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九萬年:

字數:6158   加入書籤

A+A-


    2009-1-2514:18:135589藍天白雲下,美麗的姑娘騎在馬兒上,高聲唱著放牧歌謠,隻是手中那鞭子從未見過落在放養的鹿身上。從建業到山陰的直道邊有這麽怪異一幕,放的不是羊,而是各種鹿,以麋鹿為多,也有梅花鹿和馬鹿,還夾雜少量的黑鹿。馬車上的人兒看了眼睛都快瞪出來。鹿天生膽小,很怕人,居然能有人像趕羊一般放養鹿群,很不可思議。

    “太後,您看,怎麽訓的。等到姑父那,我也要討幾隻養著玩。”“萬年啊,來吳越後要注意說話,你那姑父不是好相與的。”“祖母,那您說姑父是很難說話的麽?”“也不會難說話,反正我是看女兒,你呢看你姑姑,注意自己是公主就行,別像怕你那後媽一樣就可以。”“姑姑怎麽會像後媽呢,她可喜歡我了呢。每年有東西送來。”“不管怎麽說都是人家家裏,你要注意禮貌啊,對姑父也別擺架子,畢竟是你長輩,要多叫叫。那些堂兄妹也要多親近,別把自己當什麽供起來。”老太婆其實是想順便給萬年安排個後路,吳越王妃也是不錯的,聽說吳越現在也有快兩千萬人丁了,怎麽說吳越都是強國,做強國的王後也是不錯的呢。“那個,你也別讓那幫臭小子粘上你,注意姑娘家家的,別太瘋啊。”“祖母,您說得,我知道了。”萬年又投目向外,四輪馬車好像有避震裝置,乘車也不太搖晃,一路過去,盡然比一生看過的橋都多。吳越畢竟水網地帶,直道建設主要費錢就是開山和修橋上了,何況吳越為了馬車通行,不能修那種半圓的拱橋,隻能是大跨度小弧度拱橋。好在楊晨毓這個機械係的學生,總算聯係上自己專業,不管是建築和機械,本質還是差不多的,一通百通,指點之下,又有西方來的工匠幫忙,那些石橋修建得很漂亮堅固。可以看到羅馬時期的引水渠,高高架過山梁,巨大的拱橋上是水渠,兩千年都不壞,羅馬時期這個建築能力是很厲害的。楊晨毓隻是得到很少的工匠和建築師也能培養起自己的建築師和工匠,一樣可以建設那些漂亮石質拱橋。當然絕大多數還是木梁拱橋,和宋朝那種很像,木梁互相交錯,可以橫跨百米,隻是宋朝的不用釘子,吳越現在的用了很多青銅釘子。

    “好漂亮的橋啊,祖母我們能停車看看麽。”“不啦,先去句章,以後隨便你怎麽玩。”“哦。”“乖孩子,宮裏是夠難受的,出來總要透氣。不過也得讓主人來安排,我們是客人,太隨便會被人說不禮貌的。”“知道了。”“乖孩子,你姑父是講親親睦族的,會滿足你願望的。”太後自己說話間也不是很有底氣,隻是女兒這般說罷了。

    -----“親親睦族要大講,要學習,要領會,要寫心得。”吳越大王又開始敲打新老貴族們的神經,這個年代的政治鬥爭基本上以族滅對手為目標的。可是你可以不擇手段族滅對手,人家也可以對付你。這樣一來內鬥超過楊晨毓心理承受底線,來回參的東西都是要族滅對手,太可惡了,楊晨毓毫不猶豫把互相參的東西廣發天下,並一同附上自己意見和處理。

    “其心可誅、其心可誅”評論就這麽簡單,各降一級,罰牛二十頭,處罰也簡單。不過後續就是要吳越係統體製內的要大講親親睦族,學習親親睦族,領會親親睦族。寫心得不算,還要理論聯係實際,寫自己準備怎麽辦,將來準備怎麽教育下一代,以前做的怎麽彌補,互相還要揭短評論,有爵位者要一個個上台過關,要通過國人、貴族評議團評議,否則要降級。

    類似於前世某黨內部時常喜歡搞得東西,過關,很簡單,你要發掘你心靈最肮髒邪惡一麵來讓人評論,自己必須作出深刻檢討反省。大儒們很惶恐,當然其他知識分子也惶恐,以這個年代的政治鬥爭方式和那種全體捶打大大不同。當然這套東東培訓新員工很好很實用,很快就能打造一批合格人員。對政治老油子們威力不大,不過釋放一個信息,大王不喜歡互相整死,尤其是涉及家人,但是對大家陰暗麵還是很關注,非常難以糊弄的大王。過關的過程中互相揭短,互相評比,居然有很多人受不了差點自殺,吳越大王楊晨毓是沒有想到臉皮這麽薄的家夥這麽多。好在隻是副作用,在檢舉揭發有賞的配合下,很多貪墨被查處,當然吳越製度以罰錢移民南洋為標準懲罰,不殺一個貪官。

    “爹爹,還要寫心得啊?孩兒都寫十來------------215遍了。”“那你說說你到底寫幾遍了。”“好像是是十五遍,嗯,是十六。”“自己不知道寫幾遍,那麽就這麽辦,一個休沐給我繳一遍來,通不過要重寫,找人代寫,PP當心。”楊晨毓唬著臉嚇那些剛脫了開襠褲的孩子。

    不光是自家孩子,親戚家的,大臣家的孩子林林總總有數千了,學校就在王宮邊上,楊晨毓隨時會去那訓話,孩子們從小就落下一點陰影,大王是那麽可怕哦,來一次就是寫心得,學習這,學習那的。不乖的孩子還會被拖出;來當眾打PP,大王不是那些好好先生,說打就是狠狠打,而且很多時候大王喜歡親自動手抽屁股。

    親親睦族在連著教育十來天後,孩子們終於爆發了,有不想上學的孩子賴在家裏。沒病賴在家裏的被學校老師帶了羽林衛士兵抓來學校讀書,也算古今沒有的奇事了。小孩子實在怕,居然有互相邀著要自殺解脫的,還好被別的孩子告發沒出事。家長們不樂意了,要求請。楊晨毓不願意讓步,硬是派了士兵監視孩子們起居,學習還要深入下去。不過每天一個心得改為一個休沐一個心得,每天日記恢複。吳越書院是折磨人的地啊,家長們也跟著要學習,過關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有評論團。每日裏上班後花個小半個時辰各自早請示起來,漸漸那些棱角被磨平,帶著遠古血腥氣的政治被改良。從楊晨毓開始吳越政治風氣以就事論事為主,事責相連,出事的擔責,以貶居偏遠荒島為主,不再隨便殺士人、官吏。而北庭的官場遠沒這麽文明,動則抄家沒族,全體腰斬,要不男的梟首,女的賣為奴。官吏中有膽小怕事的開始尋去南方出路,在一個自己不會連累家族滅亡的地方做官,還是及其有吸引力的。

    吳越越來越多保存自炎黃來的文化餘脈,北庭珍藏的孤本古書,都被一一謄寫翻印。那些古甲骨文殘片也有人研究,從須甲學上,山陰、姑蘇、廣州逐漸替代了雒陽的位置。吳越大王尤其重視這些古書和自秦以來遺留民間的史書,不斷整理翻印,各地學府圖書館都有珍藏。使得吳越在學術上漸漸有了底氣。對那些發掘出來的鼎、青銅器、玉器,吳越王室也搜羅極多。從銘文上謄錄的信息極大補充了秦以來遺失一環。最重要的是吳越大王理清這個年代主要的書本,有些沒有了,有些遺失增補,但被楊晨毓出錢編纂翻印後,遺失可不會那麽容易了。現在有些新貴,為了些許學術氣,也會在家搜羅吳越印書館翻印的各類書籍文獻,至少是裝樣子。由於從竹簡到書本的巨大飛躍,同樣時間看的書會跟多,學子們遊學也能攜帶更多書本,以前世家子弟要攜帶幾十馬車的書籍遊學。現在一個馬車足矣裝下那麽多典籍。

    吳越大王楊晨毓最頭疼的發音問題,也在他一力推動下開始,字詞大典開始編撰,不過為了兼容吳語,字詞先注明北音,後麵注明吳音,最後是古音和它音。要是字詞大典編撰完成翻印推廣的話,讀書將變得簡單,識字隻需稍稍帶入門,大體上字詞是識得。再自己看書,再問老師,很多貧家聰慧孩子也能出頭。

    “古今吳歌集二,我看很好嘛,這樣,北方諸國也要編撰野風山歌嘛,不要怕俗,百年千年後,這些就是經典,詩經不也是這個嘛。”楊晨毓很無恥在誘惑那些書生幫他去采風寫民歌和史詩。

    “報大王,太後、萬年公主一行離句章還有兩百裏地。”“知道了,下去吧。”楊晨毓看看學子們,“今天我的要求給你們了,你們自己要爭氣,汗青就是這麽寫進去的。自己要抓住機會,不要說我不給你們機會。中尉、中將,通知全體句章官吏,沐浴焚香,伯爵以上等下王宮廣場集合,列隊出城三十裏歡迎。其它人值守自家崗位。”“諾。”“諾。”中將也答應起來,中尉是宮內官,中將是世襲,兩個體係,兩套人馬做一樁事,無非是製衡。大將是虛職,隻是待遇好,沒有實權,中將、少將是殿前聽令的有爵位子弟擔當,以自家子弟為多。中尉、廷尉、少尉各奴隸都有,很奇怪的組合。吳越政治製度很混亂,甚至在中央上都能分離出好幾套班子來,但是國家居然還能很好運轉,也很難說是製度原因還是其他什麽因素。當然中將和少將以企業中進階的為多,然後再下個大企業鍛煉。壟斷的經濟,需求並吸納大量人員,吳越政府控製力遠非傳統的農業國政府那般。

    ----“番臣楊晨毓率百官文武並內眷親戚恭迎大北皇太後、萬年公主,恭祝皇太後萬壽無疆,公主平德安明。”“皇太後萬壽無疆,公主平德安明。”“平身。”太後掀開厚帆布簾子,看著車旁跪著、身穿黑呢子製服的男人。

    楊晨毓特意炫一把,沒有穿絲綢,忍者酷熱高溫穿了呢子製服出來,黑色呢子上有金線繡的薔薇圖案,長筒黑皮靴,還有配在腰間的青銅錯金長劍。劍柄上那翠綠色的寶石告訴大家,它很貴。

    “母親,兒臣日日想念您,總算是把您盼來。”公主劉瑩上前拉起家常來。

    “我兒,讓為娘我好好看看。都發福了呢,看來這女婿沒有虐待你。”皇太後一邊開玩笑,一邊朝眾人打招呼。

    ---“女婿是算半個兒,你也別老是這般,咱們在家裏就行家禮。說著也親切。”太後沒有本事的女人,自然也不敢真和吳越大王楊晨毓較真來。

    “那為兒就放肆一回,孩兒叩見母後。”“嗯,難得你這麽有孝心。”太後看著專門為她修建的行宮,地方是局促了些,不過夠精致,因為全部用北白玉建造的,整個外觀看著就是個白色城堡,百姓稱之為白宮。“來,給你姑父叩首見禮。”消瘦、幹癟,帶著枯黃頭發的女孩兒來到楊晨毓麵前跪下叩首,“甥女給姑父大人叩首見禮。”楊晨毓一把扶起,“不敢擔當,不敢。快起來,公主殿下。”順勢給手下司禮的閑官一個眼神,“初次見麵,姑父也沒什麽好相送的。來一點意思,權作見麵禮。”一個司禮閑官捧出一個檀木黑漆托盤,托盤上有紅綢蓋住。公主好奇,但又不敢打開,看來在皇宮內也是個不好過的主子。母親不得寵,還被皇後壓著,自然奴才們也沒什麽好臉色給她。擔著公主稱號,其實不如大戶人家小姐過得舒坦開心。勢力的皇宮、勢力的社會,楊晨毓暗自咒罵。

    “你姑父給你的見麵禮就收下吧,好好謝謝你姑父。”太後等著自己那份孝敬呢,先把小丫頭這邊搞定。

    “諾。甥女謝謝姑父見麵禮。”說著乖巧巧輕手躡腳掀開紅綢,下人接了紅綢去。楊晨毓算是不錯的男人,出手也夠大方,碧綠翡翠鐲子一對,不過明顯很大,估摸著等公主大了再戴比較合適,黑色不知名寶石的戒指,一寸半寬的碎鑽石項鏈拱衛著一顆鴿蛋大小的紅寶石,藍寶石腰墜貔貅外麵是用絲線連成一圈的小獸小蟲,細看下是烏龜和蟬,取義大約是腰纏萬貫萬年壽吧,羊脂白玉鐲子一對,這對明顯小,正合適呢。頭釵也是碎鑽拱衛的藍綠寶石,最後一個紅珊瑚粒做成的錢袋,看著鼓鼓囊囊的。公主手拿起錢袋,拉開係繩,裏麵是滿滿一錢袋子各色寶石粒,今後要鑲嵌還是怎麽處理都可以。

    “我兒出手也夠大方的。”老太婆笑眯眯起來。

    “孩兒孝敬母後的錢幣不多,還請母後親自勘驗。”“哦?”“上來。”很快一群奴仆像上菜一般挑著木箱木托盤前來,都是用紅綢蓋住,看不出是什麽。“我來細細瞧瞧。”老太婆離座,小公主已經戴上羊脂白玉的鐲子,拿起寶石粒在細看。

    “百色胎瓷洗手冼一對,象牙十對,琉璃燈盞五對,三尺紅珊瑚一對,饕餮銀鼎一隻。”老太婆看著銀鼎,沒有看後麵的東西,銀鼎不大,隻有一米高的樣子,不過抬上來時是十數大北奮力才抬得動,可見之重量。“我兒,此銀鼎不像有九分的麽。”“母後明鑒,銀實有七分,其餘為銅和鉛錫,純銀太軟,製作不宜。”楊晨毓慢慢回答。

    後麵的就大路貨了,絲綢、濕竺細棉布、西洋各國銀、銅用具,裘皮大衣、黑陶食用器皿,當然最後是比較搞笑的,滿滿一箱子銀幣。“這些是孝敬您老人家打賞下人用的。”楊晨毓說是這麽說,希望老太婆別太當真。

    吳越新鑄的一錢(合三克)銀幣,沒有幣值,正麵蟠龍和紀年,背麵是吳越二字,還有橫寫的一錢,這個也不是足銀,隻有七成的樣子。微微有些發黃,不過是新的關係,打開箱子一瞬間,還是閃了很多人眼睛。裏麵也沒多少,2萬枚而已。相當於一盎司銀幣2000枚,由於國朝熊貓銀幣等等都是999銀,所以按價值算,也就1600枚左右,合人民幣不到二十萬。不過現在可是一筆巨款,上國銀不少,不過這個年代銀在上國確實開發不夠,金銀居然是1:4,要知道國朝都是1:50以上的。價值起碼高上十倍有餘,等於送了皇太後200來萬呢,老太婆哪能不高興的,嘴巴都快合不攏了。

    當然楊晨毓沒有說的私秘,由於西洋銀價低廉,吳越有計劃進口一定金銀,自然數量也是需要控製的,需要慢慢貶值,否則市場也吃不消。吳越各海島產金銅,不過目前開采能力都是手工沙裏淘金,效率低得很,楊晨毓讓吳越錢行出的金幣都是足一兩(30克),方便客商攜帶大額貨款用。

    太後一把手插進本已規整的銀幣堆,一把攥起,順著指縫叮當落下,一臉滿足躍然臉上。忽然像好奇寶寶一般,“我兒過來。”“諾。”公主劉瑩和楊晨毓一起過去,看著老太婆發神經。

    “怎麽這麽規整。”“哦。”楊晨毓知道鑄錢和壓模子的錢幣差距太大,“這個是吳越錢行出的壓模錢,不是鑄錢,吳越不再製作鑄錢。所以看起來要細膩些規整點。”“不錯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