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西侯
字數:4228 加入書籤
次日天明,朱國瑞早早洗漱完畢,召集諸軍進行戰前動員。采石鎮中,除了卞元亨的前軍,他親自率領的中軍也已經到齊。
中軍之中,尤其以馮國勝率領的親軍戰力最強,已經全部配備了燧發槍和火炮。
中軍的到來,給三軍將士平添了士氣。
“前麵就是太平,物產豐盛、商道暢通,非淮西可比。再往前就是金陵。那是六朝古都,更是繁花似錦。
今日,三軍已在采石站穩腳跟。諸軍何不乘勝追擊,直取金陵。
過多的無需再講,我隻說一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戰、戰、戰!”
話音一落,三軍兒郎全都振臂歡呼。
不得不說,李滿星等人平時給將士們做的思想工作不錯。根據朱國瑞的指示,他們還在百戶以上部隊中設置了宣講使,專門給士卒講解破虜軍的大政方針和天下形式。
通過不斷地教育,破虜軍已經與其他義軍明顯不同。
在曆史上,朱元璋在淮西的手下都是故土難離的泥腿子,根本沒想過要打下天下。
攻打采石,是他以搶奪財物為由騙得眾人隨行。之後,為了不讓義軍士卒拿著財物跑回淮西,他還令人撤走了所有船隻。眾將士在無奈之下,才在他的慫恿之下進攻太平。
可眼下,破虜軍中的將士均都已經以奪取天下為已任,根本不用動員,就“嗷嗷”地想要上陣廝殺。
朱國瑞滿意地點點頭,親率中軍為前鋒,由觀渡經太平橋直趨太平……
太平城裏,平章完者不花、達魯花赤普裏罕忽裏正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轉來轉去。
“大人,賊人瞬息即至。咱們如何守住太平,還需要你給個章法。”太平路總管靳義拱手請示。
“還能怎樣?無非是關閉城門,嚴防死守,等待大軍來援。”萬戶納哈出挺身而出。
(諸位大大莫要奇怪,此人隻是與死去的滁州州尹同名,並非一人。)
完者不花無奈地點頭道:“也隻好如此了。”
兩個時辰之後,朱國瑞的大軍直抵城下,迅速圍住太平城的西、南、北三側。
“喊話,勸降!”
聽到主帥的將令,一眾特意挑選出來的大嗓門士卒走出軍陣,開始對城上喊話。
沒等他們喊完,城上射來一陣弓箭,算是回答了他們的要求。
朱國瑞冷笑道:“先給他們來通嗩呐,好好熱熱場。”
馮國勝會意,馬上命令火炮營開炮射擊。
震天動地的一陣炮聲之後,城上的元軍變得慌亂起來。從沒有接觸過破虜軍的太平守軍哪裏會想到還有如此威力的巨銃,全都覺得自己命不久矣。
朱國瑞並不著急,跟兩位夫人一起,搬了幾個馬紮坐在陣前,全當是看場煙火表演。
大炮連續轟擊了一個時辰,守軍已經不敢在城頭停留,紛紛躲到城下。
朱國瑞伸了個懶腰,大聲命令道:“全軍攻城!”
命令一下,早就急不可耐的常遇春和胡大海,分別率領部下衝向城牆。
雲梯靠上城牆,二位將軍跟比賽似地爬向城頭。
等二人爬上城頭,砍倒城上的大旗,正對中軍所在方向的西門悄然打開。兩名官員跟幾名儒生打扮的人魚貫而出。
朱國瑞連忙舉起望遠鏡仔細觀看。
“都別打了,是伯羽先生出來了!”
藍玉聞言,趕緊跑到陣前搖擺令旗。城上的常、胡二人停止進攻,迅速帶人占領了城牆。
等眾人走近,朱國瑞甩蹬離鞍迎了上去。
“伯羽先生,主敬兄,一向可好?”
來的正是李習和陶安。
李習笑眯眯地看著他道:“朱明公,老朽早就說過。如果明公前來太平,定當掃榻相迎。今日,某可算是言而有信了。”
原來老先生當時說的是這個意思!
朱國瑞不禁大喜。
隨即,他又看向兩名官員和他們身後的儒生,疑惑地問道:“這幾位是?”
陶安一笑,挨個介紹道:“這位漢官是簽事吳升,另一位蒙古將領是萬戶納哈出,後麵是潘庭堅和他的兒子潘黻。”
“久聞諸位江左名賢,今日一見,不勝歡喜。”朱國瑞趕緊跟幾人一一見過。
本以為對方都是來投奔自己的。沒想到,萬戶納哈出突然跪倒在地。
“朱大帥,下官為木華黎之裔孫,決不可能投降於您。某隻是怕多生塗炭,才出城受降。”
原來是著名的海西侯。
朱國瑞不禁笑了起來。
這位納哈出也算是個奇葩。曆史上,他也曾在太平出城受俘,同樣拒絕了朱元璋的招攬。朱元璋念其為名臣之後,遂給予銀兩放歸。回到大都後,元帝封其為丞相。
可等洪武二十年,馮國勝進逼金山之時,納哈出放棄抵抗,出城投降。朱元璋遂封他為海西侯,隨傅友德遠征雲南,在途中病亡。
如此脫了褲子放屁的名臣,的確令人忍俊不禁。
想了想,朱國瑞也不想當個惡人,笑著說道:“既然是名臣之後,那你就自己回歸元廷吧。”
“就這麽把我放了?”納哈出沒想到會這麽順利,一時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藍玉趕上來踹了他一腳道:“死韃子,還不趕緊滾蛋?惹怒了小爺,一刀劈了你!”
緩過神來的納哈出趕緊謝恩,連滾帶爬地跑向遠方。
一出鬧劇過後,大軍開始接手城防、接收俘虜。
朱國瑞帥陪著幾位賢士緩步而行。
路上,陶安也把今日之事做了個介紹。
自從聽說破虜軍開始厲兵秣馬,李習就找到了自己的門生吳升,讓他想辦法獻出城池。
可吳升官職不大,手中又沒有兵權,隻能暗中與其他相熟之人共同策劃此事。
可惜,他能聯絡到的武將官職不過千戶,根本沒法撼動太平的守軍。
所幸的是,在破虜軍炮轟城牆之後,完者不花被嚇得膽戰心驚,帶著普裏罕忽裏直接從東門逃走。另一名簽事張旭也帶著家眷倉皇逃跑。
太平路總管見他們棄城而逃,悲憤不已,竟然在東門外投水自盡。
吳升轉眼成了太平的最高指揮官,當即是號令眾人放下武器,停止抵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