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兩年之後

字數:7180   加入書籤

A+A-


        經過不斷的刻苦鑽研,當時間匆匆來到二零二一年的時候,周明終於是遠超乎自己剛開始預計的時間,完成了【機械之心】的任務。

    在這一年,周明已經二十八歲了。

    從正式開始進行【機械之心】任務,到現在【機械之心】任務完成的這幾年時間裏,國內也是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航天方麵,在二零一九年時,航天部門便成功從月球上帶回了好幾公斤的土壤。

    經過這兩年的分析和研究,周明的太空合成生物項目實驗團隊現在甚至都已經研究出了能夠通過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土壤,進行簡單的植物種植技術了。

    周明的太空合成生物項目團隊現在已經不能將其稱之為小組了,因為經過這些年不斷吸納新成員的加入,在這樣不斷的擴張之下,這個實驗團隊的人數已經擴大到了一百多人。

    一百多人的實驗團隊,怎麽著也不能說是小組了。

    因為與美利堅航天部門的合作,而又不知道那邊哪天腦子抽筋結束了這種合作,所以華國的航天部門這邊從剛一開始合作的時候,就開始廢寢忘食的學習著美利堅這邊的航天技術。

    到現在雖然隻過去了兩、三年的時間,但在這幾年時間裏,華國的航天技術整體上可以說是進步神速了。

    雖然與生物及相關領域和人工智能及相關領域沒有辦法相提並論,但與國內之前的發展速度相比,那還是要遠遠超出的。

    雖然美利堅那邊也在廢寢忘食的學習著華國這邊的生物技術,但華國這邊的生物技術更新換代極快,他們剛把一個新技術學習過去沒多久,華國這邊對該項技術就更新換代了。

    因此,這樣的技術要換,對於華國來說怎麽著都是不吃虧的。

    二零一九年從月球上帶回了數公斤的土壤之後,在二零二零年初的時候,華國航天部門便專門在了解了周明這邊的情況之後,聘請了周明作為月球基地“月宮”建造項目的主要負責人。

    當然,周明雖然擔任了這個職務,但平時的研究主要還是由其他研究員們進行的,周明的主要精力依舊還是放在了人工智能的研究上。

    作為“月宮”建造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周明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研究計劃,以及解決一些研究員們在研究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不過,要說這幾年發展最快的是什麽領域,當然還是生物領域和人工智能項目了。

    雖然周明早已將研究重心放在了人工智能上,但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卻依舊還是跟不上生物以及相關的領域。

    不過也不能這麽比較,畢竟人工智能隻是計算機領域內的某一個項目,而生物則是一個大的領域。

    由於周明的加入,人工智能這個項目的確是要比生物領域內的某一個項目發展的快,但它要是和整個生物領域的發展相比,那肯定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就拿生物領域內早就開展的老項目人工合成糧食來說,這兩年的研究範圍也是越來越廣,研究深度越來越深。

    以前還隻是單純和合成澱粉、葡萄糖、脂肪之類的物質,現在已經能夠合成相對於這些物質來說更為複雜的食物了。

    而像器官克隆技術這樣的後來居上的新項目,其發展速度也是飛快,他們已經將克隆器官的定向培養時間縮短到了不到半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如果你需要換器官的話,那麽從你想要換器官開始就通過器官克隆技術進行培育的話,隻需要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可以換一個與自己原來的器官一模一樣器官。

    這裏所說的與原來的器官一模一樣的器官,指的是好的器官,可不是壞的器官,畢竟克隆出一個壞的器官出來也沒什麽作用。

    《五代河山風月》

    雖然不到半年的時間已經夠短了,但這對於一些發生緊急情況,需要繼續器官移植的人來說時間還是短了些,所以周明的器官克隆技術實驗團隊依舊還在不斷為提高克隆培養的速度而努力著。

    周明上次使用人生模擬器時,在模擬世界中見到的器官3d打印技術,也是在二零二一年的時候正式開始投入研究的。

    等到未來器官3d打印技術真正的被研製成功之後,克隆器官技術這才算是真正的能夠解決那些需要進行器官移植的人。

    不管是因為緊急情況需要趕緊動手術的,還是可以等一段時間再做器官移植手術的人,他們的問題到時候就都被解決了。

    除此之外,還有植物發電技術、海上種植技術、水源和空氣淨化技術等,這些都有了不小的進展。

    另外,國家方麵還專門讓一些高校開展了關於植物采礦方麵的專業,從事這方麵研究的研人員和團隊也多了起來。

    說起這植物采礦技術,不管是在地球上,還是在外星球上,它的作用都是非常大的。

    所謂的植物采礦,便是指利用高累積植物生長和收獲以達到從植物芽中富含金屬部位回收具有商業價值的金屬材料。

    植物不僅可以采礦,還能夠從固體金屬廢棄物中采礦。

    單從它能夠從固體金屬廢棄物中采礦這一點來看,就能夠為環保提供一個非常大的幫助了,畢竟這是個可以將汙染物資源化非常好的辦法。

    其實它的工作原理說起來也十分的簡單,就是先吃“礦”,再把有用的“礦”吃進去之後,再吐出來,創造價值。

    這項技術其實是來源於探礦植物,探礦植物就是一種可以被人們利用它們的生長特性和植物體內礦物質含量作為標誌來進行探礦的植物。

    一些植物在生長發育中特別需要某些礦質元素,常於某種金屬含量較高的土壤上生長,它們可以通過根部汲取土壤中的氮、磷、鉀等大量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並讓生長元素於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內富集。

    就比如紫苜蓿,它的根部就能夠分泌出一種溶解鉭元素的物質來溶解土壤中的鉭,然後紫苜蓿的根吸收鉭並輸送到整個植物體各部分,這金屬鉭是電子工業和高新產業的一種十分重要的稀土元素。

    剛開始發現紫苜蓿時,科學家們通過實驗發現,將一公頃的紫苜蓿收獲來燒成灰,可得到七十五克的金屬鉭。

    還有紅車軸草葉子、花中都含有大量的鉭。

    三色堇在生長過程中喜歡“吃”鋅。

    被稱為“銅草”的海州香薷可以吸收土壤中存在的銅元素,它的根、莖、葉、花都可以用來煉銅。

    紫雲英能夠將土壤中存在的大量硒吸收並積累於體內……

    植物采礦技術並不是單純的種植這些植物,讓他們吸收礦物,而是通過基因技術對其進行改造,使其不僅能夠吸收多種礦物,還能夠增加它們的吸入量。

    雖然植物采礦在土壤汙染防治與修複、資源回收與利用方麵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但上麵如此重視這門技術,還讓一些學校專門為此開展了相關的專業,但主要卻並不是因為這個原因。

    其實,上麵關注這個研究最主要還是因為它能夠在外星球采礦,這裏所說的外星球指的便是火星了。

    之所以說是火星,而不是月球,是因為火星與月球這兩者之間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的。

    首先,最大的區別就是月球上引力小,沒有大氣層。

    即使人類在月球上建造基地,但這也隻不過是為了能夠對月球進行更好的研究,以及早點上去占個一席之地。

    月球上礦產豐富,月球的土壤和岩石中有百分之四十的氧,百分之三十的矽,還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鐵、錳、鈷、鈦、鉻、鎳、鋁、鎂,以及百分之五的氫等一百多種礦物資源。1

    在這一百多種礦物資源中,其中有六種是地球上所沒有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月球表麵厚厚的塵土裏,還蘊藏著一種非常重要的能源,那就是氦-3,這是理想的核聚變燃料。

    現在國際上外星探索的規則就是先到先得,你先上去建造基地了,這周圍就是你的。

    就和現如今衛星軌道的規則一樣,你先發射衛星,那麽這條軌道就是你的。

    因此,許多國家想要在月球上建造基地,其目的之一便是為了搶地盤,先占個位置再說。

    至於在月球上建造生物圈,將其打造成人類的第二個家園什麽的,這倒是沒有人想過。

    因為月球上沒有大氣層,所以它是完全處於真空狀態的。

    就算建造基地也不適宜人類永久居住,所以建造生存基地沒有太大的意義,隻能建造用於科學研究的科研基地和資源采集的采礦基地。

    但火星上就不同了,雖然火星上現在沒有磁場,但火星上還是有較為稀薄的大氣層的。

    而且如果我們能夠在火星上創造出和地球一樣的大氣層,那麽太陽風要想帶走火星上大氣層的百分之一,也大約需要一百萬年的時間。

    所以,相較於太陽係的其他星球來說,火星是最具有改造空間,成為人類第二個家園的。

    到時候不僅可以利用植物采礦技術在火星上進行采礦,還能夠利用采礦的植物對火星進行緩慢的星球改造,並利用植物發電技術對火星基地進行發電,可以說是一舉多得了。

    這就是生物技術的魅力,雖然周明沒有研究物理,不知道如何製造可控核聚變的發電廠,也沒有研究化學,不知道如何改進現在的化學能源,但不管是發電,還是能源改造,生物技術同樣也可以實現。

    ……

    “終於完成人生模擬器這次發布的任務了,這次算是我得到人生模擬器以來,花費時間最久的任務了。

    不過,人生模擬器最近幾次發布的這些任務,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似乎都有些久,也不知道人生模擬器下一次發布的任務會是什麽。”

    當成功提前的將擁有自主意識和人類情感的人工智能研製出來,完成了人生模擬器發布給自己的【機械之心】任務之後,周明也是不由得在心裏發出感慨。

    不過,現在肯定是不可能立刻就使用人生模擬器進行模擬的,因為周明現在還在實驗室裏呢。

    既然是實驗室,自然不可能就周明一個人。

    要使用人生模擬器,也隻能等回家之後了。

    “哈哈,成功了,成功了,我們終於成功了。”

    就在周明在思考著關於人生模擬器的事情時,他周圍其他一起參加研究的研究員們全部都高興的跳了起來,不少人還激動地流出了淚水來。

    雖然他們夜以繼日地進行這關於這人工智能的研究,但能這麽快就實現這樣的成果,剛開始進行研究的時候他們也是沒有想過的。

    “好了,我們再對它進行幾輪測試吧。”雖然已經知道結果,但周明在將注意力從人生模擬器的事情上轉移回現實之後,便對其他幾位研究員們說道。

    “對對對,我們現在還不能高興的太早,周院士說得對,我們再進行幾輪測試。”周明身旁的那位研究員在聽周明這麽說之後,連忙一邊抹去眼角流出來的激動的淚水,一邊點頭說道。

    很快,對於這個人工智能的測試便開始了。

    不過,關於這次的測試,周明就沒有參加了。

    畢竟周明已經知道了結果,他也不用在測試的時候等著出結果。

    這次的幾輪測試進行的非常快,在當天晚上便已經結束,而在第二天淩晨的時候,鮮花社最先向外界公布了相關的新聞。

    【人工智能再創新突破,全新的人工智能時代即將來臨。】

    【鮮花社首都時間六月二十八日電(記者趙玉珠)人工智能時代,將會給未來發展帶來怎樣的變化?二十八日,由人工智能研究所與未來智能科技公司等聯合研發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持續了三年多,耗費了百億資金之後,終於獲得新的突破……】

    鮮花社這條新聞公布的時間雖然是大半夜,但現在這個時代,夜貓子還是有不少的。

    這樣的新聞一發布出來,頓時便吸引了人們的好奇和關注。

    畢竟隻看標題的話,並不能看出來這次的人工智能究竟取得了怎樣的突破,而當那些帶著好奇之心點進來的人,看到鮮花社這次報道的具體內容之後也是紛紛露出了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並連忙轉發這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