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話 刀出如龍
字數:5563 加入書籤
並州朔方郡,這裏其實相較於雁門距離草原更近,因常年駐紮匈奴人的原因這裏早已是胡漢雜居了。
來到朔方後呂布剛安營不久便有斥候來報發現須卜骨都侯大軍,於是不聽副將曹性勸阻率八千騎軍出擊。於臨河平原大戰匈奴大軍。
起初剛一接洽,呂布勇猛無敵連斬數將,率軍直壓匈奴。之後隨著參戰的匈奴人越來越多,漢軍兩翼被射住陣腳,人數上的大劣勢就一覽無餘了。
呂布看著身邊騎士越來越少,和身後大軍已經脫節,再看身旁圍來的匈奴騎兵越來越多,隻得拍馬回撤。幸得曹性引兵來援。隻得後撤三十裏紮寨。
匈奴人雖獲全勝,但是也被呂布殺神氣勢所懾,不敢過於追擊。而須卜骨都侯也有自己的盤算。他這路雖為主軍,但是要等去卑打下雁門後夾擊丁原的。隻要把丁原逼退五原郡就達成戰略目標了,現在沒必要為了這毫無油水的朔方郡拚死拚活。
……
而此時的雁門關城樓之上,刀槍林立,弓弩上弦。雁門關經過大半年的修繕早已恢複了原先麵貌,不再殘破。陳風立於城樓中央,左側站著黃忠,右側汲騫。身後兩杆上書陳和破虜的大纛迎風獵獵作響。
陳風注視著關外匈奴大軍,隻見大軍形成四個大陣,前三後一的列著。前陣每方五千人,後陣浩浩蕩蕩近兩萬大軍烏央央的一片看不到盡頭。就這樣充滿威勢的朝著雁門關逼近。
行進中匈奴號角連天,人群不斷的發出呼喝聲。震得這一方天地為之色變。
隨陳風守關的士卒不說百戰之士,也都是見過血久經訓練的士卒,此刻看著如蝗潮般密集的匈奴大軍也是臉色發白。
“主公,如此下去不行,不等匈奴來攻,我軍士氣就被磨沒了,末將請戰”黃忠躬身抱拳說道。
“好,我親自為漢升將軍擂鼓助威”陳風自是相信黃忠戰力。待到黃忠打開關門殺將出去,陳風也移步到了軍鼓之前,奪過擊鼓手的鼓槌,狠狠的敲擊起來。四周軍鼓手見狀,也賣力的擂起鼓來。
關中“咚、咚”之聲不絕於耳。大有壓過城外號角之意。
在鼓聲陣陣的加持下,黃忠單騎策馬而出,手中長刀向天,更具氣勢的喝道“吾乃雁門校尉黃忠,誰敢與我一戰”聲如響雷,震懾四野。
“我來取汝狗頭”匈奴陣營一將手持大斧衝出,直朝黃忠撲來。
去卑看著殺出去的人,滿意的點了點頭。持斧之人是匈奴休各部落首領,他們部落人雖不多,但是剩產勇士。如此甘願打頭陣也是在給去卑傳遞一個信號,休各部落將效忠於他。
黃忠雙目一凝,有人出戰便好,陣前斬將才是最激勵士氣的方法。黃忠二話不說催馬上前,一刀劈向策馬而來的休各部首領。
這刀來得好快,本想長斧上撩的首領隻能改撩為擋。卻看到刀光在空中劃過一道絢麗的弧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著他的腰腹劈來。
黃忠人借馬勢,馬助人威的一刀與眼前匈奴人交錯而過。並沒有聽到兵器相撞的聲音。隨後隻看到休各部首領在馬背上晃了兩下,鮮血從腰腹之處噴湧而出,再也握不住的斧頭跌落地上。上半身率先跌落下馬,隨後是下半身。獨留一匹染滿鮮血的健馬在空地中徘徊。
城頭一片叫好聲震耳欲聾,城下黃忠高舉染血大刀大喝一聲:“還有誰!”
匈奴陣中在分出兩騎朝著黃忠殺來,嘴裏發出哇呀哇呀的怪叫。
而黃忠卻不慌不忙的舉刀相抗,大刀在馬背上卻快如閃電,戰馬好似通靈一般載著黃忠一躍而起。先是一刀磕飛第一個匈奴人的兵器,再是一刀斬飛另外一個匈奴人的頭顱。丟了兵器的匈奴人趕忙策馬往回。
此時去卑臉色陰沉至極,鬥將鬥到這個份上對於匈奴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至少先殺掉那個黃忠才能挽回己方士氣同時打擊漢軍士氣。
去卑一揮手,身邊大小將領點頭一擁而上。七八健騎或持刀或握狼牙棒或手持長槍從四麵八方朝著黃忠撲去。
黃忠隻道來得好,便策馬向前與眾人戰於一團。往來幾個回合,手起刀落處一個匈奴身首異處,背身拖刀,一個匈奴人被劈飛出去,落地嘔了幾口鮮血便沒了氣息。
再是一個旋身,刀出如龍,橫斬一將,其餘幾個匈奴將領看得是肝膽俱裂,不敢戀戰,紛紛拔馬便走。
黃忠持刀渾身浴血的立馬沙場上,一手撫著胸前長髯,仰天哈哈大笑。土雞瓦狗耳。隨後不待匈奴大軍撲來,轉身策馬回關。
此時的城中士氣已被黃忠調起,軍士們把長兵敲擊於地麵,短兵拍打著盾牌,發出陣陣轟鳴聲,威懾著城下愈來愈近的匈奴大軍。
靠近前方的匈奴人紛紛下了戰馬,或從陣中抬出簡易的雲梯或拿起腰間別著的鉤鎖朝著城關嘶吼著撲來。
“射”隨著陳風的嘶吼,令旗手將口令一段城牆一段城牆的傳遞出去。
頓時箭如雨下,匈奴不斷有人中箭倒地,有的射中頭部一擊斃命,有的射中手腳倒地慘嚎。最慘的是射中要害一時死不了的,在地上翻滾抽搐。隻是三輪箭的功夫,奔跑在前的匈奴已抵城下,將鉤鎖紛紛拋向城頭。城下也零零散散射來箭矢壓製著城頭。隨之而來的是人群中抬著的雲梯,抬梯的匈奴人被射翻一個,馬上就有另外一個補上。很快就把雲梯運送到了城下。
隨著雲梯的架起,城頭很快就搏殺起來。
匈奴遊騎也在不斷的加入,城下射向城頭的箭矢越來越多。雖城頭有刀盾兵舉盾提防,但還是不時的有漢軍中箭跌落城下。
黃忠此時就站在陳風身旁,不時的點射著城下的匈奴小頭目。隨著弓弦的崩緊和震顫,城下的匈奴人應聲倒地,幾乎是彈無虛發。汲騫也早已拔出樸刀,帶著身邊親衛往來支援城頭戰局。
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喊殺聲震天動地。
此時相距雁門關四十裏地界,在這裏都可以若有若無的聽到雁門關的喊殺聲。
田豐雙手放於背後,三縷胡須和身上的儒袍隨風蕩蕩。竟有一副仙風道骨的感覺。
張遼此時騎馬而來,在田豐不遠處下了戰馬,把韁繩丟給一旁親衛牽走,快步走到田豐跟前
“軍師,那邊打起來了。”
“嗯”
“匈奴來勢洶洶,不做任何試探一上來就是強攻,如此下去怕是雁門關支撐不了多久。”
“嗯”
“軍師我們何時發兵?主公還在關內”
“等”田豐並沒有回頭看張遼,隻是簡易的回複著他。但是回複中所傳遞出來的自信又讓人無比心安。
“為將者當屏息靜氣,張將軍莫急,且先歸營等我軍令。”
這……張遼心係雁門關,但是軍師如此說他也無法反駁,畢竟陳風的軍令是大軍由田豐總覽。
……
洛陽未央宮,此時百官齊聚但殿中卻死氣沉沉。
這幾日邊疆連連報急。
先是並州刺史丁原來報匈奴大舉南下,起兵十萬扣邊,分兩路直擊朔方和雁門請求朝廷盡快調兵。
再是幽州刺史劉虞和冀州刺史王芬來報,鮮卑疑似有南下之意。
漢靈帝大驚之下連著幾日都來朝會。看著堂下袞袞諸公互相推諉,乘勢攻訐。卻至今沒有拿出一個良策。
“北境胡人猖獗,屢屢扣我邊關,這次更是大舉來犯,大將軍可有良策。”漢靈帝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開口問詢道。
何進手持笏板躬身道:“匈奴扣邊,鮮卑異動,邊疆戰事緊急。吾認為應當遣一上將帶兵應援。同時責令幽冀並三州刺史自行募兵,固守待援。不叫胡人入我大漢半步。”
“不可,陛下不可”太尉張顥出班道:“責令地方募集甲士此舉不可開,否則天下大亂不遠矣。北方胡人南下,其意在於擄掠而非攻占,疥癬之疾也。地方手握重兵卻是傷及國祚之事,其害猶如肘腋之患。萬望陛下三思。為今之計,應遣王師赴並州,王師所到,匈奴自然潰去。臣薦內官蹇碩,此人武略非凡…”話音未落,就被人打斷。
“哈哈哈,太尉覺得我滿朝文武無人否?”袁隗聽到張顥推薦蹇碩急忙站了出來:“我朝人才濟濟,豈可用一介宦官領軍徒增笑柄。諫議大夫,都亭侯朱儁曾平定交州之亂,此人文治武功,乃當世之良將。此人定可破匈奴。”
這太尉張顥是十常侍張讓的義子張奉之弟,自然是閹黨一派。何況滿朝文武怎麽可能真的讓宦官獨領大軍。
眼看堂下眾人又要爭吵起來,漢靈帝揉了揉腦袋。敲了敲桌案。朝堂這才漸漸安靜下來。
“如此,便封朱儁為左中郎將,領北軍五營合三河騎軍。大將軍在調遣剩餘大軍補齊五萬,增援北疆。蹇碩監軍。擇吉日祭軍出征。”說罷拂袖而去。
此時幽州刺史府
“刺史大人,鮮卑出兵了”別駕魏攸對著上首位的劉虞沉聲說道。
“哦!責令公孫瓚守好盧龍塞,此塞不丟,鮮卑大軍就進不了幽州”劉虞也是愁眉緊鎖。
魏攸搖了搖頭道:“鮮卑萬餘騎往並州雁門而去!”
劉虞聞言麵色一鬆:“哦?不可放鬆警惕,鮮卑騎兵來去如風。責令眾部整軍備戰。”
“主公,吾願率兵馳援雁門”這時,劉虞右側大將田疇說道。
“不可,鮮卑此行不知意欲何為,田將軍去了並州,如果鮮卑大舉進犯幽州該當如何?”
劉虞敲擊著桌案良久不語,最後道:“守護幽州為重”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