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龍村故事

字數:3993   加入書籤

A+A-




    星期三下午,各班都是作文課。

    杜琪又來纏著阿雲,要阿雲講講龍村的故事。

    後來才知道。杜琪想整理一本當地傳說類的小冊子。

    “咱們就先從整體說起吧?”阿雲擺好了架勢,準備給杜琪介紹一番,借以打磨下午的時間。

    “龍村是一個有故事的村子,首先因為他不是一般的村子。”

    龍村南依峴山(鐵頂山),西靠雲夢,東望汝煙。三山來朝,二關把門。盤龍河如一條錦緞,自南山左盤右旋飄過村落,至村北汝河濕地(南岸)公園流入汝河。

    龍村有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秀麗的山河。

    早在新石器時代,龍(關帝廟)村就有人類生活的痕跡。

    至周襄王時秦晉遷陸渾戎於蠻中,龍村亦為陸渾戎轄區。

    東漢中平年間,關羽助孫堅與入住洛陽的董卓部大戰,斬華雄於汝陰土埠(龍村)。時人感關羽之勇,在此建祠。後關羽被害,頭顱運洛,途徑關帝發生停靈之故,又改祠為廟,成為最早的關帝廟。從此關帝廟名聲遠播,村落名字漸漸被廟名代替。

    至唐時,設關帝廟鎮(見伊陽縣誌)。解放初期,人民政府設關帝鄉。後改為關帝大隊,至改革開放時又改名為龍村。

    龍村區域麵積約4平方公裏,轄三個自然村,九個村民組,人口3200餘人,其中黨員84人,耕地五千餘畝。兩橫兩縱四條公路成“井”字型分布,又緊鄰汝陽高速站,交通區位優勢明顯;依山鄰水,宜林宜牧宜耕,有利於發展高新農業;關帝廟的三國文化氛圍,和古雷音寺遺址、老硩齡紅色聖地、豹子溝水庫、鳳凰嶺石鼓山、黑峪溝老龍潭等人文自然景觀,有利於開發旅遊觀光項目;美麗鄉村建設,使龍村,街更潔,路更寬,貌更美,人更親……

    “阿雲老師,有具體的故事或者傳說嗎?”杜琪提出了自己的關注。

    “有。我今天隻給你講一個古代傳說,再給你說一個現代故事。好不好?”

    “好,謝謝你!”

    “空口不行。”

    “那……我請客。可以了吧?”

    “這還差不多。你聽著——石木碗的傳說。”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在龍村住著一戶姓王的人家,老母雙目失明,兒子王小與母親相依為命。王小年輕力壯,憨厚肯幹,以種田、砍柴為生。母慈子孝,吃喝不愁,日子過得也開心快樂。

    有一年,村子裏遇上了百年罕見的旱災,田地幹涸了,莊稼也死光了。村民們家中已無充饑的糧食,大家都搶著挖草根,剝樹皮吃。王小看著百姓們躺在地上,心如刀割。族長拖著瘦骨嶙峋的身子跌跌撞撞地走到王小身旁,唉聲歎氣道“王小啊,今年怎麽遇上這麽個旱災呀!村裏已經餓死了十幾個人了。唉,我得去挖些草根給孩子們吃了!”王小看著族長遠去的身影,決心要幫助村民脫離苦海。

    王小回到家中,躺在破舊的床上,絞盡腦汁地想呀想呀……在昏昏欲睡中,突然,一個白胡子的老爺爺從窗外飄了進來,他笑嗬嗬地對王小說“年輕人啊,你經常上山砍柴,若你到恐龍山頭,你就可以找到你要的東西了!”小王扭頭一看,果然看見了一座山頭,正想問是什麽東西,回過頭來那白胡子老爺爺已經消失了。王小驚醒了,原來是一場夢。可是他心裏一直在嘀咕著“難道那老爺爺是神仙?那麽我需要的東西又是什麽呢?不行,我一定得去看個明白。”

    於是第二天他辭別了母親帶著烙饃和斧頭,匆匆上路了。這日烈日炎炎,中午時分,他又饑又累,就坐下來一邊休息,一邊啃著母親為他準備的烙饃,由於口幹舌噪,實難下咽,他就順著山穀找水喝。當他走到豹子溝口的紅石崖下抬頭一看,這山和他夢中的山一模一樣,接著又發現斷崖邊上有一滴一滴山泉往下滴。不管他怎樣用力,也難接住水喝。他想找個東西接水,就四處尋找接水器具。此時,看見不遠處有個金光閃閃的東西,他走近一看,原來是個木碗狀的石塊——石木碗。他就把這個石木碗放在斷崖下接水,奇跡出現了:泉水傾瀉而下,竟形成了一條小溪——成了盤龍河的一條支流。從此,刀削斧劈般的紅石崖山下,就永遠有個石木碗。石木碗中的水也長久不息地向外湧出……盤龍河曆經時代變遷,不管幹旱多久,從未幹涸過。

    從那時起,盤龍河川流不息,河水清澈見底,蛙魚成群,水鳥翔集。慕名來到這裏居住的人愈來愈多。人們開墾了田地,引來河水灌溉了農田,養起了家畜家禽,男耕女織,過著幸福美滿的田園生活。

    “真美,好!”杜琪一邊記錄,一邊高興的手舞足蹈。

    “阿雲老師,你把那個現代故事也說說吧?”阿雲剛說完《石木碗的傳說》,杜琪又央求阿雲講故事。

    “好,你聽著。”

    “這個故事就叫做《龍村和上甘嶺的緣分》。”

    “上甘嶺?朝鮮那個?誌願軍那個?”

    “對。”

    “好!你趕緊說說。”

    “請客的事?”

    “一定。”

    “好,你聽著。”

    1947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黃河挺進豫西,陳謝兵團九縱(司令員秦基偉)主力5個團(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八、七十九團)28日再次解放陽縣縣城。

    探知駐洛陽的國民黨青年軍二○六師第一團及一七七旅五三一團沿洛葉(洛陽至葉縣)公路南下,向我進犯。

    解放軍26旅首長命令74、76團立即東出到龍村布防,待機殲敵。

    1947年9月29日,恰好是中秋節,晚上解放軍戰士逐家通知,明天的中秋節,不同往常,有戰事,要群眾們堅壁清野,早點轉移,聽見槍聲不要外出,要注意安全等等。

    次日上午8時(29日),國民黨青年軍五三一團抵達龍村東北10裏之遠的芳村。11時,分兩路渡過汝河,向解放軍九縱七十六團駐地龍村和七十四團駐地馬腳凹進攻。

    解放軍九縱76團為了誘敵深入,撤出關帝村,把吃剩的飯菜,邊走邊倒,給國民黨部隊造成慌張逃離的假象,同時命令1營到村南製高點(老硩梁)、2營到村東南製高點(東坡)構築工事,3營做預備隊,又聯係74團在關帝村西坡設伏,三麵圍殲國民黨部隊。

    國民黨青年軍531團攻占關帝村後,發現沿路飯菜和物品,立即分兵兩路,一路在關帝廟月樓上重機槍的掩護下向南進攻,一路沿盤龍河借著河道兩側的掩護從窯莊向老硩梁攻擊。

    76團1營戰士奮勇反擊,打退敵人一波又一波的進攻,隨後2營、74團分別從東坡西坡對敵人合圍。國民黨青年軍見勢不妙,丟下傷員、輜重倉惶逃回汝河北岸。

    國民黨青年軍不甘失敗,在喘息之後,於30日淩晨1時,乘夜偷渡汝河,又向龍村發動進攻。解放軍九縱七十六團奮起抗擊。8時許,七十六、七十九團全線發起反擊,殲滅青年軍500餘人,俘虜107人,剩餘渡河北竄。

    龍村戰鬥後,這支部隊南征北戰參加了解放戰爭,後來又出國朝鮮參加了上甘嶺戰役。龍村和上甘嶺都是同一支英雄部隊戰鬥過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