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形勢急轉(2更)

字數:5391   加入書籤

A+A-


    沈微落還沒有想明白,一陣嗩呐聲由遠及近。

    窗外街上的百姓頓時歡呼起來。

    沈微落再也沒心思用膳,擱下碗,朝窗口奔去。

    隻見送親隊伍剛抵達主街,就被百姓圍了個嚴實。

    走在隊伍前麵的孫權複神色立變,滿眼冷凝。

    他自然知道滄州城的流言。

    之前下人報來,他並沒有放在心上。

    流水宴?

    一口灶台也叫流水宴。

    他原本打算,花上三五百兩銀子,意思一下就好。

    反正還得了善人的名頭,隻賺不賠的買賣。

    如今親眼見了,直接將他氣得不輕。

    一眼望去,黑壓壓的人頭一直延伸到遠方。

    光這條街上,就支了不下十口鍋灶。

    這哪裏是捧場,明明是訛人嘛!

    這李應天,到底想幹什麽?

    他甫一抬首,就看見一群人遙遙行來。

    為首一匹紅色寶馬上的男子正是知州李應天。

    他竟然一身官服,並沒有著喜服。

    孫權複心頭有些不解。

    這並不是李應天正經娶妻。

    穿什麽,都不打緊。

    隻是為何偏偏穿了一身墨藍色官服。

    跟奔喪一樣,實在不吉利。

    他還沒有想出所以然,李應天已經走到跟前。

    連馬都沒有下,朝他虛虛抱拳一揖。

    “還讓孫大人親自將妾室送來,李某實在過意不去。

    回來後,李某便決定,邀請全城百姓前來觀禮!”

    今日大喜事兒一樁,哪有讓百姓空著肚子回去的道理。”

    可您也知道,我那州府後院,實在太小,便吩咐百姓在滄州城支了鍋灶。”

    李應天話落,走在他身後的師爺魏梓翻身下馬。

    從袖子裏摸出一份奏報,舉過頭頂,呈給了孫權複。

    孫權複伸手接過,當眾打開。

    他剛看到一串數字,李應天的聲音淡淡響起:

    “生怕今日時間緊,孫大人來不及統計,李某著下人早已統計好。

    不多不少,剛剛一百五十口灶台,魏師爺已經幫孫大人算了筆賬。”

    每一口鍋,都上大魚大肉有些浪費了,百姓都能體諒,尋常菜肴,三五道菜就好。”

    一百五十口鍋,一共需要紋銀四萬兩,相信這些銀子對孫大人來說,九牛一毛!”

    孫權複“啪”一聲合了手裏的折子,當即沉了臉。

    這李應天,真是張狂得沒邊兒了!

    竟然當眾敢給他難堪?

    別忘了,沒有他平日裏送吃送喝,李應天想在這麽個破落州城滋潤地活著,簡直癡人做夢。

    怎麽,如今翅膀硬了,就想飛出去了?

    李應天真忘了,自己隻不過是一隻握在二殿下手裏的紙鳶罷了!

    一旦掙斷了線,離死也就不遠了……

    孫權複冷笑一聲,看向李應天,一字一句道:

    “李大人,別忘了,我們可是兄弟……”

    “對啊,是兄弟,才幫老哥做了一切該做的事兒,老哥隻需要掏銀子就成!”

    李應天摸了摸肉墩墩的下巴,滿眼和煦。

    隻見孫權複的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鐵青。

    著實精彩。

    兩方人馬僵持在原地,一時誰不願意退讓。

    沒多會兒,李應天便沒了耐心,大手一揮,“父老鄉親,你們知不知道青木鎮?

    嘖嘖,你們可不知道,前幾日青木鎮水患,一處崖壁竟然無故坍塌……”

    “好,我掏!”

    孫權複黑著臉,打斷了李應天。

    百姓正伸長耳朵聽故事,突然被人打斷,不由得心生不悅。

    一看是今兒的大善人孫權複,眾人想著還沒下肚的菜肴,暫時壓下了心頭的不滿。

    齊刷刷看向孫權複,兩眼放光。

    孫權複在身上虛虛摸了一下,難為情地看著李應天。

    “既然如此,孫某自然掏銀子,可是不巧,今日出門,沒有帶這麽多銀兩。

    要不,李老弟先借我應應急,放心,三日內定然悉數奉還!”

    “不用這麽麻煩!”

    李應天大手一揮,師爺魏梓領了個中年男子走出了人群。

    “這是滄州匯通錢莊的李掌櫃,兄弟可知道,你的銀子全存在匯通錢莊。

    來回跑一趟多麻煩,我過來時,索性將李掌櫃一並帶來了,他連銀兩都提前準備好了。”

    孫大人,百姓可等著呢,你隻需要在條子上蓋上自己指印,百姓就能買米下鍋了!”

    孫權複已經氣青了臉,咬牙切齒道:

    “李大人,可真是貼心呐!”

    “那是自然,孫大人,請吧!”

    李應天絲毫沒有退讓。

    孫權複極不情願在李掌櫃的條子上落下自己的手印,現場頓時歡呼起來。

    李掌櫃如約將銀兩交給了魏梓。

    立時有百十號人上前,從魏梓手裏接過銀票,領著人馬,去菜蔬鋪子、幹菜店采購。

    百姓不再圍觀,轉身盯著自己踩好點的那口鍋,眼睛眨也不眨。

    李應天對此毫不意外,笑著伸手,“孫大人,請吧!”

    孫權複滿心怒火無從發泄,看著街上的百姓,遲遲沒有動身。

    直至街上飄起陣陣飯菜的清香,他才一夾馬肚,朝前行去。

    馬匹剛行了幾步,斜刺裏穿出一群人馬,穿白衫,帶白孝,跪在道中嚎啕大哭起來。

    “可憐我的兒,你在西山礦洞裏被人折磨了整整三年,死時才十五歲啊……我的兒啊……”

    “我的孫子啊,你被人騙進去,連一頓飽飯都沒吃過,還被割了舌頭……”

    “我的兒子,老天有眼,讓你活著出來了,可一個大小夥兒,瘦得皮包骨頭,不足四十斤重……”

    “我的兒,你失蹤至今,娘都哭瞎了雙眼,連你的屍骨都看不見了,可是這群人竟然在這裏娶親納妾!”

    “我兒遭受的所有磨難,都是麵前的官商勾結,踐踏百姓性命所為,蒼天有眼,終有他們償命的那一日!”

    ……

    痛哭聲壓過嗩呐,響徹整個滄州城。

    圍觀的百姓傻傻怔在原地,半天反應不過來。

    其中有人知道內情的,望著痛哭的百姓,紅了眼睛,咆哮出聲:

    “這都是事實,聽說前幾日水患,西山後山半麵山塌了下來,露出了洞穴。

    裏麵抬出了三十八具屍骨!”

    立即有人接聲,“是啊,我也聽說了,一個國子監學子也被埋在了裏麵,幸虧被救出來了!”

    “你說是不是,這些冤魂想借著國子監學子的嘴,告訴世人他們的冤屈……”

    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形勢立轉。

    有人頓時氣急,幾步上前,掄起鎬頭,砸爛了鍋灶。

    菜肴淌得滿地都是。

    其他百姓直接拿起手邊的菜蔬,悉數朝迎親隊伍扔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