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誘敵深入
字數:4462 加入書籤
眼見充當炮灰的百姓作亂,帥旗之下的費聚連忙指揮人馬進行鎮壓。
火銃聲中,百姓們紛紛倒地。
已經失去土地,變得一無所有的百姓們怒火衝天。他們用簡陋的武器與宋軍展開殊死搏殺。因為雙方犬牙交錯,宋軍的火銃逐漸失去目標。戰陣中,原始的白刃戰隨即展開。
“不要亂,都向帥旗靠攏!”
眼見自己的士卒淹沒在百姓的海洋之中,費聚站到馬鞍上大聲呼喊。
“砰!”
一顆子彈正中他的眉心,費聚一頭栽到馬下。
“費帥死了!費帥死了!”
身邊的親兵驚慌失措地喊叫起來。
聽到元帥陣亡,無心戀戰的宋軍倉促後退。
“好小子,真不愧是神槍手!”
藍玉拍著一名特戰隊員的肩膀,以與年齡極不相符的口吻誇讚著對方。
自從狙擊手出現,元軍的將領都不敢穿得太過張揚。沒想到,傻了吧唧的費聚還敢站到馬鞍上大喊大叫,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衝鋒!一鼓作氣拿下平型關!”
形勢大好之下,藍玉果斷地帶隊衝鋒。對麵的百姓自動閃開一條通道,目送他們衝進關城。
同樣的情景,出現在其他幾座關城。
由於受到大宋的欺榨太甚,所有臨時召來的百姓或是臨陣反戈、或是四散奔逃。不得不說,曆史上明未時的景象提前在朱宋境內上演。
聽到稟報,朱國瑞驚訝得半天說不出話。
原本他以為朱元璋實力強勁,需要真刀真槍地大幹一場。如今看來,這位爺的治國水平一點沒變。失去開國皇帝和驅除胡虜的光環,普通百姓也不肯買他的賬。
反觀明軍,隻要打出重新分配土地的旗號,除了朱宋境內的新興貴族和地主還在殊死抵抗,其他百姓都搖身變成帶路先鋒。
攻克幾座關城後,明軍分左右兩路殺入山西。
金鑾殿上,狼狽還師的朱元璋看著一眾臣子大發雷霆。
“朕本布衣,起義淮右。自起兵以來,朕就沒打過這種窩囊做仗!”
咱能不提布衣這事嗎?
一眾大臣低著腦袋直翻白眼。
老的沙拱手出班道:“陛下,普通百姓多為刁民。如今之計,不如征召士紳為官,參與山西的防守之事。”
“他們可會同意?”
朱元璋嚴肅地看著他。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隻要陛下肯賞賜一些官爵,不怕他們不動心!”
老的沙深知地主武裝的厲害,拍著胸脯打起保票。
“那就由愛卿去傳達旨意。隻要能來帶兵勤王的,一律授予伯爵以上爵位!”
“臣遵旨!”
老的沙匆匆離去,到各地去聯絡士紳。
“陛下,臣認為不可困守太原。如果可能,臣想帶一隻偏師在山西境內展開遊擊,伺機殲滅明軍。”
經過深思熟慮,徐達提出自己的戰術思想建議。
沒想到,朱元璋竟然盯著他問道:“你莫非想逃跑?”
聞聽此言,徐達如遭雷擊。曾經能征慣戰、頭腦清晰的上位,難道在稱孤道寡之後,磨滅了鬥誌,懷疑起諸位老兄弟?這不可能啊?
“陛下何出此言?”
沒等朱元璋回答,徐達似有所悟。
迅速平複心情後,他拱手道:“臣以為,集中所有兵力困守太原,偽明完全可以采取圍而不攻的策略。待咱們糧草用盡,太原將不戰自破。”
仔細觀察一下徐達的臉色,朱元璋冷冷地說道:“朕相信丞相的忠誠,同意你帶兵出征,伺機偷襲明軍。不過,醜話說在前麵。你若是畏敵不前,你的家人……”
赤裸裸的威脅讓徐達打了個寒顫。偷眼看了一下,他發現朱元璋的嘴角竟然微微上翹。多年的交情,讓他瞬間明白對方的用意。
“臣定不負皇命!”
他果斷領命,迅速走出大殿,準備率軍出征。
隨後,朱元璋給群臣安排守備任務,又令耿炳文大索全城,將所有糧食都集中起來。
奇怪的是,他似乎故意漏掉周德興和吳氏兄弟的安排。
在耿炳文的帶領下,宋軍開始在城中肆虐。所有人家的院門都被踹開,成車的糧食從富戶和糧店中拉出。失去口糧的百姓在街頭哭嚎連天。
回到後宮,朱元璋直接來到馬皇後的寢宮。
馬秀英正帶著四個嫡子練習毛筆字。
這四個兒子均不是由她所出,其中三個是李淑妃的兒子朱標、朱慡和朱棡,另一個就是掑碽妃生的朱棣。
為了鞏固馬皇後的地位,朱元璋將這四個兒子都過繼到她的名下。
馬秀英與李淑妃關係莫逆,自然會對她的兒子關愛有加。相比之下,朱棣就顯得有些不受待見。
好在朱棣心思通透,從來不與三位兄長爭奪什麽,勉強算是過得不錯。
自從母親不明不白地死於宮中,小朱棣逐漸形成沉默寡言、務實自強的性格。
“陛下,可是要禦駕親征?”
多年的夫妻,馬秀英熟悉丈夫的性格,被困在太原中挨打絕對不是他的風格。
“還是皇後懂朕!”
朱元璋露出會心的笑容。
眾臣都認為關隘重要,他卻知道憑幾座關城擋不住明軍。他想讓明軍變得驕傲自大,自己露出破綻。
朝堂之上,故意表示要龜縮於太原露出,他隻是觀察一下臣子們的反應,防備有人泄露軍機。假裝威脅徐達,他是想提醒群臣背叛的代價。
散朝之後,他已經令義子金剛奴送去一道秘旨,欽定徐達的長女徐儀華為燕王妃,待雙方到達適婚年齡後即刻完婚。做為自己的老兄弟和謀主,他相信徐達會明白其中的深意。
“陛下,此戰可有把握?”
馬秀英不安地看著他。
“戰爭從來不存在什麽必勝之說。一點小事也可能改變戰事走向。”朱元璋摟住皇後的肩膀,“但朕會認真對待偽明大軍!”
“您準備帶誰出征?”
“周德興和吳家兄弟。”
皇後聞言點頭道:“三人均是智勇雙全的上將。妾身祝陛下旗開得勝!”
“兒臣祝父皇旗開得勝!”
聽到對話的四個兒子也都湊了過來。
“好兒子!”
朱元璋挨個撫摸他們的頭頂,露出滿意的微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