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解裝蘭若

字數:4869   加入書籤

A+A-




    “諸兄可借宿過金華寺?”

    “我住過,去年小生赴考,便借宿金華寺。”

    “寺中有僧人嗎?”

    “有,那廟裏僧人十分懶性,不掃地也不除草,沒個主持僧……”

    “白日僧人都在外化緣,日落方回廟。”

    “劉兄你看,那便是金華寺。”

    ……

    日入,暮霞掛在西方。

    碼頭東十裏外,劉彥騎著毛驢,跟隨馬、寧六生員沿官道而行。

    眼望前方北邊,可見一座寺廟金瓦閃爍,那處便是金華蘭若寺。

    劉彥縱目,神有所思,想的是《聊齋》中【小倩】一篇典故,具體內容他記不清了,隻知曉大概故事情節。

    不多時,眾人說話來到廟外。

    見門前雜草蔥鬱,青草從石階生出,廟門半開著,匾額褪色,上書【蘭若】二字。

    寧秀才、馬鈺六人輕裝先進廟,劉彥主仆牽驢、馬隨其後。

    進到大院,迎麵見佛堂。

    堂內昏暗,佛像年久失修,金身不複從前,香火供桌滿是灰塵。

    左右各有兩尊天王像,身上遍布蛛網,灰頭土臉,瞪著眼珠。

    看此景象,劉彥大概知道這座寺已成半荒廢的野廟,立身佛像前環視,轉問寧生“僧人住在何處?”

    寧秀才道“僧人都住東院僧舍,那邊有菩薩殿,殿後有一所荷花園,頗為清幽,禪房不少,我等可住那處。”

    劉彥跟著他們去東院,見南邊三間僧舍上鎖,正東菩薩殿內有觀音像,比正院佛堂幹淨。

    劉平稀奇道“這群和尚好不分大小。不敬正院佛陀,隻敬偏院菩薩,不知修的什麽佛法。”

    阿九笑說“世上佛法眾多,各有各的修持。”

    兩人說話時,劉彥出菩薩殿看向北邊。

    北邊有個園門,兩邊院牆處栽種著青竹,竹枝高過牆頭,裏麵似有話音傳出。

    寧秀才道“僧人還沒回來,不如我等自去尋間禪房解裝。”

    劉彥點頭,領劉平、阿九與他們進北園。

    園內有六間禪房,中間一個大水池,約三丈見方,長滿蓮葉,幾隻青蛙蹲在上麵,一朵朵荷花半開。

    晚陽斜照,別有一番景致。

    蓮池對麵乃羅漢堂,是僧人參禪打坐的地方。

    兩扇堂門敞開,門前台階幾個讀書人談笑風生,還有三兩個隨從書童。

    馬鈺、寧秀才等人迎上見禮,問過後得知‘他們也是參加俯學考試的生員’。

    一人說“城中客棧已經住滿人,我等不得已來廟中借宿。”

    後問他們“寺廟僧人回來了嗎?”

    馬鈺道“我等來時僧舍房門上鎖,未見僧人回來,便先來此尋住處。那幾間禪房可有仁兄住?”

    一方巾書生說“有三間空著,諸兄可去看看。”

    說話,他見六人身後有一位白衣士,在池塘邊觀賞荷花,好奇問“那位仁兄也來赴考?”

    劉彥耳聞,轉顧笑道“我非本府生員,今日乘船與六兄巧遇,隻借宿一宿。西邊有人居住嗎?”

    方巾書生見其氣貌灑然,心生好感,回說“我等剛去過,沒見有人。”

    劉彥抬手一禮,便不與他們多敘,讓劉平在此處選禪房解裝。

    他帶著阿九去寺廟西邊遊賞。

    這所寺廟坐北朝南,正殿佛堂居中,其他左東右西、上北下南四院環繞相通。

    劉彥持折扇與阿九從荷花園西門出,穿過正殿後的竹園,走入寺廟西北石園。

    此園門上有【般若】二字,內套一所獨院,矮牆石窗環繞小院,院裏栽種青竹,有三間殿房,像是主持方丈居所。

    園門正對前院南門,也上著鎖,但看銅色像是新鎖。

    劉彥眼目透過鏤空的牆窗窺視,可見殿門和房門虛掩著,有淡淡的香火飄出。

    阿九在旁鬼眸探看,隱隱感應幾團陰氣在殿內,對公子傳音“好像有鬼住在院內。”

    劉彥聽了不言,轉折扇走入南園。

    主仆走不久,小院殿房出來幾道虛影。

    晚陽斜照下顯出身影,乃一老嫗、一婦人及四個小娘子。

    婦人約四十歲,一身錦繡綠玉,似達官貴婦。

    老嫗弓腰駝背,滿頭銀發,手持龍頭拐,身著棗紅衣,頭戴銀梳發飾,一支銀簪垂明珠。

    四個小娘子各都妍姿出彩,有兩個丫鬟貌,另兩個似小姐。

    婦人盯看院牆說“五月十五府學考試,這兩日來了不少生員,姥姥有口福享了。”

    老嫗笑嗬嗬點頭,後道“方才那人不可得罪,姑娘們切記莫去犯他!”

    眾娘子麵麵相覷,不太明白姥姥之言。

    婦人問“姥姥說的,可是牆外窺看的書生?他有何不可得罪的?妾身沒看出來。”

    老嫗眼目聚神道“你等沒瞧出其身有正氣,說不準是個孟學真儒哩。”

    婦人笑了笑,不以為然道“有些人外表正直,內裏貪財好色。剛才我等在殿內,他在院外麵。”

    “隔離著兩重牆,姥姥如何就看出此人有正氣?”

    “怕不是兩眼昏花啦。”

    老嫗嗬嗬而笑說“罷了,你不信可前去一試。若能使其就範,便賞你受用一番,快活快活。”

    婦人道“卻不知他容貌如何。”

    “奴家可是挑嘴之人,若長得俊俏,我便複還青春,與他風流一場。若不好看,那還是留作姥姥的口食。”

    “小秋,蓉兒,今夜就你倆過去試探。”

    兩位小娘子正要領喏,老嫗阻攔道“她二人容貌是有,但卻差了一些。還是讓小倩去,她快來了。”

    婦人聽到‘小倩’二字,有些不快說“那丫頭難以相處,非要哄著才肯幹。”

    正說著,一股陰風過院中。

    有女子隨風顯現,麵容清冷,香腮冰潔,雲鬢浸漆,妍姿渾然天成,大約十七八歲。

    她欠身一禮叫聲‘姥姥’,卻不與婦人行禮。

    老嫗笑著說“小倩來得正好,我倆正說你哩。”

    女子小倩分看婦人問“姥姥說我什麽?我聽人說‘好話不背人,背人沒好話’。怕是有人又說我不是了。”

    婦人心知後話對她說的,麵色不悅道“是你把人往懷處想,你可問問姥姥,有誰敢說你不是?”

    老嫗抬手打斷說“沒有人說小倩不是。剛才你來時,可見一位白衣書生?”

    女子小倩回話“我從後廟過來,沒見姥姥所言之人。可是姥姥選定之人?”

    老嫗道“非我所選,是她選的。”

    “我說此人有正氣,不要輕易犯他。她說我老眼昏花,欲派個娘子去試試。”

    “我說非你莫屬。”

    小倩聽了幾分好奇,心思道“連老妖怪都不敢冒犯的書生,莫非奇人異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