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三募兵:

字數:7811   加入書籤

A+A-


    2010-2-1518:34:126260“平南洋、贈田地啦!殺土著、搶婆娘、得金銀嘍!”“大哥,大哥,你們這是幹啥!”“幹啥?吳王招募壯士平定南洋叛亂,按照戰功分田地呐!就算你戰死,親人也能得到土地,你說幹啥?要是命好,還能搶幾個南蠻婆娘,弄上叮叮當當一大籮筐金銀也說不定!”“大哥,你開玩笑吧?南蠻哪有那麽多金銀?”“鄉下人是吧?沒見識咯!這南蠻是蠻不錯,可金銀多的是,吳越大王當年征伐南洋諸島時,很多士兵都抄到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金銀財寶呢!”話說那些常住城內的小吏開始以城裏人自居,就算休息假日全家開拔去句章的萬獸苑,也要忍不住刺一下沒見識的鄉下人。人類這個動物就是喜歡排他,喜歡小群體行為,什麽國家任何時期也不能幸免。

    吳越大王安排了自己兒子吳王劉子都同誌招募士兵征伐南洋叛亂,自然這次不屬於政府的行動。但是作為吳越政府有責任保證各大人們的封地的安全,費用由吳越政府出。但是吳越政府隻派出軍官和士官負責,士兵全部都是招募的職業兵。對付南蠻叛亂普通義務兵有很多不便,一般義務兵不願意離開這麽遠的地方去戰鬥。而職業兵不同,他們很多是不能適應和平生活的人,也有很多沒有一技之長也不能吃苦幹活的浪蕩子遊俠兒,當兵發財是他們這些人的一個理想,隻要國家提供這個空間給他們。

    作為職業兵也有很大不同,義務兵什麽都是國家來,職業兵武器盔甲馬具都要自己出。除了整個應募時期的吃喝拉撒外,他們要付出很多。

    “大哥,這個當兵的不是義務麽?”“你是新來的?咱們吳越大部分當兵都是義務兵,但是征伐南蠻這次是招募------------312職業兵,給三個月培訓,你要是老兵的話,我們歡迎,你要是遊俠兒,我們歡喜還來不及!”小吏當然沒說你遊手好閑的話,我們也要。

    “職業兵是不是有工錢啊?”“自然咯!沒錢誰幹啊!”“年俸多少撒,大哥!”“年俸6萬文,看看6萬文,你哪裏去找這麽好的工作!抓住南蠻女子還能歸自己,抄到的牲畜金銀衣服都歸你自己,隻要上繳2成分成,要是完成這次任務,還有土地分。你要是抓一大幫土著,男的殺了就是軍功,就能換土地。小孩子閹了幫你幹農活,女子留在家,你想怎麽幹就怎麽幹,看看,這樣的好事哪裏去尋!”問話的人不斷,背著籮筐的鄉下貧農打扮的青年退了出來。自家一大家子十幾口人,弟弟妹妹還小,不過已經能幫工了,應該可以養活父母,再說父母現在幫人家打掃庭院也能掙口飯錢。自己老婆剛懷了第二胎,自己要是放棄這次機會,難道將來出生的兒子和自己一樣麽,打打工糊口不成?

    來自中原的平民很多流落在吳越的城鄉間,農忙時去農莊幫工賺錢,農閑時挑野菜或者做腳夫挑夫纖夫賺些小錢。他們是北人,有好機會還能幫人飼養牲畜,這個錢賺得也可以。但是始終是漂泊的浮萍,沒有根!哪個是根,土地,對於上國人來說,土地這個根深深打入基因。這也是為啥上國人去國外,N多人喜歡自己伺候些蔬菜,開個小田園來。甚至在城市中,自己種植蔬菜的也大有人在。本質上偶們上國人就是地主,那種土地至上的想法亙古不變!

    吸溜一大口就這芋頭,眼睛始終盯著那些在搬運米粒的螞蟻。蹲在門檻上喝粥吃芋頭,雖說是吃飽,但是這種生活畢竟差些,很向往那些農莊主們,他們每天都有肉食魚鮮可吃,也有小酒可飲。到痛快時再哼唧幾句儺戲,拽幾句山歌,人生何等幸哉!北人吃米粥本來是吃不慣,現在這種亂世,吃飽也算幸運,可人是會比較的,和吳越前期得利的那些人比起來,自己就不算是啥。本來這瘴蠻之地那種恐懼感已經被破除,現在也漸漸向往那些能有根的人,那些能自己生根發芽養一群孩子的生活!

    “義生?回來就傻傻呆呆的,別碰上髒東西了吧!”媳婦挺著大肚子走來。

    “老婆,給你!”米義生把碗中的鹹魚撥到老婆碗裏!“你吃,我不喜歡吃魚!”“嗯呐!”老婆心理很美,日子窘迫,但是這個男人還是很體貼的。男人不是不喜吃魚,隻是一般而已,這般相讓怕還是照顧自己更多吧。老婆心裏美滋滋的,窮也就窮吧,還好男人貼心。

    “澤美!”“啥事?”看著男人碗筷扣在手中背在身後的樣子很奇怪。

    “我今天上集市賣柴禾!”“嗯,錢你已經給我了?”“不是說賣柴禾的錢。今天我看到招工,一年6萬大錢!”米義生喘著大氣說起來。吳越銅錢被他們稱為大錢,北錢比較小稱為小錢。

    “6萬大錢的活,咱能幹麽?”“應該是能!隻是?”“啥啦,說啊!難不成每天幹到半夜?那,咱不去,不去賺這血汗錢,有錢賺沒錢花才可怕。”“不是,這錢吧,還不算是啥!可,可,你知道不?這次完成活計,就有,就有地呐!”“地,給錢還給地?那是賣命的活吧,你個死男人,咋能有這想法哪!我命苦啊······”澤美嚎哭起來,拖著鼻涕的小女孩從裏麵出來,滿臉驚恐裝。

    “小美過來,爹爹抱抱。”米義生還是怕嚇到自己閨女,自家婆娘啥都好,就是嚎叫痛哭起來像個破蘿,把老天都驚出一身汗來。

    “澤美啊!這活啊,說難不難,生死本由命,何況死了還是給地,我思巴這,這活還真能幹,你想啊,有了地,咱們以後靠兒子養老也有著落啊!要是光有兒子沒地的話,萬一兒子不出道,咱們老來還受苦來著。”“我不和你說,和爹爹阿姆去說!”女人扭頭走向隔壁公公婆婆和小叔小姑的住處,希望拉多些人能勸服自家老公。

    吳越各個平民窟都在上演同樣的事,以前當南征的兵沒他們的份。當年跟著吳越大王起家東征西戰的士兵們大都是地主了,自然他們的故事還在激勵著這些外來戶們。他們沒機會,現在機會來了,雖不是所有人都有膽子,可有膽子的兒郎畢竟不少。

    吳越的養老是能吃飽,給你的分子地養老地,這些隻能吃飽而已。要是老了幹不動的話,這些分子地可以不要,國家補貼糧食給你。但是哪有自家兒子養老好!

    姑蘇城現在基本變成一個大都會了,沒想到那些被強迫遷移到姑蘇的世家官宦們這麽有錢。在錢的作用下,姑蘇城飛速發展。原本江南小城那種灰牆黛瓦恐怕在這個世界是很難一見。吳越為了保護耕地,不支持燒磚。姑蘇城外多的是花崗岩,開采的花崗岩造起豪華別院住宅已經成為姑蘇一大景觀。內有庭院,外麵高高圍牆。甚至姑蘇令也不得不下令用石頭造了兩層排樓給那些中下階層居住。姑蘇是吳郡治所,但是姑蘇自己還有一個姑蘇令。類似這種城市姑蘇令是很尷尬的。他們有權,也在政治中心,也能支配起很大財富。但是一個郡治所壓了一頭,使得他們的政績都在眼皮底下。那些郡守也不是省油的燈,不時越過當地主官,幹涉本地事務。

    姑蘇令還好找到一個自己完全把握的事來,很用心呢。整個姑蘇城都歸郡政府按計劃建造,他一個姑蘇令隻能老老實實幹小工。而為了滿足那些多餘人口的安居房,就成了姑蘇令自己範圍內的事務。甚至說是主要事務,吳越大王硬性規定各治所平民居所由本地主官負責,上級駐紮在此的主官不得幹預。說來也是吳越大王平衡類似姑蘇這種城市沒辦法的辦法。一個郡守鐵定要權,要幹預各項事務。但是本地主官也不能空著養起來吧。

    “哥哥,兄弟敬你一杯。”“請了!”倆遊俠兒打扮的家夥對著舉杯一口幹掉,“嘶,這吳越燒酒倒是殺口得緊。”“哥哥,咱們也去報名?”“去,老子受夠了這鳥日子。”“哥哥,這南下幾千裏,怕也危險得很!”“兄弟,來。”倆人又幹掉一杯,“這看家護院的,真不是人幹的。”“可不是啊!吳越又出啥傭兵會,搶咱們的飯碗。”這吳越開始為未來著想,,沒有爵位的一律不準再招募護院保鏢。有爵位的也按照級別給予限製自募保鏢。而推出一個傭兵會來,讓退役而沒有立功的人加入,這些傭兵是可以不受限製招募。但是必須由吳越政府傭兵會負責牽線搭橋。士兵在服役期內有犯罪不良言行的也不能加入傭兵會。說穿了就是吳越大王讓有身手而人又老實本分的加入吳越傭兵會,由各地傭兵會麵向社會,這樣各個看家護院的大戶人家必須向傭兵會招募勇士。

    這個玩意就是吳越大王為了防止人家造反搞的,傭兵會由吳越政府負責,也算政府的小兵部,還有錢賺。這樣限製下,就算一個富可比國的大商人,要是沒爵位,一樣要通過傭兵會招募護院。而傭兵會也由各地政府做擔保,免得有事時事主不得賠償。當然吳越也準許短期傭兵會,就算臨時工性質的傭兵會可由私人承辦。大於半年期的必須去政府傭兵會雇傭看家護院的人手,價碼由三方一起談妥,政府做中人。而有爵位的人,由於私募保鏢的限製,他們也不得肆意擴大手下數量。不夠的人手隻能通過政府傭兵會雇傭。有爵位的雇傭護院不得向私人傭兵會。所有雇傭的保鏢護院不得超過兩年期,滿兩年必須更換。這個製度就是為了防止那些有資格繼承王位的私自招募勇士。其實實行上限製各地豪強更多些。豪強們的護院都受政府控製,那麽豪強也不能強到哪裏去。

    “等吃完,叫上咱們幾個弟兄,一起去南洋碰運氣。”“哥哥,那邊的幾個潑皮也一起叫去吧!”“潑皮?啥?”“哥哥,咱們都認識,多個熟人多條路,潑皮也說不定有雞鳴狗盜的本事,關鍵時刻也能幫忙呢!”“也許,好吧!”吳越募兵處人山人海,自然看熱鬧的多,真報名的還是少。這年頭的娛樂少,看個募兵都能回去說仨月。

    既然是吳王派人募兵,自然不需要那些長身體的毛孩子。需要的是拿了武器就能殺人的家夥們。赤膊遮蔽著白布短檔的男人們在測量身體數據。每個報名的人都會被要求穿這麽,被人目視挑選。

    “你不行,你下麵一項,你,還有你,可以。”目視挑選軍官直接把不入目的瘦猴幹棗們剔除。

    隨後就是一個石擔,重達兩百斤,高舉五十下為通過,然後可以登記特長。這年頭當兵並不看重長跑,長跑再好的也打不過那些身強體壯的。

    “長官,我能射箭!”米義生舉手大聲說著。毫不容易過了三關,可不想被派到刀斧手去。直接搏鬥最多的是長矛樸刀和刀斧手盾牌手。弓箭手和石炮手們安全得多。吳越這次南征下發了二十輛便攜石炮車,這是壓製土著箭手的秘密。

    “哦!那好,你等在那邊,等下考核,通過你就是弓箭手,通不過,你就去盾牌手那。”軍官看著身體健的米義生嗬嗬一笑,這廝這麽強壯,不在一線殺敵浪費了。

    吳越挑選射箭最好的做弓箭手,米義生老婆澤美挺著大肚子在婆婆小姑陪伴下看著丈夫走入弓箭手隊伍才放下心來。怎麽來說,弓箭手總能好些吧。

    “令狐回往、樊住達、翟行感、康文感、李定意、王隆住、張德師、鬱小住、師寅住、員德感、沮渠進達,你們幾個到刀斧手那排隊!”“長官,我會射箭啊!”令狐回往大聲叫嚷起來。

    “哦?你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軍官不滿起來。其實剛才有身穿便衣的士官長派人遞上紙條,那些遊俠兒和潑皮都發往刀斧手做肉盾,這也是上麵的意思。

    “長官說了算,說了算。可惜啊!我那一手好箭法!”令狐回往黯然。

    “一幫賤民,看都神氣成啥樣?”遠處酒樓看笑話腐儒打扮的人舉杯笑罵起來。

    “仁兄說得是,一幫賤民,看看,起得是啥名字,那個,那個破衣爛衫的居然叫燒不忽,這算啥名字哦!哈哈!來幹杯!”幾個讀書的小腐儒們開懷暢飲,本來是蠻失落的,吳越的官吏考試太簡單,大家稍微讀書就能通過,搞得沒什麽體現自己的高貴處。比爵位又比不過那些真正的貴族世家,現在隻能恥笑下起怪裏怪氣名字的人來,這募兵處真是好去處。

    “兄台,小弟燒不忽這廂有禮了。”“喔,米義生,大家同仁互相幫助才對。”“米兄,那些人怎麽聽也不聽就發往刀斧手隊伍。”燒不忽也有點迷糊。

    “這個···”米義生也搞不明白。

    “劉定奴!見過幾位哥哥!他們啊!哈哈,遊俠潑皮,刀斧手算是最好去處也。”“哦?有啥道道?”“這個,不可曰,不可曰!”劉定奴也是兩北時期屬於免稅的人群之一,真正劉邦高祖的後代,不過十幾萬後代也有混得起賤民名字的,他也算一個。好在母親尚有大誌,希望兒子能有個好出息。這年月隻能依賴軍功,定奴做為勉勵而起的名字倒是很貼切。

    吳越不再對那些人免稅,包括世家大族們。你們要權是吧,不納稅不做貢獻屁也別想。吳越王室王族都要納稅,納稅不到一定數字還不能參政議政。這也算是抄了米英早期政治做法。龐大的貴族提供了整個帝國最大的財力支持,也是的國家政策相當平緩保守,但是這樣下來國家反而容易積累。避免了N多封建奴隸國家財稅重擔平民挑,矛盾積累到一定時候爆發的怪圈。

    在吳越當貴族和米英起家時期一樣,要是自己經營不善,你納稅貢獻小了,自然慢慢淡出政治圈子。不會變成社會負擔,也不會當路。由於國家最有權勢的人物都是納稅大戶,自然平民的負擔要小多了。這樣整個社會中下階層生活會好一些,也能有所積累,有所勃發。而新興的商人工廠主們也能應該自己繳納大量錢款換的合適的政治地位,不會讓這些人不滿而爆發。上國曆史上打壓商人的做法就是這個道理,要商人的錢,但是不給地位不給政治權利,其實是很錯誤的做法。但一個社會穩定比公平相對要重要些,傳統上國政治上選擇了打壓一部分要求改變政治分配的新貴。而吳越選擇了尊重現實的做法,這樣政治上更多會體現出妥協的麵貌。短時間是看不出,長了自然走出不同的帝國來。

    上國傳統做法的高峰極端就是明朝和清朝,晚清不得已有所改變。明朝整個稅負壓在平民和賤民身上,終於國家不再平衡,再高壓也不能維持下去。傳統上,數十萬皇族和數十萬功名學子都不須納稅。然後有N多刁民依附在那些家夥身上。明人筆記中有獻上自家地契依附在新貴士子上,土地對於一個上國人來說意味什麽,能把人逼得獻地來逃避稅負的製度也夠殘!至於沒有創新的滿清更加厲害,整個國------------313家之所以要維持小農,本質就是向小農納稅。用來養活旗人這個悲劇群體,其實旗人也蠻悲劇的,那些養口錢到中後期已經不足吃好,又不能做其他事業,也來不得錢,自然隻是混吃等死而已。寄生蟲其實大部分也是很苦惱的,辛亥後旗人是得到解放,至少日子比滿清時期好多了。滿清時期功名士子已經到上百萬,真正的國家蠹蟲。蠹蟲和寄生蟲不一樣,有些寄生蟲並不會要了你的命,隻是吸收一部分營養。而蠹蟲把整個國家這顆巨樹給蛀空。掌握著國家80%財富的士子蠹蟲階層不納稅不出工沒有田賦沒有口算沒有捐沒有費,一個國家其他階層的壓力可想而知了。

    要改變傳統上國這種亂治循環,必須拔除這個死循環中最大的因素。要不然新生王朝沒多少免稅的,發展個百八十年,士子勳貴免稅階層大大增加,那麽國家財稅隻能壓在平民和賤民身上,國家勢必要陷入新的一輪動亂中。吳越這般改革下來,吳越大王是冒著身死族滅的風險,依賴著吳越軍隊的絕對衷心。隻要把傳統保持一百年,那麽傳統就會形成就會變成祖宗家法,就會讓學習傳承下去。

    上國隻要穩定住,所有階層都納稅納糧出工,那麽再自然災害再有蠻族也不能撼動半分。穩定的巨大帝國慢慢自動吞噬那些蠻荒之地。六合的概念才會不算變大,八荒也能到更遠方。

    再議明朝,全國開國時八百多萬傾土地田賦,到後期的四百八十萬萬頃,至少有一大半被吞噬了,被免稅階層吞噬了。前期荒地多、後期由於人口增加國土增加,其實土地增加到一千多萬頃,而能征田賦的土地比原來更少。

    那些免稅階層不光掌握著土地,更掌握著工商,整個明朝是比宋朝更加發展的,而財稅收不上來,是製度的問題。按照同時期英國這種蠻夷小國的征稅製度,那就是3成的稅收哦。按照同時期英國的征稅辦法,明朝一年田賦可以到5000萬-7000萬貫水平,而不是2500貫左右徘徊。而商業工業上起碼能征收到1億5000萬---3億貫的水平,而不是白銀一年260萬輛這麽少。要是大明有這麽多錢的話,買滿夷的腦袋都能滅這個族,開放遊俠兒割一個腦袋100貫,十來萬建奴也就2000萬貫不到!

    而上國傳統上各地私自征收的財物其實是很驚人的,明朝火耗一項,中後期就是2、3成慣例。也就是說實際上百姓繳納的稅款和英國差不多,但是國家沒得到實惠和錢財。都合法不合理入了官吏的腰包,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說的就是火耗雀耗這些常量,不算貪汙。

    吳越開創了新的製度,學習了被曆史證明比較好的辦法,吳越大王自然希望能避免這些醃臢事。要不然國家真又要完蛋,還不能完成自己宏偉目標----烏拉爾以東必須是大北的天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