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揣摩

字數:3683   加入書籤

A+A-




                      周昌聽聞周宏在報恩寺對出了對聯,淨度禪師親自邀他去後院,又氣得咬緊牙,“不過是中了會元,就有人來拉攏他,把他捧上天,就不信他能高中狀元!”

    周昌今天吃了悶虧崴了腳,從街上回到府中,一直火氣衝天。竇百科與孫貴站在一旁,看著周昌的神色,不敢多言。竇百科眼珠一轉,開口道“我有一個辦法殺他威風!”

    聽了這話,周昌眼睛一亮,又來了精神,“快說!”

    “這次禮佛如此重大,淨度禪師肯定送了他什麽好東西,否則幹嘛單獨去後院。而且皇帝賞賜了那麽多寶貝,淨度禪師若隻給他尋常物品,便顯得吝嗇了。我看應該找人去他那破院子裏翻翻。”

    “對,就該這樣!”孫貴連忙附和。

    兩人一起看向周昌。

    周昌的臉上頓時露出神采,“好主意!就讓趙鵬去。倒要看看這次能出什麽意外!不管翻出什麽寶貝,直接扔到他那茅房裏,哈哈,氣死他!”

    坐在桌旁,從懷中拿出《緣起法印》,淨度禪師的話又響在了耳側。仔細回想寺中情景,“機緣一到,水到渠成”,淨度禪師是得道高僧,難道真能算出未來之事?揣測了一會,依舊不明所以。

    喝口茶水,看著《緣起法印》,並不急著翻開。往硯台中加點水,拿起墨塊,慢慢研磨。

    研讀高深的武學秘籍,必須先靜下心,徹底安下心神。若是心神不寧,雜念叢生,猴急心躁,不但理解文意會有偏差,更容易形成見知障,日後難以精進!

    這兩日奇遇連連,如向水中投入了巨石,平靜的生活被徹底衝亂。此刻,倍感心緒難安,比昨日更甚!

    研好墨,鋪開紙,握起筆。一筆一劃,默寫完《般若心經》,才覺得心緒安寧下來。又體味一陣昨日射箭時心神合一、無我無念境界,感到心如止水,無欲無念,才翻開《緣起法印》。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故短暫如一刹那,渺小如一微塵,也可溯其因果來去到萬物、到無始無終。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開篇明義,文字優美,真是好文章!周宏讚歎不已。《緣起法印》與《龍象乾元功》完全不同!《緣起法印》既是武經,又是心經,武附於心,心決定武。難怪淨度禪師講“若能領悟一二,大有裨益”!

    除了經文,書中沒有武功招式,隻有呼吸功法“蛇象吐氣訣”,獨特的丹田真氣凝練功法、真氣運行功法“行氣真經”。

    周宏伏在桌前,心無旁騖,精心鑽研。不知不覺金烏西墜,感到天色暗了,才回過神。《緣起法印》講習武有三重境界緣起無常、無常無我、萬法空寂。萬事萬物因緣而起,決定於此時此刻與彼時彼刻的瞬間,無時無刻不在變動之中,所謂“無常”。修煉之時,若能把握瞬間感受、感悟,順勢而為,不強求因果,便能精進,事半功倍!

    讀了半個時辰,反複揣摩,對“緣起無常”,終於明白了七八分。

    對真氣運行功法,有圖案有注解,講解詳細。但首要的,是凝出丹田真氣。

    周宏放下書,目光中充滿堅毅。立於堂中,按經中的“凝氣”之法,雙腿並攏,腰身側扭,右手高舉,左手下探,形成一個怪異的姿勢。意守丹田,默念經文,觀想丹田之中空無一物,氣由虛無裏漸漸生出,凝聚於丹田。

    一般的“凝氣”之法,是紮起馬步,觀想筋脈中有一細微氣流在隨血液流動,按周身筋脈走向,把這一氣流凝於丹田。習練時,必須心靜神寧,不厭其煩一遍遍觀想。通常每日練習三四個時辰,堅持數周,便會凝出實質“真氣”。運氣時,真氣在筋脈中流動,皮膚順勢起伏的痕跡清晰可見。凝出真氣後,把真氣匯聚於丹田,形成滾滾一團。修煉越久,氣團越強勁,在丹田中生生不息。

    “緣起法印”的凝氣之法獨特。周宏雙目微閉,全神貫注。自己的丹田硬如磐石,不知過了多久,感覺丹田隱隱發脹,那塊磐石似乎在變硬變大,要把丹田脹破。

    又堅持一會,丹田中脹痛難忍,額頭漸漸生出虛汗。腹中一咕嚕,周宏睜開眼——餓了。

    天色已昏。

    頓覺周身酸痛不堪。周宏收起身形,坐到凳上,大喝幾口茶水。幸虧自己一直在堅持煉力,才能保持這個古怪姿勢這麽久。

    吃完飯,立即回到院中。

    閂了院門、房門,點起燈,從懷中掏出《緣起法印》,揣摩一陣後,繼續按經中的凝氣法門,習練凝氣之法。

    練了約半個時辰,渾身酸楚,丹田脹痛,周宏喘口粗氣,收起身形。

    到桌前緩緩坐下,靜下心,反複揣摩經文。“順勢而為,不強求因果”,凝出丹田之氣便是“果”,苦苦習練便是在“求”,如何不求?周宏緊緊皺起眉。

    自己的丹田天生有疾,按通常辦法習練,無法凝出真氣;按《緣起法印》習練,丹田脹痛!

    難道此生真與修煉無緣?

    盛世重文,亂世重武。大赫建國才短短三十幾年,根基不牢,鄰國覬覦大赫地大物博,年年挑釁,摩擦不斷。大凡有些實力的家族,都把子弟送往軍中磨練,通過立戰功贏得地位!放眼滿朝百官,有幾人武功平平,大多是文武全才!

    皇帝對兒女的要求更嚴!大赫人皆懂,所有皇子,不論男女,自五歲開始習文練武,皇帝隔三差五親自過問,每月考核,賞罰分明!皇子至十五歲,送到軍中磨礪,十八歲必須帶兵親征,上陣殺敵,建立功勳才能封王封侯。若實在文不成、武不就,便在各部委以閑職,不受重用,連個爵位都沒有,終老一生。

    現在出頭爭位的幾個皇子,無不戰功顯赫!四皇子恭慶王,十七歲率領三千精銳騎兵,輕裝上陣,不要糧草補給,深夜奔走二百餘裏,奇襲在邊境滋擾數月的狄丘國飛虎營一萬多人,大破敵營,斬敵五千多,這才得以封王。

    明月郡主雖是女輩,但心思縝密,才智武功過人,已至煉髓境盛期,與恭慶王一起管理朝廷的陸運、漕運,大權在握!

    幾千年來,不管哪朝哪代,赫赫有名的,幾乎都是武功高深之輩!

    我要建功立業,為母親,也是為自己!周宏心中呐喊幾聲,握緊了拳,振作起來!

    又研讀幾遍,繼續習練,反複揣摩。“有很多武學名詞術語不明白,明早要去文武堂旁敲側擊請教趙教習。”直到亥時,實在累了,才把經書藏入懷中,洗漱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