東湖商集上展示一番,看誰與我家做第一筆買賣。”
裘四娘托著手中‘荷花繡’,笑點頭:“可先拿與兄長過目,問問哥哥他是何意。”
藍彩衣問道:“奉義風骨可成?”
自上次穀雨一見,彩衣便很少見到劉彥。
雖說她和四娘就住在劉府右宅,但是入主宅內院機會少,每日隻在前院用膳。
偶爾入內宅見憐雲、阿九商談‘繡坊事宜’,看劉郎總在書房,或是手持經書,或是出神忘我,沉溺書山。
仿佛那君子身處於自己天地中,忘卻窗外時光。
如此一個多月過去。
這一個月除了‘複業開起繡坊’,劉府並無其他大事。
倒是府內眾人悄然生變。
劉平和眾丫鬟自訓詁後,如今亦能背誦儒家經典。
憐雲身學也得精進,心竅文光過百。
阿九陰魂入了陰神之境,就連黃犬阿六都通了靈竅,不僅能聽懂人話,亦能明悟道理。
劉府眾人各有成長,譬如逢春草木內外滋長。
彩衣、四娘亦各有變化。
自來臨安,她們白日忙繡坊之事,夜晚魂兒出竅去西湖修學。
蒙荀娘子授法,同修煉《詫女丹經》。
思想和眼界,因修學養道、見識增長,而煥然一新。
不過數十日,二女已是今非昔比。
尤其對真學更添通透,更明白真儒與凡士間的‘雲泥之別’。
昨日荀娘子、高二姐與眾女講‘孔孟【六等九品】境地’,拿劉郎來舉例。
彩衣聽後,不禁好奇他風骨積養的如何,故有此問。
阿九與李娘子相視,說:“今日公子已出書房,距離成文骨,隻差一步。”
李憐雲接話道:“其實夫君文骨已成,差的隻是‘正氣入骨,風骨合氣,夫誌身心一體’。”
四娘含笑問:“那今日可否去見兄長?”
憐雲輕點頭,看外起身說:“此時便可去,晚了就見不到。今日郎君要出門,邀官家同遊梅雨東湖。”
彩衣、四娘聞聽跟著起身,取來竹籃裝絹繡,和李娘子、阿九出繡坊。
與此同時,劉平請著陸侯、沈煉進家,邀入後院見公子。
官家眼觀屋簷下仰麵望天的劉彥。
一眼看出此君‘今時不同往日’,能從他平靜之貌,見風氣流淌。
驀然想到宋玉《風賦》那句【風起於青萍之末】。
沈煉亦看出不同,卻不知變化從何得來,暗猜‘此乃世才身學精進之故’。
“公子。”
劉平撐傘一聲輕呼,喚劉彥文思歸竅。
劉彥轉顧沈心遠、陸子洵,背一袖邀入書房敘話,安排劉平前去備茶。
書房,三人相見笑談。
陸侯道:“今見世才,風貌不同,莫非已得風骨?”
劉彥請他們入座,笑說:“隻是略有小成,兩月時光總算沒有空耗。”
“今日若無公事,你我縱舟遊湖享梅雨如何?”
陸侯眼眸增彩,爽悅同意,隨手從袖中取一封信給他看。
劉彥接下看信封,乃楊萬山的筆跡,上書【良師益友世才兄親啟】。
取信展開,內容說的是‘他回到洛陽後的諸事’,說起‘湯圓在京中風靡’、又說‘君之名、君之詩在眾士口中傳揚’……
書信最後,寫到【四月初八,我寄文章入真學,告知與君。入學文章在內兄左袖之中,請君一睹。】
看到這裏,劉彥顯笑,顧陸侯說:“忽聞萬山入學,如得佳音,當把酒遙賀。”
陸侯含笑從左袖掏出‘內弟入學文章’與他看。
劉彥手托觀讀,大眼一掃有近六百字,知道楊萬山此番入‘上三等真學’。
不急於通讀,收折還給陸子洵說:“此文章可做佳肴與你我添酒助興,此時無酒便少了滋味。遊湖再讀。”
見劉平端茶進來,讓他去備一壇酒。
後者領喏去辦,劉彥歸坐與陸侯、沈煉品茶,談起東湖現狀。
說話間,憐雲、阿九領著彩衣、四娘過院,站在書窗外望內。
劉彥請她們進來,與陸侯引薦藍彩衣、裘四娘,拿起竹籃一隻絹繡兩麵翻看,稱讚眾娘子繡工。
聽說她們想明日去東湖商集展示這些絹繡,劉彥同意道:“此事你們定奪即可。”
“稍後我與子洵遊東湖,午膳不必等我。”
“這些絹繡可奉與老夫人過目。”
憐雲點頭,提起竹籃領步出書房,入正房給老夫人進香。
這邊劉彥穿上蓑衣鬥笠後,便與陸侯、沈煉出門,劉平提著一壇酒相隨。
藍彩衣和四娘眼目相送,隱約看出君子身氣變化。
阿九給老夫人進香,李憐雲和她們攀談:“可看出風骨所在?”
四娘搖頭,彩衣眸光含思說:“我見奉義風骨並沒有外顯,身上似隻有風氣。莫非是刻意的隱藏?”
憐雲笑說:“夫君持謙,不使山勢外顯,埋藏於地下。今日風骨合氣後,竹節才會顯現。”
阿九上香回眸道:“公子今日出遊,為得就是邁出這一步。我等可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