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話 尚書盧植
字數:4091 加入書籤
洛陽長春區的一處四進院落裏,盧植正穿著便服手捧儒家經典看得津津有味。突然下人來報平北將軍前來拜會。
盧植抬起頭來,眼射精光:“帶去前堂奉茶,待老夫更衣”。
陳風帶著汲騫,王傳二人來到盧府拜會,待得通傳後,便被下人引入府內。
“嘖嘖,在門口的時候就覺得這院頗為氣派,沒想到內裏更是如此。看看這假山,看看這景致。”王傳瞪著他那雙大眼,來回掃視,評頭論足道。
待到前堂坐下,陳風笑著打趣道:“這算什麽,你看那皇宮,內裏才叫壯闊。”
“哎呀,主公,你快給我和汲騫將軍形容形容,我們在驛館看那皇宮就雄壯不已,這裏麵到底是啥樣的?”
“那真的是,你想象中的天宮是什麽樣的,我跟你們說,那樓宇…”於是乎陳風開始吹噓起洛陽皇宮來,渾然忘記了他當時剛入洛陽時候也不比王傳強多少。
“主公過兩日不是要去宮裏嗎?要不帶上我倆吧?也帶我們去長長見識!”王傳說道。
就連不怎麽說話的汲騫也投來了希冀的目光。
陳風抿了抿嘴…你倆作為我的侍衛,到得宮門口看看應該可以吧…
就在這時,盧植臉上掛著笑意從後堂走了進來,抱拳笑道:“平北將軍蒞臨,有失遠迎啊”
“不敢當尚書大人之禮,晚輩陳風拜見盧大人。”陳風趕忙起身躬身作揖。
“這兩位是?”盧植指著陳風背後兩人問道。
“此乃雁門邊軍將校,汲騫和王傳,也是久仰盧尚書之名,隨我一同前來拜會。”
盧植打量著兩人,汲騫年歲稍大不乏北方漢子的雄壯,王傳雖也健碩,但是那張臉就要比汲騫帥氣多了。
盧植點了點頭:“果然燕門之地多英豪啊。”
待兩人坐定後陳風再是道謝昨日朝堂之恩。
盧植也不客套,直接問道:“前有伯度仲卿,子捷自詡何人?”
陳風一愣,看著盧植那毫無波瀾的神情,沉吟片刻便搖了搖頭道:“兩位先輩皆是陳風楷模但小子就是子捷,當做自己。”
盧植所提及的兩人一個是衛青字仲卿,一個是竇憲字伯度。兩人都是大破匈奴官拜大將軍位極人臣之人。
但是性格完全不同,衛青謙和仁讓,氣度寬廣,從不居功自傲。反觀竇憲恃寵而驕,更是內執機密,外宣誥命,大權獨攬。最終落了個滿門盡沒的下場。
盧植問這個問題,首先是肯定了陳風的功績,但想用兩人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結局來提點陳風。
而陳風思慮之後,覺得要真正獲得盧植的支持而非隻是賞識,那就得拿出不一樣的東西。
果然盧植聞言眉頭一皺:“哦?那麽依汝之意,汝之誌向要大於此二人?”
陳風沒有正麵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緩緩站了起來對著盧植一揖:“尚書大人當知如今大漢的情況,天災不斷,人禍頻繁。朝廷內憂積累甚重卻無人破局。再觀塞外,北有匈奴鮮卑烏丸,西有羌胡南有各部蠻夷。值此危難之時,子捷認為當用重拳方可治這沉疾。小子不才,願以此身許國,為大漢整治外疾。”
盧植點了點頭,陳風說的是事實,他也不是什麽迂腐之輩,陳風能跟他說這些甚至有點犯忌的話已是表明了對自己的信任。
現在大漢不比漢武帝與漢和帝時期,朝堂混亂不堪,內憂外患不斷。別說整備兵甲攻打外族了。自保都是個問題。
“外族之患猶如疥瘡,不根治隻會一而再再而三,永無休止。如今匈奴新敗,但是元氣猶存,北方鮮卑不斷作大,烏丸羌胡躍躍欲試屢有劫掠之舉。此患不除,大漢永無寧日。”陳風繼續說道。
盧植看著陳風,好似想從他的表情中看出變化,但顯然他失敗了。看著陳風英挺的容貌,回想起自己年少之時的誌向。陳風,做的比他更好啊。
“汝將如何根治?”
“隻三字耳,滅,同,存”陳風氣勢一變,渾身散發著鐵血之氣,一字一頓的說道。簡單的三個字卻散發著無盡的殺意。
盧植為氣勢所感,也是站了起來問道“何解?”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有膽敢窺視漢土之人,盡皆滅之。隻有殺到他們怕了,才有教化他們的可能,此為同也。將教化後歸化於漢人的異族留存於邊疆之上,才能永絕後患。”
盧植聞言卻是笑道:“此誌不小,但是恐難成事啊。”在他看來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故而我需要一支精兵,一支能將外族打服打怕的精兵,一支能夠讓異族言聽計從不敢有絲毫反抗的虎狼之師。這也是風在邊疆所做之事。但這一切,都需要朝堂的支持”。
盧植搖了搖頭道:“朝廷現在國庫空虛,賑災之糧都發不出去,遑論組建軍隊…”
朝廷無法出資,但是我能啊,陳風在心中暗道,當然這話肯定是不適合當麵言道的。
……
兩人一直聊到午時,陳風才離開盧府前往他處,一路上眉頭緊鎖,他實在是不知道盧植的意思。王傳見狀問道:“主公是否因盧大人之言而煩心?”
陳風點了點頭,看了眼王傳,此人雖軍旅出身,但是不乏智謀決斷。便問道:“子榕(王傳字)你覺得盧尚書是何意?”
王傳思索片刻,說道:“其實主公不需要想太多,盧尚書雖然並未明說,但是他並無阻止之意啊。主公請想,您所言的自己組建軍隊,這事情如果沒有獲得陛下首肯便是謀逆的大罪。
作為一朝尚書他會不懂?不加以阻止,隻能說他已經認同了,且會在朝堂之上幫著你周旋啊,不然他早就厲聲阻止了!”
陳風聽完眉頭一鬆,頓時豁然開朗,是啊,不否定就是最好的支持,盧植何人?乃是當朝尚書,士林最有威望的大儒之一,讓他點頭同意你去做一件可能引發殺身之禍的事情?怎麽可能。他不阻止就是最好的認可和支持了。是自己太過於著相了。
想通了關節後,陳風拍了拍王傳的肩膀,這家夥既有勇武又心思敏銳,可謂是大將之才,可惜了曆史上竟無此人記載,不過隨著他來到這個時空,很多事情都因他而變了。既如此,便叫你青史留名又如何。
…
陳風告別盧植之後,沒按照名單人選拜訪第二個人,而是直奔位於長春區正中心的張府。這裏住著東漢末年最大的宦官張讓。
張讓聽聞陳風來訪,也是驚訝,他料想陳風會來拜訪,如果不來就說明陳風隻是利用他們,並非實意想要依附他們。但是這麽早來是沒想到的。
接待陳風自然是又是賓主盡歡,陳風送上了在去卑處繳獲的紫貂皮大氅,張讓雖然不缺錢財,但是如此寶物還是首見,摸著那令人陶醉的大氅,念念不舍的讓下人拿了下去。自是更加熱情的接待陳風。
在送走陳風後,急忙召集十常侍來府上。陳風所說之事讓他心動。一個小小平北將軍虛名,是該幫助他爭取一些實權。就如陳風所說,隻有他手上有兵,朝堂之上如有變故,他才能真正的幫助到十常侍…(www.101noveL.com)