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八天道大宗:

字數:6902   加入書籤

A+A-


    2009-7-2618:30:235857巨大人工湖泊中靜靜躺著七個小島,細看下,居然是按照北鬥七星布局。麵對湖泊是寬大的石板道路,一扇巨大的木門宣示著建築物那厚重威勢。門口是四個巨大青銅神獸,三足烏和玄武互相對望,而兩邊的青龍白虎望向外邊。木門進去就是個寬大神殿,神殿供奉著美麗的女子,女子長發飄逸站在一座有著孔雀羽毛車蓋的青銅馬車前麵,右手環抱一個嗷嗷待哺的幼兒,左手緊緊抓住一把有蛇網文青銅利劍。在殿台上有巨大的香爐,香爐內香火不斷,看來老百姓還是蠻喜歡這位女神。當然我們會說有點觀音送子的影子在內。不過這個年代和觀音一點關係沒有,女神是古上國最受婦女兒童喜愛的少司命,之所以供奉在大門神殿,因為女神保佑婦女和兒童,特別招大家喜愛,誰都可以在路過時往大門內的女神鞠躬行禮。古上國女神和閹割派的送子觀音在外形上就有巨大不同,上國女神就是美女,送孩子和手執寶劍維護婦孺一點點也沒上國那種老舊腐敗氣息。

    吳越大王帶了內眷大臣還有諸學子一起跪拜少司命,“神啊,保佑吾國子孫繁衍如同滿世界的螞蟻。”楊晨毓還是按照這個年代的思維在祈禱,古代麽,隻要生殖能力、生存能力都很強的動物都會被借來祈禱用。哪怕是恭維人家老婆像豬一樣會生養,人家也會很高興。換這般恭維第一個把你打成豬頭,這個麽就是價值觀也。

    內院是一個湖泊,沿著湖泊是一圈回廊,每隔一段都有一個神廟,和佛教的擺放很是不同。其實細看下也就是按照二十八星宿設了二十八星宮,都很小間的神廟,畢竟二十八星宿和少司命比還是差老遠級別咧。每間星宿宮都可以通往下一級的園亭,裏麵圍著二十八星宿宮是巨大的神殿,都是不錯的神,級別也高。

    大司命神殿拜的人很多,擠得都插不下腳,畢竟有關生死,說來就是閻王原型吧。見了閻王不拜似乎不好吧,故而生意也是興隆。大司命看著很威嚴,但是不嚴厲,鑄造師非常有水平。

    手持弓箭做彎弓射箭裝的太陽神東君,箭指的方向還是天狼宮,看來這東君畢竟是邪惡的對手,就算是神像都要壓過天狼小賊。上青衣下白裳胯下駿馬非凡,英俊非凡的美男子形象很符合這個年代對善惡和相貌的攀附。

    雲神雲中君屏翳在這個年代是大神級別,雲神也是英俊非凡,穿著織錦花衣的青銅神像看著就奢侈,由於雲中君地位高,自然是駕馭龍車巡遊裝飾。由於風也屬於雲中君管轄內,海員們都喜歡來,這裏神殿有明顯的海腥味。當然種地農民也要來拜拜,一起拜過也算祈禱一番,省的亂跑神殿。與之對應的是東海神禺號,也是水手雲集。當然農民伯伯最喜歡的就是雨神名媚,還有水神共工也有很多人喜歡拜,畢竟水神得罪了就不好了。雨神名媚是吳越大王親點的,炎帝少女才夠資格擔當雨神,其它的都被吳越大王撇開不談。

    上皇上帝太皇玉帝天帝都是一回事,東邊最大的神殿祭祀著最至高無上的神,東方是天帝居所,所以祠宇也設在東邊。楊晨毓跪拜天帝,“太一在上,這國家將祭祀我們上國的神靈,希望您保佑您的子民能時時祭奠你。”吳越主祭天,故而天地神廟類似空空明堂,天和天帝在吳越是兩個概念。天命還是這個年代信奉的主流。在拜祭玩諸神後,就該祭天地。吳越簡化手續,主神教被民間換作天道大宗,所以民意有時候也很厲害,居然改了新名字。祭天地當然需要三牲,吳越廢除以人祭禮,同時嚴禁殉葬這種野蠻做法,在法律政策上嚴禁。而同時期還有官吏在大北其他地方以活人祭奠鬼神。

    當然曆史的主流是走向文明------------263走向主流,那些不過是非主流的掙紮而已。當然朱元璋這個巨巨也是非主流人士,在那個年代居然搞活人殉葬搞違背曆史潮流的殘忍行為。

    “上天,請保佑我吳越萬民百姓安康,保佑我吳越江山固泰,保佑神的子民永遠可以祭奠我們的天地和神靈以及信仰。”對於上國人的信仰來說,易變也難變,看怎麽看待這個問題了。要是可以的話,楊晨毓不在乎世界早早成熟一種宗教,以脫世的姿態俯視這神的大陸。我們之所以成為神州,很簡單,我們是神的子民,而不是泥人或者猴子變成,這個不是科學,是信仰,有關於一切上層建築最高處的信仰。無產唯物化就是什麽都不在乎,最後就是淪為隻會享受物質,而不會把握物質,信仰的缺失是國家很不幸中的一份。

    ------天道大宗神廟建在吳越申港,而不是王城句章或者海港寧波。這個麽,吳越大王也是有考慮的,隻有申港才最具神教推廣整個吳越大地資格。姑蘇是各地失敗的統治者安度餘生的安樂窩。金陵那是軍事重鎮,相對偏僻的申港還是不錯。這裏沒有重工那麽多的產業,不至於太過。

    “父親,您看看啦,神啊!他們是怎麽建立的。”一個黑灰頭發的孩子看著神教廟宇前的巨型銅像。由於吳越大王喜歡顯擺的關係,購買回來的金人,都被一一重複鑄造。新鑄造的金人被一一送給各地教區主神廟,當然學會顯擺的教士們也開始在大門口放上金人以顯示自己是本地最高級別的神廟。吳越一般在一個郡府或者大城隻修建一座大神廟,其餘都是單一或者幾個神的小廟,大神廟不光祭奠所有神靈,也祭奠為國而死的將士們-鬼雄。

    “我的神啊!這些異教徒居然能建造這麽高大的神像,神啊,東方都讓異教徒成神了。”父親用自己的語言說著,要不準被打死不可。什麽叫異教徒?吳越不排斥異教徒,但是不準自己子民信別的種族神靈。按照天道大宗的高級教士最新解釋就是各個種族都有自己神靈,他們會保佑各自的信徒子民。

    “父親,您說這大北是真的麽?”“什麽真的?”“父親,沿路看來吳越百姓真是幸福,生活也比我們那兒好,要是可能的話,我想住在吳越一段時間來了解這個國家。”“作為一個婆羅門你要知道你的責任,我們的國家很小,不能像吳越那般,有些事實是我們辦不到的。”“父親,我們國家將來要是也能有吳越一般,那也不錯啊。”“那你就要放棄婆羅門!”南洋諸國信奉濕竺教的占了大半,所以偏遠小國隻是臣服於吳越,吳越也需要時間消磨吞下的南洋領土,暫時互相間來往以朝貢的名義進行。對楊晨毓來說,那些小國不過是村鎮級別的,沒必要搞平等對待。對於自己手夠不著的才需要道德文章這假麵具,那些腳底下的小國麽,暫時不需要了解他們的想法,隻要臣服老老實實在各島嶼間安穩就行。

    送毛犀給吳越以顯示這個萬戶小國臣服的姿態,王國派出自己的王弟和他兒子來出使吳越。父子倆帶著毛犀借助吳越海軍一路漂流往北來到這人間天堂。

    “使臣,大王已經安排好了晚宴,你們參加前,我們禮部會對你們講解些吳越禮節。”關於這個年代的對外部門,吳越也學建立理藩院,而不是設大臣管轄。理藩院管轄屬國事務,萬國衙門署理非屬國事務,而兩院中的諸王會署理參加盟約的諸國事務。屬國是低一級的附庸,盟國是需要同化的加盟國。吳越以三大機構分管這些對外事務,當然諸王會不算對外機構了,已經是國內協調機構,來幫助新參加盟約的國家以加速北化和同化。

    吳越也是貪得無厭,屬國都是需要繳納貢賦的,貢賦要看各國出產的東西,什麽最多最有特色,那麽就是上貢的貢賦。這個蘇門答臘小濕竺教小國,暫時歸順了吳越,也就需要提供貢賦。吳越大王要野獸,他們上貢了野象和毛犀,吳越需要藥材,他們上貢了樹林裏最難得的藥材。當然吳越老大也不能太摳門,回饋的往往是金銀珠玉瓷器絲綢等等奢侈品。

    “上官請安排些菜蔬即可,我們不吃肉食。”“哦,你們是婆羅門?”倆人點頭,婆羅門地位高,其實口腹之欲就差老遠了,好在吳越也種植鷹嘴豆,豆子泥和醬汁豆很普遍。記得以色列打籃球的某某就喜歡吃家鄉的鷹嘴豆罐頭。當然那玩意確實蠻好吃的,隻是大部分國人很難喜歡那種味道而已。

    “我家大王已經備齊食物,會尊重你們的習慣的,貴使請放心吧。”-----宴會在下午開始,畢竟晚上的話,沒有電燈很難舉行大型宴會,也不方便。各國使臣按照盟國/屬國/非屬國安排,但是萬裏之外的小國也能安排在稍稍靠前的位子。吃食麽,吳越也沒為難人家,預先都問清了。有忌諱的大都做了安排。倆小國使者看著數百使者歡聚一堂,都有點咂舌。

    “父親,這天下真有那麽多國家麽?不會是騙我們?”“兒子啊,這個為父不知道,你要想辦法打聽清楚。要是這數百國家使者屬真,那麽我們要回去建議歸順加盟吳越,甚至,唉,婆羅門我們也不幹了。要是假的話,我們再做安排。”“明白了父親,我這就下去和下人們打聽。”小國使者沒人防你,問下人其實是很好的途徑,有時候能知道很多事實和細節。

    說是按照婆羅門的飲食習慣安排,但也是果蔬全齊,麵包/素包什麽點心都準備齊全。為了招待各國使者,吳越特意浪費一次,並準許各家把吃不下的帶回去。在古代食物的價值比要大的多,官吏們參加宴會能帶就帶,甚至有特意問不帶的同僚討要肉食什麽回家的。所以吳越宴會準許外交官們打包也不算寒磣。

    各國使者大部分還是看比吃多,吃比說多。畢竟北語不是那麽好學的,吳越也沒那麽多翻譯者。主要還是大王傻乎乎在看雜技魔術和歌舞,或有異國奴隸表演各種有趣的雜耍。赤裸的山洞人白人黃人棕人女奴們互相甩著長發,晃得使者們燥熱不安。

    吳越大王也有意這般,外交嘛,能怎麽就怎麽,用奴隸來套取某些吳越需要的情報。

    =====神廟遠遠矗立在姑蘇主水道邊上,主水道不是河道,而是從遙遠的山區繞過太湖引水來的水渠。在建的神廟吸引了外交使者團,從南洋征發的石匠在主建築下雕磨神像故事。南洋受濕竺教影響,燒磚石匠什麽都不錯,尤其是雕刻巨象老虎這些。吳越的財富主要還是花在民生上,宗教也屬於百姓生活之一。吳越以政府撥款形式,每個郡府準備興建一座大廟以管理各地宗教事務。

    水道和貯水池的建設,使得城市水鄉更多一種流動活潑.畢竟以前的水鄉,不過是河水多,由於地勢低窪,不過就是靜靜流淌.現在每個街區拐角或者廣場都有大小不一的水泉,噴水泉是很漂亮的,水是從水道中來,居民用水多時水泉水稍小些,當居民用水少時,水泉的噴水量很大。水泉出水也是很幹淨的,不像那種循環水。水泉水可以直接飲用,也是過路人洗刷汗塵休息的好地方。一般大型的水泉邊有雕塑也有石頭座位,很享受的安排。也有旅人拿了水筒或水壺在出水口接水,而水泉池子中的水滿溢到邊上的魚池,裏麵有些紅色鯽魚或者不知名漂亮野小魚,魚池的出水口才排往密布的河流。

    姑蘇是一個很矛盾的城市,一方麵市民普及了也接受了驢馬車,一方麵城市巨大的消費也需要河流運輸。吳越大王為了兼顧,隻是順著出入太湖的主河道挖寬挖深,上麵建設十幾連拱大橋,長長的引橋為了方便來往穿越的馬車。而城市中毛細血管般的小河道上建設的橋梁都是和路麵平直在一個水平上,使得小河道內不能通行高大的運輸船。不過城內也不需要太大的船隻,主河道兩邊的倉庫區已經給城市提供了九成以上的供給。不過總有那些木匠人家,買來的原木來不及運走放倉庫而堵塞河道。巨大原木也是孩子們嬉戲的好地方,畢竟孩子喜歡玩水,在河流上漂著的原木是很有誘惑力的,盡管家長們一再告誡孩子們不許在河流上的原木玩耍,孩子們還是置若罔聞。

    紅色小肚兜,一柱小辮的男孩在原木上和同伴追跑還不過癮,幹脆故意用腳撥動,原木在撥動下滾轉開來。本來麽,互相間有竹篾做的纜繩拴住,但是運來的木材已近給運起一部分,剩下的隻是草草拴著,並沒有像山區運來時那般緊緊係住。原木滾動,孩子們高興得尖叫起來。其實孩子們實在是不懂家長的苦心,原木滾動是那麽好玩的麽。要是轉動的原木夾住,或者被困在原木下,那麽就孩子們的能力來說隻能是死路一條。工業革命帶來這樣那樣的工傷死亡。手工業時代亦是如此。那些巨大的原木一旦轉動就不是孩子們玩的了,滾動的原木孩子控製不住,孩子隻能順著滾動的原木發力,而情況漸漸糟糕起來,河流的波動和原木蕩起的水波,讓站在原木上的孩子不穩起來。忽然間有旅人高喊,一時間人從各自房子內出來,衝向叫喊的地方。吳越王法,見死不救有罪,見溺會水不救亦是有罪,叫喊呼救周圍百米內不去亦是有罪,除非你耳聾。當然罪不一定都是要坐牢,吳越王法就是以罰錢為主的,罰錢是主流。當然會給你一個很深的教訓,會罰到你哭。

    由於旅人在河邊休息,洗刷腿腳,所以發現得還是蠻早,孩子也給從原木縫隙中拉起,大人畢竟力氣大,用腳撐開原木,所幸孩子沒事。巡街衙役郡兵也及時趕到,趕忙了解情況,把救人最及時的旅人請進官署。吳越管理是按照各區街道來管理城市,而不是一個城就一個大衙門。姑蘇城內居住著北方來躲避戰亂的世家大族,由於吳越平等,各地巨商也有在姑蘇安家購買爵位的。當然最慘的就是南征南洋給抓來的各路酋長、國王。待遇麽,按照原本管理的人口減半計算,比如千戶酋長,計算為五百戶的小縣縣長待遇。當然小縣縣長待遇是最低標準,盡管奪了人家地方和財產,吳越還是很人道的留下那些酋長國王過平安富家翁生活。這般來,原來的管理方式就不合適,人口太多,所以吳越大王就按照的那種分區分街道管理。街道起名號加數字標識,使得郵寄方便很多。街道自治,各街道由各自的鄉老士紳推選管理頭頭,而具體協助管理的有派駐各街道的巡街衙役和郡兵。主要管理者就是老頭老太,當然按照的說法,還不算老頭老太,才五十來歲的閑人唄。巡街衙役和郡兵是派駐出去的,由姑蘇府每月輪流派往各個街區協助管理。至於刑事案件,按照吳越製度,也是大王欽定的四類大案,搶劫偷盜/殺人/流氓強奸/詐騙,由專門的刑事衙役署署理。也由於專業化和分工化,一般衙役從忙兩頭到專門管理治安戶籍等瑣碎事件,使得效率上大大提高。畢竟大部分人沒有受過專門培訓選拔,要破殺人案子還是很難很難的。

    區尉和區丞聽了報告,並有裏正鄉鄰作證,很快批複往姑蘇府接受獎賞。

    “大老爺,不必麻煩了,小人這般做,也是應該的,別人看見也會搭救。”民事上區丞要做主,所以區丞出頭,“這個是我吳越製度律法,小吏不敢違背。就算你不去,也是小吏失職,不過走一趟,花不了多少時間。”“這般的話,那就憑大老爺做主。”區尉看著,“嗯,我們一起領你去姑蘇府衙。”姑蘇人口近三十萬戶籍在冊,加上流民數千不入籍,還有過往的商戶和暫住的世家大族奴仆等等,人口儼然有突破五十萬之數。使得一個府衙管理起來很是不便,吳越大王把姑蘇做試點,府衙內設每十萬人一個街區,街區各有區尉和區丞負責事務,大大減輕了府衙的工作壓力。過於追求官民比例其實就是過於不負責,有放任的傾向。大北後期就是放任得很,有些縣衙隻是掛牌子,各項事務本質上都到了地方豪強和世家大族手中,縣長不能調動糧財人,那麽這樣下去隻有實力派做強。而吳越考慮到特大城市的特點,分權管理,免得基礎不牢靠,被實力派和地方豪強奪了基本。

    “冀州商戶金寶,來我吳越姑蘇行商,遇有孩童王某嬉戲落水及時相救,活人一命。按吳越治安令救助條列,活孩童者賞賜兩貫,騎馬帶花遊街以明明德。”“多謝大人!”吳越也是摳門得很,這類事隻是榮譽躲過實惠,兩貫能有多少錢啊,現在南洋銅礦的開發,貨幣有貶值的傾向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